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办工作总结

寸阴必珍,寸阳必争。新的工作阶段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走来,不要忘记准备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并无文体约束,语言可优美一些,感情可真挚一些。一篇工作总结需要具备什么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就业办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20xx年东方巴黎就业指导中心在院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品牌、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工作重心,“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办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今年的全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顺利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20xx年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20xx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实施就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
09年,我院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整理规划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自编《当前就业形式分析》、《事业职业就业》、《就业指导》、《高效人士的7搞好习惯》等10余篇课件,结合教务部门安排的职素课,对在校生实行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素教育,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自己、认识工作岗位;通过4个阶段24个课时的就业引导,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消除灰心丧气,萎靡不振等思想,鼓励毕业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清晰定位、明确目标、增强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六)完善制度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就业办工作的自我总结


XX年东方巴黎就业指导中心在院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拓展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学院品牌、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为工作重心,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办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特别对今年的全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顺利完成全年就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的自我总结如下:

一、XX年工作成绩与不足

(一)基本情况汇报

XX年全年共计安排学生就业人,占毕业人数的53.1%,按所在企业生产类型;外贸企业推荐人数21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7.6%,内销企业推荐人数181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56.2%,自主品牌企业人数48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29.9%,其他企业人数9人,占计划推荐人数的6.2%;从事就业岗位来看;推荐制版岗位11人,服装平面设计岗位84人,服装样衣岗位21人,qc跟单岗位23人,ie管理岗位37人,一线车工岗位132人,销售岗位95人。

(二)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今年全国高校有611万大学毕业生,相对我院的毕业生来讲,优势比较弱,为了更好将毕业生推荐出去,就业办利用新华、各行业网站、报纸、期刊、参与各类招聘会广泛收集信息,另外与合作单位、班主任、已就业学生、兄弟院校的沟通、介绍,深挖就业市场内部资源,采集大量的岗位信息,积极联系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拓宽就业市场;先后与50余家招聘企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今年我们借助教育集团公司的就业网平台,帮助学生熟悉网上就业流程、制作简历,上传简历,推荐优秀学员,手把手的教学生网上求职,帮助学生完成网上求职,自主就业率达31.6%;切实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

目前我院与智联招聘网、新华人才频道、新华就业网开展合作,XX年毕业生首先将实施网络就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集中优势 全面报道就业情况

就业办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全校现有对外宣传栏8个,就业办长期使用其中的5个专栏,全年更换就业新闻7次,调研报告4次、专场招聘会报道11次、同时对就业回访、招聘信息等相关内容做了及时的报道,利用教育集团网站、新华就业网、新华人才频道、兄弟院校就业板块等相关网络,及时更新我院相关就业内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在校生的就业信心。目前就业办正着手搜集成功学子素材,制做《东方巴黎故事》宣传册。

(四)及时反馈 促进教学管理的

就业办每个月对合作单位,通过上门访问、电话回访、邀请企业领导到校等多种方式,收集到就业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就业单位对我院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外,也了解到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情况;并将回访信息月末以就业工作报表(电子稿)的形式,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今年共计发送就业工作报表电子邮件9次,促进了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就业再就业工作总结


一、全面完成各项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

(一)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扎扎实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561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3.6%,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77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5%,登记失业率为3.17%。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各项任务。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有关新的再就业优惠政策。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我们制定了我县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工作意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不断开拓进取,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为政府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全县人民服务。

2、认真做好平台建设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根据省市要求和考核目标,我县16个镇和经济开发区均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城区15个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站。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15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分别配备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并为各劳动保障所又增配了一名工作人员以充实力量,这些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险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财政出资为各社区劳动保障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施,真正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制度、经费、工作“六到位”,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站不断完善工作职能,切实做到下岗职工有人管、有人问。

3、认真做好政策落实,加大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

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力度,扩大范围,降低门槛,使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切实利用国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按照企业实际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职工人数,县财政给于一定的社保补贴。同时对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并给予小额贷款贴息。今年以来,共给予“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社会保险费160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近100万元。我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40万元,全部纳入专户。

