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4000字2024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活着》读后感4000字2024,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的时候,活下去,可能是一个人最大的勇气。

这个假期,读了余华的活着,他用无声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人一生中所承载的巨大痛苦,

它讲述了一个名字叫福贵的人,家财万贯。他却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却被龙二算计,将家产都败光了。他的身份,从使唤别人,变成别人使唤自己,他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是多么荒谬,多么可笑。

但是生活的窘迫,仍没有磨尽他的锐气,一次他与别人家的仆人打仗。却被国民党的军官看中,被抓去拉大炮,一直送到前线。他们刚到两天,就发现被共产党包围了。在爆发战争后,他与同行的人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每天只能躺在死人堆里以保全自己。为了维持生命,不惜冒死去找吃的。有时能找到一块饼,都要谢天谢地。后来他们被共产党召集起来,说如果有想回家的,拿点儿钱,干粮,回家去吧。

等他终于能回家的时候,他却发现,他的女儿哑了。他的儿子不认识他绝望与痛苦将他紧紧的裹住,他终于承认了现实的残酷。

往后的日子,他也只能与家人不断干着困苦的活儿,勉强维持这个家。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为了能把儿子供上学,他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女儿忍痛送出去。然而,凤霞却在第二天回到了家,他再次把凤霞送回去。临走前,他摸了摸凤霞的脸,凤霞没有哭,反而摸了摸他的脸,凤霞一摸,他心里就难受,心一横,就带风霞回去了。

后来一段时间,讲究共产主义。所有人家的牛、羊都要送到饲养场,而他的儿子有庆却舍不得自己的两只小羊,害怕自己的羊被宰掉。天天去饲养员那儿问。后来,牛羊都宰掉了,只剩他的了,他的那两只小羊也逃不过被宰掉的命运。他难受了好长时间,但生活也必须步入正轨。后来,食堂没有饭,只能自己重新去买锅回家做饭。当时,福贵的妻子痪上了软骨病,却为了这个家,仍然坚持下田干活。

有庆在学校,成了跑步健将,五年级的他,能把中学生一落就落他们好几圈儿。他的体育老师甚至告诉他,他完全可以当一个运动员,福贵听到后心里自然是骄傲的很。

而随之的悲剧,又让他再次身处一个崩溃的环境。医院为了找到匹配到镇长夫人的血型,有庆的学校,同时组织了献血。同学一听说这个事,激动的不得了,有庆第一个跑到排队口。却被说不遵守纪律,排在了最后一个。最后把前面的人血都验完后,然而都不匹配。到了他,他问老师可以到他了吗,老师点点头。结果偏偏他的血型正好匹配,可这负责抽血的,一抽就没完了。有庆抽着抽着,觉得有些头晕,就问护士为什么会头晕,结果护士只是随便应付两句道抽血都头晕,他也没在意。后来他被抽的直接晕倒在地,这是负责抽血的护士才感到出事了,叫来医生。医生只是说,心跳没了。只是骂了护士两句,真是胡闹!便赶去救治县长夫人。

接到消息的福贵,发了疯一般抓住一个医生的领子就问我儿子在哪,医生说,你儿子是谁我又不知道,他说是那个快死的孩子,医生指着一个房间,他立马冲过去,而接下来医生所说的话,更是让他接近崩溃的边缘。你怎么不多生几个儿子?在一瞬间,他顿时明白了,医生所说的意思。哪怕他明白,仍然不死心的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是否还活着。其实他明白,不论他问不问,答案都是一样的。

他无法想象,中午还活蹦乱跳的有庆,已经成了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他就静静的躺着,像不会动的娃娃。福贵抱了抱有庆的尸体,他是自己的儿子。福贵的心每次看他一眼心就如被刀绞一般滴血。福贵宁愿想象他是沉睡在此,也不愿意承认他死去了。他太难受了,以至于没有看见有庆的体育老师也赶来了。想不到啊,想不到。福贵摸了摸有庆的脸体育老师也摸了摸,他们两个都觉得十分痛苦。坐在一起流泪。哭了一会儿,福贵突然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有庆是怎么死的,等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抽血死掉的时候,立马冲出房间,揪住一个医生就打。体育老师一把抱住了福贵,你不要乱来!一个穿着中山服的男人问他,你是徐有庆的父亲吗?他没理那男人,却听人喊那人是县长,再朝着那个男人肚子就是一脚。结果却发现,那人是春生。春生是曾经与他出生共死过的朋友,他怎能不记得?两种情绪交织的他的心里,终于只是对春生说了一句,你走吧,别再来见我。

