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得知修读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学校指定要看几本书,当中包括《唐山大地震》时,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念头是:天啊!不是开玩笑吧,这样一本书,甚麽报告文学,单听名字和体裁已给人闷出鸟来的感觉,怎样看啊!於是,自买书以来,我一眼也没看过它,让它安静的躺在书柜中。直至近几天,老师说要写阅读报告啦,我才抱?一千万个不愿意的心情,把它翻开,心中只想随便看看便算了。但一看之下,惊觉它并不是我所想像中那麽糟。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拚?被水冲去,冒?性命危险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一)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一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一影留给人一性一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一妈一一妈一,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一性一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一性一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一影一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一性一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一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一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一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一性一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一性一的一次净化,流一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一性一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一影来表达苦难对人一性一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xx】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一精一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一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一性一,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一性一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一性一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一性一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二)

在2005年发生东南亚特大地震海啸次年,2006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里写道:本书所记录的历史,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该被记忆;而突然被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2008年,这话不幸又一次成为事实。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发生32年之后,它来了。四川8.0级大地震造成破坏的面积高达10万平方公里,是唐山大地震2.6万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数尚未确切统计。它发生在群山深壑,实际上是由一个强烈地震、多个强余震和广袤地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叠加的巨灾。考虑到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增长,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达天文数字。它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面对困境,我们别无选择。对大自然的脉动与无常,作为它的子民人类,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学习,是课程,让我们学习一爱一、无奈、悲伤,学习直面自己、他人、社会,以及整个自然与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毁掉的物质,还有我们的心理与一精一神。它是人类成长躲不开的大考。它以特别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饰,一裸一露出一切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么脆弱;它检测出我们今天真实的社会形态:高度、重量,以及品质。

我不愿轻率地说什么多难兴邦。中国历史,亦灾难历史。自然灾害与社会进步,没有必然的联系。从5月12日晚开始,我一直在看电视直播。看到灾区的信息源源不断即时报来,听到从总理身边传来的灾民哭声未经删除播出,社会的演进令我动容。灾难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如果一个社会,尽管沉重的历史未及完全清理,却已有救赎之心;尽管前进的步履时疾时徐,却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么,灾难,就是新民与兴邦的契机!

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个体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主。但人与人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隔膜、差异和冲突。巨灾突降,人类的悲悯在刹那间被点燃,并顷刻燎原。如此多的志愿者,如此多的自购机票飞赴四川的个体援兵,如此炽烈的捐款行动,这一切,让人们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间的最大公约数。绝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长。是的,这就是新民。社会的能量在民间,在救死扶伤的行动中发育壮大的公民社会,不只是救灾的生力军,更是国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驱动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归。以人为本,是付出半个世纪沉重代价换来的兴邦哲言。在满目疮痍的灾场上,这四个字,成为维系治国者与亿万苍生的纽带。因为人,倾举国之力,实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救灾行动;因为人,抢救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因为人,国际救援终于实现;也因为人,对信息的管理方式,对人民知情权的体认,出现变化的迹象。灾害残酷无情,但抗灾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振聋发聩的宣示,使之迅疾抵达各级执政者之前。

这是最苛刻的检验,也是万不可错失的机遇。救灾持久一战中,会有失误、矛盾、紊乱、与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们的多难家邦,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我们在艰难地向前迈进。且让我们对决策者,监督,鼓励,推动!

三十二年,进步显见。我无意赞扬,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进步;衡之现代文明尺度,我们仍期进步更速。从历史的视野看四川大地震,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次壮丽的涅盘。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三)

在二OO五年发生南亚特大地震海啸次年,二OO六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里写道:本书所记录的历史,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该被记忆;而突然被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二OO八年,这话不幸又一次成为事实。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三十二年之后,它来了。四川八级大地震造成破坏的面积高达十万平方公里,是唐山地震二点六万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数尚未确切统计。它发生在群山深壑,实际上是由一个强烈地震、多个强余震和广袤地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叠加的巨灾。考虑到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增长,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达天文数字。它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面对困境,我们别无选择。对大自然的脉动与无常,作为它的子民人类,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学习,是课程,让我们学习一爱一、无奈、悲伤,学习直面自己、他人、社会,以及整个自然与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毁掉的物质,还有我们的心理与一精一神。它是人类成长躲不开的大考。它以特别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饰,一裸一露出一切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么脆弱;它检测出我们今天真实的社会形态:高度、重量,以及品质。

我不愿轻率地说什么多难兴邦。中国历史,亦灾难历史。自然灾害与社会进步,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五月十二日晚开始,我一直在看电视直播。看到灾区的信息源源不断即时报出,听到从总理身边传来的灾民的哭声,社会的演进令我动容。灾难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如果一个社会,尽管沉重的历史未及完全清理,却已有救赎之心;尽管前进的步履时疾时徐,却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么,灾难,就是新民与兴邦的契机!

