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700字2024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700字2024”,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对于这本书,最开始是偶然在杂志上看到才知道的,当时上高三,因为课程繁忙,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只记得他的名字叫《平凡的世界》,它的作者叫路遥和路遥平凡的人生中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上大学了课程比较轻松,时间差不多能够自己安排的,也许,是想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寄托在图书馆,以此来满足我精神上的安逸,于是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文学类图书里看见了这本绿色的,有些破旧的有些平凡的但又不平凡的身影,于是情不自禁翻起了这本书,也许这本书勾起了我高三的记忆吧,也许是路遥不甘于平凡的人生吸引了我吧!

或许全不是,是这本书在向我招手,在众多浩如烟海的,丢着华丽外表的书海里面他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他不甘平凡,依然向我的内心招手,像我们人一样,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现实,平凡的自己,却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确实,不是单单只想引人发现那么简单。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文学中,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全景式的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分为三部,主要写的是中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优秀青年为核心也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形象。有过权力的争抢,有过爱情的彷徨,有过挫折的奋起,有过无助的悲伤,更有过不平凡的梦想。

大概是因为权力和地位吧,才导致文革时期的极端左倾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六个字像烙印一样,深深的烙在人们心上。劳动人民没有自由,双手被无形的铁链所束缚,稍微个人主义就会被批斗,一切指挥听从集体和组织安排,很大的挫伤了人的积极xing,而田福军作为原西县的县革委副主任。

在当今人看来,它是一个,为民众谋实事,并且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迷失,并且有很大的政治远见。而在那个时代,那个极左,即反资本主义的年代,他也曾被极力反对过。

对于爱情,也许青春年少,对这我也是懵懂无知,但润叶对少安的那份火热的执着。对爱情无声的呐喊,面对的却是少安那一顿冰冷的墙。也许无声的痛苦才是最大的痛苦,没有希望的等待,也只能变成绝望。少安也爱过润叶对这份感情他也曾努力过,他败给了现实,润叶与李向前的婚礼,可能对润叶来说是她青春的葬礼吧!

对于李向前,真的很同情他,但也很佩服他。孙少安的确是很喜欢润叶,但是却没有李向前的1%。他敢为了润叶去死。请问这一点?他孙少安能做到吗?就算能做到,但再想想他的亲人,她的秀莲和他的双水村,他就做不到了。

对于孙少平和田晓霞。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青年代表。一个是生于农村家庭。另一个是出生于干部家庭的县城女孩。本是门不当户不对,但是因为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才让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交流,共同的爱情故事,尽管他们的爱情最终败给了命运,但他们却在平凡的人生中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也许田润生和郝红梅这两个角色并不是特别重要,润生的重情义,不为世俗的眼光,最终和家庭贫穷命运,命运多舛的郝红梅走到一起。除了对人生的敬佩,但更多的是感动。

黄土高原是一片苦难,但有充满希望的地方,作者路遥生于此长于此,环境虽然不好,土地虽然贫瘠,却造就了路遥求索奋斗,不畏艰辛的xing格,他的那段经历刻骨铭心,也令他挥之不去。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经历使得路遥那么热爱生命,由此他写这本巨著,纪念那片贫瘠的土地,但也辉煌过的土地,这种现实主义手法,在那个时代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他也清楚的认识到他写这本书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就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但路瑶还是写了,最终路遥赌赢了这场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愿望,只是代价是,异乎寻常的惨重。他输掉的是生命。

也许,世事要变了,作者也想在他平凡的短暂的人生中,有个不平凡的经历吧,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大多都输给了太过于平凡的现实。

《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是生命的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同时也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可能会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

别让不平凡的梦想输给太过于平凡的现实和太甘于的自己。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200字2024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总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

我们出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长大,平凡的生活,一切都很平凡,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凡。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是非常渺小的,在茫茫人海中你上平凡的,在您的眼里,别人也是平凡的,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

在《平凡的世界》中,它讲述了一些平凡的人刻苦的精神。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让我们陶醉,其中,比如文中的孙少平,通过写他的平凡,突出表现了他的不平凡,描写他的成长经历,从幼年到成年时的经历,即使那个时代的生活艰苦,但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从小成绩就非常好,但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一次次被劝退学,但最终也完成了高中学业,但面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他却不得不放弃美好的校园生活,尽管如此,但他依旧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学完成了大学学业,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极大的鼓舞作用,他表达了即使我们出生的平凡,生活的平凡,但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也能把平凡变为不平凡。