他将有庆埋在村西,与他的父母埋在一起。他尽力将此事隐瞒了起来。与此同时,他妻子的软骨病越来越加重,在他妻子知道自己的时间不长的时候,请求他背自己去一趟村西。他怔住了,他的妻子还是知道了此事,他妻子说,自从她听到福贵每天晚上去村西的脚步声时,她就知道了。福贵同意了妻子的请求,带他的妻子去了村西。

一次,家珍的气息很微弱,问凤霞是否还睡着?福贵回答是,当时福贵还真就以为他的妻子命不久矣,可就在第二天,他的妻子居然自己坐了起来,让福贵帮她煮点儿粥,人一能吃进东西,病自然就好了,可这家珍一好,福贵立马就在地里晕倒了,他也得了病。

这活儿就落在了凤霞一个人的身上。福贵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过于累,拖着一身病,下田干活,人见了他都说头发全变白了。

后来,春生又去了福贵家,拿了两百块钱塞给福贵,家珍一声怒吼你儿子就值两百块!!!福贵一听,连忙把钱塞了回去。对春生说,你以后别来了。

再后来一段时间,正是文化大革命,春生因为之前是县长,被打的皮开肉绽,一次福贵去镇上,看见了他,是被批斗的队伍的第一位,春生看见他,对他说,你赶快走!然后大喊一声,毛主席万岁!然后就有一帮人去打他毛主席万岁是你喊的吗?对他一阵踢打,将他踹在地上。福贵说,别打他了!但他们却说,这是刘县长,是曾经压迫你们的人!福贵说,我不知道他是刘县长,我只知道他是春生。那些人这才住了手。

后来有一次,春生找到福贵和家珍,说,他想自杀。家珍说,你还欠有庆一条命,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春生当时答应了。可就在第二天,就传来了春生的死讯,他自杀了。

福贵与家珍悲痛了好长时间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们每天仍然下田干活。凤霞到了成婚的年龄,看见花轿子,有时连手里的活都放下了。一次,别人家结婚时,凤霞居然直接走了上去,随着新娘笑了起来。而新娘看见凤霞如此寒碜,气的不得了,而围在新郎旁边的几个人居然还开玩笑说你小子太合算了,一娶娶一双,下边儿铺一个,上面盖一个。新郎呵呵地傻笑。新娘生气了,骂道你笑个屁!福贵看不下去了,拉着凤霞往回走。福贵知道,凤霞是想成亲,可因为凤霞是哑巴,没有愿意娶凤霞的。家珍说要去找队长,队长在城里认识的人多一些,结果队长没两天就就给找到了一个工人,叫王二喜,而且工资也不低。

福贵一听,觉得不太妥善,哪会有那么好的事儿,他把他的所想告诉了队长,队长说那也是偏头。他和家珍这才放下心来。后来等他们认识了二喜后,更是十分放心,二喜十分憨厚正直,对待凤霞也十分的好。凤霞结婚后,村里面的人都说凤霞的结婚时得场面最为气派。

不久后,凤霞怀了孕。但当时因为失血过多,医生问,保大还是保小。二喜说保大。然而,医生却给他一个男婴,他大叫道,我说的是保大!医生说,手术很顺利,两个都保住了。但刚刚过去一会儿,便传来凤霞大出血消息,哪怕已经去努力救治。生命也挽救不了了。

他们给这个男婴取名为苦根,因为凤霞因为生他而死。福贵把凤霞埋在了村西,与有庆埋在了一起,二喜指着旁边的一块儿地说,他死了,就让福贵把他埋到这儿吧,福贵说,二喜不会比他先死的,这块地,给他留着吧。

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家珍也相继离世。她在死前说,她这一生,为富贵生了两个子女,这两个子女在活着的时候,也很孝顺,这就已经足够让她安心的去,她的一生也算满足。

在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老人说,家珍死的时候,很好,那时正当落日,还有夕阳。余华说,老人在讲述这段的时候,目光流露出一种奇怪的情绪,说不出来是伤感,还是幸福。我想,这可能是一种释然吧。

