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文/刘素琴

吴正宪编写的《我与小学数学》一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深深知道了小学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且辛苦、普通而平凡。而当你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你用整个心灵去拥有她的时候,才领悟到教师工作博深而丰富内涵。一切为了孩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教师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应成为教师平日工作中自觉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如何去做呢?我认为教师要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从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问题成功的快乐。

所以我们要经常提供给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在《我与小学数学》一书中看到:应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线。为此,我从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尝试应用。

一、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关于学习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

因此,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课堂上还经常开展学习竟赛最佳问题奖、最佳发言人的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就会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书中举了这样的一例: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时,教师请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非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

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教师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都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规律。这样为学生创设猜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猜想,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

三、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应用题时,通过让学生读题,提问学生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又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这样通过说题,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解题思路理解得比较透彻。在教学计算题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课堂上先让学生动口说说错题的原因,再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再动手计算,这样减少了计算的错误。

四、多直观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上多采用版图、版画、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时,让学生操作,摆小棒,说算法。教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时,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制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五、制做数学手抄报,让学生做数学。现在的学生见识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新课内容一看就会,老调重弹的复习课不愿意听。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手抄报,帮助学生复习。有的学生将知识重难点、容易错的题整理出来,有的将自己学习的经验写出来,有的学生还将课外知识编辑进来等等,五花八门。学生在画、写、找、编辑等活动中,既复习和拓展了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

六、 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做好数学日记。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如,学完乘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

阅读学生的日记,发现了学生的视野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星期天,妈妈买了一箱梨,我数了数,一共 12个。我想,每天吃2个,可以吃6天。、今天,老师布置写生字2页,每10行,每行10个字,一共要写200个生字。、爸爸下班回家,叫我去帮他买2瓶啤酒,每瓶3元,两瓶酒用了6元 ,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数学日记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并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质疑问难。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课内交流、讨论、质疑。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与小学数学》是一本好书,它教给了我们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们一种教学方法。读书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手段,它将带领我们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有专业素养的好老师。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一:《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1987字)

假期里,我看了张景中院士献给数学一爱一好者的礼物----《数学与哲学》一书,书中主要内容包括了“万物皆数”观点的破灭与再生、哪种几何才是真的、变量·无穷肖量的鬼魂、自然数有多少、罗素悖论引起的轩然大一波、数是什么、是真的但又不能证明等。由于具体的数学问题多如繁星,数学家往往整天埋头于解决数学问题,无暇关注数学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但数学史告诉我们,恰好是“矛盾”的一次次解决,才导致数学发展的飞跃与深化。

张景中的书《数学与哲学》就是对数学发展中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用通俗的讲法向大众展示当时的争论内容与形势,及以后的解决办法及数学的飞跃发展。例如关于数,是否仅有自然数及由它产生的有理数就够了。那么√2是什么?这就导致无理数的产生。在欧氏几何中,不少人企图给出第五公设的证明,但都失败了。这导致非欧几何的产生;无穷小量的应用与定义,导致严格实数极限理论的建立;无穷集合的比较;集合定义的确定及哥德尔定理,等等。每经过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数学思想都得到飞跃,从而使数学得到质的发展与飞跃。翻开西方数学史或哲学史,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而重要的现象:西方数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但源源流长,而且绵延至今。追溯起来,数学与哲学自西方哲学诞生之日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是数学家;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对数学的深入研究上得出了“万物皆数”的著名哲学命题;大哲学家柏拉图相信数是一种独特的客观存在,由此产生了数学上的“柏拉图主义”进入20世纪,围绕着数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三大流派更是把两者的关系推向了高一峰。在这两千多年结伴而行的漫长岁月里,哲学与数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数学的真理一性一?什么是数?如何理解无穷、连续概念?等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促成了对数学进行哲学分析的数学哲学分支的确立。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涉及面的广泛,分歧的众多,一般人对之只能望而却步,对有关数学哲学研究有一个概貌了解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书中,对有关数学哲学问题及数学与哲学的关系等都能以浅显平易的话语娓娓道来,做出极为清晰的解释。

为了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更容易为一般人所理解,作者还不时加入非常恰当的比喻。比如在论述数学的真理一性一问题时,指出对现在的数学家来说问题不在数学结论是不是真理,而在于选择适当的结构。那么这种选择是不是完全随意,没有标准呢?不是。哪些结构要增加,哪些结构要修改,信息仍来自科学实践。如何能把这样重要的道理讲清楚?书中打了一个比喻:“当一个顾客到裁缝那里订做服装时,顾客可以指责尺寸错了,颜色错了,布料错了,等等。

