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一起成长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一起成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就是人生的发展道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其一生中从事职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教师而言,职业生涯就是其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了解自身的实际需要、心理状况和个人喜好,并以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去面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育管理者,这是每一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其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费斯勒在他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中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了八个阶段,即职前教育期、职业初期、职业能力建构期、热情与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职业退出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师都需要对自身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活做出安排、计划的行为过程 。正所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少走弯路,多些成功,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规划以及生涯目标实现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唤醒教师自我意识的过程,就是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我的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心中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理性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该如何发展,不仅使教师有了成长的紧迫感,更有了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做整体考虑,一般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近期规划(15年)、中期规划(5-10年)和长期规划(10年以上)3个时段。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认识自己:自我反思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一个人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贮备,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认知外部世界和规律,但认识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古希腊人在德尔菲古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可以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就是了解自己。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状况,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是对自身特点进行反思。要真正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可以从自身已具备的知识状况、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反思。比如:就知识状况而言,自身的知识面够不够宽?哪些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哪些还很缺乏?在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因为缺乏哪些知识而感到困惑?就能力水平而言,自己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稍弱?对自己较弱的方面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习。就个性特征而言,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是否具有亲和力,和学生的相处是否融洽等等。

二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事实上,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就是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使教学在实践中日臻完善。从教学进程的角度来讲,反思可以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够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能够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查找问题,从而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帮助教师及时改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够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是对个人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成长的经验,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树立职业意识,在了解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评估环境:冷静分析环境因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我现在的学校是一个什么类型和水平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长的治校方针适不适合我的发展?家庭给我的成长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对教师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充分认识,要仔细分析环境对自身成长的利与弊,并及时进行调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认清形势,趋利避害。

三、志存高远:确定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

职业发展目标是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清楚,觉得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天天上班、上课、批改作业,如此反复若干年,然后等着退休。甚至有的教师会说,一辈子就是教英语了,教案都能倒背如流了,还做什么职业规划啊。事实上,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才能够做到立足现在,把握未来。新课程改革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平等的自我发展的契机和平台,教师只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步步踏实走好,就会不断地取得事业的成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所说的特点就是教师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等,要将目标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最佳特长、最大兴趣和最优性格上。

二是目标的水平高低要恰到好处。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标准,目标不能过高,过高就会导致力不从心,屡屡达不到,就会使教师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因此,好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使自己充满信心,经过不懈地奋斗,可以取得的目标。

三是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宽窄适宜。选一个宽窄适中的目标,把全部精力都投放进去,这样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同一时期,目标不宜过多,最好集中为一个或两个。

四是从职业发展的方向上看,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包括教学和行政两个方面。在教学方面,发展目标可以制定为教学技能的突破、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效果的提升或是科研水平的进步等等;在行政管理方面,发展目标可以制定为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等。

五是从职业发展的时间上看,发展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它们分别与教师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对应,长期目标要立足于近期和中期目标。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同的起点,目标不同,结果就一定不同。很多教师不思考因而不清楚自己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这就直接导致许多教师迷茫、混沌,在工作上表现为被动地听领导安排,以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为目标,没有自己的追求。如此以来,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这样的职业生活怎能不让人倦怠!如果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远大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奋斗,那么,这样的职业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四、放飞梦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教师要达到个人的发展目标,应该抓住关键要素,制定行动策略,进而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实施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一般而言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综合多方面的环境条件,确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发展内容和实现发展计划所采取的活动,比如:理论学习、教师培训、在职学历提高和实践锻炼等等。在策略部分还要包括实现目标或完成具体活动所需要的步骤和阶段,相应的时间界限,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获得这些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在对可能存在的多种行动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五、及时反馈:正确评估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入职适应、职场压力、职业高原、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等等。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也很多,有的因素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却是难以预料的。教师要想使其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评估,加以修正,以适应种种改变,同时作为下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教师要注意经常回顾自己的构想和规划,根据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必要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你的理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构想和行动规划就要做出变动,毕竟,职业生涯的规划要紧密联系现实,教师要对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动态管理。例如,教师如果感觉自己的生活节奏缓慢,效率低下,没有实现既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水平是否足够,如果不是职业目标太难,教师就应该加强紧迫感,使自己不要脱离职业规划的轨道。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对自己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对自身优势充满信心的前提下,改进不足,并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相应的计划。

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这样描述一个理想的教师形象: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是每一位教师最朴实的职业理想,几十年漫漫职业从教生涯,就像是一场有目的的人生航行,要想成功的到达彼岸,毫无疑问,最为关键的就是航行的方向和路线。教师要想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师和领航员。

FwR816.COm小编推荐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一起成长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就是人生的发展道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其一生中从事职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教师而言,职业生涯就是其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了解自身的实际需要、心理状况和个人喜好,并以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去面对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最终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育管理者,这是每一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其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成功扮演教师角色,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费斯勒在他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中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了八个阶段,即职前教育期、职业初期、职业能力建构期、热情与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职业退出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师都需要对自身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活做出安排、计划的行为过程 。正所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少走弯路,多些成功,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规划以及生涯目标实现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唤醒教师自我意识的过程,就是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我的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心中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理性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该如何发展,不仅使教师有了成长的紧迫感,更有了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做整体考虑,一般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近期规划(15年)、中期规划(5-10年)和长期规划(10年以上)3个时段。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认识自己:自我反思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一个人可以凭借自身的知识贮备,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认知外部世界和规律,但认识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古希腊人在德尔菲古庙前的石碑上镌刻着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可以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就是了解自己。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状况,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才有可能取得不断的进步。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是对自身特点进行反思。要真正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可以从自身已具备的知识状况、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反思。比如:就知识状况而言,自身的知识面够不够宽?哪些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哪些还很缺乏?在教学活动中有没有因为缺乏哪些知识而感到困惑?就能力水平而言,自己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稍弱?对自己较弱的方面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习。就个性特征而言,自己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是否具有亲和力,和学生的相处是否融洽等等。

