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荒原狼》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也许"赫尔曼·黑塞《荒原狼》读后感"就是你要找的,感谢您的参阅。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读后感

花了三个多小时看完了黑塞的《荒原狼》,一开始,共鸣灼烧着理智,几乎让我在安静的房间里叫出来。后来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这才是阅读应该有的状态。前半部分多次提到尼采,这个一再地毁灭自己以重建自己、反抗世俗也反抗自身的悲剧英雄,和主人公哈里内心的矛盾有着相似之处。对于哈里而言,向外则世界一片腐朽之状,就连科学、艺术也装模作样。向内则心灵一片荒芜之景,孤独和痛苦占据着它的全部。他时时进行自毁式的自我审视,人性和狼性的时而冲撞时而融合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这两种情绪轮流奴役着他,他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厌世感也不断加强。

在书中穿插的《论荒原狼》这篇文章中提到一个概念——自杀者(并非只包括真正自尽的人,而是那些以自杀为本性的人),其中的一些描述我觉得很恰当,摘录如下:

这类人有一个特征:即对他们来说,命中注定自杀是他们最为可能的死亡方式,至少他们是这样想象的。这种情绪总是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而且伴随他们整整一生……另一方面,所有自杀者都熟悉如何抵制自杀的诱惑。他们每个人在灵魂的某个角落清楚地知道,自杀虽然是一条出路,然而却是一条不太体面、不太合法的紧急出路,从根本上说,让生命来战胜自己、摆布自己,比用自己的手结束生命高尚得多,美好得多。这种认识、这种亏心感促进大部分自杀者持久地和各种诱惑作斗争。他们苦斗着,如同惯窃和他的恶习做斗争一样。

哈里也是自杀者之一,他自从与前妻离婚之后就整日靠喝酒、读书度日,缺乏与人的交流,后来又在一个小城里认识了赫尔米娜(她是他某种程度上的同类),在她的指引下感受食物、跳舞、性爱这些感官之乐,最后在魔剧院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冒险活动中又一次切实地感受了生活的荒谬无稽。

其中,作者还安排了歌德、莫扎特这两位象征着永恒信仰的大人物和哈里进行对话,他们褪去了伟人的光芒,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回答哈里的疑问。“幽默总是绞刑架下的幽默”,作者借莫扎特之口说道,其实也就是种苦中作乐的黑色幽默。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哈里醒悟了:“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于是他留下了记录心路过程的自传,离开了租处,继续把心中邪恶的苦难忍受到生命终结。整本书在淡淡的苦涩中结束了。

顺便说句,序言里译者把荒原狼的精神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利益的驱使,精神道德不受重视,人道思想受到摧残云云,间接地为社会主义唱了一曲赞歌。(好官方的感觉)然而在哪里不是这样?不管社会形态怎样,高度物化的现代社会的阴影里,荒原狼们总是无处不在。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读后感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读后感

《彷徨少年时》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 彷徨少年时》、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埃米尔·辛克莱的少年自10岁到18岁的心灵成长历程。埃米尔出生于富裕的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一家人与人为善,信奉宗教,和和睦睦。但在这看似和美、平静的家庭里,埃米尔的生活并不平坦,首先在校外因为硬充好汉,被另一阶层的小混混所控制,违背自己的心性做了一些坏事,这时高他一个年级不同于普通孩子、早熟的叫做德米安的少年出现了,试图引导他找寻自我,真正的自我;后来他被父亲转往另一城市的寄宿式中学读书。但是他无时不在思念德米安,回忆自己与他的交往,最终在大学注册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遇见德米安,并与其一同加入了一个精神团体,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最终他牺牲在德、俄两国发生战争的战场上,临终时他仿佛对生活的真谛——有所领悟,对变幻莫测的命运有了认识。

小说文字优美宁静,清新如田园的早晨。我一直被作者牵引,往下阅读,直到最后。德米安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不仅有光明的世界,还有黑暗的世界,不要只看光明纯洁的世界;还需要冲破这个世界的束缚,才能找寻新的自我;我们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要做表层的、虚伪的人。 未来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这些都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角色里是否找到了渴求的自我,这就是黑塞要表达的“自我”:听从内心,合于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然后忠诚于它。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不管是工作、生活多么忙碌,亲情、友情、如何交织演绎,社会关系中自己自在或者不自在, 这些给自己造成的负面情绪都不足以摧垮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琐碎繁杂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命运,找到自我,并且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那么内心就不会迷茫,不会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彷徨,也不会随波逐流。终有一天,命运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自己曾经的梦想一样。