生活在当时的人们,不仅学习条件艰苦,而且吃穿都成问题,但生活在当时的人们,他们有顽强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环境的恶劣,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中,我们的父母依然在大风大浪中生活,他们也很平凡,但他们不甘心平凡,每天都努力工作,不埋怨自己的出生,不在乎自己的家庭,因为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自己,会改变这种平凡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学习他们刻苦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不在乎外在条件,我们要用不平凡的身份去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在《平凡的世界》中,因为生活,他们来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地方,为了生活,他们做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工作。

对于当时文革的错误,作者也不言而喻,可怜的双水村也是受害之一,位于黄土高原的这个小村庄,在偌大个星球上显得无比渺小,甚至不值得一提,这书中写的一言一行,一草一水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烙的,当时文革的痛苦,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可笑的错误,但正因在这平凡的世界里,造就了一群群不平凡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努力,他们创造了一个个的不可使,使平凡成为了不平凡。

文中的孙少平,他不要金权,不为名利,他的不平凡在于他是一个揽工汉或称他为煤矿工人,但对待劳动的态度,他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他的伟大在于舍己为人的品质,这就体现了书中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一群群不平凡的人。

是这群不平凡的人成了这平凡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因为困难,挫折常常降临,即使有时我们还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但我们应该像孙少平一样,做好自己,冲破一切困难,不向命运所低头,不怕挫折所带来的难过,因为自己一定战胜,我们应该学习他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对比《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我是幸运的,因此我没有理由去抱怨这个世界,我要做的就是直面生活,乐观迎接,坚强面对,活出自己的精神。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500字2024


在这个浩渺的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渺小,脆弱,微不足道。

然而,这个世界中交织着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富贵与贫穷,以及世事的变迁,构成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

直到我读到一本名叫《平凡的世界》的书,让我对平凡有了深刻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先生一部伟大的著作。

它用全景式的方式描写了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变化,详细的解说着人间的平凡与苦难,生动地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描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在一片黄土上生活着一群平凡的人们,他们世代耕作,却不甘于平凡的生活,在努力地为理想而奋斗着。

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发现书中只有一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这些事都在我身边,随处可见。

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感到我的血液都沸腾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

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的农民多读了几本书的人。

但他有着巨大的勇气,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中学时代的一个普通而贫穷的读书人,到成年时的揽工汉,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他对苦难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我赞赏他对苦难的思考,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崇尚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书中这样描述:。。。。。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地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谋生、活命。

它让我想到:我们每人只有经历过血火般的洗礼,狂风暴雨的袭卷,自己才能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自己通过艰苦奋斗换来的比等待别人的赠送更有滋味。

也许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仅有孙少平的万分之一,老师在课堂上多布置一个题,多延长下课几分钟,我们都会怨天尤人。

我相信,看过这本《平凡的世界》之后,就不再有怨天尤人的想法了。

对于劳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着有无意义,完全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我觉得孙少平给我上了一课:如何对待劳动是人生基本的课题。

它体现出生活的两种人: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

人生下来本身就没有多大区别,但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后,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人与人对待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决定作用。

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

孙少平对劳动的哲学让我深深的敬佩。

关于生活的意义,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生,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义上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这是孙少平给妹妹孙兰香的一封信,虽然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但是他这一番话极大的鼓舞了我去面对平凡的生活,对我有深刻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中出现最多的是:亲爱的。亲爱的土地、亲爱的弟弟。。。。。。

让我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以及主人公对甜美爱情的向往。

这些平凡的感情,让这个平凡的世界不再平凡。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首先我们要自强不息,勇敢去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不怕吃苦,有恒心去做好每件事。

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去深刻理解苦难的含义,有苦难时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才是不平凡。

平凡是迷失在平凡生活中,安于平凡的生活,思想甘于平庸,眼中只有平淡。

而我们追求的是像孙少平那样对生活有更高追求、更高层次的平凡。

把苦难当作一份上天的恩惠,让我们做一个生活在平凡世界中有不平凡生活意义追求的人吧!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900字2024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一种平静的背后都有澎湃的激情。

