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到成人的日本职业生涯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从幼儿到成人的日本职业生涯教育,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国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它与终身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又丰富了其内涵,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生价值实现,从而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而进行新的探索。

在日本,人的一生要作好职业变动不居的思想准备,要做好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的知识储备,这些内容贯穿于所有学校教育的全程,把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衔接起来。

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其要义,根据日本学者的论述可归纳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动劳观、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它要求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

并非某一阶段的教育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认为,中小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应该由四个方面构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交流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对与人生道路、职业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探索能力和职业理解能力);对将来的设计能力(对生活、工作状态的认识、把握能力和对人生道路的设计、实行能力);计划与决定的能力。并强调这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性的教育,而是贯穿于一生的职业教育。

目前,在日本,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

日本的小学教学大纲,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形成充满希望和目标的生活态度、基本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

初中教学大纲强调指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提高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克服青年期的迷惘不安和苦恼,理解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个性,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学习的意义,以积极态度选择未来。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大纲对特别活动课、道德课、生活课、家庭课、社会课等的内容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高中阶段要求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到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社会上自立的精神、做适应变革的社会合格一员,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按照新启用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基础课程的数量削减两成,扩大了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加强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对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进行了修改。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专业教师培训,还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

从T到大

大学由于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对职业生涯教育更为重视。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xx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职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T字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能力),但如今仅具备这两项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字型的人才(大字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一撇的上部表示创造力,一捺表示外语,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至于IT能力,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院阶段,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贯穿各个教育阶段

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之前,日本教育各个阶段的连贯性,只是在学历教育下各个阶段的知识衔接。而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因而学校又设专门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或是小组的引导帮助,为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在日本,提倡人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指导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校期间由学校来辅导,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来促进。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比如,由20xx年开始,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

FwR816.com小编力荐

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在新世纪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国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它与终身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又丰富了其内涵,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生价值实现,从而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而进行新的探索。

在日本,人的一生要作好职业变动不居的思想准备,要做好职业技能不断提高的知识储备,这些内容贯穿于所有学校教育的全程,把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衔接起来。

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其要义,根据日本学者的论述可归纳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动劳观、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它要求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

并非某一阶段的教育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认为,中小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应该由四个方面构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交流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对与人生道路、职业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探索能力和职业理解能力);对将来的设计能力(对生活、工作状态的认识、把握能力和对人生道路的设计、实行能力);计划与决定的能力。并强调这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性的教育,而是贯穿于一生的职业教育。

目前,在日本,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

日本的小学教学大纲,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形成充满希望和目标的生活态度、基本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

初中教学大纲强调指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提高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克服青年期的迷惘不安和苦恼,理解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个性,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学习的意义,以积极态度选择未来。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大纲对特别活动课、道德课、生活课、家庭课、社会课等的内容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高中阶段要求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到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社会上自立的精神、做适应变革的社会合格一员,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按照新启用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基础课程的数量削减两成,扩大了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加强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对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进行了修改。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专业教师培训,还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

从T到大

大学由于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对职业生涯教育更为重视。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xx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职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T字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能力),但如今仅具备这两项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字型的人才(大字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一撇的上部表示创造力,一捺表示外语,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至于IT能力,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院阶段,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贯穿各个教育阶段

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之前,日本教育各个阶段的连贯性,只是在学历教育下各个阶段的知识衔接。而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因而学校又设专门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或是小组的引导帮助,为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在日本,提倡人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指导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校期间由学校来辅导,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来促进。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比如,由20xx年开始,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

职业生涯,从“敬业”到“职业”


 又到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黄金时期。笔者也曾经历过那样的情形,每天都会打了简历和材料穿梭于各种性质的人才交流会,与不同的公司打交道进行面试。一番努力之后成功的幸运儿踏入了职场的门槛,自然还会有一些人需要重新努力,进行下一轮的拼搏。

笔者所在的公司也在前不久招聘了一批充实到公司的队伍当中,他们的表现自然褒贬不一,这里暂不做评价。只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用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告诫初入职场的新人:从敬业到职业,要学习的很多,切莫掉以轻心、一叶障目不见!

敬业:成为一个好员工的标准,职场生存的根本!

