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听杨绛谈往事》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书期间,觉得这本书对我很不友好:一是钱杨二位先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让我觉得空度许多光阴;二是钱杨等人正直而谦逊的品行气性,像镜子般明晃晃地照着自己,生出几分惭愧;三是钱杨一家温馨和谐的相处片段,让远离家乡的单身狗突然生出了几丝乡愁

先说学习,也涉及些爱情。钱杨的爱情,学术氛围无比浓郁。而钱杨的学习,又遍洒爱情的酸臭与知己的惺惺相惜。大抵有才、进取的人总是互有感应。钱杨两人的学习热情总是让我这个床上躺汗颜不已。很难想象杨绛先生人至中年,却可以为翻译《堂吉诃德》自学西班牙语;世道混乱,家事繁重,却仍能挤出时间投身创作。钱钟书先生就不多提了,作为小初高课堂上的常客,书里的趣闻轶事、情书日记,又一点点丰满了这位大才子的血肉,啊让我不禁肤浅地感慨学神就是学神,失恋都能写出本诗集不过总结起来还是老套路:广读书,勤思考,笔耕不辍。

再说为人与家庭。看着杨绛先生,特别佩服她谦逊隐忍的包容心、真诚温柔的待人方式、无所不能的学习劲儿和有事敢扛的勇气。所处世界和谐平静时,释放善意不难。周边暗流汹涌时,还能释放善意,却是一种境界了。家庭对个人的性格品质有着极大影响。我很钦佩杨绛的家庭,也不禁想嘚瑟下自己的爸妈。爸妈对我影响很大,比起说教,最终触动我的还是他俩日常待人处事的方式、言语。关于为人的很多理说不透,但言行是最直接的反映,总有那么几次,会觉得自己做事特像他俩。不过长大后,离外面的世界近了,有些想法、处事方式却有些变味。有时候觉得自己越来越独,越来越私,失了很多温度,却又没觉得哪里出了错。以前一直试图以逻辑思维论证好人好报的科学性,总试图学习所谓厚黑学,可现在,一是多为前人经验可鉴,二是个人智商所限,不如活的善良些、简单些,追求个自己想要的目标。

最后是从文革延伸的一些思考。寸铁杀人,言语的力量可怖至此。今天的传媒也是一样。消息遍地,真假难辨。有些简单的思维模式有时候会不会引发可怕的后果。例如薛之谦案,我没有多加关注,也没有对事情细节加以推敲,但是直觉却简单地留下判断:一个巴掌拍不响,涉事的人肯定都有问题。

这样粗暴的判断模式漏洞百出:一个巴掌真的拍不响吗?空穴真的不来风吗?三人成虎无中生有有那么难吗?自媒体发达的当下,造谣其实无比简单。在宁可信其有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常常对一些谣言保留将信将疑的态度,但事后不会加以验证。足够久的时间之后,我就会把这些谣言当做确有其事的谈资加以散布了。

在对人的印象上,这点尤其可怕。我之前一直觉得清者自清,对我有所误解的人,如果能与我相处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消除误会。但是生活经验告诉我,刻板印象很难改变。明星身上,这点好像特别明显。形象好时,做什么都无伤大雅。一旦形象管理出现问题,负面新闻大量爆发,不管什么小细节都会挑拣出错误,不管做什么慈善,都会觉得是公关洗白。日常生活也是,与有负面评价的人相处时,我也会下意识放大这个人的缺点,曲解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而不会真的去客观地了解对方。在这种简单的判断模式下,我认为自己没有客观评判他人的能力。以后要提醒自己,发表评论时,要像多细胞生物一样复杂、谨慎地思考、考证。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是一个传奇女子,下面小编整理了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欢迎阅读!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很有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作家,她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 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为之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依稀记得在书店里拿起它时,我就被它简约大气的封面给吸引到了。棕色铺满了整个封面,有三个大字大大方方摆在中间我们仨,最上面还写了Mom、pop、圆o,这就是杨绛、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钱瑗的故事。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杨绛先生用温馨浪漫的语言去描绘了老两口老去之后,女儿和他们一起过日子的幸福温馨。回忆起他们生活的种种,总是让人感觉嘴里心里都被浸在了蜜糖里。他们的家庭里带着宠溺包容,互相尊重扶持着。就像里面的一段话,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只要是我做的,他们总叫好。这回,我且一心一意的做一顿好饭,叫他们出乎意外。一面又想,我准把什么都烧坏了,或许我做的好,他们都不能准时回来。因为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不一样。,杨绛先生想要为丈夫和女儿做顿饭,因为女儿出门了,多年没有下过厨房的她便思索了起来。简简单单的话语,我却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独特的感情。

第二部分,我们仨都失散了。杨绛先生做了一个万里长梦,现实与梦境相交叉着。从杨绛先生踏上古驿道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钱钟书先生的生命将要殆尽。她用梦境的形式将她的悲伤缩小,她在梦里她在现实里她都陪着钱钟书先生度过了生命里最后的时光。直到女儿生了病,她便开始了照顾着丈夫和女儿的道路。虽然他们最后用死亡的方式告别了杨绛先生,但是最后的时光依旧美好,虽然悲伤但却也算的上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终,杨绛先生送走了爱女,也送走了相伴一生的钱钟书先生,他们的离去让整本书充斥着淡淡的悲伤情调,前段有多温馨,后段就有多悲惨。她在文中这样写到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最后这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她在展望着,她一筹莫展着,她不知如何是好。