我们生活在辛福的年代,没有经历过太多困苦、挫折,而所谓的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与孙少安、孙少平的经历比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己,追求生活的意义,并以一段段催人泪下的苦难历程告诉人们:苦难是人生的垫脚石,它只会使我们更强大,只要我们相信自己!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磨练我们的书,它让我认识到每天喊苦喊累的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艰难,连孙少安和孙少平都能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坚强,努力让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即便在这条人生的路上又很多的曲折风波,但他们始终不曾放弃对生活的信念。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孙少安的成功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遭受了那么多苦难和挫折,让人心痛。

为了扩大社员的自留地,他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因此遭到批判;为尝试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他有遭到了县委的严厉批评。

命运似乎还嫌对他的惩罚不够,最为残酷的考验还在后面,在第一次扩大砖厂时,少安就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鸟一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抱头痛哭。

无论是在爱情还是事业上,孙少安都受到了许多考验,他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重拾信心,他绝望过,惆怅过,但是从未放弃过,他相信,再苦再难的日子也总会过去的。

孙少平和孙少安各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生活的意义,家庭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出路,但限制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轻易向命运妥协。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们是那么真实,那么善良。

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是令人伤感的:孙少安终于干出了点儿名堂,他的妻子却得了癌症;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即将开花结果,可他们却生死两别;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的一往情深,可李向前却残废了;金波的梦魂依然游荡在远方的草原上,寻找着8年前遇到的藏族女子;或许只有润生和赫红梅的结局还算圆满,然而他们也曾历尽沧桑

生活中不存在完美,而打动人的也正是这种不完美。

就像维纳斯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人们更是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

因此我相信:平凡是最大的不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2024


读完了书,不禁令人思索,到底什么是平凡?

我看到过最完美的回答是:平凡就是一种不完美,有缺憾,苦难与抗争的平衡,而生命在缓缓徐行,不会为谁停留。
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个挫折就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致人于死命。人啊,忍、韧、仁.....

这句话是对孙少安、孙少平两个人一生的概括。兄弟两人,走的路不同,少安坚持在农村,少平被打破头都要回到城市,但两个人的秉xing是非常相似的。(星辰ww)读完《平凡的世界》,会发现,两个人如果处在对方的环境,作出的选择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假设少平待在农村,以他的眼界和魄力,成为孙少安、金俊武、田福堂这样的强人没有任何难度。又假如,少安能够读完高中,他的视野就不会困在了双水村。整部《平凡的世界》人物非常多,但两个主角在xing格特点上的相似,也说明了,在中国,无论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值得被人肯定的xing格特质就是:忍、韧、仁。

在书中,我看到的是不同阶层的人物,都在为生活苦苦挣扎,或为了爱情,或为了亲情,或只是为了不想干的人或事。现实生活,有太多不幸,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努力生存,因为我还有太多不能抛下的人。生而为人,就有太多的责任与义务。就像宫崎骏先生所说,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900字2024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是叙述黄土高原的一本长篇小说。一千多页的书里蕴含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的一生,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凡。如书名所说,这些人物都是同我们一样的平凡的人,只是他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处在偏僻的黄土高原。

书中,每个人物都面临了许多关系到自己人生的重要选择。这些选择无非就是和几件事有关系:读书,工作(挣钱),爱情。对于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孙少安来说,他选择了初中辍学回家务农,在在城里上班的青梅竹马润叶和柳林的贺秀莲中选择了后者,在冒险与否中选择了冒险,等等等等诸多的选择。但是,每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他的命运可能将会改变,也意味着他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迷茫。对于任何一个书中的人物,对于任何一个我们身边的人,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都是这样的。每个选择必定都有利弊,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决定。

就拿孙少安在爱情方面的抉择为例。他可以选择自己的青梅竹马,自己的同学田润叶,也可以到外县再找一个秀莲这样的。区别在于润叶上完了大学,成了城里的公派教师,她的二爸又是县里的领导人,家境比孙少安家好上不知多少。贺秀莲家则是有点小钱,所以不要少安家的彩礼,但不是领导级别的人物。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应该选润叶,以后不仅衣食无忧,说不定还能去城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少安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种田的小子,配不上润叶,有可能还会拖累她的前景。少安是真心希望润叶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找个比他条件好的老公。