我们时常会用兢兢业业来评价优秀员工,这是一种认可。要在职场生存下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敬业的精神。

而在现代企业人才体系中,常常会将企业员工分为四类人:

1、 高能力、高素质者

2、 高能力、低素质者

3、 能力一般、敬业者

4、 能力一般、不敬业者

从这四类人的字面意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对于第一类人,属职场中的精英,凤毛麟角,一将难求,非常稀缺。而企业往往很明白,企业发展的根本不可能集中在几个精英级的员工身上,更多的是那些普通员工的通力合作,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而在后面三种人中,能力高而素质低的人,是企业的毒瘤,会害了企业的,所以企业会敬而远之,唯恐避让不及。后两类人,鉴于能力一般,所以是否敬业就成为了企业选择的标准。

综合来看,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就变得相当简单:敬业。是否敬业,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在职场生存下去。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敬业?其实很简单。记得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过一句话职场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我们需要的是大量敬业而忠实的员工。你只要可以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踏踏实实,那么恭喜你,你完全具备了成为我们企业优秀员工的资格!这席话,对于出入职场的新人来讲,一定有很多的启发。你可以胜任你的职位,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只要你够敬业,向企业展示出你的敬业精神。当然,这种表现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所为的,而是坚持不懈的一贯作风!

职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个人腾飞的关键!

在和一些职场新人的交流当中,让我感受最多的就是他们充满就是他们的热情、激情和抱负。这些很好的方面,正是企业希望看到的东西。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同样,没有理想和职业规划的职场人士,也不会有很大的前景。

在职场中,最近几年很流行的就是冠之以职业经理人、职业策划师等说法,其实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一个信号:经理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特别是薪水高、身份高、能力高的职业经理人。

我们的职场新人,在完成了在校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后,可以敬业的工作,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就要考虑的是如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要成为职业人,单单依靠那点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达到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眼界+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职场新人要做到:

1、 全方位的学习

不仅要掌握行业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途径(网络、书籍、培训等)提升自己在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因为现代的竞争,是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直接和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息息相关的。职场新人永远要记住的一句话专业型人才只会是企业的栋梁,而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灵魂。唯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才有可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2、 全面系统的看问题

看问题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是那么

多。能真正做到全面系统看问题的人,也往往是职场的精英型人才。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初入职场的新人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树立这种工作习惯。面对任何问题,都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根本和问题相关联的因素。

3、 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指挥行动

通过学习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具备

了成为一个职业人的一半。而重要的另一半则是,如何有效的表达出来你的想法,如何让人可以信服?

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沟通交际能力;而写,则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我们对相关问题的全面把握和仔细分析基础上的),就要通过自己的说和写来想对方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对方的支持,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为一个人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有些人认识的很清楚,通过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定位明确,全力打造本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成大器;而更多的人则是一辈子在尽心、敬业中度过,虽然衣食无忧,但终无辉煌。对于初入职场的信男善女们,从敬业到职业蕴含的道理,你真的懂了吗?

职业生涯从“敬业”到“职业”


又到大中专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黄金时期。笔者也曾经历过那样的情形,每天都会打了简历和材料穿梭于各种性质的人才交流会,与不同的公司打交道进行面试。一番努力之后成功的幸运儿踏入了职场的门槛,自然还会有一些人需要重新努力,进行下一轮的拼搏。

笔者所在的公司也在前不久招聘了一批应届生充实到公司的队伍当中,他们的表现自然褒贬不一,这里暂不做评价。只是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用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告诫初入职场的新人:从敬业到职业,要学习的很多,切莫掉以轻心、一叶障目不见!

敬业:成为一个好员工的标准,职场生存的根本!

我们时常会用兢兢业业来评价优秀员工,这是一种认可。要在职场生存下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敬业的精神。

而在现代企业人才体系中,常常会将企业员工分为四类人:

1、 高能力、高素质者

2、 高能力、低素质者

3、 能力一般、敬业者

4、 能力一般、不敬业者

从这四类人的字面意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对于第一类人,属职场中的精英,凤毛麟角,一将难求,非常稀缺。而企业往往很明白,企业发展的根本不可能集中在几个精英级的员工身上,更多的是那些普通员工的通力合作,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而在后面三种人中,能力高而素质低的人,是企业的毒瘤,会害了企业的,所以企业会敬而远之,唯恐避让不及。后两类人,鉴于能力一般,所以是否敬业就成为了企业选择的标准。

综合来看,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就变得相当简单:敬业。是否敬业,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在职场生存下去。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敬业?其实很简单。记得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过一句话职场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我们需要的是大量敬业而忠实的员工。你只要可以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踏踏实实,那么恭喜你,你完全具备了成为我们企业优秀员工的资格!这席话,对于出入职场的新人来讲,一定有很多的启发。你可以胜任你的职位,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只要你够敬业,向企业展示出你的敬业精神。当然,这种表现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所为的,而是坚持不懈的一贯作风!

