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

时间是宝贵的,但是时间也是易逝的,我们的活动结束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活动的总结给编辑好。我们写总结,可以更好地推动我们工作的前进。所以活动总结一定不能丢下,可以把自己活动中的收获心得写进去。如何书写活动总结才能达到效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 ”,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今年暑假,我随本系社会实践团在安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活动地点有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凤阳县小岗村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了解到了兄弟学校,兄弟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看到了本专业的相关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也接触到了曾作为农村改革先锋的小岗村。

我们主要活动地点应该算是中科大,它是我国内陆省份里少有的几所中国顶尖大学之一。经过前往合肥后30年的建设,科大现在已拥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内环境十分幽雅,尤其是其新建成的西校区,以十几层高的图书馆为中心,周围绿草如茵,绿树池塘错落有致,中间掩映这各个实验室,教学楼,学生公寓,颇具一流大学风范。

科大致属于中国科学院,虽说学校历史无法和一些百年老校相比,但她和中国科学技术的渊源却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中国科学院的许多院士都曾在科大进行过领导和教学工作。与我们系一道,科大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现在,科大承担着科学院许多基础项目和子项目,同时每年还为中科院输送大批研究生和博士生。基础实验设施先进是科大的一大特点,仅以我们参观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例:这个实验室占地10万平方米,由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800mev电子储存环,六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六个试验站组成。这个实验室是80年代末开始兴建,90年代初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它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同步辐射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完工实现来,这个实验的用户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科大的同学可以如此近的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进展和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其在科研能力上占的优势确实是其他学校不能比拟的。

超常儿童教育又是科大办学的一大特色。1978年,中科大创办的少年班开我国超常儿童高等教育之先河,而后至今的20几年了少年班已桃李满天下,少年班的学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在与科大少年班的老师同学座谈时我们更加感到了这一点。少年班的同学并不因为年纪小课程多就放弃其他能力的培养;相反,学校特别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他们尤其重视情绪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学校专门安排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跟班进行调研,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少年班的学生功课虽然比其他学生重,但各种活动却并不显少,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兴趣广泛,思想开放又不乏深度。在座谈中,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这些大好几岁的师兄师姐却没有好好想过。

凤阳县小岗村是我们本次实践活动的一站。这里曾经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如今在活力四射的新班子的带领下,小岗村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小岗村位于安徽省中部,自然条件一般,经过文革的十年浩劫,农民生活愈加困苦。现在的村长严家昌一家想我们实践团将了他们搞承包联产责任制的经过:19178年村民们大都过这又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究其原因,不是地里不长庄稼而是种庄稼的人心不齐。那时的大锅饭制度讲的是有饭大家吃,有房大家住,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做法看似完美的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经过长期的公社化许多人不思进取,结果是恶性循环,全村人都挨饿受冻。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村里的十八户村民先觉醒了,与其这样饿死还不如分开干,兴许还有条生路。可在当时这是冒着触犯政策,杀头的危险。虽然他们签的合同上写着谁要被抓走,别人把他的子女养到18岁,可在连自己都吃不饱的年月,谁又会管别人的孩子呢?当时搞大包干的人都是抱着反正没偷没抢,靠自己双手吃饭的想法按手印的。一年后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了,小岗村人这才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如今的小岗村,早已不再为温饱犯愁了,村民不但立足于世代生长的土地,还内引外联,修路办厂,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为小岗村人政治,敢闯,的品格折服。同时也对农村问题有了更深的思索。在以前,我们又几时想到这些农民呢,对我们大学生的责任和任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是小岗村人让我们学到了这些!

此次合肥之行,我们看到了与我们同在象牙塔下的同学的风采,领略到了在物理领域内高新技术科研人员的风采,也注意到了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这次考察更加启迪我去思考自己的价值,作用和责任。让我对自己的学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有目标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FWR816.coM品读分享

5月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2


今夏,我们一行11人经过了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临洮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窑店镇初级中学,我们将在这里度过难忘的15天。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挺好的 ,可能是是在镇中心的缘故吧,比我们想象的那种艰苦差远了。

在到这里之前我们都以为是很艰苦的,都做好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看到这里的状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我们还是感到有点意外。我们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欢迎,我们刚下车,就有人过来帮我们搬行李,这种热情让我们感到了一些温暖,减少了一些旅途的劳累。

这是一个典型的乡级中学,校园的面积不大,只有3幢楼,而且最高的也不过是2层而已,其中就包括了一幢教学楼,一幢教师宿舍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这个学校的体育设施还算是不错,有两个土篮球场,两个排球场,还有八个水泥的乒乓球桌,虽然这些设施陈旧了一些,破烂了一些,而且不是那么的正规,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乡级中学的学生们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这就是我对这个学校的第一眼的感觉,还行。

由于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放假了,所以第一天并没有见到我们的“学生”,这时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不太自信,到不是怕没有东西教给他们,而是对上课一点经验都没有,虽然平时我们听老师课这么多,但是要我们就这样站在讲台上,还是有一点心虚,再说,我们连学生是啥样都不知道。