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个体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主。但人与人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隔膜、差异和冲突。巨灾突降,人类的悲悯在刹那间被点燃,并顷刻燎原。如此多的志愿者,如此多的自购机票飞赴四川的个体援兵,如此炽烈的捐款行动,这一切,让人们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间的最大公约数。绝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长。是的,这就是新民。社会的能量在民间,在救死扶伤的行动中发育壮大的公民社会,不只是救灾的生力军,更是国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驱动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归。以人为本,是付出半个世纪沉重代价换来的兴邦哲言。在满目疮痍的灾场上,这四个字,成为维系治国者与亿万苍生的纽带。因为人,倾举国之力,实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救灾行动;因为人,抢救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因为人,国际救援终于实现;也因为人,对信息的管理方式,对人民知情权的体认,出现变化的迹象。灾害残酷无情,但抗灾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振聋发聩的宣示,使之迅疾抵达各级执政者之前。这是最苛刻的检验,也是万不可错失的机遇。救灾持久一战中,会有失误、矛盾、紊乱、与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们的多难家邦,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我们在艰难地向前迈进。且让我们对决策者,监督,鼓励,推动!

32年,进步显见。我无意赞扬,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进步;衡之现代文明尺度,我们仍期进步更速。从历史的视野看四川大地震,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次壮丽的涅盘。在废墟上,站立起崭新的公民,崭新的社会,崭新的政一府,崭新的体制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1900字


得知修读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学校指定要看几本书,当中包括《唐山大地震》时,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念头是:天啊!不是开玩笑吧,这样一本书,甚麽报告文学,单听名字和体裁已给人闷出鸟来的感觉,怎样看啊!於是,自买书以来,我一眼也没看过它,让它安静的躺在书柜中。直至近几天,老师说要写阅读报告啦,我才抱?一千万个不愿意的心情,把它翻开,心中只想随便看看便算了。但一看之下,惊觉它并不是我所想像中那麽糟。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拚?被水冲去,冒?性命危险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

唐山大地震800字


那一个晚上,唐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唐山大地震!那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就在那一瞬间,大地开始摇晃起来,紧接着,楼房慢慢倒塌了下来,发出哄哄的声音,大家四处逃散,但还是少不了一些伤亡有的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有的被活活闷死,还有的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了。地震过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废墟,空中还充满了尸体腐烂后发出的臭味。哭泣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这场地震也毁灭了数百个美好的家庭。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地上已经布满了尸体,再加上最后的余震,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结果24万人都被地震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几年后,导演冯小刚制作了一部电影,名叫《唐山大地震》,大致剧情是这样的:方达和方登是一对龙凤胎,大地震夺走了他们的父亲的生命,而他们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木板上,要救也只能就一个人。他们的母亲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救弟弟,从此弟弟方达就失去了他的左手。大家都以为姐姐方登已经死了,但她却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但不久后,解放军的妻子就死了。失去了养母的方登嫁给了一位加拿大的人,并生出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孩,叫做点点,为了养育她,方登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同时,方达也找到了一个叫河流的女朋友,并很快和她结成了夫妻,生了一个儿子。不久之后,汶川也发生了大地震,方达和方登为了让哪些人不要和自己一样,所以都跟着一起去救援了。就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一家庭团聚了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途中我哭了好几次,这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妈妈有多么难。在此,我想对我地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每当我看到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总有一位母亲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总有一个解放军在救援。每当地震毁灭了一个生命,同样也毁灭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和一个美好的家庭。这场自然灾害让一个个同胞倒下了,也让无数个悲伤的记忆重启!地震引起的还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可是大家再想想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停地砍伐树木,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无可避免的灾害,以后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这部电影真好看!

看唐山大地震读后感200字


今天,我噙着眼泪看完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讲述了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对姐弟,被压在楼板的两头,这位姐弟的母亲求着救援队队员们,把楼板下的子女都救出来。可是,救援队队员说:只能救一个另一个就被压死了,这位母亲很难抉择,到底救哪一个,考绿到弟弟体弱多病,最后救了弟弟,无耐地放弃了姐姐。

32年之后,在汶川地震上有着同样经历的姐弟两又相逢了,他们作为自愿者,抢救了受灾的民众。

最后,这对姐弟和她们的妈妈团圆了,她的妈妈跪求姐姐原谅,在爱恨交替中,这家人终于团聚了。

在大灾面前,我们要奉献出大爱无私坚强相互包拥。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3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