二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事实上,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就是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使教学在实践中日臻完善。从教学进程的角度来讲,反思可以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够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能够保证教学有效、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查找问题,从而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帮助教师及时改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够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是对个人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成长的经验,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树立职业意识,在了解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评估环境:冷静分析环境因素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我现在的学校是一个什么类型和水平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长的治校方针适不适合我的发展?家庭给我的成长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对教师所处外部环境的评估。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充分认识,要仔细分析环境对自身成长的利与弊,并及时进行调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认清形势,趋利避害。

三、志存高远:确定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

职业发展目标是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清楚,觉得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天天上班、上课、批改作业,如此反复若干年,然后等着退休。甚至有的教师会说,一辈子就是教英语了,教案都能倒背如流了,还做什么职业规划啊。事实上,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才能够做到立足现在,把握未来。新课程改革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平等的自我发展的契机和平台,教师只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步步踏实走好,就会不断地取得事业的成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所说的特点就是教师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等,要将目标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最佳特长、最大兴趣和最优性格上。

二是目标的水平高低要恰到好处。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为标准,目标不能过高,过高就会导致力不从心,屡屡达不到,就会使教师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因此,好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使自己充满信心,经过不懈地奋斗,可以取得的目标。

三是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宽窄适宜。选一个宽窄适中的目标,把全部精力都投放进去,这样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同一时期,目标不宜过多,最好集中为一个或两个。

四是从职业发展的方向上看,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包括教学和行政两个方面。在教学方面,发展目标可以制定为教学技能的突破、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效果的提升或是科研水平的进步等等;在行政管理方面,发展目标可以制定为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等。

五是从职业发展的时间上看,发展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它们分别与教师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对应,长期目标要立足于近期和中期目标。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相同的起点,目标不同,结果就一定不同。很多教师不思考因而不清楚自己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这就直接导致许多教师迷茫、混沌,在工作上表现为被动地听领导安排,以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为目标,没有自己的追求。如此以来,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这样的职业生活怎能不让人倦怠!如果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远大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奋斗,那么,这样的职业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四、放飞梦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教师要达到个人的发展目标,应该抓住关键要素,制定行动策略,进而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实施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一般而言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综合多方面的环境条件,确定达到目标所需的发展内容和实现发展计划所采取的活动,比如:理论学习、教师培训、在职学历提高和实践锻炼等等。在策略部分还要包括实现目标或完成具体活动所需要的步骤和阶段,相应的时间界限,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获得这些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在对可能存在的多种行动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五、及时反馈:正确评估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入职适应、职场压力、职业高原、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等等。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也很多,有的因素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却是难以预料的。教师要想使其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评估,加以修正,以适应种种改变,同时作为下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教师要注意经常回顾自己的构想和规划,根据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必要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你的理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构想和行动规划就要做出变动,毕竟,职业生涯的规划要紧密联系现实,教师要对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动态管理。例如,教师如果感觉自己的生活节奏缓慢,效率低下,没有实现既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水平是否足够,如果不是职业目标太难,教师就应该加强紧迫感,使自己不要脱离职业规划的轨道。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对自己发展目标的实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对自身优势充满信心的前提下,改进不足,并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相应的计划。

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这样描述一个理想的教师形象: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这是每一位教师最朴实的职业理想,几十年漫漫职业从教生涯,就像是一场有目的的人生航行,要想成功的到达彼岸,毫无疑问,最为关键的就是航行的方向和路线。教师要想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功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师和领航员。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


当一个人选择并且从事一种职业时,其职业生涯就意味着开始。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是社会、教育、个人因素的交互作用。让自己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否失败、停滞,是否获得成功、幸福,尽管往往取决于机遇、命运或他人的影响,但最根本的乃是决定于自己是否具有规划并努力实践其职业生涯的能力。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

生涯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命成长历程。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生命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职业经历的模式。职业经历包括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受到个体价值、需要和情感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个人的需求、理想、愿望与个人实际能力、技术、动机等特征作出事实评价的过程。现代职业生涯的概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工作经验,而且包括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个人抉择,以及个人经历等。

(二)教师职业生涯

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的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如在学校从教经历、教学经验的丰富、教育理想和愿望的实现,以及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认可、尊重等等。教师职业生涯对环境条件做出反应,支持性的、鼓励性和援助性的环境能帮助教师追求有益和积极的职业进步;反之,环境冲突和压力,会对职业生涯周期产生负面影响。

实际上,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其自主发展的水平、个人职业的体验、学生肯定和社会尊重等,而外在的职称、职务、报酬以及地位等外在变化次之。一般说来,一个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可以从专业发展性质和结果来衡量。因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这样一种成功有很多表现,比如教师在课堂工作中表现出的知识技能和判断力的提高程度、对专业团体所作的贡献大小、教育教学工作在个人生命中的意义之体现等,都可以反映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水平和层次。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教书育人成绩,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贡献,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并赢得学生与社会的真心爱戴。

(三)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是指能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确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并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避免人生的陷阱,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快乐。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可以是发展的,亦可以是停滞的;可以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要想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实现专业发展或成长,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教师在自我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尝试地去统合各种生活、工作、学习经验,并特别透过学习、工作、生活的认同来实践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职业人生。

二、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加拿大学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五个阶段:(1)角色确认,(2)角色适应,(3)角色成熟,(4)职业发展高原,(5)发挥骨干作用。斯蒂芬和沃尔夫在综合有关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的规律,提出了描述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终身从事教育的教师都要经历几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实习教师新教师专业化教师专家型教师杰出教师退休教师。并且认为发展最顺利的的教师在5年内可以达到国家教师标准,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如果发展不顺利则会在某一个阶段停滞很长的时间,甚至退出教师队伍。根据斯蒂芬对美国情况的统计,新教师阶段大约有1/3的教师离开教师队伍,是教师流失最多的一个时期。

(二)国内研究情况

1.三阶段论

教师在其职业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1)角色适应阶段;(2)主发展阶段;(3)最佳创造阶段。其中角色适应阶段指青年教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分至教育岗位到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完成角色的转换,一般认为需要三年时间。一位新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所经历的阶段,总是要或多或少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

