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3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3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教师的挑战》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1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佐藤学教授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教学场景:

这是以一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小林老师要在一节课中通过一道例题理解比例的四种不同的解法,刚开始教学开展得很顺利,突然学困生健治说,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讨论的解法。小林老师就请了一位同学解释,但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我肯定会说:下课后,老师再单独和你解释。这样做,就是不想影响上课节奏。可是,小林老师没有这样处理,因为他知道这会使健治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为0,他又请了好几位同学解释,直至他明白为止。本应3分钟完成的教学环节,却为了一个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钟。有必要吗?这让我产生了疑问。

但再往下阅读,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同学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健治理解时,其实更多的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越说越详细,不断地把知识分解内化。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不懂就问,而且无论何时提出疑问,老师和同学就愿意帮助你。

读了此书,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关注每位学生,提高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上,和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观点相比,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时,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说符合老师要求的回答。其实不然。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虽然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的观点同样精彩,教师不应刻意扼杀他们想要发言的机会。

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正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2

读完《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我印象最为深刻要属倾听。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现在教育改革经常会提到构建和谐课堂,而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懂得倾听。

也许有人会认为倾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认真听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倾听教学应该是相互的,而并非是我们教师一味地命令、要求学生要按照我们的想法、思路来回答。现在我们教师所进行的倾听教学,多半是让学生倾听自己的话语的一种教学,而不是在教学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教学。那么我们教师到底凭借什么去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呢?

我想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其实很难。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和大家说说吧。那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泼,语文课的课堂氛围相对而言也比较轻松、活跃、和谐。可是我上了若干堂课后,我发现有个学生不管我上诗歌还是现代文阅读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教学,他总是趴在桌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这种情况我时常会走到他的身边提醒他,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在上课时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当时也很诧异,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

我当时尴尬级了。因为在我想来,高一新生或多或少还是会有点惧怕老师的,他们就算是应付老师也会说一些的,可这位学生的答案着实让我吃惊了不少。后来我课后又找这位学生交流了一下,他说,他从初中开始上课就一直睡觉的,老师也习惯了,不去理他的,他也习惯了。所以当我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吃惊了一下,也的确不知道。虽然他一再说自己习惯了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可是我听来却很不是滋味。其实像这样情况的学生每个班都会有。他们往往成绩不怎么样,经常违纪违规,作业不及时完成。我们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师刚开始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单独找这些学生交流,当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事后没有什么长进后,长时间下来我们就容易把这部分学生边缘化,而这部分学生也慢慢地会觉得难以融入这个集体中。师生关系就这么恶性循环着。

《教师的挑战》一书作者佐滕学先生明确地告诉我们: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这里佐藤学先生强调是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而不是绝大部分学生。像我们中国的中学,每个班基本在45名学生左右,这些学生的基础不一,个性不同,要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很羡慕日本的班级,学校规模不大,20多个孩子以U型排列围聚来老师身边,这样的教学真是别样的风景。中国教室里的学生多,不能成为我们不做到这一点的理由,我相信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师生关系一定可以更和谐。

其次我觉得一切教学的展开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虽然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可我觉得我们这点做得并不是那么地号。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老师一个问题抛出后往往会倾向于请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答案往往会更接近所谓的参考答案,这样老师就可以更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真正好的课堂应当是生成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真正地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山崎老是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了这点。他的话语都是恳请与感谢的,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语。在山崎老师的课堂中,学习是同教科书的对话,是同他人的对话,是同自身的对话。他的每一个话语都经过深思熟虑,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他的每一个话语都充满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他采取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同教科书对话,借助同伙伴的切磋来发展自己的理解。的课堂策略。

在课堂里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教师要自身甘愿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要走进每个孩子身边,站在他的身旁,弯下腰去倾听,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去学习。如果没有倾听的过程,课堂再怎么热闹,学生的发言再怎么踊跃,他们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地,最初与最后的发言内容很难发生变化。而经历了倾听阶段的学生,他们思考的内容会更加真实,并且能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才能促进合作学习。这样也才能创设一个真正的宁静课堂啊!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3

《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所提到的先进的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将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很多优秀课样例供我们分析学习,我们可以结合理论充分体会到先进教学模式课堂是如何实施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形式变化