职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个人腾飞的关键!

在和一些职场新人的交流当中,让我感受最多的就是他们充满就是他们的热情、激情和抱负。这些很好的方面,正是企业希望看到的东西。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同样,没有理想和职业规划的职场人士,也不会有很大的前景。

在职场中,最近几年很流行的就是冠之以职业经理人、职业策划师等说法,其实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一个信号:经理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特别是薪水高、身份高、能力高的职业经理人。

我们的职场新人,在完成了在校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后,可以敬业的工作,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就要考虑的是如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要成为职业人,单单依靠那点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达到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眼界+扎实的理论修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职场新人要做到:

1、 全方位的学习

不仅要掌握行业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途径(网络、书籍、培训等)提升自己在营销、管理、财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因为现代的竞争,是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直接和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息息相关的。职场新人永远要记住的一句话专业型人才只会是企业的栋梁,而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灵魂。唯有一专多能的人才,才有可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2、 全面系统的看问题

看问题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是那么多。能真正做到全面系统看问题的人,也往往是职场的精英型人才。作为一种职业习惯,初入职场的新人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树立这种工作习惯。面对任何问题,都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根本和问题相关联的因素。

3、 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指挥行动

通过学习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这样具备了成为一个职业人的一半。而重要的另一半则是,如何有效的表达出来你的想法,如何让人可以信服?

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沟通交际能力;而写,则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我们对相关问题的全面把握和仔细分析基础上的),就要通过自己的说和写来想对方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对方的支持,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为一个人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有些人认识的很清楚,通过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定位明确,全力打造本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成大器;而更多的人则是一辈子在尽心、敬业中度过,虽然衣食无忧,但终无辉煌。对于初入职场的信男善女们,从敬业到职业蕴含的道理,你真的懂了吗?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在各阶段进行着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

根据日本《20xx年综合调查研究协会会议报告书》中的论述,日本对职业生涯教育被定义为: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教育,是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它要求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将传授知识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生价值实现,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质劳动者。

大学是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职业生涯教育最为重要的责任。在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正确进行职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完成具体的职业计划和准备,使之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后实现顺利就业,并能够人尽其才。

一、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

1.雇佣环境发生变化

日本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企业实行终生雇佣(指员工认定自己所归属的企业之后,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要忠于该企业,即使遇到待遇更优厚的企业也决不跳槽,而雇方也要终生雇佣自己的员工,不能任意将其解雇。)与年功序列制(指员工的工资待遇与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资历,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长资格越老,资格越老工资待遇与地位越高。基本不考虑能力因素,一切依年功而定,而且员工一般终生只事一主。),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用工制度基本相似,并凭借这一企业组织模式坐上了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从对大学毕业生的全部录用到退休期间的终身雇佣,职工在企业内部转职或换岗等横向移动决定于企业,个人成功的标准是在企业内部是否得以晋升的纵向移动。在这种单一雇佣模式下,企业一方面保障了被雇佣人的终身受雇,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被雇佣人的职业生涯。1992年后,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的困扰下,终身雇用制度逐渐走向废止,年功序列制也开始转向实力主义,企业对大学生即战力(指不需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就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的雇佣环境日趋严峻。

2.大学生就业率低

根据日本文部省《20xx年学校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书》和《20xx年学校基本情况调查报告书》显示:20xx年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0.1%,其中没升学也没就业毕业生的比例达到22.5%;20xx年大学毕业生总数为531224人,除去升学、研修、进入专门学校和留学以及临时工作者,就业人数为318977人,就业率为60%,毕业后没有明确去向的学生占到20%。新毕业无业者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不仅困扰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二、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视为一项涉及全局的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教育环节,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4年求学、求职始终,并建立完善的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所有学生都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并要求学校所有教师、家庭、企业和社会视之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给予积极配合。

