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教学工作计划

转眼间我们要开启新的工作任务了,在开始工作之前,我们就应该准备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至关重要,一定需要参考工作计划模板才能写好工作计划嘛?也许下面的“第十四周教学工作计划”正合你意!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周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一)

保育工作:

1、继续抓常规教育,尤其是上课、午餐、盥洗等纪律;

2、天气转凉,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服。

家长工作:

1、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图片、录像等)布置“动物之家”,

经常交流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2、帮助孩子查阅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上网、提供相应的书籍等);

周工作笔记:(20xx.11月29日——12月3日)

 

周一 上午

活动一:科学《小小乌龟爬过来》

活动目标:

1、被乌龟的出现所吸引,产生接纳、喜欢乌龟的情感。

2、参与关于乌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讨论,萌发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1、实物乌龟一只,铃鼓、碎肉等。2、设置简单场景:用积木或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师幼围坐在一起,教师神秘而又欣喜地设问: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他是谁?

2、请出新朋友,亲切地:哦,小小乌龟爬过来了。引导幼儿说一说乌龟长什么样,你最喜欢乌龟的什么。

二、小小乌龟爬过来。

1、乌龟今天真高兴,他爬呀,爬呀,爬过来。看看他是怎么爬过来的?

2、乌龟还要爬到小朋友这里去,它是来向你们问好,看看他爬向谁?

3、乌龟向哪个方向爬去,就请那一方向的幼儿对乌龟打招呼,如“你好,乌龟。”“我喜欢你,乌龟。”“想和我做朋友吗?”等等。

4、可以请幼儿用手去触摸乌龟的身体,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逗乌龟。

1、教师手持铃鼓在乌龟上方摇晃,观察乌龟受声音刺激时的反应。

2、乌龟喜欢吃什么?请个别幼儿用碎肉来喂乌龟,观察乌龟的进食情况。四、参观乌龟的家。

1、我们给乌龟造了一个新家,以后我们还要和乌龟做许多游戏。

2、请个别幼儿送乌龟到自然区的家,教师和其他幼儿随同参观乌龟的生活环境,离开时亲切道别。

 

活动二:艺术美工《乌龟来宾》

活动目标:

1、按自己的意愿给乌龟起名、装扮,使乌龟成为自己小组的一员。

2、初步建立与乌龟的亲密关系,萌生饲养乌龟的责任心。

活动准备:

1、自然区已设立5—6处饲养乌龟的地方。

2、5—6只乌龟,相应数量的丝带各一条。

3、“乌龟找朋友”的海报和“护龟计划单”各一张,笔数支。

活动过程:

1、自我介绍。

——出示海报。它们是谁,它们想干什么呢?

——请出实物乌龟。乌龟说,它们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家,今天它们想成为每组小朋友中的一员。

2、认领仪式。

——每组幼儿想办法:怎样使乌龟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根据幼儿的想法,教师从中提取出比较合理的认领方案,如起个名字,做上标记等。

——以小组为单位,幼儿商量自己这一组的乌龟新朋友的名字和标记颜色。

——请每组幼儿逐个领取自己组的幸运龟,协助幼儿给乌龟缠上幸运丝带。

3、护龟计划。

——分发“护龟计划单”,分组讨论:怎样照顾自己的新朋友?

——请每个组的幼儿在“护龟计划单”上签好自己的名字,请个别幼儿代表自己组说说养护乌龟的计划。

4、送乌龟回家。

——每组幼儿将乌龟分别送到自然区它们各自的家。

——与乌龟亲切道别。

 

周二 下午

活动一: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进行操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指导:

——谈话引入

区域内容:

语言区:提供有关动物的图书和图片。

美工区:运动彩泥和彩纸制作各种动物形象

积木区:我居住的社区和各种各样的房子。准备大、中型的木质积木、纸盒、纸箱及各种辅助材料。

益智区:动物拼图、智力拼图、智慧珠

——操作指导:教师随时关注幼儿分区活动情况,针对不同区域进行指导。可以把上次你没有完成的作品把它继续完成,完成以后把自己的东西要整理好后有小组长负责放回原处。

活动中,轻声交流,不影响别人。

——小结:

1、说说你的区域活动中的发现或自己的进步。

2、教师表扬和鼓励幼儿的不同表现。

 

周三 上午

活动一:语言《背上乌龟壳》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和装扮乌龟壳。

2、享受运用自己的设计成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类纸张,毛线,废旧挂历纸,小挂件,胶水,剪刀;

2、每人一只筐,款式不限,一只筐配两条绳子(如图);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乌龟壳。

——乌龟的一家要去参加比赛了,你想不想去?

——背上乌龟壳就扮成了乌龟,让我们为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乌龟壳吧。

二、乌龟壳作坊。

——向幼儿介绍准备的材料,如挂历纸(剪贴用),毛线(缠绕用)、小挂件(悬挂用)等可以用来干什么?