后来,二喜在一次施工事故中,丧失了生命。他在临死前,大声喊出了苦根的名字。二喜出了事故后,他们都要把二喜送去医院,只有福贵却不让把二喜送到医院。别人都以为他疯了,但他知道,他的凤霞和有庆,都是在这个医院丧命的。他把二喜埋在了凤霞的旁边,像二喜之前所说的一样。回到家后,他告诉苦根,你爸死了。苦根当时还不明白死是什么。后来过了两天,苦根想二喜了。也就是那天,福贵睡觉的时候告诉他什么是死。苦根哭了,想让他去看一眼自己的父亲。到了村西,福贵一给他介绍他的外婆,他的舅舅,他的母亲。忽然,苦根指着剩下一座坟说那是我爹的。

苦根当时很小,却已经和富贵下田干活了。福贵说,这两只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变成牛。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每天苦根都问,什么时候才能把鸡变成牛。有一次,苦根在干活的时候,头有点儿晕,但福贵告诉他,赶快在这这些棉花,棉花就能变成牛了。苦根一听,劲回来了,采完棉花之后,福贵才意识到,苦根发烧了。他要煮姜汤,却发现没有糖,想放点盐替代,却又发现也没有盐。无奈之下他只好向邻居家借,他跟邻居说,会还的。跟邻居只是说算了,不用了。

苦根喝完姜汤后,好了些。福贵心里挺难受的,就炒了半锅毛豆给苦根吃,没想到苦根因为平时没吃到好的,一下子全吃了。等福贵干完活回来时,就发现苦根嘴唇乌青,脸色苍白。就此他的孙子也离他而去。

他只剩他自己了,他攒了十块钱,放在枕头底下。哪天他要是死了,埋葬他的人就得十块钱,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事儿。

后来福贵买了一头牛,当时这头牛就要任人宰割了,他出手把它买了下来。他就每天和着牛一同干活,减轻了一点负担。

故事的结尾,老人讲述完自己的经历,用沙哑的歌声唱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赶着牛,向天边的夕阳渐渐远去。

这个老人,他经历了太多。所以他那锐气,早已经被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磨平了。他已从那个放荡不羁的少年,转变成一位看透人间,沧桑的老人。所以有些东西,渐渐地,其实也就看淡了。他也就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功名,不会去争夺什么,但他虽没有功名,寿命却很长,尽管没有人会把他当回事。回首望去,仿佛看见曾经的人和事重现眼前。其实都放下了,也就真的什么都不怕了。所以余华才在前言里说,我不能评判他到底是否是悲伤的,因为活着,同时也是一种幸福。

合上书,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赶着牛,驼背的身影,消失在那一抹晚霞中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活着读后感1000字2024


活着是我寒假开学的第一天看的,好书推荐里可以找到,本想着每天看几章,用一个星期看完,没有想到书中的故事太精彩,没有特别华丽、气势磅礴的语言,只有普普通通、人物三言两语的对话。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人,也就有了不同的故事。最后哭的稀里哗啦,《活着》确实是一本好书。

看完书锁屏的那一刹那,福贵就出现在我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偻着背,瘦骨嶙峋的身子,满是泥土的裤脚被卷了起来,一长一短,两只脚踩在地上。老牛福贵回过头来哞哞地叫了几声,眼睛里闪露着悲凉的亮光。仿佛还有人说这两个老不死的。

这下,咱们怕是回不去了。回去了,就得好好活着人越是活得艰苦,就越是艰苦的活着。用悲惨二字来概括福贵的一生也算是贴切。人活着不就是希望风光时有人羡慕,成功时有人可以分享,失败时有人安慰。福贵得一生很可以说是与这些完全相反的。福贵早年玩物丧志,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惨死。年少的福贵因贪图享乐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终落得苟活之地。而立时的福贵,家境清贫却自得,生活艰苦而自乐,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迫入壮丁,背井离乡,烽火连月,苟且偷安。这时的福贵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在拂尘间摸爬滚打,在硝烟里破茧重生。中年时的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的悲哀贯彻了整个家庭。这时的福贵必须为了支撑家庭而活着,作为唯一的男人,是家的希望。老年的福贵,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却造化弄人,丧女,丧婿,丧妻,再丧孙,活着便是与一头黄牛相依相随。活着了无牵挂,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身在动荡的四、五十年代是福贵无法选择的时代背景,解放战争、人民公社(记忆深刻的是有庆养羊,轮到福贵家炼铁)、文化大革命(有庆和春生),细数大大小小的各种革命,或许正是这数不清的苦难,让他仍能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一生和细心感受在夹缝中生存的幸福。

