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泪中绽放的虞美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血泪中绽放的虞美人",欢迎你的品鉴!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

思绪起伏跌宕。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了龙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过是了无生气;一切奢华在你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的心,抽动了,我仿佛看见了你那苍凉的背影,你的心。难道已经这般绝望了吗?

你对故国的哀叹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伤。

何时了三个字正点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岁月是何时过去的。以前的一切欢笑、奢华,仿佛成了一场迷梦,真实却又陌生;哀伤、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单、却又不得不面对。

你厌倦、你哀伤、你追忆。

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我不明白上天为何对你如此不公,为什么要你成为皇上?或许,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会更快乐吧?不用去面对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对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诗情画意、论文品酒。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命运不会改变。看着你留下的那一连串决绝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诉你生存的勇气。

你哀叹,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愁绪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诗的高潮。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国的愧疚难当,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与悲哀只觉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荡荡的,人仿佛同心一起进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泪,冰凉、品莹;你语语呜咽,脸庞更显苍白。

你声声硬塞,接过太宗所赐的毒酒一饮而尽,你痛苦而又解脱。

你去了,走得很轻,很安详。我闭上双眼,用指尖抚摸着你落空的悲哀,才发现,那是一朵绽放在血泪中的《虞美人》。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雨打笠帽,雨滴行人,雨溅屋瓦。诺大的街道上,众生接受着雨的洗礼。

歌声在高楼响起,清脆、婉转。歌女的歌喉完美地释放出来。

少年在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看那如柔荑的手,如凝脂的肌肤,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眼。少年沉醉。

雨作雨帘,在楼的四面垂下,楼内成了个封闭的空间。点着红烛,垂着罗帐。

楼外的雨声,只成了楼内歌声的伴奏。

少年不知愁滋味。

广阔的江面上一点――孤舟。雨水不断侵入水面。躁动。江面俨然成了雨的乐器。

风不断吹摇着舟。舟中人烦躁。

已是壮年的舟中人掀开帘布。雨敲响船舷的木板。咚咚。

云压低了远方的山,泛起蒙胧,一片灰蒙蒙。

低沉的云中一点――断雁。雨水不断淋湿羽毛。震翅。

风穿插在羽毛的缝隙。雁仍继续飞――孤独的飞。

壮年何尝不是这样一只断雁。四处漂泊,有家不可回。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舟外的雨声,令壮年无法入睡,无法做个归家之梦。

躲雨。在僧庐下看着外面的世界。江山易主。

少年欢乐、壮年愁绪一一没了。看着墙上的四字:

四大皆空。

人有悲欢离合,它们是无情的。

滴答滴答。

只希望这一声声,空阶到天明。

文字的血泪


读余华《活着》有感

一部阒然文坛悲剧小说的发轫之作!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又不含晦涩;没有浓墨重彩的刻画,却又斐然成章;没有糅合离奇的情节,却又跌宕有致。

倾心之作,收获了一个文字两滴泪的心灵振憾。纤悉的笔触,谱写了生命的悲歌和人生的另一中境界,人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任何事物而活着。

富贵,一个被上苍肆意玩弄的人。羸弱的身子,却有一颗钢铸的心灵。一双手亲自埋葬了自己三代六口人,没有墓碣。却写满了缠绵悱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没有逡巡不前。滴滴血泪挡不住他歧望远方的目光,是那般的坚苦卓绝,异样的坚毅刚强。

世事沧桑。让泪水去灌溉希望。

生命的余晷里,荏苒的时光中,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放眼前方,文字血泪氤氲的人生之路旖旎一片!

不忘血泪史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英雄不朽,而四节课的课名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则是朱成山叔叔提出的抗战精神。

节目一开始,何炅说了一句话,炮火虽然会摧毁他们的肉体,但却永远无法摧毁他们的精神。这让我不禁感慨万分,无数位不知名的革命先烈,因为战争背井离乡,也许永远无法再看见自己的妻儿,这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和平生活。我们现在所享受发生活都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而支撑他们这样做的是什么?是精神,是他们所具备的爱国精神!