4、继续援助困难群体就业。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社区岗位开发,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援助对象重点是“4050”人员、享受城市低保人员、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夫妻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再就业愿望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人员。

(二)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1、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就业的功能。

今年以来,我们共为2638名失业人员发放了失业救济金403万元,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按照失业人员进入失业保障工作程序,对今年新进入失业保险程序的失业人员计 1030人全部给予免费就业与再就业指导培训,使这部分弱势群体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学习求职技能和相关的劳动法规,提高了就业与维权意识。

2、认真做好失业保险费征缴工作。

在国有、县属集体企业已基本倒闭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主动配合地税部门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扩大征缴范围;保持重点、克服难点抓好征缴工作;通过发送通知、上门催收提高工作力度;召开调度会,对重点欠缴企业进行调度。截至目前为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2万人,已征收失业保险费428万元,预计全年可征收失业保险费500万元,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县的失业保险费征收任务,征收额为历年之最。

3、积极宣传失业保险方针、政策。

为了提高失业保险的知名度,增强人们的参保意识,我们以两个条例为依据印制了失业保险宣传材料。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相关科室及地税部门征管员广泛发送。同时通过举办失业人员、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学习有关政策,让参保单位及职工增强了缴费意识,让全社会都了解参加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加强失业保险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失业保险会计制度。

会计科目的使用,财务账簿的设置,报表的填制比较规范,做到了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核算期间的会计资料。今年以来,该项工作多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三)强化措施,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内转外输。

XX年末全县在外务工人数达35.3万人,净增2.6万人,其中培训后农村劳动力转移15163人,完成任务的108%;新增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21675人,完成任务的108%。收入达20.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输出收入比去年人均增加105元。

1、实施镇镇通工程,推进有组织劳务输出。

我们在去年实施镇镇通工程的基础上,及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加强南北交流,促进区域优势互补。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南北劳动力交流会议精神,我们紧紧抓住与江阴对口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区域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互利双赢。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外出人员反乡创业。

近年来,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把外出农民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把返乡创业农民与外商投资同等重视,同等对待,同等服务,为他们创业兴业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现在全县打工返乡创业人员和经济能人利用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外引内联,创办塑料制品、木材加工、铸造、餐饮服务、纺织等涉及几十类企业600多家,其中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家,既活跃了当地经济,又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也加快了我县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4、搞好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

按市劳动保障局要求,在今年全市六个县(市)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中,我们从机构建设、场所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积极争取资金,做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实现了镇劳动保障所“市场化”“窗口化”,于今年7月份全面完成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其中三星级标准达标率在50%以上。

5、进一步加强对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

全县26个职业介绍中介机构,我们从职业介绍资质,职业介绍行为等方面入手,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做到了我县职业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地发展。经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全年共向县外输出6979人,有5548人实现了就地转移。

(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水平。

1、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管理。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培训学校管理力度,扶持培育上规模,规范管理上台阶,并按市场化的需求,实行优胜劣汰。对于培训场地大、师资力量强、设备先进、信誉良好的学校,我们大力扶持;对于教学不规范或就业无保障的学校坚决进行整顿取缔。我们通过在省确立的二十一家培训机构中好中选优,确立了14家“扶贫”定点培训机构和7家“阳光工程”定点培训机构,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享受政府补贴。对培训机构制定的相关工种(专业)培训大纲和计划,认真审核把关,规范统一教材,指导培训机构认真实施教学,对培训学校的教师进行专门的业务素质培训。要求培训学校定期上报《农村劳动力培训学员录取、结业、就业花名册》等基础台账,培训学校每期学期结束向局培训科申报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鉴定。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培训结业证书》,确保培训质量。

2、大力推行培训卡制度。

我们在总结去年做法的基础上,新推出了“培训卡”制度,通过以卡换券的形式,确保“培训券”的安全,使农民直接受益。

3、培训补助向品牌培训和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倾斜。

我们大力发展和扶持车工、焊工、缝纫工等专业,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了免费培训,一般农户学习数控车工补助600元、普通车工补助500元、焊工补助400元。贫困劳动力学习数控车工补助1200元、普通车工补助800元、焊工补助500元。