宁静的课堂革命发展方向是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各自呆坐的学习转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了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学生4、5人围在一个书桌上,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教师渐渐变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或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内容方方面教科书只是配角,学生以有探究价值的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的学习。

2.倾听式学习

合作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作为学生,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引导,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勇敢地提出来,同学们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纳,胸有成足地应对,绝对不可以忽视孩子们提出的任何一个细小问题。在倾听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运用适当的连接语或引导语使偏离书本的学生回到正题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提问以及想法犹如一个个音符,而老师要做的事把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响乐似的课堂。在倾听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反刍来解决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间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整堂课紧凑连贯,生动有趣。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回答,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

3.个体与个体的链接

和谐交响的课堂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开始,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教学创造很大程度上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息息相关。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表达的观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老师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们一同探究解决。倾听时还要注意语言与体态,例如要靠近需要帮助的儿童,应站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注意观察孩子,从眼神以及表情判断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同时鼓励那些没有自信发言的孩子。孩子在探究学习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就引出了新的探究。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将的探究问题串起来,把教材内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4.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以探究式教学为中心,围绕一个值得探究的主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课堂主要以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主,课堂的形式多养化,可以以实验,故事会,辩论,游戏,小组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这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究主题后会生成高质量的作品。

二.学校改革

1.学习参与的实践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家长不应是参观者,他们也要参与到教与学中,成为孩子的辅助教师。我们可以给家长一封信,告知该探究中心以及方向,家长会协助孩子查资料,调查、参观某地,拍照,做实验等,促使孩子对主题中心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当然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他们也会在网上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我们的家长会实际上也是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究学习的过程。为了和家长有更多的沟通学习机会,我还申请了我们班的博客方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扩展知识面,以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所以说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学习的参与者。

2.信任缔结的共同体

信任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应互相信任。信任是对人尊重的一种体现。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还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就急着说出了答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担心他们说不出而出现空堂的表现,而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错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会使他取得很大的进步。

3.评价方式改革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以分数和等级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地反应孩子的表现,我们最好选择文章记录式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以及学校情况给出一个全方位评价,指出优缺点,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本书还提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优秀作品,方便评价,这方面我们也正在做,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4.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

学校是教师们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本书也提到课堂改革需要老师们之间分享经验,互相听课观摩学习,甚至请专家知道培训。这一点我们部门做的很好,今后我也会抓住机会听更多的课,不断地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5.教室布置以及座位安排

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强调了教室的布置。要用学生的作品装饰教室来营造出家的氛围。学校以后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小班教学,传统的成排成列的桌椅摆放形式将被分小组排座方式替代,因为这样的座位便于小组探究学习。为了使小组探究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分组也是要考虑文化和能力差距,同时还要考律国际等多方面因素,是学生不致孤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外先进的理念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必须要运用好这种先进理念,我们的学校设施,教学对象以及所有的条件也都与这种理念相吻合。我相信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会在教学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教师的挑战寒假读书心得3篇


《教师的挑战》一书对21世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挑战寒假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的挑战寒假读书心得范文1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佐藤学教授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教学场景:

这是以一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小林老师要在一节课中通过一道例题理解比例的四种不同的解法,刚开始教学开展得很顺利,突然学困生健治说,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讨论的解法。小林老师就请了一位同学解释,但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我肯定会说:下课后,老师再单独和你解释。这样做,就是不想影响上课节奏。可是,小林老师没有这样处理,因为他知道这会使健治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为0,他又请了好几位同学解释,直至他明白为止。本应3分钟完成的教学环节,却为了一个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钟。有必要吗?这让我产生了疑问。

但再往下阅读,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同学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健治理解时,其实更多的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越说越详细,不断地把知识分解内化。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不懂就问,而且无论何时提出疑问,老师和同学就愿意帮助你。

读了此书,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关注每位学生,提高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上,和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观点相比,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时,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说符合老师要求的回答。其实不然。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虽然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的观点同样精彩,教师不应刻意扼杀他们想要发言的机会。

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正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教师的挑战寒假读书心得范文2

手捧着《教师的挑战》一书细细读来,让我对21世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众所周知,法国的学校是欧洲国家中传统学校样式比较明显的国家。可即便是法国的教室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在进行活动式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他们的儿童们3---5人一组,分成6桌坐,通过交流来展开学习。他们每桌的学生都会互相听取同伴的意见,互相切磋进行多样思考的学习。为什么他们的合作学习能进行地这么顺利有效呢?其秘诀在于教师对小组构成的考量与教师细致的应对。教师在编组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文化和能力的差异。各组的儿童的学习能力相当,同时还考虑了文化、国际等因素,使学生不致孤立。正是通过这种考虑所编的小组才具备合作学习的条件。

