读《共和国不会忘记》有感600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读《共和国不会忘记》有感600字》,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共和国不会忘记》这本书,里面介绍了许多的英雄人物。

邱少云是著名的战斗英雄。四川铜梁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场上,曾于烈火中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冒险排除定时炸弹。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反击战中,他和全排战友奉命于夜间潜伏在距敌六十余米处的山脚,配合大部队对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身边的草丛,这是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水电修理工,在平凡岗位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难解忧,赢得了千家万户的爱戴,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推出了三只十分醒目的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箱上写着凡附近公房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将约条投入箱内,本人将随时为您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时。徐虎干一行爱一行,十年来一直工作认真,服务周到赢得居民们的喜爱。

还有著名科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三四十年代,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火箭导弹和应用力学研究,在超音速及跨音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钱学森回国后,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本书上还说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事迹,有战斗英雄,有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有著名学者都是对人民做出无私奉献的志士仁人。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他教育我们无论在任何的岗位上,都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我立志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黛玉的泪,不会忘记作文600字


黛玉,那是你吗?一袭青纱,提着花锄向我走来。

林黛玉,一个如水般独特的女子,让我记忆犹新,记得你是个可怜的孩子,父母双亡而寄人篱下,当你见到宝玉时,心中的那句:何等眼熟到如此。和宝玉的:这个林妹妹我曾经见过。就成了一对良好姻缘。你还曾经说过:我讲着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不就是了。可宝玉,那花花公子,值得你去为他流尽一生泪么?

黛玉,其实我一开始挺讨厌你,认为你尖酸,小心眼,不值得宝玉去喜欢,可后来我才明白,你是为了捍卫自己寄人篱下的尊严。你不能像史湘云那样勇敢,醉卧芍药丛,只能紧紧裹着一层红缕被,独自啜泣;你不能如宝钗那样好心情,念出送我上青云的诗句,却能撒着花,望着水,诵出冷月葬花魂的孤独。

知道吗?在我心中,你一直是一个如水般真正的女孩,你敢爱敢恨。可就在你奄奄一息时,你的心上人却同别的女人入了洞房,一面敲锣打鼓,一面哭声震天。看到这儿,一滴眼泪落了下来,微风吹过,脸上冰凉,我为你悲哀,你就撒手不管了吗?你的宝玉还会为你痴恋一生呢!

你走了,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走了,给我留下无尽的遐思。忽记起,你曾坐在凉亭,望着远方,你在望什么?望母亲,还是望这个陌生的世界。

上苍让你这时走,是怜惜你的,等你看到红楼就这样垮下,你的泪岂不流得更多?刚开始,我还在思考,大块大块的冷往下落,你柔嫩的双肩是否扛得住?

我看见你哭了,那泪多么晶莹,它随着你,随着那美丽的情愫,又进了三生石,被甘水润湿,等待下一轮回与宝玉再见。

噢,黛玉的泪,不会忘记,因为你太刻骨铭心。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在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其中,《赵云救阿斗》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一场战斗中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和公子阿斗被冲散了,赵云苦苦追寻,终于在一群逃难的百姓中找到了甘夫人,赵云英勇奋战,冲出了层层包围圈,终于在一个枯井旁找到了糜夫人和公子阿斗。赵云浴血奋战,终于救出了公子阿斗。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所涌现出的英雄。在这场大地震中,武警叔叔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废墟内寻找姓存者,手指甲都刨光了,鲜血直流,几天几夜过去了他们吃不饱睡不足,但他们毫不退缩,他们仍然继续忙碌着。记得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位武警叔叔倒下了,在附近的医院醒来时,他一下子爬了起来护士看见了,连忙说:你千万不可以再去了,你现在的身体很弱,如果再去的话,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他说: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多一个人,就说不定多救出一个人。还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们的领导说:这位武警战士已经救出五十多个姓存者运送出三十多个伤病员了。这场灾难中,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使我知道了中国人是不怕困难的,是英勇无畏的。

无论是古代的赵云,还是现代的武警叔叔,他们身上英勇无畏的精神使我知道了今后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于面对,勇于挑战。

读《三国志》有感600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详细描写黄巾起义(184年)到晋吞吴(280年)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本后人评价极高的名人纪传体史书。我这几天研读后深有感触。

第一点,自然是《三国志》也就是史书和那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所记载的大不相同。说到底也就是史书和小说文学性的不同。史书尊重历史,就算是像陈寿这样大文豪似的人物,也是在历史准确才添加一些文学性的语言。而小说则会融入作者诸如尊刘贬曹这类个人的情感,加入历史上不存在的连环计,苦肉计来吸引读者。当然,我个人不是对小说或《三国演义》有偏见,毕竟完全照搬历史的古装电视剧很难获得高的收视率,只是希望读者在享受《三国演义》激动人心的故事时考虑一下它的真实性,而不是错误的理解《三国演义》=三国历史。

写史书的目的是方便后人看史,而后人看史如果不像唐太宗那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毫无意义。最让我触动的仍是武侯诸葛亮,没有火烧博望坡没有火烧新野,没有舌战群儒,没有草船借箭,没有借东风,没有空城计,没有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门遁甲无一不晓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在刘备床前拒绝取而代之的诸葛亮,但他仍是那个《出师表》前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诸葛亮,但他认识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蜀汉写下104112个字的《诸葛氏集》二十四章的诸葛亮。失去光环,无比平凡,但正因平凡而无比伟大,日落黄昏的蜀汉,被一位老人苦苦支撑,这是何等的坚定与执着是他相信统一全国的一天终会到来。所以说我们这些远远没有面对真正的考验的青少年,在困难面前不应低头,而是要去坚决面对远方的挑战,相信希望的存在。

除此之外,曹丕对礼仪的重视,曹睿一千兵马退回孙权精良水师的智慧,诸葛瞻为民造福的仁慈,马良舌战孙权时的勇气,一个一个《三国演义》上没有的故事,让我感触良多。

三国离现在有1700多年,即使是《三国志》也不敢说记载完全属实,但只要我能在书中有所体味有所感悟,那才是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含义把。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