《荒原狼》读后感


《荒原狼》读后感:老男人都有一颗旧灵魂

文/韩浩月

自称老男人,是一大批中年男人乐此不疲的事,这个称谓,是中年男人躲避依然身强力壮的事实,通过承认自己衰老来享受一些年轻时所无法得到东西,比如一些和闲情逸致有关的事物。承认自己老,和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思路一致,是对现实压力的本能反抗。人老了,尽可以说我历经沧桑以示通透,而实际上,这仍不过是中年男人的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身边的老男人其实一点儿也不老,相反,男人四十一枝花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最好的验证。你搞不清楚这些老男人倚老卖老的目的在哪儿,是吸引女性的一种语言撒娇呢,还是自恋的别样呈现?每次老男人之间的相聚,都充斥着烟雾缭绕、酒气熏天,席间遍布欢声笑语,或许,自诩为老,不过是正话反说,想表明自己依然年轻仍然可以纵情声色而已。

真正的老男人,应有一颗旧灵魂,就像黑塞在他那部著名的《荒原狼》中描述的哈勒尔一样。他严肃、拘谨、常常心不在焉,他胆怯孤独、急躁不安、脸庞冷静又忧虑,他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小房间里,拒绝与外界交往,他的审美与价值观已经固化,排斥一切新鲜事物。他以荒原狼自居,和现在的男人以老男人自称,有异曲同工之处。

谁尝过另外一种充满险恶的日子的滋味,尝过痛风病的苦痛,尝过激烈的头疼,这种疼痛的部位在眼球后面,它把眼睛和耳朵的每一个活动都从快乐变成痛苦;谁经历过灵魂死亡的日子,内心空虚和绝望的凶险日子。在哈勒尔的自述里,他叙述了这颗旧灵魂的累累伤痕,拥有这样的灵魂,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一位老男人吧。

老男人对爱情通常是嗤之以鼻的,如同毛姆曾说过的那样,一个男人允许自己在爱情方面恣意妄为的年龄应该控制在35岁之前。按照毛姆的说法,男人35岁之后再为爱情神魂颠倒,完全是不成熟的表现。谁会想到像哈勒尔这样的老男人,还会被爱情击中呢?当哈勒尔遇到赫尔米娜,他那封闭的内心城堡被迅速攻陷,固有的观念土崩瓦解。赫尔米娜是漂亮不假,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姑娘不假,但让哈勒尔爱上赫尔米娜的真正原因,却是因为她懂得他那颗旧灵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抚慰。

她懂得他内心的秘密,她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心灵动向,而他深深为此折服与沉迷。对于来自她的命令,他感到自己只能去执行,内心不但不进行反抗反而欢呼雀跃着服从。这不是受虐型人格的体现,而是黑塞与张爱玲一样,拥有了对人性的高层次认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荒原狼》是黑塞第二次婚姻失败后的作品,哈勒尔的灵魂之伤,很大程度上也是黑塞的灵魂之伤。愈合这个故事内外两个灵魂伤口的,严格说来,不是年轻貌美的异性,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懂得。

赫尔米娜以及她介绍给哈勒尔的情人玛丽亚,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哈勒尔,她俩在哈勒尔的灵魂废墟上建造着美丽的花园,这座花园生长着各种奇异的花朵,这些花朵散发着由欲望、爱、依赖等复杂情感构成的馨香。哈勒尔惊奇地观察着自己情感世界的裂变,他难以相信却无力拒绝,旧有的拘谨性格让他排斥情感新世界中冒出的新芽,但春风打开心门所带来的掺杂着困惑的快感又让他沉溺其中。老男人恋爱如老房子失火,哈勒尔没救了,后来他因为嫉妒而狼性大发将赫尔米娜杀死的结局,也验证了一条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规则:不要轻易触碰那些受伤的灵魂,除非能够真正给它以天堂般永恒的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恋爱禁忌:不要轻易爱上老男人,因为他们的爱多数用完了,因为无爱可用变成了爱无能。但现在的女孩子选择老男人,也不是全部为了找爱而去的,所以,也无所谓他的灵魂是新是旧。只是,这样的情感双向选择到最后都会变成一种游戏,而且是那种清汤寡水的无聊游戏。