我们学校的学生与法国学校的学生相比较来说应该远没有他们杂,因为我们的班级大多数孩子都来自于同一个地区,所以没有文化与国际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在编组时更多的就是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差异了。

我在编组时第一考虑到的是这个组的领军人物,也就是组长。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见成效,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在组内找好这样一位领导者,带领着组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组长必须在学习等方面能给组员带来威信的。所以在选拔时,我仔细观察班级中一些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达、概括、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的候选人。选拔好了组长,还要对组长候选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尽快上岗。首先,召集这些候选人学会一些在刚开始组织小组活动时的语言,这些语言要简洁,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始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组员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学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口舌之争。其次,要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要对组长进行组织、管理上的培训。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团体,必须是团队行动。组长要在活动中对自己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组织、管理,不然活动时就成了一盘散沙。比如,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当一个组员在发言或读书时,都要提醒其他组员认真听讲,这样既可以使小组成员懂得尊重别人,又能锻炼组内成员的听的能力,如果对别人的发言有异议,也要等别人说完才能再提出;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自信心足,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最后小组长在所有成员交流完之后,还可以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一句话的点评表扬(尽量以表扬为主,也可事先教给组长一些简单的点评语),这样一个小组的积极性就会被带动起来,学习起来也会更主动、更带劲、更有效。最后,还要教会组长掌握好学习的时间,确保每个成员在适当的时间干恰当的事,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题。及时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和结束讨论。必要时要阻止小组成员的不规范的动作和语言。

编组第二考虑的是小组成员的确定。我们小组的人数定为每组4人(包括一个组长),那么这些人怎么产生呢?我是让组长自己选组员,我在组长选组员之前先把选择的要求说清(否则他们肯定会选自己的好朋友),要注意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的差异,每一组必须男女搭配,学习能力有上有下,性格上有活泼有沉稳,这样的小组一起学习,组员之间能互补,学习起来会相对轻松一些。如果组长选择的组员有问题,那么教师再介入进行安排,因为是组长自己选择组员,那么在合作学习时气氛肯定会更融洽,更利于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腼腆变为了活泼,从胆小变成了自信,这是一种适应于现在教学的有效活动。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行之有效,那么小组创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一块基石。只有把基石建好,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

教师的挑战寒假读书心得范文3

哲学上讲: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正确的认识,如果落后于当时的实际,条件成熟了还不去做某种事,一般叫右倾保守主义。细细品读《教师的挑战》一书,联想起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由地进行了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右倾了,保守了。

就像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课堂上,我们什么都要详细讲解,讲得明确而又实在,以至于学生的思维空间都被教师的指导所填满,学生的灵气都被教师的才气所抑制了,最终,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勤教师教出了笨学生。

其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学的一切目的归根究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尽最大所能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变被动为主动,让主动引领学生的一切学。因为主动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习效率。

研究表明,主动学习的效率是被动学习的四倍到十倍以上,这是因为对于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他总是处于亢奋的状态,因而胆大心细,注意搜寻和分析信息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遇到困难时,他会调动全身的细胞来寻求突破的契机。

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时,我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教学时不管我如何设计,如何启发,从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就是无法真正体悟到二小的勇敢,故事的感人。于是在另一班我换了种教法,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静静地欣赏同名歌曲,结果一曲方罢,很多同学已是泪花闪闪,问及此刻的感受,孩子们都说感动得只想哭,这时,我顺势让学生结合课文来说说感动的原因,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跳入了我事先预设好的陷阱。整节课没有了我的滔滔不绝,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如林的小手,发光的小脸,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这些都向我们明确了一点,教学时,我们有必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天分,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或思考能感知的内容和理解的问题,教师退而不讲;只在在学生困惑、难于理解的地方,四两拨千斤地进行适当梳理、补充。课堂上,去除多余的讲解,多余的提问,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掌握由学会走入会学的必然王国。

相信学生的潜能,不仅仅是表现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体现在当学生学习陷入短路时,教师要学会期待。