1.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机构

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由学校就职委员会负责,就职委员会委员长一般由教学副校长担任。就职委员会下设各系部就职委员会和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各系部就职委员会负责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常务理事由职业中心的职员兼任;职业中心由职业办公室(career office)和职业教育学习中心(extension center)组成。职业办公室主要负责就业体验活动(internship)、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项目;职业教育学习中心也叫延长教育中心,主要负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为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开办各种讲座和培训。

立命馆大学是日本最早设立职业中心的私立大学之一,职业中心现有教授(中心主任)1名,副教授、讲师各1名,工作人员11名。职业中心主任为专属教员,可参与各系部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教学工作,副教授和讲师主要负责就业体验活动,工作人员则负责其他日常事务。职业中心这种教员和职员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目的在于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设置能随社会需要而灵活变更。

2.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为保证四年后理想就职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1)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提供

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科目(career education courses)是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最具特色的。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科目的目的:①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理解的深化;②为达上述目标,对就业体验实习、实践的重视;③社会观、职业观和劳动观的培育。

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职业本身的基础课,如职业生涯形成论。主要讲授如何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和职业理论了解自己,包括价值观、兴趣和已具备的能力(技能)和能力倾向(潜力),并传授增进自我的方法,帮助学生更积极地思考自己。这类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职业生涯理论,帮助学生提高关于自我的认知质量和关于职业知识的认知质量。第二类课程是关于特定职业的讲座和报告会,如:会计入门、国际公务现场实践和注册会计师讲座等。通过传授特定职业知识,包括职业信息、就业信息和职业发展信息等,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和更好的思考,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特定职业的理解。以上两类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科目。第三类科目是为了解社会现状,经济发展趋势和组织机构文化而开设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如:中央省、厅经济与社会发展报告会和都、道、府、县级专题报告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加深对现实的理解和经济组织的印象,树立用积极的心态融入商业社会的意识。在对自我、工作和社会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再通过各种就业体验活动和就职活动,产生明确的工作意图。

具体开设的科目和数量不同大学有所区别,但考核方式一般都实行学分制。立命馆大学20xx年度职业生涯教育科目共开设19科,各2学分。比如,针对所有系部,一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I》,二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Ⅱ》,三年级学生开设《职业形成论Ⅲ》;理工学部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技术人员职业形成论I》,二年级学生开设《技术人员职业形成论Ⅱ》,并提供著名企业技术人员连续报告会5场,优秀毕业生报告会6场;经营学部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会计入门》;政策科学部为1年级学生开设《人才开发论入门》;针对国际关系学部的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提供日本外务省和财务省在职人员讲座8场,总领事14名、现役外交官8名连续讲座。

2)就业体验活动

1997年9月,日本文部省、通产省和劳动省发布了政策文件《有关推进就业体验制度的基本意见》,认为日本的就业体验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职业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就业体验活动制度,是所有学生在学期间,在企业等社会组织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劳动生活体验,从而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价值观及获得职业机会的就业体验活动。

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体验的目的:①使学生认识学校学习与职业工作的关系,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了解实际中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什么,从而将自己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相联系,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了学习动机;②使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到职业工作的酸甜苦辣,加深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职业适应特性,在与共同劳动的不同年代人的接触和交流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大量的社会知识;③通过就业体验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学校在组织就业体验活动时,也能广泛与各界人士交流,改革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④通过就业体验活动,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愿望和需求。在学生就业体验过程中,企业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和考验,从而发现需要的人才。

就业体验活动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①就业体验前的学习准备。组织者举办就业体验有关知识讲座,介绍企业基本情况,说明就业体验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认识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目标,了解就业体验单位情况,作好专业与心理的准备;②就业体验活动阶段。学生到就业体验实习单位,进入职业工作岗位与正式职工一样开展工作,指导教师定期到现场了解情况,协助实习单位做好指导工作;③ 就业体验活动后的学习总结阶段。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活动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从懵懂到行动