2.七阶段论

贾荣固提出,一个教师从23岁左右起,工作到55或60岁退休,其职业生涯30多年。研究表明:职业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简要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有:(1)职前准备期:主要指大学四年的职业学习及见习、岗位培训等;(2)上岗适应期:大约一二年时间;(3)快速成长期:从初步适应后到30岁高峰期;(4)高原发展期:30岁至40岁;(5)平稳发展期:40岁至50岁;(6)缓慢退缩期:50岁至60岁;(7)平静退休期:临近退休时,要有心理准备,平静地离开岗位。

3.五阶段论

教师的成长阶段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适应期(第1~3年):新入职的教师;(2)稳定期(第4~7年):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锻炼,逐渐适应课堂教学;(3)试验期(第8~23年):大胆进行教改试验;(4)平静和保守期(第23~31年):滋长职业自满情绪,可能失去专业发展的热情;(5)退出教职期(第31~39年):教师职业生涯的终结。

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核心是为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这要看你的职业生涯潜力。如何测评自己的职业生涯潜力呢?在国外已经有不少的手册、课本、心理测试等材料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个性、自我认知能力等等。在我国也有不少的人才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以及心理分析和测评专家,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自我认知能力等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确定志向;2.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3.选择职业生涯路线,设定职业生涯目标;4.制定行动计划、考核措施,进行反馈和调整。

在这里呢,第一步和第二步实际上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因为确定志向实际上应该基于对自己和环境的一个分析,否则的话,你的志向就很容易流于空想。在这个时候,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就必须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对自己的了解包括(1)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3) 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4)个人的情商; (5)个人的优缺点;(6)个人的学历与能力;(7)个人的生理情况。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则应该包括:(1)学校的需要;(2)家庭的期望;(3)社会的需求;(4)科技的发展;(5)经济的兴衰;(6)政策、法律的影响。

具体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或志向。比如,你喜不喜欢教育,喜不喜欢学校,喜不喜欢学生?程度如何?由于过去我们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待遇不高,很多人看不起教师,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可能有些同学并不喜欢做教师,那在你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了,我喜不喜欢这个职业,如果不喜欢,我能不能忍受,能不能妥协。如果不能,我能怎么办?我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做什么?

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或个性。明白了自己想干什么,接下来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干。这里的能不能干,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了解你自己的优势所在。这个时候,可以去做一些职业性向方面的测试。因为我们不同的性格、个性在做不同的工作时,有些容易取得成功,有些则比较困难。如果你的性格恰好是你所选择的职业所需要的,那你将来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则是事倍功半。比如,有些人的个性偏向常规型,他们容易组织起来,喜欢和数据及数字打交道,喜欢明确的目标,不能接受模棱两可的状态。那他可能就比较适合做常规型的工作,事务性工作,不需要有太多自我的主见。有的人偏向艺术型,他们富有想象力,感情极其丰富、直觉强,有主见,不喜欢受约束,那他们可以选择需要创意的职业,比如音乐、艺术、文学、戏曲等方面的职业。比如有的人擅长交际,机智老练、友好、易了解、乐于助人等,那它可能就是社会型的,更适合于从事我们教育、销售、培训等工作。当然,这个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很多人都同时有多方面的特点,不过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再次,要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比如说有的人很有想法、很有创意,按道理可以去做一些设计,但如果你缺乏设计方面的基本的知识,比如对于材料质地不太熟悉,那可能有些设计工作你也做不了。比如有的人想到跨国公司去做事,但是外语又不够好,这样可能也不行。不过,因为你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所以呢,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说你现在有些工作还做不了,但是你又非常想做,那就剩下一个办法,从现在起,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满足你理想职业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这就是说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之后,就是我要做什么,或者我要怎么做?

当然,在对自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家庭的期望,特别是父母的意见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现在大部分父母都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也有一些父母会过多地干涉,这个时候,双方就要谈判,在努力说服父母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的考虑,一般来说,他们的考虑会更现实一些,不至于让你的目标太过脱离实际。同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政策导向等。同时,也要结合这些因素具体分析:(1) 设定该目标的原因;(2) 欲达到该目标的途径;(3) 欲达到该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4) 达到该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5) 达到该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

确定了目标,并且看到了自己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后,就应该为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而制定出一个比较详细的规划。这就是第三和第四步,把大的理想目标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性的小目标,并就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长远目标注重长远,只要目标明确,有个大体构想即可;近期目标则要目标具体、行动明朗、弹性适度;中期目标要求阶段性目标清晰,工作重点明确。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就应该采取各种行动,排除各种阻力,坚决地执行,并且注意根据不同阶段的反馈及时地做出调整。

四、如何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

根据著名职业生涯学研究者与培训师程社明博士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的十项内容,我们修订出教师职业规划书应包括的内容:

1、题目

包括姓名、年限、年龄跨度、起止时期。

例如:王伟六年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20XX年1月20XX年1月3036岁

2、职业方向发展方向和当前可以预见的最长远目标。

指职业发展方向和当前可以预见的最长远目标。

3、社会环境分析结果

包括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分析,还包括职业环境分析。

4、学校分析结果

包括行业分析,对学校制度、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者、学校品牌和服务、办学理念等的分析。

5、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结果

个人目前状况和发展潜能。比如,有可能从普通教师发展成为学校领导。

6、角色及其建议

记录对自己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些人的建议。

7、目标分解及目标组合

分析制定、实现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做出果断明确的目标选择。

8、成功的标准

9、差距

即自身现实状况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差距。

10、缩小差距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案例1]某学校教务主任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 基本资料

姓名:张文教;性别:男;血型:B型;性向:领航兼增值型;出生地:山东泰安;出生年月:1974年8月3日;学历:本科。目前年龄:30岁(20xx年);死亡预测:70岁(2040年);尚余年限:40年。

自我分析优势(1)有较扎实的教学和管理理论基础(但仍需不断吸收新概念、新知识);(2)有3年学校教务管理经验和6年的教学经验(但仍需充实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3)善于沟通,善于与人相处,适应能力强;(4)分析问题时头脑冷静,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弱势:有时缺乏冲动,做具体工作动作较慢。机会与威胁:目前所处学校属于稳定期,调薪较慢,升迁机会较小。应抓紧时间多学习,打下基础,为下一步突破蓄精养锐。