期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带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有趣。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过程,精彩是结果。

课堂上,我们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听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

我们看到一些课堂实录中,那些大师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气定神闲。课堂上说的每句话,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寓意无穷,没有一句是赘言,即使学生的理解与老师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老师也能循循善诱,顾左右而不言他,最终达到异曲同工之美妙境界。

每个学生就是一座宝藏,那里有源源不断的能量等着你去挖。相信你的学生,你会发现教育的确是件痛并快乐的事情。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


教师的挑战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教师的挑战》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1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佐藤学教授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教学场景:

这是以一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小林老师要在一节课中通过一道例题理解比例的四种不同的解法,刚开始教学开展得很顺利,突然学困生健治说,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讨论的解法。小林老师就请了一位同学解释,但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我肯定会说:下课后,老师再单独和你解释。这样做,就是不想影响上课节奏。可是,小林老师没有这样处理,因为他知道这会使健治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为0,他又请了好几位同学解释,直至他明白为止。本应3分钟完成的教学环节,却为了一个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钟。有必要吗?这让我产生了疑问。

但再往下阅读,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同学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健治理解时,其实更多的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越说越详细,不断地把知识分解内化。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不懂就问,而且无论何时提出疑问,老师和同学就愿意帮助你。

读了此书,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关注每位学生,提高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上,和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观点相比,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时,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说符合老师要求的回答。其实不然。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虽然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的观点同样精彩,教师不应刻意扼杀他们想要发言的机会。

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正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2

读完《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我印象最为深刻要属倾听。 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现在教育改革经常会提到构建和谐课堂,而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懂得倾听。

也许有人会认为倾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认真听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倾听教学应该是相互的,而并非是我们教师一味地命令、要求学生要按照我们的想法、思路来回答。现在我们教师所进行的倾听教学,多半是让学生倾听自己的话语的一种教学,而不是在教学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教学。那么我们教师到底凭借什么去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呢?

我想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其实很难。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和大家说说吧。那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泼,语文课的课堂氛围相对而言也比较轻松、活跃、和谐。可是我上了若干堂课后,我发现有个学生不管我上诗歌还是现代文阅读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教学,他总是趴在桌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这种情况我时常会走到他的身边提醒他,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在上课时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当时也很诧异,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

我当时尴尬级了。因为在我想来,高一新生或多或少还是会有点惧怕老师的,他们就算是应付老师也会说一些的,可这位学生的答案着实让我吃惊了不少。后来我课后又找这位学生交流了一下,他说,他从初中开始上课就一直睡觉的,老师也习惯了,不去理他的,他也习惯了。所以当我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吃惊了一下,也的确不知道。虽然他一再说自己习惯了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可是我听来却很不是滋味。其实像这样情况的学生每个班都会有。他们往往成绩不怎么样,经常违纪违规,作业不及时完成。我们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师刚开始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单独找这些学生交流,当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事后没有什么长进后,长时间下来我们就容易把这部分学生边缘化,而这部分学生也慢慢地会觉得难以融入这个集体中。师生关系就这么恶性循环着。

《教师的挑战》一书作者佐滕学先生明确地告诉我们: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这里佐藤学先生强调是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而不是绝大部分学生。像我们中国的中学,每个班基本在45名学生左右, 这些学生的基础不一,个性不同,要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很羡慕日本的班级,学校规模不大,20多个孩子以U型排列围聚来老师身边,这样的教学真是别样的风景。中国教室里的学生多,不能成为我们不做到这一点的理由,我相信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师生关系一定可以更和谐。

其次我觉得一切教学的展开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虽然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可我觉得我们这点做得并不是那么地号。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老师一个问题抛出后往往会倾向于请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答案往往会更接近所谓的参考答案,这样老师就可以更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真正好的课堂应当是生成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真正地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山崎老是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了这点。他的话语都是恳请与感谢的,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语。在山崎老师的课堂中,学习是同教科书的对话,是同他人的对话,是同自身的对话。他的每一个话语都经过深思熟虑,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他的每一个话语都充满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他采取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同教科书对话,借助同伙伴的切磋来发展自己的理解。的课堂策略。