从懵懂到行动剖析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职业规划 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历经近10年的服务实践及市场教育,其目的、意义早已为职业人所熟知。与管理咨询所代表的咨询顾问行业的发展脉络一样,对技术工具的疑虑、对服务效果的不确定预期,是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专家咨询的双向高成本和实时性要求,客户自服务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调动你的主动学习能力,建立你的职业思考结构,在关键环节实施引导、托举,是职场网设计、提供产品及服务的出发点。

事实证明,被动接受极少带来明显的行动效果。鱼、渔规律必须引入到 职业规划 中来。

相对于培训职业咨询师而言,开发客户自服务产品并提供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更高的技术能力、专业功底和实战经验,远非简单引进、拼凑所能胜任。所幸今天职场网已经具有12年的测评工具开发和应用积累,8年以上的组织管理咨询及个人咨询服务经验,能够厚积博发了。

那就看看我们为你准备的厚积博发成果吧,包括 镜子和尺子 、 方法与视角 、 信息支持 和确定性。

1、 职业规划 的首要环节是职业方向定位,请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有人会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一点都不过分。事实上,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总之,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另一把尺子就是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它并不是那么必需。大学正规学历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职业发展目标。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它的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3、组织环境对人职业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决策,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

职业规划注重方法论,是因为方法论与价值观一样,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须的前提。但如果不与形而下的器相结合,道亦成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谈。

因此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信息库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撑。即使成本花费巨大、盗版风险极高也不能掩盖职业咨询师和客户的强烈呼声。职业咨询师、分析师都会为此添砖加瓦,而其结构和内容是历经了反复设计与调整的,而且还会继续。

5、无法回避的是,在你历经思考和学习之后,仍然需要获得确定性支持。特别是遇到复杂情况时,取舍、策略、次序、轻重、缓急的筹划都需要专家的深度参与。

昂贵而有效是专家咨询服务的特点,严格的技术审核标准和千锤百炼的流程工具,使得职场网的职业咨询师可以提供一流效果的服务,完全值得放心托付。

厚积博发还会继续,更全面、更经济、更个性化、更有效、更方便,而隐含在背后的是更专业。

职业生涯教育,从入学开始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教育,上好第一堂课,对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大学入学教育除了校情校史介绍和《学生手册》上的纪律教育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概念。

在人生旅途中,职业是幸福生活的源泉。职业是劳动者以获取经常性的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合法的社会劳动。要让大学新生明确,职业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劳动、有固定的报酬或收入、要承担一定的职责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对于个人来说,职业具有三个功能:谋生的手段、为社会做贡献的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这三个功能密不可分,其中谋生是基础,奉献是过程,价值是结果。

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职业的要素组成、职业的分类、职业的功能有所了解,才能明确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涉及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进行一些探索,他们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讲的好就是爱好,乐就是在爱好的基础上乐意去做,二者说的都是兴趣,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将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长期专注于某一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想从事某种职业的愿望。大学新生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大学新生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职业,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性格

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性格是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不同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人们对现实社会和在各项活动中的比较稳固的态度和各种行为习惯,是明显区别每个人的主要差异。性格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个人先天的体质、智商等素质基础上,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和个人自我修养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职业性格是指从事同一工作处在同一劳动环境中的人,在性格上往往有共同的特点,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性格。职业与性格密切相关,职业影响性格,性格适应职业。对大学新生来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了解某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哪种职业,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性格。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着他的人生价值和生存质量。能力是才干、技能或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着眼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生产产品能力的研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等。每一个人都具备至少八项智能,只是各项智能在个体上的表现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有的人多项智能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项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现。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人无全才,人人是才。

职业能力是指直接从事某种职业的才干和技能。职业能力同职业活动密切相连,并通过职业活动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一定的专门能力。大学新生要发展以下职业能力:动手能力、书写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察觉细节的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等。

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职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构思。正确的职业理想应当是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走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果纯粹只从个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非常容易进入死胡同。事实上,由于对职业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深刻理解,能努力克服事业中的重重困难,坚定地实践自己青年时代对未来将从事的职业的构想。

