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及感悟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也许下面的“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及感悟”正合你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及感悟

那天下雨,我和西毒合撑着一把伞,走进了纪念馆。馆不大,却能不小心感受到当年革命团体的那股热情。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结束帝制。其丰功伟绩永垂青史!在这场革命中以浙籍志士为主体的光复会,是与兴中会。华兴会齐名的最重要的革命团体。大批浙籍壮士,或是革命阵营中的舆论健将,其犀利精彩的文字是革命的义师先声;或是国内最早一批革命学术团体的创建人,这批团体成为汇集四方志士共图革命的基地;或是武装起义的组织者,他们所作的努力和牺牲,可歌可泣;或是闻名遐迩的革命实干家,在辛亥革命史上写下富有传奇色彩的篇章他们的业绩和品德,是留给后人及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为缅怀他们的业绩,弘扬他们爱国爱民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使浙江人民受到自己前辈这种品德的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促进祖国建设,统一和繁荣昌盛。

上段话摘自馆内的前言。大概当年的革命都是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斗争的吧。曾经的是是非非,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无从考证。我们只能通过那些泛旧的照片,已有的记载文字了解那些所谓的帝制和民主共和制。

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图。大概是因为没有舟山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人说,当年英国要的是舟山群岛,只是慈禧那个老妇人乐意把香港给他们。不过,目前作为新区的舟山发展速度也还凑合。这叫什么?这就叫自力更生。

由于管理严密,我们无法搜集更多的照片,在馆内转了两圈就早早的出来了。其实我回头看了好几次这块牌匾,总觉得这些字不够霸气。即使馆虽小,也得霸气外露啊

雨一直细细地下着,像是迷路的孩子,一路都寻找着什么慰藉。

如今,革命英雄体魄不在,留下一座座雕塑,供后人观摩。其实,观摩什么呢?观摩人的模样,还是眼神,还是感受气魄。他们的眼神直直的盯着前方,似乎有话要说。它饱含着革命同志不灭的爱国之情。

坐了一小时的车到的纪念馆,逗留了20分钟之后就撤回了金沙港。时间虽然短,但其间的革命精神我们已深深领略到。

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在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举起这面旗帜,无论对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还是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说,中国共产党xx年奋斗中,绝大多数时间内,都对举起孙中山旗帜问题,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并且代代传了下来。

另外希望贵馆的馆内面积能够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革命精神,并使其之精神发扬光大。

延伸阅读:

欲改天换地,怎奈力不从心:观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说到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xx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同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在武昌组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xx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中国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不可否认,辛亥革命对于旧中国来说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但是这场伟大革命最终因为革命果实被窃取而以失败告终。在心痛的同时也看到这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作为革命的领导者,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从传入中国到发展仅仅几十年,如此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孕育出健壮的孩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面对封建统治时还不足以完胜,即使有先进的多的武器和思想。其次,中国的资本主义的传入和发展与西方的殖民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伴随着殖民者的入侵而来的,这使得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有反帝的软弱性,甚至在有些时候必须依靠殖民者的力量生存下来。这样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第三,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多元性。辛亥革命的革命的对象不仅仅是封建统治者,还有与封建统治者勾结在一起的帝国主义殖民者,内外交困,水深火热,赢弱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同时应对两方强大的敌人。第四,封建帝制在中国深深扎根两千余年,中国的民众在千年儒家思想的熏染下,所染上的色彩不是一场革命所能过漂清的。从思想上就不可能给辛亥革命以支持,更何况是行动上。因此鲁迅先生才会如此痛心于国民的麻木和无知。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周恩来曾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不足,中国国情的复杂,中国的民众的未能觉醒,使得欲改天换地、国富民强的中华儿女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中华民族的复兴显得那么遥远。这是时代的种种问题造成的。

历史的尘埃早已落定,而今看来,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正面意义是远远大于负面的意义的。在那个时代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而努力的人们是会被后人铭记的。

