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名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南怀瑾名言,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1、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2、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3、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4、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5、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6、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7、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8、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9、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0、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11、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2、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3、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14、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5、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16、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这就是施。但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17、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18、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19、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20、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21、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22、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23、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24、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25、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26、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27、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28、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9、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30、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31、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32、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3、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34、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35、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36、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37、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38、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都有自卑感,受不了环境的刺激,环境的打击,自卑感自然就产生了。自卑感重了,自然就傲慢,因为那个傲慢,是对于自卑的防御。如果没有自卑感的话,就很天然,你看得起我,我还是我,看不起我还是我,我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样子。

39、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40、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41、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42、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43、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44、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45、自从一读愣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46、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47、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48、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朴素;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内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49、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

50、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51、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52、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53、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54、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55、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56、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57、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58、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59、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60、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61、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62、如果从学术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起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

63、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64、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65、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66、我平生不欺人,但亦不宁为玉碎,不做瓦全了。但也情不自禁,珠觉难堪。

67、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8、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69、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70、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71、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72、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73、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74、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5、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76、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77、顺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无穷压力之中时,才会在苦痛之中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滋味,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珍惜。

78、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79、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80、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8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82、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fwr816.com阅读分享

南怀瑾经典名言28句


1、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2、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3、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4、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5、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6、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7、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9、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0、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11、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12、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15、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16、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17、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8、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19、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20、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2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22、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23、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24、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25、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26、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7、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8、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南怀瑾语录


1、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2、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3、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4、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5、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6、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7、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8、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9、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10、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11、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1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3、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14、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15、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16、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17、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18、我平生不欺人,但亦不宁为玉碎,不做瓦全了。但也情不自禁,珠觉难堪。

19、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20、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21、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22、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23、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24、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25、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26、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7、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28、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朴素;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内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29、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30、顺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无穷压力之中时,才会在苦痛之中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滋味,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珍惜。

31、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3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3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34、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35、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6、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37、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38、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39、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40、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41、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42、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43、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44、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45、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46、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47、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48、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49、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50、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51、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52、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5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54、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55、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56、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57、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58、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59、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60、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61、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62、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63、真正的佛学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

64、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65、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66、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67、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68、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69、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

70、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71、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72、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73、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4、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75、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76、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77、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78、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79、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80、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81、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82、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南怀瑾先生语录


1、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2、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4、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5、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6、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7、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8、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9、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10、如果从学术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起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

11、自从一读愣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12、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3、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14、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15、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16、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17、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8、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19、教育的目标,敬业乐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问乃一生之事,做人做事都是学问。

20、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21、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22、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23、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24、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都有自卑感,受不了环境的刺激,环境的打击,自卑感自然就产生了。自卑感重了,自然就傲慢,因为那个傲慢,是对于自卑的防御。如果没有自卑感的话,就很天然,你看得起我,我还是我,看不起我还是我,我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样子。

25、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26、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27、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8、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9、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30、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31、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切勿只图一时快意,舞文弄墨。

32、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33、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34、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35、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36、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37、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38、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39、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40、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41、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42、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朴素;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内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43、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44、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45、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46、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47、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48、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49、顺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无穷压力之中时,才会在苦痛之中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滋味,也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珍惜。

50、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51、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52、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53、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54、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55、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56、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57、历史上的人名和地名,都是真的,但有许多事实,大多数已经走了样,甚之,完全变质。而小说中人名和地名,大多数是假托的,可是那些故事的内容,却几乎都是真的。只不过再经文人的手笔,加以渲染剪裁而已。

58、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59、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60、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61、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62、不错呀,人生如梦,他讲这一句话的时候,又在说梦话了。因为人在梦醒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傻,嗯,刚才做了一场梦,但是他清醒了吗?张开眼睛照样在做梦。更有趣的是,有些人昨天夜里做的好梦,今天他还坐在那里想,还舍不得离开梦境,所以人生就很妙,觉时恋梦,醒了以后还贪恋那个梦。做梦的时候呢,又想自己快一点醒才好,你说究竟那一样好?自己都搞不清楚。

6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64、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65、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66、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67、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68、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69、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70、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这就是施。但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71、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72、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73、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74、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75、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76、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77、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78、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79、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80、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81、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8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83、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南怀瑾大师语录


1、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2、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3、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4、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5、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6、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7、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朴素;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内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8、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9、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1、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12、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13、大彻大悟是智慧的境界,而不是功夫的境界。

14、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15、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6、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17、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18、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19、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20、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2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2、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2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24、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25、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26、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27、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28、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9、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圣贤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30、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31、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32、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33、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34、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35、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36、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37、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38、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39、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40、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41、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42、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43、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44、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45、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46、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47、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48、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4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50、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51、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5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53、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54、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55、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56、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57、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58、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59、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60、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1、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62、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6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64、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65、教育的目标,敬业乐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问乃一生之事,做人做事都是学问。

66、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67、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68、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69、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70、苏东坡再三讲,孟子、庄子、史记,这三部书的文章背得了以后,文章会写得很好。

71、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72、历史上的人名和地名,都是真的,但有许多事实,大多数已经走了样,甚之,完全变质。而小说中人名和地名,大多数是假托的,可是那些故事的内容,却几乎都是真的。只不过再经文人的手笔,加以渲染剪裁而已。

73、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74、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

75、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76、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77、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78、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79、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80、不错呀,人生如梦,他讲这一句话的时候,又在说梦话了。因为人在梦醒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傻,嗯,刚才做了一场梦,但是他清醒了吗?张开眼睛照样在做梦。更有趣的是,有些人昨天夜里做的好梦,今天他还坐在那里想,还舍不得离开梦境,所以人生就很妙,觉时恋梦,醒了以后还贪恋那个梦。做梦的时候呢,又想自己快一点醒才好,你说究竟那一样好?自己都搞不清楚。

81、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82、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这就是施。但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南怀瑾经典50句


1、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2、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3、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4、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5、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6、自从一读愣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7、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9、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10、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11、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12、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13、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14、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15、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16、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17、这是医学了,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跌倒了,他没有哭出来不要去抱他,也不要扶他,跌倒马上去扶起来就受伤了。

18、所以,真正的佛学讲应该报应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一句很科学的话。你昨天骂了人家,当时人家对你笑笑,心里已经有仇恨,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你的,不会客气。这就是因果,这就叫做业。所以魔由心造,妖由人兴。因果报应,生命来源就是这样的。

19、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20、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1、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22、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2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理。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24、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25、但愿此情长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26、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27、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28、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29、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30、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31、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32、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33、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34、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35、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36、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37、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38、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39、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的健壮;像狗一样的下贱;像狐狸一样的狡猾;像猴子一样的精明;像魔鬼一样的魅力。

40、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41、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42、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43、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我常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两个苹果成了人类的文化;拿西方的文化来讲,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吃掉了,所以造出人类的历史来,另有一个苹果被牛顿看见了,于是把世界的文明变了一下。

44、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45、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46、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47、真正的佛学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

48、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49、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50、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