2、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成为学校校长。

阶段目标:3033岁,仍在现学校任职,争取调换职位,一边熟悉政教、后勤等部门的运作;一边自学教育硕士主干课程。3335岁,应聘本校或兄弟学校副校长等相关职务,一边熟悉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一边自学领导学、管理学方面的课程。3539岁,应聘校长职位。之后,一边从事管理工作,一边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成为一名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校长。

家庭目标:目前已婚。31岁开始以10年期贷款购买楼房,32岁时要孩子。

健康目标:人身保险至少30万,注意身体健康,不要成为家庭与事业的负担。

收入目标:20XX20XX年,年薪35万;20XX20XX年,年薪46万;20XX年,年薪6万,之后每年以5%10%增加。如果可能,自行创办私立学校(非绝对必需之目标)

学习目标:20XX20XX年,自学完教育学硕士主干课程;20XX20XX年,自学完领导学和管理学课程;20XX年以后每月至少看1本以上相关管理书籍,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管理工作之中。

3、20XX20XX年的生涯规划

一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而这就是我在这五年所必须养成的:(1)拥有更详细,更具有时效性的学校全面管理的专业知识。(2)对重要事件细节保持敏锐度。(3)对问题刨根问底的追溯精神,全面分析、判断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抓住机会,用于行动。(5)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创新和创意力。(6)不断改进、追求完美。(7)均衡的学习技巧与习惯。

理念(1)机会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时刻准备着的意念创造出来的。(2)人生只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时的痛苦,一种是后悔时的痛苦。(3)有志者,事竟成。

行动目标6年内应全力完成的目标如下:(1)在任职学校中完全胜任其职位工作,并争取换岗,熟悉各部门的运作规律。(2)在学校运作、实践、学习和掌握所有学校管理知识和实操能力。(3)自学完教育学硕士主干课程。(4)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以上的相关管理培训课程。(5)每月至少读一本相关专业的书籍。(6)每周体育锻炼3小时。(7)在20XX年底之前成功应聘学校副校长职位。

4、年度规划(20XX年的生涯规划)

(1)对自己的追求不满足和追求卓越的能力。(2)学校教务管理与操控能力。(3)培养自己的行动能力。理念只要一想到,马上去做到。

行为目标今年内应全力完成的目标如下:(上半年将所任职的教务工作理顺,培养出接班人;下半年争取转岗去政教部任主任。(2)积极参与并配合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由此对教务工作有更深的认识。(3)自学完5门教育学硕士主干课程,参加至少100小时的业务培训。

[案例2]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

小的时候觉得老师是最神圣的职业今天自己也成为一名老师,怎么才能让我的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到知识现在,我只是一名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娴熟的教学技术、没有引以为荣的教学实绩的普通老师,但我相信:只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最终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角色转变

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表现,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

2.在学校拜老教师为师,积极听课、说课,在师傅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成长。

3.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在第一年,我需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第二年:加强教育技能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

1.学科课堂技能是立足讲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得到最优化,切实打造效率课堂。

2.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池水,也许一池水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知识渴望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始终站在流行时尚前沿的设计来说,始终需要教师保持对时尚新动向的敏感度和掌握度。在扎实的学术根底与理论底蕴之上,我觉得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始终将专业化水平与时代接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第三年: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形成初步自我教学特色

1.能基本熟练地教育教学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时刻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教师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方案

1.牢记教师使命,树立两种意识

时刻牢记教师的神圣使命,始终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将教育作为幸福人生的一个支柱,帮助学生们理解幸福、创造幸福,这是作为教师最本源最重要的目的。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需要懂得追求学生的成功才是自己人生成功,所以就需要树立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多听老教师和同行的课,积极向同教研组前辈取经,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优良的水平。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课前积极钻研教材,理清教学内容路基顺序,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认真备好每一堂,备好每一个学生的课,备好课堂的教学教法。课后做好教学后记与教学反思,把课堂中最精彩及最难忘的片段及时地记录下来,积累日后教学论文的素材。

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目标,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按照自己的规划在岗外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自己的育人理想。

[案例3]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从人类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要求来看,教师需要可持续成长。停下教师职业生涯的匆匆脚步,回顾和反思自己所走过的路,并以此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为的是让今后的路走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坚实。是为了让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一个蓝图,更是为了有一个引导和监控。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每每想到这句话,就倍感责任重大,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什么人可以做老师?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每想到此,就更觉应不待扬鞭自奋蹄。

一、个人发展基础分析:

1、自身素质结构:

当年,怀揣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步入教师行列。认真、勤勉、负责,是年轻的我生活的主旋律,虽然中间有困惑、无助乃至动摇。但因为有责任,因为要对那一个个年轻而单纯的生命负责,走到今天,且自认为走的比较出色。但今天回首,实际上也仅仅是做了一个教师份内之事,依靠的是最朴素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过程慢慢改变了我,使我从内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懂得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职业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智慧的成熟性、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洞察力、积极乐观、朝气蓬勃、对学生的关心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讲,自己化学学科知识应该说是比较系统、全面和扎实的,也能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但缺乏广阔的知识文化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与生产、生活的知识联系受到个人生活体验狭窄所限也显的相当薄弱。希望自己能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挤出一些时间,多涉猎、多阅读、多走出学校去体验,能有比较雄厚的知识群做后盾,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灵性,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开放起开。

从专业能力角度讲,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应该是做好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目前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较好,组织教学活动能力尚可,也有一定的调控课堂、调控自我的能力,也具备对学生的感染力。近年来,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有了比较强的反思意识,也开始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不再是关注而已,但深感自我更新拓展的能力特别不足。

但幸运的是能拥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团体氛围,能拥有导师们的指点、引领,使自己不断前行!