但这样做也有问题。润叶和少安是真心相爱,但是润叶还有一个追求她的人----李向前。他的父亲是县上的大领导李登云。所有身边的人都撮合他们两在一起,唯有润叶不肯。最后硬逼他们在一起,双方都不开心。润叶婚后的悲惨生活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少安的。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选择的背后都会有不同的原因,它们串联了许多事情和人物关系,所以这些选择其实也是小说发展的助力剂。每个人物不同的选择就构成了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命运。

其实,生活也和路遥的小说类似。大概就是所处的环境不同,选择还是相同。

人的一生,如匆匆过客,来到这世界只是为了好好体验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体验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命运,让自己的人生无憾。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700字2024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有没有看过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说没有,只看过那篇令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人生》。他一下子呆住了,其惊讶表情不亚于听到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中国人不知道万里长城似的,使我愕然。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呢?好奇之下,后来我是去借阅了它。我用了几天的时间来阅读它,废寝忘食地读它,看得昏天黑地。不是因为我刻苦,而实在是这部小说写得太好了,太吸引人了,简直让我难以释卷,硬是要一气读完它。

劳动和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跟欢乐,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以一个苦难的镜头开篇,动荡的社会、贫苦的生活,给整部作品定下了一个不光明的可以说是晦暗的主色调;少安与润叶的爱情悲剧、少平与小霞的未成正果,到最后少平脸上的那道疤痕,可以说通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苦难意识。这种苦难并不单指书中主要角色生活的窘迫与艰辛,更意味着他们在困苦的境遇中对人生特有的心理感受,意味着现实生活对于人愿望的嘲弄与对jiqing的压抑。但同时,苦难的遭遇也能够磨练人坚强的意志。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磨练,方能读懂人生,走向成熟。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透彻理解、不懈抗争。文章通过孙少平写给妹妹的信表达了对苦难的理解: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是啊,苦难应该使我们伟大!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呢?一些人逃避困难,环境稍微艰苦一点就怨天怨地,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不是他们不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的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在苦难的人生面前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他们选择了逃避,自然他们也就失去了追求完美生活的资格,所以太多的人庸庸碌碌、默默无闻度过了他们短暂的一生。

书中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是苦难的代名词,他们从社会最底层抗争、奋斗,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们成功了。作者也愿意向读者表达这样一种完美的意识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让我们看看书中的结局:少安成了企业家,少平在煤矿事业有成,兰花的丈夫终于回头,兰香嫁给了高干子弟,润叶和丈夫和好,润生和郝红梅结合等等,几乎每个人都达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当然,这每一个美好的结局背后都有一个苦难的过程,尤其是少平,还要面对自己心爱的人的死亡,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对美好生活的铺垫。作者在叙述中没有回避苦难的现实,但同时他又用一个个完美的结局告诉读者: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凡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苦难的人生,更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回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来,我们的生活或许是残缺的,我们的经历或许是苦难的,我们的人生或许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只要我们没有放弃希望,没有被苦难打倒,这个理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成功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了伟大,在苦难的岁月中实现了升华,在残缺的人生中找到了完美。生活不可能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功成名就。但是人生之舟也绝对不能长期停泊在温暖的港湾,要扬起风帆,迎接惊涛骇浪,不仅要战胜失败,还要超越自我,在苦难中实现完美的人生。

掩卷思考,回想自己的一生,我何尝不是从苦难中翻滚过来的。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的我,与共和国的初创岁月同行。三年自然灾害吃过糠,文化大革命回了乡,广阔天地风刀霜剑严相逼,推荐上学被掉包泪汪汪。恢复高考终于上了大学堂,妻儿老小含辛茹苦度时光,四年光阴寒来暑往不思量,难相忘

人们应该怎样谱写自己的人生呢?我也思考过现在,尽管我的年龄阶段已进入了正如落日余晖的人生晚霞之余光,但渔舟唱晚,我还得唱好这一曲最优美的乐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