——说一说,你想怎样来装扮你的乌龟壳?请幼儿摆弄筐子和其他材料,说说如何制作。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分头装扮乌龟壳,同伴间可以商量着设计和制作。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鼓励和引导。

四、背上乌龟壳。

——将提供的两条绳子系在筐上(如图),完成制作。

——请同伴帮忙将完成的乌龟壳绑在腰上,相互欣赏。

——幼儿在空地上自由爬爬、玩玩,分享完成作品后的快乐。

fwR816.COM小编品读

第十七周教学工作计划


    本周主题:《热和冷》(一)
    主题说明:
    夏季释放着无限的热量,同时也赋予幼儿无穷的灵感。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创设机会,带领幼儿一方面亲身体验夏日的炎热,一方面感受冰的温度和融化过程,冷和热的反差使幼儿产生极大的探索兴趣,更加增添了对夏日特征的了解。
    家长工作:
    1、让孩子观察冰箱以及冰箱里的东西,感觉到冰箱里取出来的东西很凉。
    2、提供一把扇子让孩子带到幼儿园,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述扇子的颜色、质地、形状等。
    保育工作:
    1、提醒幼儿吃冰淇淋等食物要有所节制,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5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
    活动一:语言活动《热乎乎的东西》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故事,诱发对什么东西最热的猜测。
    2、对周围热乎乎的东西产生关注,引发发现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太阳、大树、房子、河边。
    2、移动教具:松鼠、熊、狗、小麻雀、青蛙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小动物们聚在一起猜什么东西最热?
    二、基本部分:
    1、你们觉得什么东西最热?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什么东西最热。
    2、他们认为到底什么东西最热呢,我们听一听动物们是怎么说的。
    3、倾听故事一遍,出示背景图和松鼠,松鼠说什么是世界上最热的东西?为什么?
    4、逐一出示熊、狗、麻雀。他们分别说什么是世界上最热的东西,为什么?
    5、出示青蛙,青蛙对大家是怎么说的?
    6、世界上最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原来是我们头顶上的太阳啊!
    7、结合教具,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到户外,摸一摸被太阳照过的地面、墙壁、玻璃窗等,说一说自己在太阳底下的感觉。
    活动二:综合活动《夏天真热》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感知夏天的炎热,了解夏天找凉快的方法。
    2、使幼儿有在夏天保护自己身体的初步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人们在户外活动的图片;各种遮阳、防晒工具
    重点:感知夏天的炎热
    难点:了解夏天找凉快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引题:夏天好热呀,你什么地方感到很热?热了会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我们有什么办法也可以使自己凉快?(幼儿讨论)
    2、夏天好热呀,我们想出了各种各样使自己凉快的办法,可是我们不能总呆在家里,我们要出去时怎么办?
    3、幼儿讨论,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照片。
    4、小结:夏天真热呀,大家想出了各种保护自己的好办法:我们可以在阴凉的地方玩,可以戴上太阳帽,戴上太阳镜,可以撑着阳伞,可以穿上遮阳的披风,还可以涂防晒霜。
    三、结束部分:
    1、夏天来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现在开始就要做好防晒的准备了,让我们来准备起来吧。
    2幼儿做防晒准备,到室外活动。
    教学反思:
    现场描述:在活动前,先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当火辣辣的太阳晒的孩子门一个劲的喊热,满头大汗。于是,我就向孩子们提问:“如果玩的热了,会怎么做?为什么?”这时孩子们马上回答:“在大树下,树叶多,会凉快些。”有位幼儿马上说“刚刚早上我们在房子旁边也很凉快。” 幼儿踊跃发言,可是开始备课中的引题在教室中完成的不好,于是我调整了到户外进行。
    提出问题:一开始的活动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儿感到一片茫然,于是我及时调整,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使幼儿理解话题,并深层的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使谈话活动的价值更大,
    解决问题: 我把活动移到户外,在这个内容后,我趁热打铁,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于是,让幼儿学说:我们藏在XX下,太阳公公看不见。孩子们的兴趣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理论支持: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通过引导幼儿直接参与促进幼儿的发展。激发幼儿创新的意识和创新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效果很好,很快学会了。我觉得每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活动的开始,于是活动又可以延伸到找凉快的环节。使幼儿觉得每次活动都好象在玩,不知不觉的掌握了不少本领
    5月19日    星期二      下午
    活动三:计算活动:《早餐时间》
    活动目标:
    1、 通过找颜色或形状相同的物体,让幼儿初步感知集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 情景图片一张,宝宝兔动物卡,小鱼小鸭子三种颜色的实物卡各一张。
    2、 红颜色特性卡一张,小鱼特性卡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引题:今天宝宝兔的生日邀请你们一起去池塘玩,找他的好朋友玩,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池塘图,并引导幼儿看一看池塘里都有谁?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2、宝宝兔说他要找个好朋友和他一起做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3、教师出示红颜色特性卡放在圆圈的上方,并引导幼儿:宝宝兔拿出一个标志,请小朋友按标志找朋友做游戏。我们看一看这个小标志是什么颜色的?他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宝宝兔想和穿红色衣服的小动物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穿红色衣服的小动物送到池塘里。
    4、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5、“小动物们做完游戏又回到了大池塘里。”教师把红色的小动物放回大池塘里。“这时宝宝兔要玩第二个游戏了,他又拿出一张照片。瞧这是谁的照片?就请把它放进这个小池塘了,和宝宝兔做游戏。”教师出示小鱼特性卡,放在圆圈的上方。
    6、教师请幼儿操作。
    7、“图形宝宝也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游戏,我们帮它找一找!”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并根据标志,帮“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第十二周教学工作计划