4、加大培训券管理使用办法的宣传力度。

除了通过电视、报纸等宣传外,还印制了1万条份宣传材料,张贴到村组,力求做到家喻户晓;对贫困农户专门安排扶贫队员逐户宣传的统计;各培训机构统一制作宣传培训券制度,补贴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公示牌,目前已为3760名农村劳动力发放培训券12509张,兑付培训券补助资金86.57万元。

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1104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2%。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14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2%。创业培训9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95%。预计到年底可全部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二、存在问题

1、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给他们再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即使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也还存在着就业岗位不稳定,劳动报酬偏低甚至低于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的现象。

2、失业保险承受能力不强。

由于企业改制,具备享受失业救济条件的人员数量大幅度增长而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减少,同时我县失业保险基金节余少,承受能力弱,远不能满足实际发放的需要。同时我县失业保险费发放仍采用十余年的标准,远远低于规定水平,极大地损害了失业人员的利益。

3、县内企业用工荒问题日益凸现。

近年来,由于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县经济开发区内许多企业纷纷投产,用工需求量很大。但从今年以来为南通新福达电子厂(厂址在王集镇)等企业招工情况来看,结果不太令人满意。随着一些新企业不断落户睢宁,用工荒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大。

三、XX年工作思路

XX年,我们将以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认真总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经验,切实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对城乡新增长劳动力和经济薄弱村贫困劳动力充分培训。

对城乡“两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前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顺畅连接。根据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有创业能力的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及信息咨询,提高其创业能力。

在做好自身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发挥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兴办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多渠道、多从次地提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

(二)努力提高失业保障水平。

在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地税部门的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征缴手段,包括限期征缴、冻结缴费单位银行帐户等措施,确保重点缴费单位定期缴纳失业保险金。对拒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单位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对直接负责人实行罚款措施。

全面推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对有一定规模、人员相对稳定的企业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严格按照省市文件,将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一样纳入失业保障。同时继续为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失业金发放标准提高到相对合理水平。

(三)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城镇社区和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继续做好政策宣传,使每个下岗、失业人员都能了解到国家优惠政策,都能够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出台一些针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的优惠待遇,鼓励企业大量吸纳下岗职工,缓解失业人员就业压力,减轻政府压力。充分利用社区平台抓好社区充分就业创建工作,利用2—3年时间使创建率达90%以上,大力开发小型加工性企业和各类服务型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模式,来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在鼓励失业人员创业上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在就业援助上找出亮点,以点带面;调整就业格局,扩大就业范围和再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在工作实践中,要总结和继续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帮扶到位、服务到位,指导和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普查登记,全面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使广大失地农民通过社会援助和自谋职业实现安居乐业。

(四)做好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转移。

大力开展农村有组织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并举,进一步贯彻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抓出实效。同时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将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善于探索适合睢宁实际劳动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筑辉煌。

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20XX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监管办工作总结