一旦服装设计不针对具体的人,就没有对错问题,只有选择问题。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服装,请您试穿。你不合适的那种服装,说不定是另一位顾客最喜一爱一的呢!如果裁缝以此为理由而随一心一所一欲,不调查体型,不研究心理,不适应潮流而乱做一气,那也只有关门。数学家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好比是不再单为固定的顾客加工服装了,他面向普遍的需要,他占领广大的市常”(引自《数学与哲学》117页)深奥的数学哲学观点通过生活中的常识一解释就变得非常明白易懂了。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如用“模糊的哲学与一精一确的数学——人类的望远

镜与显微镜”来描述数学与哲学各自的特点;认为“数学的领域在扩大。哲学的地盘在缩斜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对自己的部分数学研究工作做了新颖的哲学分析。

如他从自己举例子证明几何定理的研究出发,探讨了关于演绎与归纳统一一性一问题;用连续归纳原理说明实数系与自然数系的共一性一等。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查阅了一下张景中院士对于数学教学的观点,觉得也很受启发,比如他认为如果只是把课本编得简单一些,但考试仍然很难,那么学生就不会真正“减负”。他主张“多学少考”,课本不妨略深一点:如果学的深度不够,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趣味;考试简单一些,孩子们才能在轻松中寻找数学的乐趣。此外,在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对几何的学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轻几何而重数学运算。美国是在数学教育方面花气力最大的国家,但是连美国人自己也承认他们的数学教育收效不大。

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教材的编写中将几何砍掉得太多了。图形不是枯燥的,是容易理解的。一开始学数学,孩子们可能还不能理解数学的很多妙处,因此应该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吸引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引导孩子用代数、运算的方式直至微积分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同样,教师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最糟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个公式后做几十个类似的题目。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二:《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1666字)

我用了一学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往往复复的终于读完了《数学与哲学》,这本张景中院士献给数学一爱一好者的书,我是读得“云里雾里”的,所以说反反复复。读一遍没弄懂,在读一遍,所以读的很慢。

我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吧,本书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张景中先生。他曾经说:“我想把数学变容易”;“我一直希望,能将教科书写成科普那样具有可读一性一,让学生们在上课之前就迫不及待想读一遍,而上完这门课后还舍不得扔。此等境界,心向往之。”难怪6数学哲学》开篇第一句话:“联系数学的发展历史学习数学哲学,有趣而有效”。是啊,只有有趣的东西,它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先生在作序中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这是一本可读一性一很高,可以雅俗共赏的书,各种程度的人都可以从该书中受到启发与益处,也包括数学专业研究人员在内,因为这些人不一定很熟悉历史上的一些数学争议。。。。。。。本书对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了通俗具体的解释,看了觉得很有趣味。一般说来,具备数学程度的人,就可以了解其大意。但本书又不是完全没有实质一性一叙述的夸夸其谈工作,使读者不知所云,所以本书虽然是通俗讲法,但并不失去严谨一性一。这恰好是科普著作必须把握而容易忽略的要害之处。作者是花了不少功夫的,所以本书在把握通俗与严谨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读物”。

从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张景中院士的《数学与哲学》就是对数学发展中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争议,用通俗的讲法向大众展示当时的争论内容与形势,及以后的解决办法及数学的飞跃发展。所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还是了解到了数学发展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比如,数学经历的三次“危机”、数学与哲学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等等。

我仅列举书中几个章节的目录:“万物皆数”观点的破灭与再生、哪几种几何才是真的、变量。无穷校量的鬼魂、罗素悖论引起的轩然大一波、数是什么、是真的,但又不能证明、命运决定还是意志自一由您看了这些,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跟着作者去探个究竟呢?

读了这本书,还弄懂了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的学科,哲学则是研究不同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就是说,哲学是对具体的东西作一抽一象的研究,而数学是对一抽一象的东西作具体的研究。比如对于“哥德巴赫猜想”来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说来很简单,它要解决的是“偶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究竟是一个数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呢?事实上,偶数为两素数之和,它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尽管这一关系式最早是由数学家提出来的,并且一直是作为数论难题遗留至今,但是,这一难题实质上是个哲学问题,是一个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它是体现在数论中的一个哲学问题。偶数与奇数,素数与合数,它们都是具有不同一性一质的数,相互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一种纯粹的数量关系,而是一种质的关系。所以数学思维方式对此才无能为力,事实上只有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给它以科学的证明。说白了,它的实质就是“一分为二”。因此,哥德巴赫猜想的实质是个哲学问题,是属于认识论上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认识偶数与奇数(包括素数与积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书中的观点已经给出了解释: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方了,而是把它用于观察前方。数学则相反,它是最容易进入成熟的科学,获得了足够丰富事实的科学,能够提出规律一性一的假设的科学。它好像是显微镜,只有把对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它。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是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是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无法作出贡献。它必须利用具体学科为它创造条件。哲学曾经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那时,它是包罗万象的,数学只不过是算术和几何而已。但如今,数学的领域在扩大,哲学的地盘在缩校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模糊的哲学与一精一确的数学——人类的望远镜与显微镜。

