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毕业生的感言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一个毕业生的感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与大家一起来聆听毕业生的感言

高考成绩分数已经在昨天下来了,那时的我真的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真的,迷茫与彷徨在我的心中隐隐挣扎,它们就像一只巨大的手紧紧的扼住了我脆弱的幻想,一切都被无情的粉碎。而我则更像一支孤独兽,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舔舐着自己流着鲜血的伤口。沉默里,我却故作从容的忽视这一切。可又有多少人明白那隐藏于从容背后的惨淡,一种无力的惨淡和被人耻笑的懦弱。

抉择中,我却无法毅然割舍曾今心酸的回忆,可是生命却不会因为我的的停滞于驻目而露出同情。我的心中依然有当年赤红的太阳,却始终没有可以支撑的天空。

我会去前进,义无反顾的前进,尽管看不见希望,尽管没有了当时的轻狂,尽管永远也找不到挥洒在曾今的目光。可是路一直都在!档我们背着伤痛前行时尽管沉重的压着自己喘不过气来,可是他也令我们坚定了自己的目光和一种叫做责任的高尚。因此生命中纵然出现这样的事也别无他法,我们应当学会去面对与抉择,每一条路都是通向人生的割舍,或许当你选择时感到疑惑,但也正因如此才让本是短促的时间迸发出惊人的魅力。每个人都应该从心灵中去恪守这一切,记得那些曾铭记于心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一个疯子的毕业感言


一个疯子的毕业感言

其实,我并没有醉。。。。。
说实话,我对这次毕业典礼没什么感觉,无论是那些震耳欲聋的吼叫,还是其它以发泄为名的行为。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我正如卫生间的水龙头一样,什么也没有留下,自然什么也没有带走,也就不会有离别的伤悲,也就挤不出一滴或真或假的眼泪。真可谓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竟是无情人!
是的,我真的发现高中三年真的是白混了,不仅仅是那一套套又厚又硬又重又不值钱的卷子,一本本只教你应试的臭书,一条条扼制心灵的规律;而且是那不知寂寞的寂寞,那只为攀比的攀比,那超越无聊的无聊。。。。
我突然意识到所谓朋友的重要性,所谓伙伴的必要性,抑或是机友、偶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需要合作。但我又害怕合作,因为在合作中,个人的力量显示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日益纷繁的竞争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许多人坚信没有永远的朋友,却有无尽的敌人,因此,嫉妒、怨恨、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唯我独尊的思想或许早已根深蒂固,利用、抛弃、背叛正扼杀着世间的正义与真挚的情感。我痛恨竞争,痛恨这个让世界陷入热战、冷战、疯狂、一片混乱的魔鬼。
我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懦弱的人,我从来没有勇气去改变,甚至没有勇气去痛斥(至少在公共场合不敢),我不想去做一个所谓的因时应试的良民,但又没有成为一个准AT(Angry Teen)的勇气。我徘徊又彷徨,原来我只为一些人定的所谓规律定则而活着,原来我只是一个沉默的反抗者。沉默的也能成为反抗者?我勒个去!
是神马?为神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想起了说这句话的那个人,这并不一定是真理,而且在当时也无人理会,可以却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许现在的愤青、非主流不被承认,但时间必然能见证他们的意义和价值,又有谁能够阻挡?
废话了这么多,我只是一个被遗忘的可怜人。可怜吗?不可怜吗?我一直在逃避。是吗?不是吗?我屡次思考这个困扰着我的问题,难道我真的要融入那无边的喧嚣与浮华吗?难道为金钱权力而生、为利益名誉而死,就是人生真正的意义吗?
我艹,这就是河蟹吗?一只长期潜伏在人类之中的异兽!
更多毕业感言推荐:毕业典礼感言文章 20xx年毕业感言 最新大学生的毕业感言

一个孩子的毕业感言


一个孩子的毕业感言

在20xx年6月的第3个星期四。

盼这一天我盼了很久,原以为会仰头放声大笑的。世事难料,毕业典礼上一直压抑情绪,回家后才彻底妥协最终还是以挥泪千行与你们相别虽然只相处了两年,但还是有些不舍的。两年啊730天啊!时光如同白驹过隙。回想几个月前,我一直盼这一天的到来。数着天天过日子。那是完全没有料到自己会眷恋那些孩子那些事。

现在才知道珍惜时间,珍惜光阴。人往往是在亲身经历某种事情后才会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讲真的,我一直不愿意相信我的小学生活就这样逝去,六年光阴就这样过。至多百岁,想想我一生有多少个六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但有些事经历过也未必不好。有那样的经历也算是特别的。但有些事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足矣。

人越成长似乎就越来越难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当一段旅程快走到终点的时候,到达成长途中的某个驿站的时候,这样的感觉便会愈演愈烈。

从哪里说起。

最怀恋的地方是沙小旗台旁的几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它们是好样的!每年它们都能很正常很基本地遵循大自然春华秋实的规律,有春意的萌芽,有盛夏的繁盛,有秋风扫落叶,有北风吹枯枝,有生命的叹息,也有生命的轮回。

不能忘。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

-.如果我有一个多啦A梦.

-.如果我们珍惜一起生活的每一天.

假设总是最没有意义的恐慌.