秦怡奶奶给我们讲述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秦怡奶奶的丈夫金焰帮助《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在没有一架钢琴的情况下,金焰唱一句,聂耳写一句,国歌就是这样诞生的。没有钢琴,难度大吗?当然大,可聂耳还是把曲子做出来了,而且做得那么慷慨激昂,让人听了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我想,是因为爱国才催使聂耳有那样的动力那样的决心做好曲子吧。

1933年3月11日。日军将长城炸了个缺口,我国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抵住了缺口。这不就是国歌里写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吗!是什么促使他们有这样大的勇气,去为国家牺牲?是爱国,是战士们都具备的爱国精神啊!

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的赵一曼被俘,敌人用尽一切办法,赵一曼也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在临死前,一个日本军官问赵一曼还有什么话要说吗,赵一曼把她写给儿子的信递过去,让日军官传给家乡的儿子。赵一曼的儿子当年才7岁,小小年纪便失去了母亲。在赵一曼写的信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母亲不用言语来教导你,而用行动来教导你。赵一曼没有和她的儿子说要怎么样爱国,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她的儿子,告诉了全中国人怎么样爱国!

左权将军写的家书,让我不禁热泪盈眶。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但在妻子、女儿面前似乎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左权将军所写的11封信,他的女儿左太北四十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左权的妻子才将这些信交给她。我一口气就把所有的信看完了,一边看一边流眼泪,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有一个那么爱我的爸爸。他不是一个只知道上阵打仗的人,他其实非常想念我们。左太北真正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她只在照片上见过,所以在纪念馆里看见父亲的塑像,她会流泪,会想:这是我的父亲吗,我看见他了!所以当栏目组送给左太北一尊她父亲的塑像的时候,她哭了。她没有怨恨过父亲,左权为国家牺牲,他不爱国吗。左太北也爱着祖国,她知道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这些英雄会上战场奋勇杀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爱国的精神,更是因为他们有着勇敢的精神,一颗勇敢的心!

记得小学时期我学过一篇课文,里面讲了一个13岁的小英雄为了保护乡亲们、掩护部队转移,自己却被敌人杀死。他就是《歌唱二小放牛郎》中的王二小,王二小是根据很多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改编的。其中和王二小的形象最为相似的就是儿童团团长阎富华。他的小伙伴史林山老爷爷讲述了他当年的故事。有一天,他和二哥正在放牛,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阎富华当即决定让史林山回去送信,自己去引开敌人,等他送信回来,却发现敌人用刺刀抵在二哥身后,二哥领着日军转了几个山头后将之带到一个包围圈里的悬崖边,突然抱住一个日军欲与其同归于尽时,被另一日军用刺刀刺进胸膛挑下山崖史林山老爷爷说他二哥是被日军的刺刀从后胸穿过胸膛,那时我震惊了,平时摔一跤的伤口都已经那么痛,从后胸穿过胸膛的痛苦,是我无法想象的。他当年才13岁,就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引开敌人,我们现在也和他差不多大,有些人却还离不开爸爸妈妈,不用功读书。对得起那些牺牲的英雄们吗?

1937年的12月13日,沉重的气压在南京徘徊,六千六百多个中国人被日军残忍的杀害了,他们有的被刺杀,有的被活埋。甚至有日本人比赛看谁先杀死100个中国人。在六个星期之内,三十多万中国人被杀害,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被杀。他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有180公里那么长。有人说,那时的南京城,就是一座现实中的炼狱。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谁能站出来帮助他们啊,他们无力的喊着想着。这个时候一群外国人站出来了,他们中的领袖人物叫约翰拉贝。他们成立了国际安全区将很多来不及撤离的百姓收留在安全区内,使他们躲过了被屠杀的厄运。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的国际安全区最多共拯救了25万中国难民的生命。是什么使得拉贝站了出来,是勇气,让他勇敢的站了出来!