数学与哲学读后感三:《数学与哲学》读后感

(1253字)

我曾经在无意中读过一篇报道,介绍临沂市罗庄区册山镇中学一位数学老师刘建宇,他在数学课堂上讲哲学,甚至讲外国的哲学家,更有甚者在进毕业班前夕和学生看世界杯足球赛,没有任何作业。结果怎么样呢?他的初二学生参加临沂市统考,比初三的成绩还好,奥林匹克竞赛,他一个班获奖的学生占临沂市获奖人数的半壁江山。刘建宇说数学教师应该是哲学家。因为不少哲学家都研究数学,苏格拉底是数学家,马克思一爱一好数学,一研究微积分他就感觉轻松了。

一个农村初中的数学老师,就思考得这么深刻,真让人嗟叹。我也是一名数学教师,从他的故事让我对哲学产生了一种向往。以我对哲学的无知和对数学的浅薄认识,张院士的这本书非常适合我,读起来一爱一不释手,作者对有关数学哲学问题及数学与哲学的关系等都能以浅显平易的话语娓娓道来,做出极为清晰的解释。为了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更容易为一般人所理解,作者还不时加入非常恰当的比喻。

比如在论述数学的真理一性一问题时,作者指出对现在的数学家来说问题不在数学结论是不是真理,而在于选择适当的结构。那么这种选择是不是完全随意,没有标准呢?不是。作者认为哪些结构要增加,哪些结构要修改,信息仍来自科学实践。如何能把这样重要的道理讲清楚?作者打了一个比喻:“当一个顾客到裁缝那里订做服装时,顾客可以指责尺寸错了,颜色错了,布料错了,等等。一旦服装设计不针对具体的人,就没有对错问题,只有选择问题。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服装,请您试穿。你不合适的那种服装,说不定是另一位顾客最喜一爱一的呢!如果裁缝以此为理由而随一心一所一欲,不调查体型,不研究心理,不适应潮流而乱做一气,那也只有关门。数学家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好比是不再单为固定的顾客加工服装了,他面向普遍的需要,他占领广大的市常“(引自《数学与哲学》117页)深奥的数学哲学观点通过生活中的常识一解释就变得非常明白易懂了。这种比喻看似顺手拈来,实则需要作者具有深一入一浅一出的功力才能做到。

读了三遍,还是有好多疑惑,比如:文中提到的排中律是什么?实数的连续归纳法是什么?数学上的连续一性一与人的感一性一上的认识连续一性一是不是一回事呢?我的数学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对文章的理解,作者基本是从数学的视角出发对一些哲学问题做出阐释的。或者说,这是一本以数学家的眼光分析哲学问题的书。

比如作者对芝诺悖论、白马非马诡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等问题都从数学家的立场给出了巧妙解释。读完全书,数学与哲学的深层联系还是似懂非懂。不过对我的工作有所启示。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将哲学内涵具体化,比如说知识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处理问题的发散与集中的观点。一性一格智慧内涵也包括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意识、解决问题以后的反思意识、反思问题后归纳意思、解决面临问题时的主要矛盾意识,能够体现到任何事物的研究所遵循的认知、理解、归纳、升华的规律意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不是单一的获取知识技能,他更应该包括获取技能的方法和拥有没有最好只好更好的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更多的掌握一精一于讨论,善于反思的观点,从而实现学生一性一格智慧的转变。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文/陈美英

《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里面的点点滴滴皆是他近十年来对教学课堂一些总结及感悟,把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部份。书中经常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华老师是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充满智慧的学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突显其人文文化的特质,对教育那份热情洋溢执着,更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楷模。

华老师对教学的感悟无时不有,无时不在。连磕破了脑袋还能联想到中括号的妙用,甚至让我拍手叫绝。在上角的度量时首创的运用了滑滑梯的课件教学,增加了可观性与趣味性,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好题材,好的接入口!如果我是他的学生,我爱死了这样的数学老师,难怪有些学生不愿意下课,有些听课老师没有听到下课铃响起。

华老师令我印像深刻的还有他的风趣语言,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因为磕破了头戴了帽,上课时问学生知道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戴着帽,当学生回答非常多可爱的答案后,华老师笑着说不告诉你,是个谜;当借班上课,把学生的橡皮擦借走后,问学生们老师为什么要借他们的橡皮擦,学生回答了好多天真的答案,华老师说:就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

这么平淡的话语里说明了华老师为人非常随和,平淡的话语里更是他对掌控课堂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其上课的一种课堂魅力。在《序》中,时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李烈写道:他极少专注于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却常常对过程的意料之外心生欢喜。研究,琢磨,废寝忘食,直至豁然开朗。这样的周而复始,塑造了小华的独特。