成为老男人没关系,以老男人自嘲就没什么值得大说特说的了,这篇文字想告诉读者的是,年龄可以变老,别让你的灵魂变老,尽量保持它年轻且不被伤痕布满,这样它才能帮助你感受和体会这世界上无法用物质衡量但却奇妙无比的爱情、亲情以及其他。


《荒原狼》读后感:精神分裂时代


《荒原狼》读后感:精神分裂时代

看了许久的这本书,一直没有看下去。直到某一天我沉静下来,强迫自己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这样的一本书是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情感。

说看不懂,是因为最初的两章是出版人前言和作者序言,写的故事完完全全不搭调。而当正式进去正文时,荒原狼的精神才真真正正的显现出来了。都说《荒原狼》是一部充满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小说。小说先是虚拟了一个出版者对哈勒尔的手记的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哈勒尔这个人物的形象和行为特征。然后又根据哈勒尔留下的手记,通过另一个的第一人称叙述展开后面的情节。故事中的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作家,他鄙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常常闭门不出,令人窒息的空气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一天他偶尔读到一本《评荒原狼》的小书,顿觉大梦初醒,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之后他应邀参加聚会,发现与会者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而他的反战言论遭到斥责,更觉自己孤独;回家时他遇到酒巴女郎赫米纳,获得肉欲欢乐;经赫米纳介绍他又结识了音乐人帕布洛和一姑娘玛丽亚,他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但当他看到赫米纳和帕布洛亲近时,便“狼性”大发,出于嫉妒将赫米纳杀死。作者说这部作品写人的性格冲突,不是为了让人绝望,找不到出路,而是为了寻找一种解决方式,但我以为,对于常人来说,正是对自己看得太清楚的时候,才太了解自己的每一个侧面,而不知所措。而《荒原狼》则更多是内心活动的描写。比如赫米纳在书中大讲道理,一个女人能如此的理解荒原狼?其实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哈勒尔的一个影子,一个象征,在书的棋子的成分大于女主角的成分。“小册子”和书中谈到精神、艺术和“不朽者”的地方,描绘了荒原狼痛苦世界的对立面,那是一个正面的、欢畅的、超越个人的时间和有信仰的世界。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梦幻形式,把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这本书叙述的虽然是痛苦和困境,但它绝不是关于一个绝望者,而是关于一个有信心的人的书。

哈勒所要解决的问题过于复杂,即使我们不能准确分析它,我们还是可以喜欢它,让它为我所有、为我所用。有人看这本书会哭,因为对于里面很多想法感同身受,甚至也想跟自己定一个约定。有人看这本书很枯燥觉得看不进去,可能是因为没有类似的心路历程。而所有的一切都不必强求。

《黑骏马》读后感


《黑骏马》由安娜塞维尔所著。这本书通过一匹马的自传,借马的眼睛观察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波士顿环球报》认为,《黑骏马》强烈震撼着年轻爱马人士的心。

变化无常的生活,有时快乐,有时痛苦;各种各样的主人,有的残忍,有的善良;还有日新月异的工作,有时轻松,有时辛苦这些,书中的黑骏马都经历过,他是维多利亚时期许多种马匹的命运缩影。正如阿甘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而黑骏马无论尝了多少苦苦的高档黑巧,都坚强地活着,没有失望,也没有堕落。他历经磨难,却始终没有摘掉他诚实可靠、坚定勇敢、温顺友善的标签,正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说:你拥有人类的全部美德,却毫无人类的缺陷。