如果只有拉贝一个人,是不可能拯救了那么多人的,他们的团结,是他们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1941年,100多架美国飞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作战,飞机上画着大鲨鱼,他们被称为飞虎队。新四军老战士孙九宏所在的队伍,一共救了5名美国同盟国的飞行员。他们损伤了一百四五十人,主持人问孙九宏爷爷后不后悔,救5个人损伤一百多。孙九宏说:日本人却损伤了三百多人,这让他们骄傲。美国飞行员在中国遇到困难会去找新四军帮忙,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互相帮助,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这应该是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之一吧。

王伯惠告诫同学们,只有每个年轻人都懂得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那到底什么是自强呢,我认为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勾践自强,他才得以抱了仇。中国人自强自爱,成功消灭了敌人。但如果中国人不自强,那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王伯惠爷爷说:老人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我们把国家交给你们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自强。

为了祖国的将来,大家一定要自强,只有这样才能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离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再过一个10年,那些英雄还在吗?保卫国家的重担也会落在我们肩上,让我们一起宣读《少年自强宣言》,让它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不忘记祖国以前受过的苦与累,才能让祖国更好的发展。

陈一灵

指导老师:张筱雪

绽放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在夏日午后邂逅一朵花,嫩黄嫩黄的颜色,像一整片正午的日光,艳丽得旁若无人,张扬得无所顾及。连绵的一片绿中,倏地跃入眼中,亮的扎眼。花瓣大片,连成一团,它以一种坚决得有些怪异的姿势昂着头,恍然中有一种错觉,它正在不断地生长,不断地,向着天空生长。那鲜亮的黄色,已经和真正的日光接壤,汇成了一片天。

其实那只是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很少有人会为这似曾相识,又微不足道的小花驻足,我也只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回头才见着它,可只这一回眸,便不得不停下脚步。我不确信是否是那美得有些突兀的鲜明色彩吸引了我,因为我分明感到了更强大的召唤,它牵扯出我身体内的一些我并不清晰的思绪,并与它遥相呼应。

我俯下身仔细看它,看它细细的茎,看起来有些吃力地顶着茂盛的花朵,却挺得笔直;看它嫩绿的叶小小的,软软的,可是没有一片因为懈怠而些微打起卷;最后我看到花,艳丽的色彩上像是涂了一层薄薄的油,发起光来,每一瓣都饱满丰润,毫无缺憾。我敢保证,这绝对是这朵花最完美的样子。它就这样维持一丝不苟到维持着百分百的美丽,然后向受到了召唤,整株都奋力地向上。有些不自量力的向上它在一片绿中还是小小的矮矮的。

我在它旁边保持一种半跪的姿势,我看到那些日光洒到花朵上,像是从花朵中开放出金光。

那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万物传承下来的,对于生命极至追求的本能。不在于长短,不在乎好坏,甚至连是否合理都不再重要。只是想着,让自己绽放。让自己向上。

也许现在过于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这种本能,今天我幸运地遇见它,它唤出我对生命追求的愿望。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预演,不能重来。这珍贵的一次,我们有什么理由潦草度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去面对世界呢?世界太美,浩大无边,而几十年太短,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认真地,努力地,接收这些美好,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认真地,努力地,奉献自己的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再经过那条小径,那朵花已经不见了,也许是被风吹远,也许是化成泥土,总之是死了吧,可这并不重要,因为,它已经开过了。

这一次的生命,已经绚丽绽放,够了。

《孤星血泪》读书笔记1000字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文学能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文学功底,锻炼文字驾驭能力。最近我就在看一本书《孤星血泪》。

这本书的作者是查尔斯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本《孤星血泪》也正讲述了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孤星血泪》讲述了一个小孤儿匹普,从小依靠姐姐与姐夫过活,却在无意中帮助了一位含冤被陷的逃犯,后来受到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资助,使他能在上流社会求学生活,成为一名绅士,又在一系列有意的误导或无意的巧合之后,匹普终于认清自己的恩人不是贵族小姐而是这个卑贱的朋友。