在课堂里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教师要自身甘愿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要走进每个孩子身边,站在他的身旁,弯下腰去倾听,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去学习。如果没有倾听的过程,课堂再怎么热闹,学生的发言再怎么踊跃,他们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地,最初与最后的发言内容很难发生变化。而经历了倾听阶段的学生,他们思考的内容会更加真实,并且能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才能促进合作学习。这样也才能创设一个真正的宁静课堂啊!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3

《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所提到的先进的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将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很多优秀课样例供我们分析学习,我们可以结合理论充分体会到先进教学模式课堂是如何实施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形式变化

宁静的课堂革命发展方向是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各自呆坐的学习转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了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学生4、5人围在一个书桌上,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教师渐渐变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或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内容方方面教科书只是配角,学生以有探究价值的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的学习。

2.倾听式学习

合作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作为学生,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引导,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勇敢地提出来,同学们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纳,胸有成足地应对,绝对不可以忽视孩子们提出的任何一个细小问题。在倾听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运用适当的连接语或引导语使偏离书本的学生回到正题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提问以及想法犹如一个个音符,而老师要做的事把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响乐似的课堂。在倾听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反刍来解决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间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整堂课紧凑连贯,生动有趣。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回答,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

3.个体与个体的链接

和谐交响的课堂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开始,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教学创造很大程度上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息息相关。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表达的观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老师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们一同探究解决。倾听时还要注意语言与体态,例如要靠近需要帮助的儿童,应站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注意观察孩子,从眼神以及表情判断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同时鼓励那些没有自信发言的孩子。孩子在探究学习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就引出了新的探究。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将的探究问题串起来,把教材内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4.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以探究式教学为中心,围绕一个值得探究的主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课堂主要以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主,课堂的形式多养化,可以以实验,故事会,辩论,游戏,小组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这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究主题后会生成高质量的作品。

二.学校改革

1.学习参与的实践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家长不应是参观者,他们也要参与到教与学中,成为孩子的辅助教师。我们可以给家长一封信,告知该探究中心以及方向,家长会协助孩子查资料,调查、参观某地,拍照,做实验等,促使孩子对主题中心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当然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他们也会在网上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我们的家长会实际上也是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究学习的过程。为了和家长有更多的沟通学习机会,我还申请了我们班的博客方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扩展知识面,以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所以说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学习的参与者。

2.信任缔结的共同体

信任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应互相信任。信任是对人尊重的一种体现。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还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就急着说出了答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担心他们说不出而出现空堂的表现,而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错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会使他取得很大的进步。

3.评价方式改革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以分数和等级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地反应孩子的表现,我们最好选择文章记录式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以及学校情况给出一个全方位评价,指出优缺点,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本书还提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优秀作品,方便评价,这方面我们也正在做,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4.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

学校是教师们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本书也提到课堂改革需要老师们之间分享经验,互相听课观摩学习,甚至请专家知道培训。这一点我们部门做的很好,今后我也会抓住机会听更多的课,不断地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5.教室布置以及座位安排

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强调了教室的布置。要用学生的作品装饰教室来营造出家的氛围。学校以后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小班教学,传统的成排成列的桌椅摆放形式将被分小组排座方式替代,因为这样的座位便于小组探究学习。为了使小组探究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分组也是要考虑文化和能力差距,同时还要考律国际等多方面因素,是学生不致孤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外先进的理念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必须要运用好这种先进理念,我们的学校设施,教学对象以及所有的条件也都与这种理念相吻合。我相信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会在教学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秉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1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佐藤学教授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教学场景:

这是以一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小林老师要在一节课中通过一道例题理解比例的四种不同的解法,刚开始教学开展得很顺利,突然学困生健治说,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讨论的解法。小林老师就请了一位同学解释,但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我肯定会说:下课后,老师再单独和你解释。这样做,就是不想影响上课节奏。可是,小林老师没有这样处理,因为他知道这会使健治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为0,他又请了好几位同学解释,直至他明白为止。本应3分钟完成的教学环节,却为了一个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钟。有必要吗?这让我产生了疑问。

但再往下阅读,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同学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健治理解时,其实更多的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越说越详细,不断地把知识分解内化。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不懂就问,而且无论何时提出疑问,老师和同学就愿意帮助你。

读了此书,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关注每位学生,提高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上,和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观点相比,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时,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说符合老师要求的回答。其实不然。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虽然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的观点同样精彩,教师不应刻意扼杀他们想要发言的机会。

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正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2

读完《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我印象最为深刻要属倾听。 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现在教育改革经常会提到构建和谐课堂,而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懂得倾听。

也许有人会认为倾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认真听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倾听教学应该是相互的,而并非是我们教师一味地命令、要求学生要按照我们的想法、思路来回答。现在我们教师所进行的倾听教学,多半是让学生倾听自己的话语的一种教学,而不是在教学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教学。那么我们教师到底凭借什么去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呢?