还有说不完的话。而它们此刻积聚在我的喉咙口,就像遇水而膨胀的根茎,生发出串状圆形的果实。结结实实地堵塞住了。发不出声来。所有词句仿若融在身体的酒精,只能在皮下徒劳地沸腾。

--.时空倒错。

这几天不断在回忆过去。哪怕在梦中。循环,往复。

-. 循环,往复。

这样结束的。

在这个宁静的夏天结束。

不知以后是否还能相遇。

何时何地。

一切随缘把。

只要这样想

这样想就行了。

一个清华学生的毕业感言


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

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

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

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

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

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其实很多用人单位很无知。他们不知道好多大学学的课程学的都是老黄历的知识外加反美宣传政治教育,老黄历的知识是供那班教授作授课用,因为他们所懂也就是那么多。至于反美宣传政治教育,则是供培养接班人用的。所学与所用无关,这就是中国的教育。

其实很多大学生很幼稚。他们自以为是科技人才,根本不知道中国不同美国,中国发展压根就不是靠科技力量,而是靠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和外来投资。前者加上靠压榨外企民企撑起来的行政事业单位,就是中国的用人单位。世界很现实,大学生应该反问自己?你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什么效益?你愿意象一个鞋厂工人去做鞋换取500RMB/M的工资吗?

为什么美国有硅谷,台湾有科技园?而在中国生产鼠标的企业,居然也敢号称高科技企业?有大学生思考过:中国所谓科技企业有几分高科技含量?中国为什么就是没有发展高科技的大环境?既然中国需要的是廉价劳力而非科技人才,那么大学生的窘况就可想而知。

大学生已被校园抛弃!

不少中学生写作文都会写:国家平均花在每个大学生身上一万元……我们日后自当为国家奉献力量云云。年轻和幼稚使他们忘却问一个问题:那一万元用哪去了?他们踏入大学,才发现大学教职员工居然有一半多的行政人员,闲着没事干却待遇优厚,有人的所有工作仅仅是学期初给学生证盖个章。原来国家的教育经费花来养这班闲人了,计算时却按人头摊算到倒霉的大学生身上。进一步,教育经费哪里来?还不是纳税人——普通的工人农民,众多学生的父母。普通民众的钱转了一圈花到自己子女身上(如上述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子女还要在作文中满怀感激国家之情,这可谓中国特色的教育。

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其实学校已经沦落为牟利的工具,换个时髦的名词是“拉动内需”。按此逻辑下去,开设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促进消费行为而已,学什么内容,是否有利学生发展与就业,则是被忽略的。无数家长省吃俭用仅仅是为了孩子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最终好的大学,“惟有读书高”养肥了中国大学里的某些人。

收费高,内容次,毕业就一脚把你踢出校门让学生自生自灭。也难怪现在如此多家长做出明智的选择:送小孩去国外读书。

中国的讲师教授们,一方面受到工作生活巨大压力,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保住饭碗而向学生撒谎。明明教材已经过时,非要说成是基础;明明对未来工作毫无用处,又可以编些“人的眼光要长远”(将来失业十年后或许有用)“掌握的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方法”(反正到了社会你又要从头学起)之类的谎言。经典案例是某计算机教授居然用一节课讲热启动冷启动,没办法他懂的也就那么多。如果个个学生都不来听课,教师就会失业,这就是谎言产生的原动力。

有幼稚倾向的大学生向用人单位提待遇要求时,会提起读大学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可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这仅仅是因为读大学成本高昂而已,谁告诉你读完大学一定回报丰厚。你中了一场骗局并交了惨重的学费当了冤大头, 你的买主——用人单位可没有义务将高昂的成本承受下来,如果你无法为老板们挣得比你工资多得多的钱的话。

大学生已被舆论抛弃

我觉得这部分是最让人恶心的部分。

翻开报纸等主流媒介。当大学生在就业困境中彷徨无助时,总有一些假惺惺的忠告:大学生能力不足,心高气傲,应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大学生能力不足?你安排的是什么岗位?我见过有大学生在银行数钞票不如中专生熟练。这叫能力?

心高气傲?我不相信大学生愿意在银行数钞票数一辈子。这么多中国大学生往国外跑,往外企跑,那些国企民企不去检讨自己无法创造一个吸引大学生长久工作的环境,反倒是怪外国人挖了中国人才(你说怪不怪,这时候倒是重视大学生了,不敢多说大学生能力不足心高气傲)。

应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好冠冕堂皇啊。这句话最阴险,也最能暴露某些人的嘴脸。通常说这种话的都是所谓的教育专家和教育部的官僚。此话怎解,500元/月的工资你干吗?300呢,

200呢?我敢保证专家们一定会大力劝大学生接受:降低要求嘛,有你做就不错了。他们会迫不及待的告诉你:失业完全是你自己的责任(再来一次大学生能力不足心高气傲说)。他们巴不得给你支招:援助西部,把你打发到西部哪个穷山僻壤去领取100元/月工资,死在那里就更好。

这些专家和教育官僚,不是站在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位置为他们说话,而是一屁股站在所谓维护社会稳定的位置说些不嫌腰疼的屁话,核心就是要大学生接受不利的生存状况。西方研究显示高失业率是高犯罪率和社会动乱政权更迭的诱因。社会有如此多的大学生失业,自然是怨气冲天。可别小看这个群体,这可是有着相当智慧的一群人。稳定压倒一切,如何降低失业率?因此专家们热心于“教育”大学生去接受普通工人的低待遇,“教育”大学生不要随便跳槽?

从来这世界便没有救世主?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生,我在此写下自己的感受。鲁迅读礼教书读出了两个字:吃人。而从中国的课本可读出两个字:愚民。大学生应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穿社会的谎言,凭借自己的智慧,就不会没有出路。最可悲的是那些所谓“粪青”,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真不知道要倒霉到何年何月。

大学生只要不被自己抛弃,就不会给希望和未来所抛弃。

[一个清华学生的毕业感言]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