在《孤星血泪》中我十分同情这个逃犯普罗维斯的遭遇,他明明是被另一个坏朋友康佩森带坏的,在法庭上他把重大的罪行全推在普罗维斯的身上,说话低三下四,不时在说话中夹杂几句诗,好像他是绅士一样的!而普罗维斯十分紧张:先生们,我旁边的这个家伙是个十足的大坏蛋!结果康佩森只判了7年,而普罗维斯却被判了14年!其实不只是这本书里有被冤枉的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有人在。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的表弟到我家来玩,我和他在玩捉迷藏,谁知他在躲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橱柜,上面的花瓶掉了下来砸碎了,当时我看见他在那里正想捉他,他往后躲,就酿成了悲剧。奶奶闻声赶来,见花瓶碎了,便大发雷霆。我见了害怕的哭了,弟弟则很害怕的低着头。奶奶见我哭了便说我是因为打碎了害怕惩罚哭的,我连忙解释:不不,我是因为害怕看见你生气。奶奶听了便更加生气:你打碎了花瓶还感狡辩!便用有力的大手使劲打我,打我不承认还狡辩。弟弟见了也哭了,奶奶则上前安慰:不哭不哭,不是你的错,干嘛哭?乖,弟弟最乖啦,看姐姐多坏,砸坏了还不承认还狡辩,以后不要学她,要做一个好孩子!弟弟听了哭得更加凶了。奶奶连忙抱起,他抱在怀里安慰。弟弟终于不哭了,却对奶奶说了一句话:阿婆,是我打碎花瓶的,不怪姐姐,阿婆,你打我吧!说完弟弟便拿纸巾给我,然后走到奶奶前面:对不起,是我打碎花瓶的,惩罚我吧!这场矛盾才化解开来,虽然被冤枉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浅析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本能宣泄


浅析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本能宣泄

《睡美人》是川端康成晚期作品,它的荒诞内容常常使读者感到困惑。但是,探讨《睡美人》的深层内涵又是把握川端康成整个创作不可或缺的。相比川端康成前期温情细腻的作品,不少人发现了其“可怕的”晚年创作。然而,我觉得,这才是川端康成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本能的宣泄。

北师大出版的《当代外国新潮小说分类精选书系》把《睡美人》分类为性爱小说一类。何为性爱小说?如果单纯意义上只认为是黄色小说,低俗淫秽刊物的话,笔者认为未免有些片面。准确地说,它应该是有别于情爱小说和色情小说的一种,以性描写和性意念建构作品的基本框架,但原则上是健康的、唯美的、人性本能的宣泄。

川端康成在创作《睡美人》的手法上,除了少量穿插性的叙述语言外,依然遵循意识流的行文风格。小说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位名叫江口的老人,前后五次到一家名叫“睡美人”的特殊旅馆过夜的故事。60多岁的江口经人介绍,到了一个海边的特殊旅馆,他得到的是由于服用了大量的药物而赤裸沉睡着的姑娘,“还有什么比一个老人躺在一个让人弄得昏睡不醒的姑娘身边睡上一夜更丑陋的事呢?”这些已经变成了非男性的老人,只有在昏睡的姑娘身边他们才感到自己是生机勃勃的,他们忍受不了衰老的绝望,就一次一次地向那家秘密旅馆走去,而且他们事先会被告知,这些姑娘不管你怎么呼唤也不会醒来。江口在六个不同姑娘的身边度过了五个晚上,这六个姑娘除了露出她们惊人美艳的身体,谁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对其秉性也毫不了解,但江口老人由此得到了各不相同的体验,一个又一个晚上,垂暮之年的江口睡在这些“睡美人”的身边,回想起了各种各样的往事和生命中过往的女性,随着这些回想,江口老人一生的轮廓大致呈现了,同时呈现的是不论年龄的大小,男性对年轻可爱女性的执着追求。