2、分析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

教学岗位工作十八个年头,走过了教师生存的适应期,翻越了迅速成长的爬坡期,渐渐步入成熟期,又进入了艰难的迷茫探索期,期望自己能在教学中有所创造。目前,自认为能熟悉和胜任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同,自认为有点满足的感觉。曾经经历过几次教学改革,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压力,认为自己的方法已经够好了,形成懒惰的情绪。新课程标准出现以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发现这一次教学的改革与前几次的教改有所不同,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增减、难度的变化和知识次序的调整,它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新教学理念的形成、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涉及到为谁而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从知识传授向方法、能力培养过度,这是一次触及深层的变革,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原来形成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念头在这时必须要改变了。

(一)现代教师要求不断地学习

教学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和青少年,为明天培养人才的活动,具有时代性、超前性,这就要求教师把现代社会最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教给新一代,教师就应该首先接受新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不失时机的引入课堂,现代教师应该是将教学活动和学习提高联系在一起的,要求终身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以现代教师的标准对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蕴涵着许多全新的理念,诸如教育民主化,促进教育的国际理解、关爱自然、注重个性发展等世界教育的趋向,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集体同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性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教学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这些在过去被忽视的问题,现在却成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着势必要求教师必须继续学习,走向教学成熟。

(二)教学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教师不但要了解广泛的科学、人文与社会方面的新进展、新认识,把学会学习放在未来教育四支柱(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之首,把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发挥出作用,大胆地实践,做到与时俱进,身体力行。

本人所任物理学科的教学,物理学科知识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和实际生活基础之上的,同时中学阶段物理学科也是比较难学的课程,学生感觉到物理规律多,之间的关系复杂,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无从下手,所以在本学科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联系学科本身的特点,物理学科的规律性很强,但是它离不开实验,应该先认识物理规律,有意识通过一定的实验来再现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体会这些物理规律的内涵,从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意识,而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几个定律、公式和典型例题。

第二是让同学们体会物理学科的真谛和难点所在,依本人看物理之所以难学,问题集中在物理规律的多样性和物理现象的多变性;同一个物理定律和公式往往是代表一种类型的归纳和总结,能够在几种情况之下应用;同一个物理现象有时又可以采取几种方法来解决,在此需要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物理现象和在它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只要能够搞清这一点,应该说抓住了主要矛盾,使同学们真正掌握现象规律现象的认识过程。

在学生掌握了规律认识过程以后,并且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时,有意识的提示学生自我总结和归纳,在分析新问题的同时,提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该进行一定的反思总结,形成自身形象,个性和特点不断趋于成熟,但是即便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好象就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形成的固定模式又似乎是比较顽固的、僵化的习惯和套路,要改变这种定式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善于从经验中反思吸取教益,才能有所提高,否则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

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效果,反省实践中的长处和失误,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它是教师一种自发的行动;是教师成熟的一个标志,否定过去就是对以后工作指明了方向,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思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总结与反思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实际的收获来判断教师教学活动的效能,不能仅仅以教师所谓能力的提高,教师水平的升级来体现教师能力的提高,如果离开学生谈教师的成长的话,都是空的和没有意义的。现代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以学生能力提高作为依据,使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生存的高层次的人才,不能因为单一的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

总结与反思的意义在于提高效能与经验的升华。要做到有效的反思,必须从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教学监控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教学的反思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融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学生活动的促进、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价学习行为教学后省。反思的意义不仅是教学经验数量的增加,经验范围的扩大,更主要的是教师经验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层次的升级。

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员、管理者、咨询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活动教学观;课堂中心的转变、主动被动的转变、平面与立体的转变、单一向群体的转变;知识结构要求多样性、信息技术的新要求,经过奋斗和努力使教师从一个教员向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感悟


让教育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之我的教师职业规划书。

有一片天空纯净透明,却热闹非凡;

有一种舞台演绎尽人生百味,却只有三尺大小。

有一类人群或老或少,皆童心未泯;

有一种情感炙热理智,使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走向成熟。

七年前,十九岁的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菁菁校园,融入了水深火热的社会大潮中。当我无比迷茫的时候,碰巧赶上一次教师招聘考试,幸运的是我顺利的通过了,赢得了一张踏上教育征程的珍贵的门票,开始了繁琐而忙碌的教师生涯。

在岗前培训的时候忘记了是哪个领导对着我们三百名即将踏上教育行程的幸运儿夸夸其谈。至今我就对一句话记忆犹新:当前正在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希望年轻的你们会成为左中教育里面最新鲜的血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当时懵懂无知的我,听了以后,只是深感自身肩负责任之重大,对于教师---这个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并无规划可言。

第一次正式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是岗前培训后的一个月,在一个只有一百多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当时,我刚去就一头雾水的接下了毕业班。校长说:毕业班的成绩就代表整个学校的成绩,委你以如此重任,是学校对你的器重,相信你会做好,年轻人,好好干吧!直觉告诉我,所谓的学校的成绩就是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当时脑子里浮现出了素质教育这个充满疑问的名词,可是却是那么虚无缥缈。