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

主题说明: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与其对话。他们聆听动物的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远。因此在主题活动中,我们选择小乌龟这一容易获得的资源,让小乌龟以来宾的身份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情境,并根据孩子生成的内容认识鸟类及哺乳动物,使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结识更多的动物朋友。

家园工作:

保育工作:

天气日渐转冷,这一个月来天气非常多变,气温时高时低,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晨间活动和集体活动中注意孩子的活动量,及时提醒孩子穿脱衣服。午睡时,加强巡视,提醒孩子注意睡姿。午睡起床后认真为幼儿整理衣服,以免着凉。

周工作笔记:11月15日——11月19日

 

 

11月15日    周一    上午

晨间活动:室内〈桌面游戏〉

活动一:科学《小小乌龟爬过来》

活动目标:

2、请个别幼儿送乌龟到自然区的家,教师和其他幼儿随同参观乌龟的生活环境,离开时亲切道别。

活动二:语言〈猜猜谁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局部特征来推断动物角色,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动物特征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卡片(老虎、长颈鹿、鳄鱼、螃蟹、狮子、大象、蛇等)。将动物卡片切分成四等份。

2、乌龟头饰一个,抽取卡片的箱子,动物应聘板(白纸贴在墙上)。

3、将活动室简单布置成动物现场招聘会。

4、请三个幼儿排练好表演:小动物来应聘。

活动过程:

一、动物来应聘。

乌龟兄妹的职业介绍所越开越大了,来找工作的动物也很多。于是,他们每周都要开一次动物招聘会。本周的动物招聘会又开始了。

请三个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来应聘,教师扮演乌龟。(小动物说:“乌龟,我想找份工作。”乌龟问:“你们有没有带照片?应聘是要照片的。”小动物们都有拿出了自己的照片,乌龟老哥一看:啊?怎么每张照片都只有一小部分?乌龟老哥看了半天也猜不出照片上是谁)

二、猜猜是什么动物。

教师出示这些只有局部特征的动物卡片,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照片。幼儿猜出后,教师拿出其他三块卡片将动物完整地拼摆出来。

请幼儿到卡片箱内抽取一张卡片,猜猜是什么动物来应聘,并和同伴说说。

三、拼拼照片。

乌龟要求动物们来应聘时要有完整的照片,可现在这里的照片都只有一部分,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把照片拼成完整的?

教师请幼儿与同伴合作,找到相配的那一部分拼成完整的照片。

拼好照片的幼儿,将照片粘贴在动物应聘板上,与同伴自由观看、交流。

户外活动:自选器械

 

 

11月16日    周二    下午

活动一:美术《螃蟹一家》(一)

 

 

11月17日    周三    上午

晨间活动:汽车

活动一:语言《小乌龟开店》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性,有针对的帮助它们找工作。

2、愿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能发现每种动物的不同特征,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性。

活动过程:

(一)乌龟开店了。

1、教师讲述故事。

2、哪些动物有工作了?它们开什么店?为什么开这些店?

(二)我们来开个动物介绍所。

1、请幼儿开动物工作介绍所。

2、教师扮演猴子,请幼儿帮忙介绍工作。

3、说说,哪些工作适合猴子来做?

4、请幼儿扮演各种动物,大家帮忙小动物介绍工作。

(三)我给乌龟当帮手。

1、教师引导幼儿在说出动物的特性后,介绍相应的工作。

2、这些动物除了能开这些店,还能开什么店?为什么?

3、比如:青蛙可以开游泳馆,当游泳教练。

狮子可以当保安,不让坏人干坏事;雄师也可以当发型模特,进行表演。

    蝴蝶可以开美容院,采集各种花粉,给人做美容。

4、小结。

   动物的本领可真大呢,我们就好好利用这些本领,来为大家服务。小动物们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帮助它们找到了工作

活动二:科学《乌龟来宾》(详案)

活动目标:

(一)能按自己的意愿给乌龟起名、装扮、使乌龟成为自己小组的一员。

(二)初步建立与乌龟的亲密关系,萌生饲养乌龟的责任心。

活动准备:

(一)课前让幼儿观察乌龟,准备6只乌龟。按小组准备相应的丝带、笔。

(二)数码照相机一只。

(三)有关介绍乌龟生活习性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乌龟。

1、请幼儿说说自己饲养的乌龟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图片,讲述乌龟的特性。

数学第十二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课时安排

(一)、比例(14课时左右)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机动2课时。

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二)、圆柱、圆锥和球(12课时左右)

1、圆柱,5课时左右;2、圆锥,3课时;3、球,1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机动1课时。

(三)、简单的统计(二),(8课时左右)

1、统计表,2课时;2、统计图,6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1课时。

(四)、整理和复习(25课时左右)

1、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2、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3、应用题,7课时;4、量的计算,2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6、简单的统计,2课时。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第十四周教学工作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第十四讲心得体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