我应该要学习华应龙老师对教育的执着,觉得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踏实、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更应该学习他对教育的释悟能力,他的差错资源化从误到悟确是给我一副醒药,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的新领域。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读书体会林海燕今年开学初,我购买了华应龙老师的《我是数学》这本书,这是他的教育随笔总汇,记录了他平时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因此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情结,他把教师对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等同于农民对庄稼和农田的热情,那是一种出于生命本能的一种热爱。他爱学生,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钻研文本,选择教学内容;像农民翻耕农田那样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像农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呵护每一株庄稼那样,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庄稼长不好,农民会反思自己的播种施肥环节哪里出了问题,及时改正,补救;教学中也是样,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用最适宜的方法传授知识。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品味这句话,是不是也是表达出了上面所讲的意思呢?在书中我也了解到华老师十分注重课中的求索,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他也能从中受益,他的这一举动,既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对学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既显示了教师的一种精神,也显示了教师的一种气势。所以,年轻的我更应该学习这种无声的教育为自己修炼一堂人生之课,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如何做人。后来又读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时,我真的是感受颇多,对于学生而言,老师们总是那么高高在上,总是那么有威严感,所以他们不容易与老师亲近,那我们的老师又该如何呢?

我们真的是要蹲下来与他们对话才行,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交流情感,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我们的教学也会一跃而进的。

小学数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一

《小学数学》这本书是由特级教师吴正宪、张丹两位老师主编的。本书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公开研讨、常态教学,按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来编排。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是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学的研讨;第二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第三章是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四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讨;第五章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六章是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每章都分为几个步骤:简介让我们知道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从问题出发,吸引我们看的兴趣,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引言,提出问题,引发我们的头脑风暴,启发我们思考;第一节通过案例研讨,引发深入的思考;第二节观点分享,给出一些专家、优秀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建议,非常中肯地切中我们的难点,令我感到读一本好书,就是同时与很多个优秀的老师作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真的是对很多问题都恍然大悟;后面还附加了拓展资源,来自于报刊杂志的优秀文章,更加拓宽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视野;最后热点聚焦来自于多位一线教师的问题探讨交流,让我感到原来我们都有同样的困惑。教学研讨交流是很幸福的事,因为有那么多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我并不是孤单无助的,我们可以共同讨论、共同进步,网络缩短了我们的距离。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我是怎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得当。我结合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阅读了《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章,深受启发。以下记录自己从书中和教学中悟到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一般能力的策略思考:

1、从问题素材的选择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从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从解题方法的辨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从问题的创编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我还要继续读这本书,思考书中的理论,别人的教学实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二

吴正宪编写的《我与小学数学》一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深深知道了小学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且辛苦\普通而平凡。而当你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你用整个心灵去拥有她的时候,才领悟到教师工作博深而丰富的内涵。一切为了孩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教师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应成为教师平日工作中自觉的教学行为。

教师要如何去做呢?我认为教师要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从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问题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经常提供给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而在《我与小学数学》一书中看到:应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线。为此,我丛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尝试应用。

[1] 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明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关于学习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因此,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课

堂上还经常开展学习竟赛最佳问题奖、最佳发言人的评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教学中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就会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书中举了这样的一例: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时,教师请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非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角度,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教师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都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现规律。这样为学生创设猜想

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凭借直觉大胆猜想,把课本中现成的结论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

[3] 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应用题时,通过让学生读题,提问学生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又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这样通过说题,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解题思路理解得比较透彻。在教学计算题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课堂上先让学生动口说说错题的原因,再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再动手计算,这样减少了计算的错误。

[4] 多直观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上多采用版图、版画、

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时,让学生操作,摆小棒,说算法。教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时,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制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规律。

[5] 制做数学手抄报,让学生做数学。现在的学生见识广,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新课内容一看就会,老调重弹的复习课不愿意听。针对这种情况,让

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手抄报,帮助学生复习。有的学生将知识重难点、容易错的题整理出来,有的将自己学习的经验写出来,有的学生还将课外知识编辑进来等等,五花八门。学生在画、写、找、编辑等活动中,既复习和拓展了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

[6] 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做好数学日记。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如, 学完乘除法的意义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阅读学生的日记,发现了学生的视野遍及生活

的各个方面。星期天,妈妈买了一箱梨,我数了数,一共 12个。我想,每天吃2个,可以吃6天。、今天,老师布置写生字2页,每10行,每行10个字,一共要写200个生字。、爸爸下班回家,叫我去帮他买2瓶啤酒,每瓶3元,两瓶酒用了6元 ,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数学日记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培 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并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靠学生自己学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情景、提供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讨

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质疑问难。保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课内交流、讨论、质疑。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最后,我也想引用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