六个姑娘,五个秘密的夜晚,如同一个个递进的乐章构成叙事的交响。这五个夜晚,中间的间隔一次比一次缩短,叙事的节奏一次比一次加速,江口也一次比一次绝望。第一次去时,江口好几次想唤醒那个姑娘,但姑娘万一真的醒来他又怎么办呢,或许他有对姑娘身体的爱意,但更多的是自身的空虚和隐约的恐惧――他不是因此而走进这家旅馆去的吗?江口注视着睡美人,想起了旧日的情人,甚至有一刻他出现了幻觉,他回忆起了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沐浴的姑娘,他想这是由于受到熟睡的姑娘的青春的诱惑吗?他没有抚摸姑娘的欲望,为了掩饰自己的空虚,他不停地喝水,又吃了药。他做了许多离奇的梦,他梦见姑娘在梦呓,她发出细微的声音说:“你不是也在做噩梦吗?”

江口看起来是迷上这种丑恶的游戏了,半个月后他又第二次去了那家旅馆。如果说第一次是好奇,现在他的心被一种强烈的愧疚抓住了,尔后这愧疚变成了焦躁,变成了一种困惑人的诱惑,这一夜他有了实质性的动作,他发现那个姑娘是个处女。这一夜他还听到了下雨声,在下雨声中他想起了和女儿们去看花的往事。第三次,跟第二次只差八天。他想和姑娘服同样的药,“像她那样沉沉睡去”。他遭到了理所当然的拒绝。第四次,第五次,江口内心世界的不道德感愈发猛烈,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由于福良老人在旅馆的离世,江口产生了寂寞厌世之感,特别是结束小说的最后一个晚上,江口睡在两个姑娘中间,他梦见自己新婚旅行后回到家,满园怒放着像红色西番莲的那样的花。他惊醒的时候,一个姑娘在熟睡中已经死了,他又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但这只是短暂的,更多的是本能的胆怯和恐怖。江口虽然花钱买享乐,却又时时感受到屈辱感,尤其面对年轻的躯体,更反衬出他猥琐丑陋的老相。不管是江口还是那些隐秘的,来旅馆享受“特殊服务”的老人始终无法实现重返年轻的梦想,他们深知,接近那些沉睡中的少女的肌肤并不会带来长久的快感,而是靠近死亡的恐怖川端在这个小说中一直操持着让人新奇的疯狂的叙事,一个长年来忧郁善感者在时间暴戾的面孔下变得乖张、放荡而粗暴,在伦理的层面上这或许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小说不是伦理,或者反过来还可以说正是这种疯狂让小说像热带植物一样生长得放任而又恣肆,充满着强劲的吸引力。可以说,小说整体的独特之处是在平缓沉稳的叙述中渗透着老者的战栗。

再次回味《睡美人》,江口这个故事人物不就是所有老年男性的缩影吗?又或者大胆猜测一下,江口的内心世界不就是川端康成内心里的另一个自己吗?男性本能地对年轻貌美的女性的执着迷恋,老年本能地对年轻旺盛的生命里的热烈向往,人们本能地对过往种种的怀念与无奈,(怀念过去的恋人,对女儿的遭遇的屈辱感,与少妇私通的自豪而又惭愧,对母亲的向往),面对死亡本能地产生绝望和恐惧。这就是《睡美人》给我们的感觉,它展示的不仅是颓废罪恶的情节,展现的更多的是用心理的,自然的,道德的人性共振,还暗示了生命永远遵循本能的客观存在。有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就这么说过:“本能就是促使人类某种行为但不为当事人所知的内在力量。”他认为人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本能推动并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川端笔下的江口不正是对自己需求的宣泄吗?也正是这样被评论家无法正视和直视,反世人常态的眼光,毫无顾忌,没有华丽的辞藻的川端作品,只有对人性本能的深入思考。只有这样从心里写出的作品,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