阅读拓展: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在纪念辛亥革命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xx大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20xx年10月7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xx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20xx年10月7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及感受:蓝图已绘就整装再出发)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第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x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x月22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紫阳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x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xx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xx年x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xx度环幕影院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xx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第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xx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七.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义军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议局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获绝大多数人赞同。革命党人李翊东代黎元洪签署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布告》。xx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坛祭天,大典振奋了民军士气,激励了革命热情。画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装,目光坚毅,显露了黎元洪军务娴熟、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厅同时展出了有关黎元洪的一组文物,如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饰、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章、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大都督印等,让人怀想创建共和的艰辛历程。

八.脚步触摸全国起义地图,刘家庙之战拉开了阳夏战争汉口战役序幕,xx年10月18日凌晨三时,民军向盘踞在刘家庙一带的清军进攻,肉搏至车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时再度轮番冲锋,清军乘车逃跑,次日民军攻占刘家庙车站。展览用声光电手段,营造了枪炮齐鸣、慷慨悲壮、气贯长虹的场景。展厅中,黄兴笃实押角章、睡衣等,湘军步队独立第九标阳夏血战纪念章、沪军都督赠名誉章、康有为为吴兆麟题词横幅为民兴利,黄兴骑马率民军指挥阳夏保卫战雕塑,无不反映当年的实况。展厅中,走路时不经意间脚踩着互动版晚清地图,响应湖北的省份会亮起蓝灯,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东三省等纷纷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此外,还用一面墙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孙中山就职典礼现场复原颇具气势。

参观完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和众多参观者一样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心,勇于进取,甘愿奉献,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使中国历史步入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烈,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精神。以鲜血和生命开展这场伟大的革命,其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歌仰、怀念。我们要深刻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岁月流逝,难以冲淡人们对他的记忆;实干精神,必将长久的激励整个民族。焦裕禄纪念馆几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着焦裕禄同志无数令人感动、激励的事情。

许多观众在图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面对这些感人至深的画面,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激励。还记得中央播音员在播诵穆青同志所撰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文稿时,几次中断播音,失声痛哭。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记录了人们对县委书记好榜样的敬意。"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我将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精神的激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将逾远而弥存,历经时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的,新的生命,已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参观雷锋纪念馆有感


参观雷锋纪念馆有感

2018年5月10日,省局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到**省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在雷锋纪念馆大厅的墙壁上,印有两篇雷锋日记的节选,其中一篇这样写道“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特别的打动我,让我想到了作家路遥的座右铭,“像牛一样劳动,像想土地一样奉献”,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来作为雷锋短暂一生的写照。

雷锋的青春故事征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毛主席起的每一位国家领袖都在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雷锋精神,是什么让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强烈的感受到,雷锋能够成为榜样与他个人的坚持和选择有很大关系。

也许大家对《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还有印象,他经常被认为是“傻子”,当大家都心安理得做一些不打算完成的事情时,许三多却选择一门心思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把手上的事做完。雷锋当时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傻子”,因为他选择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都要坚持去做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雷锋的一篇日记很好的诠释了他的选择,这篇日记是雷锋在读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以后写下的,日记中他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毛主席在谈如何学习雷锋时强调要“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虽然这只是雷锋值得我们学习的其中一点,但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长期一贯地做正确的选择,我觉得这种精神对当下的年轻人很重要。因为生活中绝大部分事情我们是有选择的,只是往往我们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比如:我们每天都可以选择去以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更细心的服务客户,更耐心的对待家人、朋友等等。其实,只要认真对待每一天的选择,就会有比较好的未来;只要将正确的选择持续下去,平凡也会变为非凡。