我想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学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不要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其实很难。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和大家说说吧。那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泼,语文课的课堂氛围相对而言也比较轻松、活跃、和谐。可是我上了若干堂课后,我发现有个学生不管我上诗歌还是现代文阅读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教学,他总是趴在桌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这种情况我时常会走到他的身边提醒他,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在上课时点名让他回答问题,他当时也很诧异,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

我当时尴尬级了。因为在我想来,高一新生或多或少还是会有点惧怕老师的,他们就算是应付老师也会说一些的,可这位学生的答案着实让我吃惊了不少。后来我课后又找这位学生交流了一下,他说,他从初中开始上课就一直睡觉的,老师也习惯了,不去理他的,他也习惯了。所以当我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吃惊了一下,也的确不知道。虽然他一再说自己习惯了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可是我听来却很不是滋味。其实像这样情况的学生每个班都会有。他们往往成绩不怎么样,经常违纪违规,作业不及时完成。我们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师刚开始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单独找这些学生交流,当我们发现这些学生事后没有什么长进后,长时间下来我们就容易把这部分学生边缘化,而这部分学生也慢慢地会觉得难以融入这个集体中。师生关系就这么恶性循环着。

《教师的挑战》一书作者佐滕学先生明确地告诉我们: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这里佐藤学先生强调是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而不是绝大部分学生。像我们中国的中学,每个班基本在45名学生左右, 这些学生的基础不一,个性不同,要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很羡慕日本的班级,学校规模不大,20多个孩子以U型排列围聚来老师身边,这样的教学真是别样的风景。中国教室里的学生多,不能成为我们不做到这一点的理由,我相信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我们师生关系一定可以更和谐。

其次我觉得一切教学的展开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虽然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可我觉得我们这点做得并不是那么地号。我们的课堂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老师一个问题抛出后往往会倾向于请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答案往往会更接近所谓的参考答案,这样老师就可以更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其实真正好的课堂应当是生成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真正地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山崎老是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了这点。他的话语都是恳请与感谢的,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语。在山崎老师的课堂中,学习是同教科书的对话,是同他人的对话,是同自身的对话。他的每一个话语都经过深思熟虑,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他的每一个话语都充满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他采取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同教科书对话,借助同伙伴的切磋来发展自己的理解。的课堂策略。

在课堂里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教师要自身甘愿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要走进每个孩子身边,站在他的身旁,弯下腰去倾听,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去学习。如果没有倾听的过程,课堂再怎么热闹,学生的发言再怎么踊跃,他们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原地,最初与最后的发言内容很难发生变化。而经历了倾听阶段的学生,他们思考的内容会更加真实,并且能获得生动而丰富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才能促进合作学习。这样也才能创设一个真正的宁静课堂啊!

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篇3

《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所提到的先进的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将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很多优秀课样例供我们分析学习,我们可以结合理论充分体会到先进教学模式课堂是如何实施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形式变化

宁静的课堂革命发展方向是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各自呆坐的学习转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了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学生4、5人围在一个书桌上,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从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教师渐渐变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或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内容方方面教科书只是配角,学生以有探究价值的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的学习。

2.倾听式学习

合作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作为学生,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引导,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勇敢地提出来,同学们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要不折不扣地接纳,胸有成足地应对,绝对不可以忽视孩子们提出的任何一个细小问题。在倾听的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运用适当的连接语或引导语使偏离书本的学生回到正题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提问以及想法犹如一个个音符,而老师要做的事把这些音符集中到一起,形成交响乐似的课堂。在倾听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运用反刍来解决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间良好的倾听习惯会使整堂课紧凑连贯,生动有趣。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回答,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