监管办工作总结
 xxxx年我监管办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完善金融服务,推进有效监管,支持实体经济,处置不良贷款,守住风险底线,深化金融改革,促进xxxx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一、主要工作
 (一)完善金融服务,确保实体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分局和地方党委政府xxxx工作思路,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为契机,围绕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强化监管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银行机构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主体作用,协助搭建起政银对接、银企对接两大信息交流平台。落实好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切实执行贷款新规,引领金融创新,融合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科学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信贷支农支小支海力度和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继续实现全市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两个高于”的目标,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果。引导银行业严格按照市政府有关牵头部门的分类名单,量身定制困难企业分类处置计划和帮扶工作,逐步化解民间融资风波对实体经济的风险影响。
 (二)守住风险底线,全力防控金融风险。一是督促银行业处理好社会责任与守住风险底线的关系,开展银行业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排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严禁参与民间融资活动,有效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渗透。二是引导银行业充分认识当前风险形势,准确资产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充分计提拨备,营造“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科学监管氛围,切实加强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不良资产的科学问责。三是积极构建异常企业监测机制,主动应对并协助参与“跑路”企业的风险处置工作,做到了前期监测有效,中期介入及时,后期化险有力,极大地抑制了“跑路潮”,切实提高了区域性经济危机时期银监部门的话语权,并推动辖内经济转型发展。四是创新企业贷款还款方式,从服务实体经济出发,不断探索新型信贷还款方式,有效缓解资金链风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银行创新还款方式,努力实现还款与续贷无缝对接,减少贷款期限错配给小企业流动性带来的压力。五是提高现场检查有效性,今年完成了xxxx联合村镇银行和配合分局对xxxx农合行票据业务以及对温州银行xxxx支行信息化现场检查工作,在检查中,从业务发展合规性入手,着重将风险关口前移,提出20余条监管意见,并对检查意见逐条进行督促整改落实,有效控制风险。六是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及时部署辖内银行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工作。针对八个方面的排查重点,要求风险排查必须做到全覆盖、抓重点,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必须覆盖“每一单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种产品、每一个网点、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客户”。立足当前排查风险、着眼长远健全机制,要求各单位认真做到“六个抓好”,即抓好组织领导、抓好时间节点、抓好工作方法、抓好自查督查、抓好作风改进、抓好责任落实,确保此次风险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整治不规范经营,有效净化金融秩序。深入了解各行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活动开展情况,督促各行加强信贷行为、服务收费、存款秩序、票据业务等方面的自律规范,以合规的业务发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召开各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部署并推进“贷款附加不合理条件”、“不合理收费”等不规范经营排查自查工作,促使各行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和价格管理主管部门的规定,确保银行业机构良性、稳健运行。开展专项督查走访,做到了“三个延伸”,即向基层延伸、向高管延伸、向机制延伸,确保将整治不规范经营关口前移,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收发文、查阅资料、记录底稿等,参照现场检查工作底稿,制作整治不规范经营督查工作底稿,促使其严格落实银监会“七不准、四公开”要求。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银行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形成了专业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中介评议等四位一体的银行行风纠偏体系,推进银行杜绝不合理收费,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四)引导“支农支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引导督促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三大工程”和“双先竞赛”活动,采取调查、走访、会谈、监管意见以及跟踪督导和现场督查相结合多种形式,确保把“三大工程”和“双先竞赛”活动融入日常经营中,牢固树立“支农支小”的经营理念,缓解担保难、还贷难,推行限时服务承诺制度,推广便农服务终端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二是按月监测“支农支小”金融服务。通过“增户扩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便农服务终端设立等,提高“支农支小”金融服务水平,使“支农支小”信贷投入占各项贷款90%以上。三是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根据分局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大走访内容、步骤、任务分解、工作任务具体要求和严明纪律等,重点突出注重实效,排查梳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监管办工作总结第2页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帮助解决困难,可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五)深化金融改革,提升区域金融优势。一是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改步伐。督促xxxx农村合作银行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形成了初步的股改方案,实现法人股比例至少达到35%以上,内部职工股比例不超过20%,切实推进公司治理建设和经营机制转换,激发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村镇银行的风险监管与发展引导,指导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三是稳步推进邮储银行二类网点改革,指导银邮双方综合考虑人员配备、资源条件等因素,合理把握改革实施节奏,密切关注风险管控问题。