在工作中,我慢慢地了解了自己班级里的孩子们,我发现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这似乎成为了当时的职业规划。学习----是个漫漫征程,小学是第一站,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我努力的上好每节课,认真对待每个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试图实践自己心中的素质教育。当时真是特别自由,课堂上我可以随意发挥,不局限于教科书,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新意,让孩子们感觉到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后来逐渐感觉到毕业会考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学校都很重要,可是好像自己一直在实验,不是很重视考试,是否太自私?不是说素质教育和考试相冲突,但是当时对于那样一群从入学初到五年级已经换了无数个班主任的孩子们来说,我的教育方式似乎不太适合,也无法顺利进行。这种困惑伴随着我,一直到他们毕业。我一直不知道我的努力有没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换了一个工作单位,当时学校里有几百个学生,碰巧刚去又接下了毕业班。当时平行班有三个,我的班级是由从下面的教学点的学生组成的。刚接班的时候其他同事都说我们班级差,都认为教学点和完小的教育质量肯定有不小的差别。我却偏不信这个邪,一切都要试了才知道。也算我运气好,那个班级的孩子们大多数都特别懂事,朴实,勤劳,认真。让我甚是喜欢,心里面不由得欣喜,觉得他们其实都很优秀。当时心里暗暗笃定:要在一年的时间内让他们深刻体会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感知校园生活的美好,为他们漫长的学习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是努力的去做了,效果怎么样也许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才会知道吧?小学只是基础阶段,却对他们将来要走的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养成期。尽管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似乎想不起来自己小学阶段的老师,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会因此被忽略。所以总是觉得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试行用分数来评价他们的应试教育是多么的残酷和不符合社会现实。应试教育真的会让拥有万种风情的孩子们变成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然后长大了就都过一样的日子,想一想,那样的话世界是不是会变得单调无比?学习的目的是生活,昔日考试总也不及格的人在今天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实很多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扮演了太多的社会角色,要面对太多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保持自己的想法,并付诸行动,需要好大的勇气和魄力。而且越是人多的环境你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生活,就越不易。六年的时间,一直在基层做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亲身感受着其中的苦辣酸甜,有太多的时候总是无限的迷茫和困惑。从上学的时候起就从老师的口中听到了素质教育这个在当时很新鲜的名词,可如今,这个口号喊了好多年,还是无法实现。

有时,我甚至看不到它的影子,看到的只是听着老师说减负,却背着沉重书包的孩子们在大大小小的校园中穿梭;为了让学生考高分,抢占早晚自习,霸占音体美课,牺牲节假日,利用课余时间不辞辛劳努力工作的可怜的园丁们;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绩,提供给孩子最丰厚的物质生活,在上课或者假期期间,让他们流连于各类辅导班的家长们。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爱天下师生情。诸如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为了我们可亲可爱的孩子,没有人狠心的说他们做的都不对。可是我们大家都如此的忙碌和奔波,究竟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孩子呢?

在短暂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脑子里关于孩子,关于教育的思索似乎愈发的繁琐,尽管说不出来所谓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但是关于它的概念似乎越来越清晰了,可是无奈,却越来越不敢去尝试和实践所谓的素质教育。

很多时候,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又期盼快乐的稚嫩的眼神,用心读懂着他们眉宇间锁着的愁苦,却很少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纯真无邪的笑容,感觉着学校,家长对于学生考出高分的企盼和渴望,我经常不知所措。

应试教育也许能让孩子们得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可是却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在童年--这个最美好的人生时节,失去很多的快乐和自由。而我们总是不知不觉沉醉于高分的喜悦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忽略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否过于残忍和自私呢?

素质教育这个其实还是很新鲜的教育模式会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去发现自身的潜力,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可是在探索和实践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一步步的去克服和解决,相信一定会成功!

如果说让年轻的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拟定一份规划的话,我希望有一天,通过自己和所有同行们的努力,使素质教育在我们这个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样的话教育就能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让孩子们觉得快乐,让家长觉得快乐,让教师觉得快乐,为整个社会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


基础理念篇分三章阐述了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取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撑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及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目标、内容与程序。能过这部分的学习,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有更深刻地理解,同时也了解了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做法,为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

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的核心命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社会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多样化人才、个性化人才、创新性人才和国际性人才。自从上世纪末以来,世界上各国,比如英国、德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在教育改革上下大力气,他们共同的方向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的创新型人才,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国内看来,教育改革也成了我国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教师也必须实现自身的专业化,这是时代的变革与创新的要求,是校本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更是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转移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必须教育教学思想、信心,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因此,教师必须走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师生涯规划的核心理念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等,教师在外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基础上,个体进行的主体发展设计、主动学习和自我修炼的专业提升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构成,其中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纵向的、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自身与其他成员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互为关联、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是教师持续专业提升的动态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知、行、思的交融和主体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行、思具体含义包括已备、预备、经验、建构等方面。其中,已备关注的是教师的角色形象,教学观念以及学习取向;预备包括知识的准备和行动的准备;经验既可以结合实际的工作获得情境化的经验,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创造情境化的经验。省思是教师在得到经验后的批判反思活动。建构包括建构活动和建构结果两个部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过程不是传统的教导和灌输活动,而是主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教师的建构是主动意义的建构。协同强调的是沟通与对话。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体现出主体化发展的精神内核。主体化发展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学校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学校、教师本身应是自我组织的发展主体。

《发展设计》一书介绍了系统理论、主体能动性等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支撑基础与理论依据。系统理论作为教学职业生涯发展的哲学依据,其中的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原则是基本框架。主体能动性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专业理论,书中根据教师入职到离职期间的发展规律,将职业周期划分为五年阶段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和超越期。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发展阶段及其状态,既有第一周期理论,也有第二周期理论。在教师的个体发展中,为了达到一个新的目标,必然要实施一种新的发展策略,因而自然而然地进行第二周期曲线。第二周期曲线是建立在第一周期的基础上的,然而,要敢于取舍、关于取舍。我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一个人进行一次新的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否定其他的选项,这样的选择也许会有风险,然而,也许这叫以退为进。因此,舍得一词的理解应该是:有舍有得,要有得,必须先舍,舍而后得。

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自我认知、个人目标,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要符合以下规律,一是主动适应变化,持续学习创新,自我塑造教师职业角色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要做到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刻理解自己的职业角色,把自己的职业角色行为看作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体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二是自我规划设计、主动积极建构的主体发展过程。三是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辩证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四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协调诸种条件和持续专业化的过程。五是一个波动的发展过程,把握关键期和突破期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转折期和超越期。因此,要由称职教师发展为教育专家,就必须从经验走向理性,以先进科学的理论反思既往的教育教学,并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升华颇具见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由教育教学工作者向教育教学专家的跨越,实现自我超越!

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没有战略管理就好像没有舵的航船一样只会在原地转圈,又好像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乔尔罗斯(Joel Ross)

没有战略管理,必然导致盲目、盲从和被动,必定导致失败。

北大纵横战略咨询公司

艾丽斯问到:请你告诉我,从这里可以去哪儿?猫回答:这要看你想去哪儿!

  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二、何谓战略管理?