《活着》最触动我的并不是福贵崎岖不平的生命轨迹,而是福贵本身,他是《活着》的灵魂,他已经成为一种意志,一种信念,原来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让我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如此一副软弱的皮囊。福贵经历过的是我们很多人不能经受住的,福贵还能用一颗平静的心去看待,我们更没有理由去屈服。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要为自己找其他的借口,因为我们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本身以外的事物而活着。

生活,生下来容易,活着难,你只有活着才有念想。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福贵带着福贵又去田间了二喜,有庆,家珍,凤霞,苦根,这几头牛。便是《活着》中的闪耀灵魂。

《活着》读后感2100字2024


趁着周末,我读完了余华的《活着》。本想用无数个词语、无数句话来书写对这本书的感受,可每次提笔,却又无可奈何的放下。心里有着太多的话,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也许,这就是余华著作让人刻骨铭心的地方罢!

初读《活着》,很多人觉得压抑,大有一种欲哭却无泪,想哀又不知何以的感受,整本书围绕着富贵与贫穷、绝望和希望、死亡与活着展开,虽无华丽的文字和丰富的人物内心描写,却字字刀枪,刺人心肺,戳人泪点。

书中的主人公福贵,是旧社会千百纨绔富家子弟中的一个,他自欺欺人的打着挣回父亲年轻时败落的家产名号,整日沉迷于赌场和烟柳之地,日夜厮混着。然而有一天,福贵在挣回家产的豪情壮志中,将祖祖辈辈辛苦积累下来的产业,由牛变成了羊,又由羊变成了鹅,再变成了鸡,最后变得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富贵和贫穷在一夜间倒转,他由一个处在社会最高层的浪荡公子哥瞬间就变成了手无寸长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读到这里,我心中愤慨难耐,在怒其不争的情绪中也对福贵这个人物充满了深深的厌恶。

富贵和贫穷的一夜倒转,也成了福贵,家珍乃至凤霞人生的转折点,悲剧也就此纷至沓来。老父亲受不了家产败落,从粪缸上掉下失了xing命。为了给一病不起的母亲进城抓药,福贵却又阴差阳错被抓了壮丁。他带着对家珍、凤霞和母亲的牵挂,在炮火横飞的战场上苟延残喘,险些丢掉xing命。当福贵穿越炮火,淌过死亡回到家珍、凤霞身边的时候,却发现老母亲早已病故,凤霞也因为生病变的又聋又哑,唯一能让福贵开心的,可能就是自己已经两三岁的儿子有庆。当他对连长说:我要回家!的时候,我突然间发现福贵没有之前那么让我厌恶了,经历生死后,福贵身上比曾经多了许多温qingse彩,起码他还是眷恋家珍和凤霞的。战场上的死里逃生,让福贵倍加珍惜自己的妻儿,他辛勤的劳作着,努力的和自己的妻儿生活着。

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生活,生活会因为他的回头而善待他吗?

没有!

在没吃少穿的年代里,福贵和家珍好不容易将有庆送去了城里的学校上学,可哪能知道,寄托着全家人希望的儿子有庆却因为县长,因为自己战场上历经生死的兄弟春生的太太生孩子而丧命,当福贵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用自己的衣衫包着瘦小的有庆埋掉的时候,我落泪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一种惨痛,更何况是那个年代下寄托了全家人希望又一天好日子没过过的孩子?本以为这个已经是余华书中很悲痛的情节了,可当你读完整本书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只是悲剧开始的其中一个而已。有庆的离去,让福贵深受打击,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啊,福贵努力的生活着,满怀期望的为凤霞找了后半生的依靠,以为自己可怜的凤霞会和二喜过上平静祥和的小日子。悲伤和幸运哪一个会最先到来?是谁也无法预知的命题,可怜的凤霞还未见着自己孩子一面,就死在了自己弟弟曾经渐渐冷去的医院,可怜的福贵啊,又一次亲手送走了自己苦了半辈子的女儿。

谁说的天无绝人之路?老天一次次的给了福贵希望,却一次又一次残忍的用阴阳两隔将他逼向绝路,让他饱尝人世间的死离死别。在亲手埋葬了儿子、女儿后,那个满身疲惫的人又送走了病痛孱弱的妻子,再送走了和他一样可怜的二喜,最后又怀着怎样的剧痛和伤悲掩埋了同自己相依为命的苦根。生活啊,将一个又一个的悲惨像炮火般扔给那个千疮百孔的老人,让他背负着满身的弹孔禹禹前行着。看到这里,我心里揪痛不已,我可怜一生操劳隐忍对福贵不离不弃的家珍和还没好好看看四季奔迭的有庆、苦根,心疼对生活满怀希望相亲相爱的凤霞和二喜,可我最为担心的却是活着的人福贵,接二连三的生离死别和阴阳两隔,让他如何独自一人在漫长的生活中孤独前行?试问天下之悲,还有比亲眼看着自己所爱之人一个个离去更悲惨的吗?