 (六)突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深化“五查五看”活动,作为对监管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手段。制定了《廉政教育学习计划》,实行全员学习、每月一次党支部学习制度,着重抓好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创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型组织氛围夯实基础。深化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时刻践行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形成上下同心的监管合力。恪守“两公开两承诺”,公开党支部、党员的承诺事项,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践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履职问责制度。积极创新文明创建建设载体,顺利通过文明单位的复评,充分发挥文明创建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不断推进监管执行力。
 二、主要成效
 (一)构建并完善企业资金异常变动监测机制,推动辖内银行机构科学研判信贷风险。一是增强了银行机构实施“一企一策”的帮扶信心。如xxxx辖内某集团企业银行贷款和或有负债余额高达2亿余元,虽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但由于在第一时间监测发现,通过引导债权银行配合地方政府推动企业重组,并积极支持其后续生产,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也较好地保全了信贷资产。二是化解了部分授信企业潜伏风险。监测机制的建立,不仅帮助银行控制了信贷风险,并为对企业实施名单制金融帮扶提供了有效参考,达到了防风险、揭风险、化风险的目的。通过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xxxx辖内银行业共对100多家存在一定困难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帮扶,避免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使“跑路潮”风波得以有效控制。三是有效提高政银合力帮扶效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处置风险企业,帮助政府出谋划策,共参加协调会90余次,截至xxxx年11月末,已顺利保障风险企业贷款30亿元,针对困难企业发放“应急”贷款191笔,累积发放金额14.78亿元,惠及48个风险企业,信贷风险预警和金融帮扶参考作用凸现。全年共完成风险企业调查30余次,上报情况专报28期,得到地方政府的多次表扬和肯定。
 (二)扎实推进金融创新,多渠道满足信贷需求。为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局面,各行积极采取措施,纷纷推出新业务、新品种,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如工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近期推出了“易保贷”业务,有效地解决了小企业抵押物不足、找担保难的问题。建行积极推进网络银行贷款业务,截至11月末,余额达5.9亿元,惠及245余家企业。中行向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官方网、淘宝网等)上经营的中小企业提供 “网络通宝”,xxxx年已新增16户,贷款金额达2225万元。浙商银行xxxx支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总金额为1.7亿元的集合票据,加快了xxxx中小企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步伐,也是xxxx成功发行的第一单私募债券。xxxx农合行筹办小额保证保险贷款,为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及个人担保不足问题,推出“循环贷”评审制贷款,对通过年审的企业发放用于归还原欠贷款,避免小微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还旧借新”,减少小微企业财务费用,已发放60笔,余额6260万元。交行和xxxx市人民医院签订全省首份银卫安康项目合作协议,率先推出了“银卫安康”金融服务系列产品。xxxx联合村镇银行相继推出信用贷款、“连贷乐”、“分期乐”、“再抵乐”等业务。中信银行柳市支行以正泰、德力西为首的大型企业供应链为依托,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法人为保证,发挥集群效应批量开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信贷,目前已发展小微企业客户105家,授信金额超16亿元,因成效卓越,被总行评为“特色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
 (三)银行行风明显改善,政银企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积极发挥监管引领、督导、协调、服务功能,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两主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辖内银行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减少不合敏收费,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30%,切实把握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供给导向服务为需求导向服务,变单一服务为一揽子服务,切实提升银行业服务对实体经济的贴合度。截至目前,辖内银行业已发放征求意见函9223份,召开座谈会288个,走访企业2322家,征求到意见503条,接到并予以办理投诉件27件。截至xxxx年11月末,辖内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4.33亿元,同比减少了2.89亿元;实现利润26.27元,同比减少3.80亿元。
 (四)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处置民间非法金融活动。开展金融法制宣传教育日活动,切实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积极配合当地处置非法金融办公室、公安等部门,拓宽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舆情监测渠道,构筑起群众举报、媒体监督、部门监管的“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开展风险防控工作,坚决“打早打小”。配合处置办整顿组及时收集辖内担保公司、典当行及寄售行经营信息,并进行日常业务现场督查,不断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三、xxxx年工作思路
 (一)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领银行业积极做好信贷保障工作,保总量、调结构,有效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保持信贷投放的科学性。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政策倾斜,牢固审慎经营意识,贯彻落实贷款新规,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二)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大力支持银行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开展金融创新。注重推动银行业构建更加健康的信贷文化,切实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有效转变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风险控制模式,鼓励开展信用贷款创新的探索和还款方式的落实。督促xxxx联合村镇银行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以推进股改工作为契机,督促xxxx农村合作银行加强内控执行力建设,把强化内控合规建设作为为案件防控的核心环节,切实提升内控执行力,培育良好企业文化。
 (三)加强银行风险监管。加强贷款风险分类监管,督促银行业切实做好准确分类、提足拨备,真实反映不良贷款底数,加快处置进度,切实改变拨备和不良“两高”的状况。深入开展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化解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强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担保链风险处置的政策指导。继续加强风险企业的监测、分析和提示,确保银行信贷资金风险的防范,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努力做到控新解旧。
(四)巩固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深化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巩固整治取得的成效,防止死灰复燃,督促银行业准确研判经济金融形势,强化合规经营,规范各类表外业务,切实将银行业实际承担的风险纳入监测范围,有效构建银行业风险“防火墙”。
 