歌德说,人生的重要目的在于确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有决心使其实现。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但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没能成功、没有创造奇迹,原因在哪里呢?经验告诉我们,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缺少职业理想。在对1250名中学生进行的职业理想调查时发现,33%的学生没有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7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首选金融、企业管理、科技工作的占较大比例,仅有1.4%的学生首选技术工人。由此可见,我国中学生的职业理想存在很多偏颇,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大学入学教育中要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兴趣、性格、能力的基础上,尽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罗素说,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大学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型,扮演何种职业角色,都可以在此之前作出规划。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是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和价值观;二是认识职业,通过查找信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相关专业的老师交流,参加相关的职业体验,获取职业知识;三是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生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只有逐步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了解从事该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社会实践及职业发展道路;四是进行职业决策,当前面工作都做得很到位并掌握大量信息时,学生再进行职业决策,就会科学地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国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它与终身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内涵更加丰富。职业生涯教育把人的生涯看成是职业生涯,它所追求的是对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根据不同人树立不同的职业理想,把在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上的成功看成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也随之上移,产生了大量新的、较高层次的、对劳动者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的应用性岗位,而且职业变换性增大,同一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人的一生要做好职业变动不居的思想准备,要做好职业技能不断充实提高的知识储备。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职业生涯教育着眼于终身教育,但并非是终身学习意义上的成人继续教育,而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探讨

日本学者对职业生涯教育作如下定义: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职业观的教育。具体地说,是指在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及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日本教育学家高桥诚指出:这是一种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并考虑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要使受教育者学会自主思考,如对个体的人来说,自己的人生主题到底是什么,将来想做、能做些什么,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职业生涯,等等。职业生涯教育强调在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将知识与个人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并且这种教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认为,中小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应该由4个方面构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交流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对与人生道路、职业等相关的信息的收集、探索能力和职业理解能力);对将来的设计能力(对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认识、把握能力及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执行能力);计划与决定的能力。他们强调这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性的教育,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职业教育,故名职业生涯教育。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日本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开设了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活动。

日本正由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转型,又有家庭少子女、人口高龄化的特点,经济结构的重组、雇用方式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致使升学、就业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应对社会的这种变化,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日本中小学校也逐渐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观念和技能,使他们具备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劳动能力,学会自主决定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基础教育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确定基础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目标。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自我理解、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关心和愿望;树立劳动观、职业观,掌握与未来职业和出路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学习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决定能力;养成与将来的职业生活相关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学会必要的技术技能等。

如何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校教育过程?通过日本各阶段教育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可见一斑。

1. 小学阶段

小学教学大纲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并做出具体规定。在特别活动课中,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解决年级和学校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活动,建立年级内的各种学生组织并由学生分担处理相关工作,形成充满希望和目标的生活态度、基本的生活习惯、理想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通过儿童会开展旨在充实和提高学校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学生间的各种合作活动;由学校组织积极开展各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勤劳体验活动等。在道德课中进行对劳动的重要性理解的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服务于社会的快乐。在综合学习时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探寻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参加具有体验性的志愿者活动等。通过生活课、家庭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分担家庭事务。在社会课的学习中,调查、参观当地的生产销售情况,或者运用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选择适当的学习课题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思考未来。

2. 初中阶段

初中教学大纲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提高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并做出具体规定。在特别活动课中,通过开展解决年级和学校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活动,进行做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教育,其中包括克服青年期的迷惘不安和苦恼,理解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个性,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学习的意义,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理想和劳动观、职业观,以积极态度选择人生出路和设计未来。在道德课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意义,认识自己的作用和责任,努力提高集体生活的水平,尊重劳动并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为公共福祉事业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对其他课程的规定与小学类似,只是根据年龄段不同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

3. 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自主学习,进行自立精神的教育,促使学生成为适应不断变革、多样化社会要求的合格社会成员,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此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

首先,按照1999年3月开始启用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加强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严格把握各门课程内容的筛选,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削减基础课程的数量,同时增加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便于学生的选修。为适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增加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需要,大幅度削减了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的比例,并修改了教材,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培养知识经济所需要的设计与管理人才、高水平的多媒体制作人才,以及为适应高龄化社会需要和为残疾人服务,新开设了信息专业与福利专业。为培训担任这些新专业的教师,文部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教师培训。

其次,加强与地区产业界的合作。1998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理科教育及产业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加强与地区、产业界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文部省要求职业高中加强实习课,学校职业教育要向企业开放。另外,为广泛提高国民对产业教育的理解,全国每年定期召开全国产业教育交流会,发表并交流职业学校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科研作品。2000年度日本全国产业教育交流会在德岛县召开,38个都、道、府、县也都分别召开了本地区的产业教育交流会。