她一个人,在思念着这个家庭,她思念着她的丈夫女儿以及他们幸福的日子。

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


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第一篇

杨绛被人们尊称为先生。一位高知女性,被这样尊称,是因为人们由衷地敬仰她的学识、品德和修养。

偶然看到她的百岁感言,平实的文字,竟然带着那么强烈的一种穿透力,贯入我的胸膛,有什么被逼出了眼睛

我们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对自己的总结来对照成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当青春渐行渐远,在诚恐诚惶中,在懊恼悔恨中,在被拍在沙滩的路上,扮着过来人,扮着无所不知的样子。当你忽然看到活了一个世纪的杨绛先生淡定从容的样子,你会作何感想?

说到杨绛先生,就不能不提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妻两个,我们最早知道的,是钱钟书,是他诙谐幽默的《围城》,是他那段围城理论。他的渊博和聪颖光芒四射,以至于盖住了他的身后那个温柔敦厚的才女杨绛。

《干校六记》和《我们仨》沉定简洁的文字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淡定从容的学者。

活了一个多世纪的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些惨烈和风暴,今天都落满尘埃,定格成画面。她亲身经历的那一段段痛苦,今天都被她用诙谐幽默的文字表达出来,少了当时的凌厉和残酷。

在她玲珑瘦弱的身体里,有着怎样的胸怀?在她淡然微笑的眼睛背后,有着怎样的睿智?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第二篇

近日,读杨绛的《一百岁感言》,颇有感触。杨绛在文章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文中的两个到最后,是她内心世界的剖析和解读,也是她对人生过往的归纳和总结,句句都触及到生命的本质。

也许你认为,她的观点里面有些宿命的成分;也许你觉得,这只是她的一管之见,没有什么代表性。可是,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识女性,她的这种领悟,至少是肺腑之言,至少是洞察世事的人生体验,如果说够不上你所认为的什么人生真谛,那它至少是真话实话,她不会参假。

杨绛曾著有《我们仨》一书,书里记载和讲述了其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人们知道钱钟书,却未必知道杨绛。杨绛贤淑聪慧,甘为嫁衣。钱钟书是个书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是夫人杨绛一直扶持他,陪伴他,照料他,她始终融入并拥抱着钱钟书这个围城,没有也不愿意走出来。

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第三篇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这是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论快乐》中的议论,我感觉他的说法带点反讽的意味。杨绛先生的意思是不是也一以贯之呢(这便是三字足堪玩味:人生跟哲学对垒)?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00字


一家三口原是和乐融融的,亲情十分珍贵,而杨绛却在一一失去。小编为大家搜集了2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00字一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上,无论是他们的照片、诗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挚和感动,细细地翻过一页页,心中似乎已被填满了。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600字二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这是杨绛说的一句话,小编为大家搜集了2篇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一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钱锺书和杨绛堪称夫妻模范,钱对杨的那番遇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了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 mate啊。

以上为昨日晚上所写,写不下去,今天中午继续。

其实我最佩服最喜欢的是他们那种对名利淡然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岂能达到这境界呢,别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闻达可已闻达,我们呢,庸碌小辈,拼命挣扎。换句话说,他已经获得了就不在乎,(当然也有可能在他没获得之前也不在乎),我们连获得这份殊荣的门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词,想起里面那个小人物的用大动作来博人们关注,怕被遗忘就用浮夸的表演来放大自己,未尝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个。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特别是在20岁这个年纪,脑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壮志,被现实中的默默无闻强烈的压抑着。这种感觉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应该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别人的膜拜,前程似锦,指点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万个可是。所以真的会那样去做其实怕被忘记,才放大来演吧。

或许年轻人本该就迷茫的吧。在你20岁这个年纪,你凭什么去拥有别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换来的成绩,你凭什么众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你机会要求别人认可你。这个你指的是我,相比去冲去闯,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对自己狠不下心来。

说回他们仨,都是书虫,我觉得做书虫书痴是件很酷的事情,嗜书如命,很棒的夸赞。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是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书的,说的肉麻点,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驱动我,在获取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又奇妙无比,我看的书越多我会发现我要看的书越多,发觉自己看的书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广袤,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书都看完。很多人将读书的动机归为能增长见识和智慧云云的,我觉得不然,那只是结果,我的动机就是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处于那种状态,就像喜欢打球喜欢旅行喜欢逛街什么之类的正常爱好一样,而获得智慧知识那只是结果,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必去强求的结果。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读下去。

再扯两句家庭,前两天妈妈给我微信说爸爸又叽里呱啦了,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其实内容不过于别生气,一家人,要珍惜,我爱你。但是我是带有感情去发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他们很少去透露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那么就让我负起这个责任,告诉其他三个人,我们四是相亲相爱打死不离的家人,珍惜这世情缘。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

说是读后感,基本没牵涉到他们仨什事,只是借题发挥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懒得去管这么多,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所以就不写了,望下次写的好点,望长写长有。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二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