关于战略管理,许多学者都有论述;

综合各种观点,我们认为:战略管理是指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或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或谋略;是制定、实施和评价使某一组织能够达到其前瞻性目标而采取的决策艺术或科学。

三、值得关注的探索

(一)、SIDR模式简介

1、什么是SIDR(1)

S: Strategy,战略,包括planning规划;

I: Implement,执行,实施;

D: Detail,细节;

R: Relation,关系。

这项研究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的效能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使校长学会战略管理,促进校长自我更新,提高学校声誉、效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校长、教师的成长。

实施的手段:通过校本管理、社区的参与来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提高中小学(包括:贫困地区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质量。

2、什么是SIDR(2)

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它通过在学校注重实际、自下而上、发扬民主、多方参与的方式来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达到社区参与学校改革、推动学校自主发展的根本目的。

是一个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未来35年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既包括学校的硬件,也包括软件,注重学校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局部。

从本质上讲,SIDR 是 采取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学校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学校办学绩效的不断改善。它通过认真设计和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 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程度,并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达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校与社区共同 发展。

采用SIDR 模式来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学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新认识学校的外部状况(pEST分析)、社区资源(社区图);查找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分 析);查找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树)等方式,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明确未来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中心任务,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或困 难,以及所需投入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等等,通过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使目标的完成有递进感、层次感,同时调动校内外的各种支持力量,为学校发展不断出谋献 策。

3、SIDR的中心理念主要包括:

(1)以学校现实状况为基点,克服左与右;

(2)注重内在发展、自下而上、可持续发展;

(3)广泛参与,在每一个阶段都应有上级主管部门、社区代表、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代表、媒体、学生代表等的声音,做到群策群力;

(4)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合理、公开;

(5)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反思、讨论和改善;

(6)在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每一个细节,高度重视每一位成员自身所具有的实践知识、个人知识和本土知识;

(7)重视潜在的各种机遇与威胁;

(8)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考虑到社会、社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

4、SIDR的操作步骤主要有:

(1)广泛征求学校所在社区、学校人员的意见,即深入所服务的对象征求其意见,特别是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广泛了解教师员工等的建议;

(2)归纳和明确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通过召开社区大会、调查等方式;

(3)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出学校发展展望和目标,以及各年度的计划;

(4)讨论确定和报批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在相关人员讨论确定后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批;

(5)成立学校发展委员会,监督执行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6)针对总目标及有关的子目标,不断总结、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实施情况,并不断予以完善。

四、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程序

一般来说,分为如下六个步骤:

第一,确定参与制定的人员。不仅应包括有影响力的人群,如:上级主管领导、社区的成功人士、学校管理人员等,也应包括处境不利人群,如: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长、成绩不好的学生等等,这是制定出能够被广泛认同的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基本点。

第二,通过有关的活动,动员相关人员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性,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畅所欲言;

第三,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前期进行系统分析,分门别类地加以概括,并呈现给参与制定的每一个成员;

第四,明确制定会议的目标和活动程序,即确定会议安排、活动程序、基本要求等;

第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描画学校发展展望,建立共同愿景(远景),确定目标、任务陈述、行动计划、评价方案等等;

第六,撰写、讨论并报批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五、如何描绘好发展规划这张蓝图

第 一,学校发展机遇分析,也称社会背景分析,就是要从国家以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发展的走向来把握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前提是要对学校所处的地 理环境、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发展相比,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能够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把握学校发展的契机,促使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无论 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一所学校而言,发展机遇都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学上常采用pEST分析框架,也即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一个组织的发展机遇进行系统分析。

第 二,学校优势分析,就是要认识到学校在地理位置、课程建设、公共关系、师资、教学质量、生源以及硬、软件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并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 优势或长处,以推动学校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当然,在认识学校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只有正确、全面地看待和分析自身的优 劣所在,才能制定出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第三,学校历史传统分析,历史传统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要认真研究学校发展多年来的遗留传统,以及这些历史传统在发展目标上能多大程度地得到社会和学校师生的认同,尤其是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学校特色能否有助于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目标的实现,这项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才能面向未来,才能制定出基于历史发展、具有发展根基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

第四,相关利益群体的需要分析。对于学校而言,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范围很广,包括与学校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方方面面的群体。既可能是受教育者,也可能是学校的投资者;既可能是学校的教师,也可能是学生家长,甚至是所服务的群体之外的其他民众,抑或是一些看起来极其不相关的群体。无论这些群体与学校的相关程度如何,只要是与学校目前存在联系或者将来有可能发生关系的群体,都要充分重视其需要,并对其需要进行认真地调查、分析,将其合理的需要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或规划之中。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校按照合理的方向前进,不会有所偏失;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学校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为学校的发展储备各种潜在的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中小学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其发展战略或规划应包括三个部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部分是:学校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这三个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决定着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要服从于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同时又影响着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校园发展战略或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去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总体发展战略或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四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展望、发展要素确定和设置保障系统。

现状分析是对自身所具有的基础、问题等进行全方位地梳理,明确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重要的特色是什么。

发展目标展望是陈述学校在某一时段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程度,也就是要办成什么性质、什么类型、什么水平的学校,也即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确立大家共同认可的学校发展愿景。

发展要素确定是战略或规划的主体部分,即学校选择要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其领域。

保障系统是指为服务于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及其相关的学校制度设置。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展战略或规划不是几个人的创造或构想

鉴于以往有关中小学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缺陷和不足,我们认为,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应该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结晶。规划的制定过程 是不同群体之间观点达成一致的过程,也是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过程。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一段较长的 时间。在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注重集思广益。这是一个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制定的基本前提。

2、不求完美、只求更好

制定发展战略或规划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学校发展蓝本,或呈现一个结构合理、体系严密的研究成果,而是一个追求更有效的、真正发挥作用的行动纲领。在其过程中,大家不断认识学校的现状、思考学校的发展,形成新思路,然后一步步达成共识,形成一个体现大多数人意志的发展战略或规划。整个制定、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过程,就是学校在修正不足的基础上逐渐进步、获得发展、达到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