世间最悲惨的,不是死亡,而是一个人亲眼看亲人一个个离去后孤独的活着!

福贵一生所历,让我不禁泪流满面,为何落泪?不得而知,纵有千言万语却无词言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哲学问题。有时候,活着便是死亡,死亡有时候却也是一种活着。在福贵的心里,家珍他们并没有完全死去,而是化成了只有自己才能看得见的耕牛,伴着自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着。而对于他自己来讲,活着便是对自己最好的惩罚和对家珍他们最好的补偿,纵然世间只剩孑身一人,纵然生活疲惫苦累,他还是选择了坚强的活着。只有活着,他才有想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和苦根的机会。

有时候,我在想:世间因果轮回,万事相系相报,如若当初福贵听了家珍的话,收手不赌,平淡的生活下去,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上演?可是,世间哪有那么多如果?哪有什么回头再来啊?所以,我们是不是也该从中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有没有在时光的流逝中珍惜自己,珍惜眼前人?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余华给了我们答案:活着就是为本身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而活着。只有活着,你才能感受日升月落的黑白分明;只有活着,你才有机会体验四季的冷暖轮回;也只有活着,你才能更深刻的明白活着的真正含义。世间万事,唯有活着才能看得见希望。

活着读后感1100字2024


这个三月,我读了一本余华的《活着》。为了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我同时看了葛优和巩俐主演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二者的结局有所不同,但整体蕴含的深意却是一致的。很庆幸这个三月读了这本书,让正慢慢步入社会并且日渐成熟的我对生活和人生进行了二次思考。

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在一个乡下听一位老人福贵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由于好赌而输尽家财,变成了一个穷人。后来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他的亲人相继死去,最后剩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活到现在。全书都以一种十分冷的陈述xing语言叙述了这个故事,可就在这普通的陈述xing语言中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猛地惊觉到时代、政策对于普通人民大众意识影响之巨大。有些东西真的是时代赋予的,只有在后来的反思中才能认识到当时的错误。我们不批评时代,这是历史发然已然出现的一个阶段,我只想从故事中反思生活,反思人xing,找到一个更恰当的生存方式。所以以下我将把自己的一点感悟记录下来,希望在以后的人生回首中能再次重温经典、升华认知。

感悟之一:好人会遇到坏事,坏人也会走运,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热爱这个世界。相信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困苦必然会在时间的冲刷之下沉淀出生活的智慧。很明显福贵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集所有悲剧于一身的一个人,他身边的所有亲人都死了,所有荒诞的悲剧竟然都让他经历了。其实死并不可怕,虽然对这个世界的不舍总让人同情,但比起死更可怕的是最亲近的人离你而去,而你仍然需要孤独的活着,苦尝这绵绵无尽的痛苦。福贵不能算是一个坏人,虽然他嗜赌成xing,输尽家财,但这之后他也经历了生死的边缘,正是各种挫折让他能更加珍爱生活,珍惜亲人。(星辰ww)虽然时代的局限让他把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但庆幸的是他仍然能够淡然的向他人敞开心扉,述说自己的故事,还有一头老牛作伴,平静的生活。

感悟之二: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生活喜怒交加,但是比起开心的事情带给我们的正能量挫折带给我们的负能量总是更胜一筹,面对这样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我们必须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沉浸于悲伤之中。人生之事充满了种种的不确定,唯有心态平和、内心强大才能看尽千帆。最有效的办法是一定要记住开心时候的感觉,在受挫时拿取出来让我们获得足够的面对生活的勇气。不仅要从他人的经历中找勇气,更要从自己内心寻找源源不断的动力。

尽管读完了这本书感到很沉重,但是我还是非常感谢它带给我的思考。毕竟一个成熟的人必须知道怎么面对生活的负面,而不仅仅是想当然把世界想得太美好太容易,这才是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的标准。我愿像福贵一样,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因为不管是开心的过去还是悲伤的回忆,都能让你在淡然讲述中一次一次地得重度此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