节能办工作总结


XX年,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节能办的业务指导下,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既定目标,认真开展商业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楚雄州商务局关于印发《XX年全州商业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的通知》(楚商通[XX]36号)及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XX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的通知(楚商通[XX]39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实现XX年我县商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我局切实加强对商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切实做好我县商业节能减排工作,确保“xxx”期间商业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商业节能减排工作,召开相关会议,专题研究商业节能减排工作,并对商业节能减排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落实分管领导及专人负责进行商业节能咸排的宣传、指导,检查工作。

三、深入宣传确保实效

我局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以商贸流通企业为重点,认真开展商业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为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建设节约环保型商贸、餐饮业,形成节约用电、节约用餐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条件。

一年来认真对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知识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处处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风尚,使节约能源、反对浪费真正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通过开展商业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使我县商贸企业对自身能源消耗、能源利用、能源节约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认真落实积极推进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商业节能相关文件会议精神。

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商业节能减排知识。

三是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装修、改造进行走访调查,使更多的企业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商业节能工作上来,确保我县今年商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是抓好高效节能灯具的推广应用,认真落实上级下达我局的XX年高效节能灯推广任务。对已投入使用或只是部份使用节能灯的企业进行宣传、督促改造更换,对昼夜营业的写字楼、宾馆、酒店、商场进行督促、检查,通过节能推动减排,使商贸流通行业节能灯使用率不断攀升。

五是对新建、装修改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企业严格要求一律安装节能灯。

六是在推广节能灯使用工作中,相关人员多次深入企业、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及大型超市进行了宣传、检查,要求企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造、更换使用节能灯,实现企业社会双赢,巩固节能减排成果。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放在100?以上商业设施,对新建设施早安排、早落实,工作积极主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七是做好我县绿色饭店星级评定宣传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部门关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有关精神,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提高各餐饮行业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我局认真做好全县绿色饭店星级评宣传工作。

八是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办公室节能减排。利用干部职工学习会议的契机,组织学习节能减排的有关通知、文件、材料,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根据单位工作特点,每月做好车辆出勤和油量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控制能耗增量。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在工作日常用品采购中,抓好一张纸、一支笔的节约。

九是按照州、县商业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责任,加强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督促、指导。

十是按照县人民政府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xxx”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达到“xxx”期末,全县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而努力。

五、下步工作

(一)继续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形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对重点商业企业节能产品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确保节能灯具使用率达到责任要求。

(二)倡导节能型消费方式。抓好商业和民用节能,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家用电器,加大对高效节能灯的使用推广,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倡导简洁实用型包装;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推进全面依法节能。

(三)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加强对高耗能企业、场所的管理,严格控制能耗。同时,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商业节能工作责任制度,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使节能行动取得实效,争取全面完成既定的商业节能工作目标任务。

(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公众力量踊跃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金融办工作总结


金融办工作总结

州政府20xx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xx年重点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事安排部署情况

州政府金融办20xx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xx年重点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事安排部署情况如下:

一、20xx年承诺事项完成情况

20xx年,州政府金融办共承诺办理重点实事7件,截至201年1月,基本完成全部重点实事,完成事项占承诺事项的96%,但有2项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一是第6件“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中“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对我州信贷投放的支持力度”的子项目完成不够好,由于全国经济下行和各县(市)项目实施主体进度缓慢,银行机构放贷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我州存、贷款增速两项指标由上半年排名全省第1位和第2位,下降到年底排名全省第5位和第6位。二是第7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开展知识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子项目仍在积极推进,没有形成长效教育机制。

此外,我办工作还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引金入州”取得突破。国泰君安证劵公司在我州设立分支机构。上海信领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辰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州设立贵州上鑫金融理财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中融信(深圳)前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州设立贵州中融信应收账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二是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成立**投融资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联恒互联网融资平台公司等,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北京英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壹号钱庄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签订投融资战略协议。全年我州表外业务融资超过10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银企对接成效明显。与省国开行、建行、贵阳银行等机构合作设立扶贫发展基金、ppp投资发展基金、债务平滑基金等。编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资料汇编》,出台《**关于建立政银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多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四是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实现**农商行增资扩股。**农商行发起筹建**、**、**、晴隆、普安等县村镇银行。扎实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用。着力推进企业上市,组织开展“新三板”挂牌及发债融资调查工作,贵州万峰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新三板”。五是金融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推进非法集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总体来看,全州金融系统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努力改善金融服务,着力在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产业培育、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金融业呈现出“增速持续加快、服务能力提升,融资结构改善,创新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二、20xx年拟开展的重点实事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州政府金融办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主动适应新常态,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打破常规,改革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实事。

(一)重点业务工作实事

一是完成金融规划编制。全面编制《**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xx—2020)》,配合省国开行编制完成《**金融扶持山地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组织编制《**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资料汇编》等。

二是完成存贷款两项指标年度目标任务。定期对州内各金融机构进行调度,争取金融机构扩大授信规模,力争做大存款、做活贷款,确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增长25%以上,两项增速均在全省排名第4位。

三是加快“引银入州”步伐。继续加大与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推进辖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我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四是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和引导贵州上鑫金融理财产权交易中心、贵州中融信**应收账款交易中心、华创债券中心等部门进行直接融资,充分利用信托、基金、担保等融资手段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着力培育后备上市企业,支持、推动具备条件的特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

五是积极推进我州保险业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我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配合州直部门与省级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将我州薏仁米、茶叶、牛羊养殖等特色农业品种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鼓励引导保险资金以债券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参与我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深化金融创新改革。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争取国家ppp引导基金支持。推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会同州银监局、州人行等部门,推进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实现县级分支机构全覆盖。

七是做好民贸民品贴息贷款。配合州民宗委指导和协调各家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贸民品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完成30亿元民贸民品贴息贷款任务,加快推进民贸民品企业发展。

八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重点抓好“两类公司”监管工作。加强ppp基金、平滑基金使用的引导和管控,加强小额信贷的监管,有效化解政府债务,科学防控金融风险。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事

一是强化责任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州政府金融办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工作始终。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实行领导负责长效机制。采取定期听取汇报,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二是强化廉政教育,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全部纳入日常学习范围,每月开展一次廉政党课,每季度开展一次正反两方面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

三是强化服务承诺,提高廉政质量。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把管理与服务渗透到建设事业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制定出台《州政府金融办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完善修订《州政府金融办不胜任现职工作人员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四位一体”干部管理机制。

三、工作保障措施

(一)着力抓好责任分解。将20xx年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实事进行逐一责任分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对已安排的工作,要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全程跟踪,一抓到底,按时间节点推动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二)着力抓好监测督查。继续推行金融运行周调度、月汇总、季考核工作制,定期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专题分析会。对各项事项进展情况要定期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重点研究、分析、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着力抓好服务提升。紧密结合经济金融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要树立现代金融和金融法制观念,带头学习金融、研究金融、运用金融,自觉按照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办事,做到科学发展金融,依法管理金融。

(四)着力抓好问责考核。将20xx年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实事目标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推行行政问责、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度,在年底进行考核问责,做到发展压力级级传递、工作动力层层提升。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就业办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就业办工作总结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