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体会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于1930年4月3日正式成立,随后的围攻老户庄、猛攻四甲镇、三打汤家苴、发动黄桥“八三暴动”、组织启东“八八暴动”……在通海如泰地区风生水起!大小近百次的战斗,给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80年了。何坤、李超时、薛衡竟……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英名和日月同辉、与江海共存。英雄们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而今,在唱响“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精神提速奋进的形势下,我们从如何继承和弘扬红十四军革命精神,使之不朽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首先,人必须有理想,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志当存高远”吧。对青少年而言,立高远的志向,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读中学的时候,面对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发问,从容地回答:“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为之一震,他万万没有料到十几岁的周恩来竟有如此宏图大志。他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周恩来正因为抱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学习目的,才那样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军事奇才拿破仑也认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只有时刻以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潜能,从而取得辉煌的成绩。精卫每天都衔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投入大海,一心要把网大海填平,哪怕一千万年,一万万年也在所不惜。愚公自从决定要铲平两座大山后,便矢志不渝,就算世世代代这样干下去也毫不退缩。如果心中没有向往与追求,何来如此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壮举呢?
其次,要经受得住挫折。红十四军从举起大旗到军部解散仅仅几个月时间,但是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了,经受住挫折的人们,最后还是迎来了革命的成功。干事业不要指望时时顺当,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必须学着面对现实,笑着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挑战。居里夫人从1896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直到19XX年发现了使世界化学界震惊,对世界化学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元素——镭,共经历了6个艰苦的春夏秋冬。这6年里,她就是独自在冰冷的实验室里面对着冰冷的器皿。张海迪是中国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对五岁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病,她也曾想过放弃,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坚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她心中的完美世界。这些很能给我们启迪。
让红十四军革命精神不朽!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参观军校纪念馆体会


篇一:黄埔军校纪念馆心得体会

黄埔之行

2013-11-22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小组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当时十分疲惫,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了解了黄埔的成长历史,我们的疲劳慢慢被遗忘了。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

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坐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和蒋先云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

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

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篇二: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alan

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

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但就在这样客观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却培养出一颗颗勇敢与坚强的心!也很好地诠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不是吗?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

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

从黄埔军校旧址出来是,已是黄昏,纪念馆都将要闭馆了,我们登上总理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总理纪念碑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西面刻有总理训词。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很累,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篇三: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3篇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下面是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今天参观了黄埔军校,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在这次参观中感触良多。

现在的黄埔军校大多是后来修建的,但是在展馆的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衣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那个烽火岁月的印记,有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很难形容自己的感觉,起码在我积累的词语中是没有一个可以确切的形容我的现在的感情。孙中山等一大批先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就是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我也仿佛感到了他们的呼吸,内心呐喊,还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天下为公,说得不但豪气,更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人们的追求。他们或是还很年轻,或是还没有享受人生,或是还有很多的牵挂,可是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他们没有犹豫的抛开了自己的一切冲上了战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中华民族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因为我中华儿女在危难的时刻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充当整个民族的基石。只要还有我中华的热血儿女在,中华民族就可以一直前进,不可阻挡!

哪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辈们用汗和血照样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躲避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在挨肚子的情况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可以去为国家,为大义而战斗,那么我们就没有一点退缩的理由,我们应该昂着头,挺着胸去建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功勋!

篇二: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7月5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感受一下那种历史的气息,和革命先烈们的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黄埔军校,校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因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而被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联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

由于当时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向来非常重视教育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今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军事名将,有徐向前、陈庚,林彪、叶剑英、聂荣臻、许光达、陶铸、巾帼英雄赵一曼等,连周恩来当时也是在黄埔军校里面任教。

在军校门口的正中央,有一块牌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门的两旁则写着孙中山的两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站在黄埔军校的前面,给我的感觉是是朴素而严肃。它没有城楼高厦,只有一些陈旧的建筑和少许补修之后较现代的楼房建筑:矮房,屋瓦,狭窄的道路等;没有给人花园式的赏心悦目,却只有古树,古建筑的典雅和肃穆。但就是在这样简单的地方,革命前辈们过着艰苦奋斗的生活,身肩救国救民的使命,编写并改变着历史。