3.个体与个体的链接

和谐交响的课堂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开始,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教学创造很大程度上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息息相关。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以及表达的观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们的想法。我们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老师认真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们一同探究解决。倾听时还要注意语言与体态,例如要靠近需要帮助的儿童,应站在其触手可及的地方,注意观察孩子,从眼神以及表情判断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同时鼓励那些没有自信发言的孩子。孩子在探究学习的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这就引出了新的探究。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将的探究问题串起来,把教材内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4.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以探究式教学为中心,围绕一个值得探究的主题,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课堂主要以提问和解决问题为主,课堂的形式多养化,可以以实验,故事会,辩论,游戏,小组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这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探究主题后会生成高质量的作品。

二.学校改革

1.学习参与的实践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家长不应是参观者,他们也要参与到教与学中,成为孩子的辅助教师。我们可以给家长一封信,告知该探究中心以及方向,家长会协助孩子查资料,调查、参观某地,拍照,做实验等,促使孩子对主题中心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当然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他们也会在网上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我们的家长会实际上也是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探究学习的过程。为了和家长有更多的沟通学习机会,我还申请了我们班的博客方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扩展知识面,以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所以说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学习的参与者。

2.信任缔结的共同体

信任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应互相信任。信任是对人尊重的一种体现。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还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就急着说出了答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担心他们说不出而出现空堂的表现,而后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错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会使他取得很大的进步。

3.评价方式改革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以分数和等级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地反应孩子的表现,我们最好选择文章记录式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以及学校情况给出一个全方位评价,指出优缺点,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本书还提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优秀作品,方便评价,这方面我们也正在做,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4.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共同成长

学校是教师们互相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本书也提到课堂改革需要老师们之间分享经验,互相听课观摩学习,甚至请专家知道培训。这一点我们部门做的很好,今后我也会抓住机会听更多的课,不断地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3篇


《教师的智慧》并不是一本关于如何修炼教师智慧的揭密书,甚至在全书中我们亦鲜能找到诸如教育智慧、教师智慧或智慧教师这样的字眼。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范文1

最近,读了王晓春老师所著的《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他在书中讲述了100个教育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诠释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教师与家长的问题以及管理问题。驻足于一百个案例,不禁被那一个个智慧的火花所折服。作为读者,读着也想着,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他做得好在哪里?我正是在这样身临其境的阅读中收获教育的智慧。智慧来自学习。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老师都有切身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视野更宽阔,教育办法更有效。

智慧来自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时时站在学生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多替孩子们想想,师生彼此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涵,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和期待,同时也会让师生多收获一份快乐和欣幸!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蹲下身来,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想,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

智慧来自善思。没有思考的教育,教育方法就会简单,甚至是野蛮。在我们的身边,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但更多的和我一样,每天在疲惫中挣扎,难以享受作为班主任教师的幸福和愉悦,更多的是蒙在鼓里的教育者。我们缺少的就是思考,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关注教育现象、会静心思考、会潜心体会。不仅遇到问题要尽心思考,事后还要善于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反思,能使自己对工作更清楚,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还有待改进,该如何改进。如果一个老师从来都不反思的话,那么他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永远也不会向前迈进哪怕一步。反思,是改进的源泉。没有反思,哪来的改进策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使我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让我明白了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也更坚定了我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的信心,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执着地思考,深入地研究,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范文2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则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则就别想再走进教室。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次考及格了。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验。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验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一、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和基本学习方式。在知识增长比较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合适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来自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从线性学习向T型转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思想方法基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知识分化明显,分支学科主导的情况下,这也很自然的选择。但是在知识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剧,处理综合问题更显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养成为T型人才,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个巨大冲击。在变化中学习,能否在不断变化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发展的可能性。

三、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普遍的学习观念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这就是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要学会利用知识,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获取掌握知识。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寻找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你会逐渐的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发展前景。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懂得的东西再多,不会应用也白搭。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时间,与书本知识学习有冲突,但与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冲突。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如用心、自律、坚韧,比如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每位教师对如何上课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书?是凭自己的经验、传统、权威,还是凭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

教师的智慧读书心得范文3

最近看了《教师的智慧》一书,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生物教师读书心得3篇


教师的读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动力,是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取得长足发展的基本保证。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生物教师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教师读书心得范文1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书,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经常阅读有关生物学科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看一些杂志报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报刊会有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师专家对于生物教学方面的一些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学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师介绍的书中,《中学生物学》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图书馆翻阅了《中学生物学》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绍了许多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这一期报刊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文章作者陆新华辨析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时,又常出现着丝粒,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同,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结构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联系紧密,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教师廉洁读书心得3篇