第三,以职高与普高综合科毕业生为对象选拔大学生。1999年5月的日本全国调查显示,职业高中、普高综合科的毕业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这些学生毕业后成为生产、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鉴于此,文部省表示,今后将选拔推荐更多的职业高中、普高综合科毕业生上大学,加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四,振兴产业教育的经费补助措施。为振兴产业教育,文部省按照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产业教育设备配备标准提供部分经费,以及职业高中和普高综合学科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职业课实习与实验经费。

4. 大学阶段

大学由于和人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其职业生涯教育的观念体现得尤为明显。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xx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专、专门学校的就职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正在提高,有专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就业。同时,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的欢迎(T字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能力),但是在当今社会仅具备这两项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字型的人才(大字的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两门专业,一撇的上部表示创造力,大字的一捺表示外语,一般指的是英语,但汉语等其他语言也可以,大字的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则表示沟通能力,IT能力已是社会对人才普遍的要求)。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为目的,就职第一主义的学生大幅度增加。在本科教育中强化职业专门教育的同时,如何确保教养教育的进行,成为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研究生院阶段,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这是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日本对大学使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职业生涯教育观点出发,站在学术前沿的、作为学习型社会中高水准的学习组织而存在的大学,人们当然期待它承担起直接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因此,日本大学的改革在向着主动与各种社会体系相协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构筑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就职创造条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培养高科技人才,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与产业界的信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克服办学经费的困扰,尽可能向全体国民开放高等教育,使他们都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高而努力。

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之前,日本教育的各个阶段的连贯性,只是表现为学历教育下的各个阶段的知识上的衔接,而职业生涯教育则要求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真正关注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这样,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系统性和递进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

在日本,提倡人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阶段以年龄层次划分,每10年作为一个阶段。

导入期:20~3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在接受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在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环境里参加实际工作,获得实际体验,学习技术常识,增强职业自信心。比起创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基础来说,报酬并不重要。导入期是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有多深的地基就有多高的楼层,从导入期奠定的职业发展基础,可以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粗略的预见。

发展期:30~40岁。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施展雄才、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生涯路线和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成熟期:40~50岁。这一阶段,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和环境,找出主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努力方向。成熟期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退隐期:50~60岁。退隐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在进入45岁以后就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以继续学习的姿态求得最后的发展。

类似规划的制订,在校期间由学校指导,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来指导。职业生涯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列为重要内容,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学校设专门教师进行辅导,为他们提供信息,帮他们分析主客观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二、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者的一种新探索,对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政策为导引,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如文部科学省在20xx年4月发布的第三期科学计划的基本政策中,提出要构筑长期的、可持续的产学官联合体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和产业界协同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承认学分的长期的实践性的实习制度;规定要建立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企业之间互相协同的研究基地,建立在各个专业领域和职业种类中大学和产业界之间情报交流机制;设立促进人才投资的税制,由20xx年开始,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此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以至研究生阶段,每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大纲都对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作了相应规定,这为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指明了方向。

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引在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强制性、系统性和递进性,为化解政府、社会与学校三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指南。鉴于此,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应协同各部门共同组织、规划职业教育,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以政策为导引,将职业教育真正贯穿并落实于各部门的行动中。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摒除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思想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以现代人才观为立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紧密融合,凡是在职业生涯中能成为优秀劳动者的都是人才,相信人人都能成才,鼓励人人成才,造就各级各类人才,使整个社会形成宝塔型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集合体,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推行的认识基础和舆论氛围。

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分工不同是社会需要,在各个层次、各种职业、各自岗位的优秀劳动者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不能只为培养和选拔精英服务,而要以提升国民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怀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充满着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关注学生的出路、前程与未来,以帮助他们走一条成功之路为己任,既与学生的切身需要和终身利益相吻合,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值得认真借鉴。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把教育和人的成长、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提升人对时代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承认人的天赋、造诣、性情、爱好、生长环境以及际遇的差异,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差异,不受宿命论的羁绊,自信各有各的成长路径,并把这种关怀直接与作职业生涯准备联系在一起。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