读完这本书,黑骏马的坚强与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深地感染了我,他美好的品质十分值得我学习。我是一名骑手,因此能更好地理解马的情感。我的马名叫GOLDEN,来自遥远的国度荷兰,它拥有深棕色的皮毛,油光亮泽,鼻子到额头间有一条长长的白道,格外醒目。GOLDEN和黑骏马一样善良。记得有一次训练,马匹跳障碍时,我并没有给她足够的动力,使得马匹没办法在障碍前起跳,不得不停下来,这就是人们最担心发生的拒跳,往往骑手会因为马匹的不服从而被重重地甩在场地上,轻者鼻青脸肿、重者遍体鳞伤;而我可爱善良的GOLDEN不仅没把我甩下马,反而在她急停、眼见我要从马头前面栽下那一瞬间,猛地扬起长长的脖子,接住下滑的我。我想,如果她当时会说话,一定会眨着她那明澈的大眼睛说:小主人,你没事吧?刚刚是不是吓着了?没关系,我们一鼓作气,再来一次吧,我一定会自觉提速的。有人说,一匹善良的马不能代表所有马都善良,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这和马的幼年驯养有很大关系。所以,有些马的狂暴完全不在于他自己,在于它幼年时人们对它的压迫与欺凌,失去了相互之间的信任。

这本书又让我不禁产生疑问:所有物种都平等,而为什么人类有权剥夺其他物种的自由,甚至可以压迫、虐待、杀死其他动物呢?我没有要让其他物种也剥夺人类自由的意思,也不是要将所有人类拥有的动物放归野外,而是觉得在我们和动物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甚至是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适用于人和动物,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自己!

《黑骏马》告诉世人,动物有感情,也有思想,人类应该善待动物,关爱每一条生命,设身处地的为它们想一想;而与动物建立合作关系与伙伴关系,恰恰能够满足《黑骏马》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黑骏马读后感


磨难结束了,我又有了家。在半梦半醒时,我经常会幻想我仍然在波特维克的果园里,和老朋友们一起站在苹果树下,这是《黑骏马》这部小说的结尾。小说主人公黑骏马,是一匹漂亮的优种黑马。它出生在一户贵族人家的庄园里,从小接受良好的训练。它xing格温顺善良,而且聪明机智,主人非常喜欢它,给它取名黑骊。可好景不长,主人家里出现了变故,黑骊不得不被卖掉,在它辗转被卖的过程中,它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黑骊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惟妙惟肖、深动人心的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黑骊被卖到道格拉斯先生家里的故事。那一天正值深秋时节,天下着秋雨,黑骊拉着一辆轻便的两轮马车,送主人去办事,大家一路都很愉快,最后到了小木桥口的收费站,因为下着雨,桥显得略有摇晃,但桥两旁都装着结实牢固的铁栏杆,所以大家并不担心,可当黑骊的前蹄刚刚踏上桥面,就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便驻足不前,走啊,黑骊,车夫约翰先生催促黑骊快走,还用马鞭碰了碰它,但黑骊并没有往前走,约翰又使劲抽了它一鞭,黑骊惊跳起来,可忍然不敢冒然向前,有点不对劲,先生,约翰跳下马车走到黑骊身边,四下打量了一番,边想牵着它往前走,快走吧,黑骊,你怎么了?黑骊当然没法告诉约翰先生。但黑骊心里很清楚,木桥已经不安全了。这时,对面的人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并朝他们挥舞火把,叫约翰他们停下。怎么啦?约翰先生问到。木桥中间断了,一节木板被水冲走了,你们要是执意过桥,一定会掉入水里!约翰牵住黑骊的笼头,只好绕过小河回家了。由于黑骊的坚持,大家避免了一场人马俱亡的灾难。

像这样发生在黑骊身上的事还有很多,所以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它们虽然是动物,但是它们很有灵气,也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它们那么通人xing,(星辰ww)因此我们人类应该和动物交朋友。黑骊就是在主人遇到危险以后,能够及时的帮主人化解危难的这样一匹忠诚善良的好马。

黑骊说:贫穷和苦日子似乎使有些人的心肠也变硬了,但也有一些人,我愿意用最后一点力气为他们效力,他们衣衫褴褛没有钱,但他们心地善良,有人情味,他们的声音一听就值得信赖。黑骊用它高尚的品格zhengfu了我,zhengfu了读者,甚至zhengfu了人类!

我们人类,经常虐待,甚至杀害小动物,然后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用这种哗众的方式取乐,其实是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扭曲,我们人类应该体现人xing,善待动物,善待一切生灵,让这个温暖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温暖!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