读书,历来是一个被人尊崇的字眼;教师,又是一个与读书密不可分的职业。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师廉洁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廉洁读书心得范文1

在党支部廉洁读书活动的指引下,最近选读了一些文章,其内容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下面谈几点体会:

按照时代要求,挖掘、提炼、弘扬中华民族久远而深厚的优秀廉政文化资源,建设新时期的廉政文化,以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执政使命,这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自觉坚持廉洁从教,对于人民教师来讲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来受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传道,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品德,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

二、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品质。做廉洁自律表率,必须坚持终身修养,始终如一。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

三、要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从自己做起,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习,着力提高从政道德素质,形成廉洁从教的理念和行动的文化动力,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腐败、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只有发挥廉政文化潜在熏陶、引导、渗透、影响的力量,来感化、优化党员教师的从教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不愿腐败的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身为教育者、身为党员的我,通过学习,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廉洁从教的真正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无愧于共产党员、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师廉洁读书心得范文2

读《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有感

廉,言敛也。洁,净也。通俗的来讲,廉洁就是言行收敛,不受世俗丑行的污染。读完《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就是: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颗星,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而我却要说,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洁则是灵魂深处常吹的徐徐清风,要甘为人梯与园工,乐做春蚕与蜡烛,在教研的平凡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让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

《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这本书让我十分震撼,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悟。我用八个字静心、净心、镜心、修身来约束和警戒自己。

一、静心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追逐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贪污腐败等不良思想,影响着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因此,加强廉政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从各个方面对我们教师进行了指导,深入浅出的为我们教师的廉洁从教指明了方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教师的廉洁就是严谨求真做学问。如果你选择了教师,就必须学会静心,只有静下心来教书,才能潜下心来育人。至于待遇问题,虽不能算做仕,但也是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相信国家和政府会给予一个合理的回报。正如卢梭所说:一个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二、净心

孔子曰: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作为教师更应该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们面对的是嗷嗷待哺的渴望知识的学生,做学生求知与道德的楷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谓之可为。而通过倒卖教辅书、搞有偿家教、接收家长的宴请和钱物而获得额外回报,不但违反师德,也为社会公德所不容,此谓不可为也。教师的廉洁就是礼尚往来立师表、敬业爱生尽责任。《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就详细的向我们解释了何谓真正的礼尚往来,替教师解决了一个尴尬的难题。

读《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让我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我们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廉洁二字。因此,我们要洗净心灵的铅华,留下师德的纯真。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莘莘学子所敬重,为教师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

三、镜心

著名作家林青云曾经说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教师以什么为镜?一是社会公德;二是师德标准;三是学生的灿烂笑容;四是家长的眼睛深处;五是内心深处的大爱。如若抵抗不了外面世界的干扰,可以暂时关闭那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四、修身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只有我们自己做到己正,才能做到正人,只有做到了率先垂范,才能做到以身立教。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是为师立教之根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良心要用良心来熏陶。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都将始终高举一面廉洁的大旗!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廉洁读书心得范文3

教师廉政读书心得

随着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实施纲要》的颁发,把培养青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政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廉政文化进校园已正式纳入我国反腐倡廉教育的格局。在这个时候我校举办此次读廉政书,写勤廉得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不仅提倡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更注重强调教师的义务感和责任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更要强调廉洁从教,每位教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要使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始终保持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增强义务感和责任意识,就要做到以下几个坚持。第一,要坚持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勤勤恳恳重事业,兢兢业业思进取,默默无闻淡名利方可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的本

职工作。第二,要坚持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和发扬好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取得工作实效。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第三,要坚持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措施,可以时刻督促自己,查找自身不足。

时刻不忘自己的教师身份,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踏踏实实地做教书育人工作。

第四、坚持自我约束、廉洁从教。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

第五、坚持廉洁从事。应该具备一颗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平常之心。这平常之心就具体体现在少一些生活的比较,多一些对工作的思考;少一些对现实的不满,多一些对未来的展望;少一些无谓的妄想,多一些对教学的充实。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公正无私、廉洁从教的教师。反思自己目前的教学状态,站在教育者的立场,在教学理论的充实、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实践的用心、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现场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努力探索,使自己适应教学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具备培育学生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我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才有可能、才有能力实践于教学。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