3、不求逻辑严密,但求实效

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它不追求逻辑的严密,所注重的是规范的操作、程序的合理,以及日后的真正落实、评估和督促。之所以要制定,是为了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知名度。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虽然对结构和逻辑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更为注重的是战略或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果及对学校发展所能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

4、制定应处理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处理好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应使两者目标一致、功能定位清晰,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而不是权责不清、约束过重、或放任不管等等。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起引导作用,引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信息上的帮助,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上给予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援助。

5、制定还要处理好学校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共同合作的成果,是学校人员在充分了解和考虑相关群体需要的基础上,共同协作、自下而上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从而制定出来的。这一模式有助于调动相关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作到群策群力,从而推进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的改革,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可见,上述模式与以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模式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多方参与的、注重不同群体声音的、自下而上的、面向实际的、展望未来的、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合作的结晶。它能够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获得广泛的认同,其意旨是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满足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

SIDR模式的产生背景

中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和所处的社区缺乏了解,诸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的人为因素很大;

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运用,正常的学校秩序无法保证;

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通,学校决策缺乏民主性、参与性;

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听从上级的布置和安排,缺乏自主性、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注入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与学生未来的生活不相关;

学校与社会、尤其是社区没有联系。

SIDR模式产生背景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校管理机制中存在问题:

学校的发展和工作安排,都是上级部门说了算,学校管理者、教师和社区不能参与决策,对学校发展缺乏前瞻性,没有战略观念;

学校仅仅是教育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不是拥有者、积极的开发者,学校管理者对这些资源不承担任何的责任;

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拥有绝对的权力,对学校的发展状况和社区需要缺乏认识,限制了学校的未来发展。

SIDR模式的意义

通过社区广泛参与的方法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使学校和社区共同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明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

鼓励学校和社区承担改善学校教育的责任,调动学校和社区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互动、互助、互利的有效机制;

建立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一种新型关系,自下而上地确立学校发展,促进学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高社区成员对学校的认识,在当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减少失学、辍学;

通过有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效率。

SIDR的内容

确定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战略或规划;

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SIDR的基本原则

自下而上:通过多方参与的方式,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权利下放;

发扬民主:调动社区和学校成员的积极性;

实事求是:通过全员参与,客观、真实地反映社区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

可行性:呈现问题解决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分清轻重缓急:解决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中的重要问题、实际存在的问题。

应注意的事项

1、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是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的革新、完善和补充;

2、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与当前的管理体制会存在某些方面的冲突;

4、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即也要注意自上而下的意见;

5、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必须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人员观念的更新。

SIDR中校长的角色

倡议者;

促进者;

协调者;

实施者;

评价者;等等。

如何成为促进者

学校发展中问题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通常我们怎么办?为什么?我们的感受?

应该从何处入手进行改进?

应该如何改进?

在改进中我们(每个人)能够做什么,这样做我们的感受怎样?

我们需要谁的支持、支持什么?

SIDR 的启示

观念的变化: 是授人以渔;

与学校实际工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结合了起来;

SIDR 不仅是理念、理论,还有规范的操作方法、技术、模式以及有效的沟通活动,等;

克服了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如何如何等的精英意识,学校的改变只有靠学校自己;

是全员的参与、全过程的参与;

社区人员、校长、教职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外在控制管理向校本管理(内在管理)转化

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和其他社会团体办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来。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理顺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搞活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适应社会的需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实践迫切呼唤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校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实的这种需要。

学校管理体制的转变

从追求学校的数量到提高学校的质量

从对学校的维持到追求学校的绩效

教育管理的模式从外在控制到自我管理

从一元、简单的行政管理方式到多元、复杂的学校管理方式

外在管理的特点

强调政府的作用、行政约束,其特点是

A、资源使用的集中化,由政府以行政指令或计划指令的形式调动和配置资源

B、资产使用的收益权集中化,由主管部门决定组织和个人的收益水平

外在管理的特点

C、由学校主管部门制定一套严格控制、管理的行为规则

D、建立了一个等级结构,由上级对下级进行垂直管理

E、通过行政的强制手段来保障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在学校管理上的特点

集权:教育主管部门集举办权、办学权、管理权、评价权于一身,自上而下作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学校没有自主办学和独立作出决策的权力

封闭:学校只需听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无须了解社区的需要,只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负责

划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忽视学校的差异,以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模式来规范学校,并制定发展规划。

分析与反思

学校自发的创新行为,常会与已有的行政规则相冲突,通常会被视为不服从管理的叛逆行为

学校与其管理者的权力和信息量不对称,导致学校缺乏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教育主管部门常以自己的偏好作为制度创新的依据,常扮演的是没有乐谱的即兴演奏

下级总是倾向于事先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原则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提供给主管部门的信息多少都有某种偏差

当无章可循的时候,创新的成本极其昂贵

校本系列

校本发展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包括:校本管理、校本活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等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调动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特长,适应社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一所学校来说,校本课程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校本系列

校本活动: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设计与实施的活动,它区别于国家课程计划中所规定的活动内 容。校本活动是学校根据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而确定的,有利于改变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单一化的倾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校本研究: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研究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校本行动研究主张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校本系列

校本培训:源于学校发展需求,由学校自行发起、规划和组织实施,旨在满足学校发展以及每个成员的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校内培训活动。

校本管理: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根据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它着重处理三个关系:政府与学校、社区与学校、学校内部关系。体现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思想和策略。

SIDR模式的运用

在哈尔滨市校长高级研修班、沈阳市部分薄弱学校的改造,以及大连、青岛、广州、郑州、深圳等中小学以及北京市崇文区校长高级研修班都采用了SIDR 的理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启  示

1、 SIDR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是校长成长的一条路径;

2、注重自上而下、从实际出发;

3、是学校发展理念的更新;

4、是学校与社区、社会联系的有效方法;

5、能充分调动社区、学校的积极性;

6、改变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7、关注弱势群体。

SIDR 模式演练

破冰活动、分组;

学做SWOT分析、pEST分析;

学画社区资源图;

学画问题树;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问题的排序;

进行学校发展展望;

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