走在展厅中,看着上面的图片资料和一些以前军校学员门用过的物品,一种历史的沉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时黄埔军校的情景。一群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目标的学院,挤在这个小学堂里,一丝不苟地学习各种军事和文化知识。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生怕错过一个字,一个词。而在训练场上,夏天留着热汗,冬天抵受着严寒,但意志一直没有动摇过,仍然坚定地训练着。心怀远大志向,才能风雨无阻地前行。正如我们所看的认识职场培训视频中所讲的一样。我们要正确的目标,才能在事业人生中坚定地前行。乌龟能赛跑赢了兔子,就是因为它找准了目标。其实道理应用到每个领域都是一样适用的。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这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非常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在当时,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试想一下,在冬天只盖一张薄薄的毛毯是什么样的感觉。把这个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或许我们公司给予我们的没有某些公司那么好,能提供的条件没他们那么的优越,但是公司的条件相比于其他大部分的公司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要学会满足。在以前条件这么差,黄埔军校的学院都能忍受,并且成为一位位伟大的军事人才。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好,反而做得比以前的前辈先烈们还差?然而,事实上却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懂得奋发。

另外,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中,有一位伟人不能忽略。就是当时的国民党财政部长,

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先生。在许多人的认识中,想起黄埔军校,就是想起孙中山先生,很少人会想起廖仲恺先生。在当时,廖仲恺先生对黄埔军校的创建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廖仲恺先生一直都为黄埔军校筹措资金,甚至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钱都挪用了。军校的运作,没有了钱是不行的。所以说,廖仲恺先生是黄埔军校的关键人物。再次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来谈。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多,大部分都是干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人们不了解他。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员工的参与,公司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工作无轻重。

游完黄埔军校,感受良多。每个人想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个人努力必不可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公司的成功贡献一分力量。

篇三: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

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 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但就在这样客观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却培养出一颗颗勇敢与坚强的心!也很好地诠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bdquo;bdquo;的名言。不是吗?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

从黄埔军校旧址出来是,已是黄昏,纪念馆都将要闭馆了,我们登上总理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总理纪念碑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西面刻有总理训词。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很累,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参观田家英纪念馆有感


参观田家英纪念馆有感

纪念馆虽小,但却道尽了田家英同志的一生,感触良多。纵观田家英同志的一生,是短暂和带有悲情色彩的,但也是传奇的。他是一个既有突出才华又有深邃见解的人。他长期致力于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左”的错误滋长时,又不顾个人得失奋起抗争。他的诚实、正直和刚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怀念,他对真理的探索更为后人留下了重要启迪。如此忠义之士,确实让人肃然起敬。结合自身,我感觉可以从田家英同志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如同田家英同志一样,虽然他文史功底受到毛泽东同志赏识,在年轻时即脱颖而出,继而协助好毛泽东同志做好各项工作。但他仍然不骄不躁,坚持学习提高。如果不能坚持学习,即使自身有好的基础,也难以支撑不断成长的事业。

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田家英同志一生致力于宣传毛泽东思想,但他不盲从迷信,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书生气节。他和而不同,敢于直言不讳;他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公无私。

三、革命理想高于天

田家英同志在党内斗争出现错误偏差的关键时刻,为了维护党的团结,保护同志,不惜牺牲自己,把全部责任承担下来。他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让他始终心系群众疾苦、坚持实事求是、敢于仗义直言,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参观田家英事迹纪念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时刻牢记田家英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精神;牢记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自己置于人民和组织的监督之下,扎扎实实地工作,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方 咏)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迎春花竞相绽放,骄阳似水的三月,我们一行30余名预备党员在区直机关工委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听取了工作人员对战役经过和烈士事迹的讲解,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现将在这次参观孟良崮战役中的心得体会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信仰。

这次参观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每个人,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面对鲜红的党旗和烈士雕像,一声声入党誓词响彻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上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那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是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岁月如梭,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已化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见证了沧桑的历史。今天的我们更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二、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孟良崮战役,也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战役,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大力支前、抢救伤员、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大家思想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是他们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使他们来往穿梭于鲁中根据地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伤员精心照料,体贴入微,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三、用责任、奉献意识,争先创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感谢区直机关工委给我们的这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痛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些追逐个人名利地位金钱而贪污腐化的犯罪分子;鄙视只贪图生活享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懒汉行为。对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何其渺小,奉献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么私心杂念,贪图安逸的想法舍不得丢掉呢?

我们要把这次红色教育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在当前创新争优活动中,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穿在工作当中。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作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人,一定将老一辈革命领袖的“牺牲、奋斗、奉献、廉洁、自律”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