接下来的就是和老师、学生的交流和认识过程,特别是和学生的交流过程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总的来说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描述,那就是从陌生害羞到熟识再到大胆交流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俨然已经把我们当成了一个正规的老师来看待了,对我们是又陌生又好奇,我们问他们一些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回答,或者是扭头就跑,好害羞哦。但是渐渐的,随着我们呆的日子的变长,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终于敢跟我们说话,并且问我们一些问题了,我们都觉得有点了解对方了,我们的谈话聊天也逐渐的增多。我知道了他们大多都离学校比较远,有的甚至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到学校,由于这样,早点和午饭都只能吃冷的馍馍,下午饭回家吃,晚上不上晚自习。那些实在远的同学,就只能住校了,而学校有没有配备食堂,这样,学生的饭都是自己做的,从他们的伙食里,我充分感到了这里的艰苦。虽然我刚来的时候看到这里的山比我们校区的更绿,但是始终是农村,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学生们因为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所以用的都是那种小煤油炉子,每个星期还得去买煤油,而且用煤油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都是在宿舍里做饭吃的,而所谓的饭菜只不过是在做的面片里家了一点蔬菜而已,对于这些正在发育长?

我们都知道,甘肃很多地方都很缺水,这里也不例外,听说还是比较好的地方了,几百人的村子只有两口井,幸好四季都有水,而在山上住的人据说是到了旱季。吃水都很困难,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要走到300米外的地方去担水,还算是好的了。而这里的习惯是学生给老师担水,我们也不例外,每天都有安排好的值日生来给我们担水,我们当然是不会让他们帮我们忙的了,虽然这样,我们还是理解那些老师的,在这里教书是很辛苦的,学生这么多,让他们给老师轮流担水,应该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我们现在只是在这里呆十五天,所以我们可以坚持自己抬水,我相信如果我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的话,我会坚持不了的。

接下来的15天,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荣誉和艰辛,老师最需要的是理解,如果你的行动被误解的话,那简直是莫大的悲哀,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我都极力的维持一个老师应该有的风度,尽量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重温一下自己的初中生活,我感到莫大的充实。下午课后的活动虽然单调但是很有趣,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体育运动,篮球、足球、排球都会,我们在这时候完全是平等的,这是最无拘无束的时候,我们尽情的奔跑,欢乐无限。

教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有充足的经验,当然也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而经验则是你是否能把知识正确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的前提,要不然你就是再有渊博的知识你也未必能讲出来,我在这段时间充分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

不仅在于讲课时候的口干舌燥,备课更是辛苦,因为你通常要准备好你要所讲的所有的内容,而且只能多不能少,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你要想装满一杯水,你必须准备好一桶水”。我认为这正是教书辛苦的真正原因。其次,我认为一个老师还必须具备一颗博爱之心,孩子们的心是最容易受伤的,也是最敏感的,也许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在支教的过程当中,我就遇见一件令我伤心的事情,那是我带的那一个班级,我叫他们起来唱歌给我听,由于人很多,我不可能全部都叫起来,所以我就挑了几个,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女孩在哭,我以为她怎么了呢,我就过去安慰她一下,没想到她的同桌跟我说是因为我没有叫那个女孩唱歌的缘故,我当是就懵了,我并没有表现出那种意思,孩子们的自尊心太强了。从这件小事中我体会到,必须对每个人平等对待,不能让他以为你存在私心,或者是偏心,我觉得学生最在乎老师对他的看法,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回想自己的中学时代,不也是有这种想法吗?

一个老师应当懂得应该这样去维护一个学生的尊严,而不是粗暴的去批评或者甚至是放弃一个学生,那是极不人道的做法,每个学生受到的待遇必须是公平的。

这次支教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懂得了教师的荣誉和责任,和以往不同,这次是切身的体会,而以往只是站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老师这种职业。在整个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是让人兴奋的,也叫人感到了责任,正如我的班主任所说,“当有人叫你老师时,你所应该感到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应该是责任。”

是啊,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并不是具备知识就够了的,这里面所蕴涵的内容,更值得我们去深深体会。

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5


身负重任,踏上征途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其他队员一起踏上了三峡调查的漫漫征程。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因为我生长在西部,而三峡的建设对整个西部的生态、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对集体来讲,这有一次了解西部经济经济发展,特别是三峡的建设对西部的影响的一次绝好机会。如果我们的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工程,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经济政策,及促进西部的经济手段,那我们就是成功的了。

19 个小时的火车后,我们登上了去万州的客轮。一路上自然少不了秀美的山水景色,我不禁沉醉其中。我想这样的山水孕育的人民该是勤劳质朴的。他们有的远离故土,牺牲自己的利益而要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想想吧,秭归县归州镇、兴山县高阳镇、巴东县信陵镇、巫山县巫峡镇、奉节县永安镇、云阳县云阳镇、开县汉丰镇、原万县等现已完全没入江底。我在感慨轮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的同时感受到这里的人民所承受的别离苦,感叹他们做出的巨大牺牲。

船刚入万州港,映入眼帘的是低处的旧城和高处的新城,旧城的破败与新城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似乎预示着万州的明天将更美好

随后万州移民局的同志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安排在移民宾馆。

参观万州部分支柱产业:

格力空调电容生产厂:

该厂注册资本 3000 万,年产 4 亿支电容,工作人员都是当地人。厂区坐落于万州新城区,依山而立,相当漂亮,这个厂是在****当总理期间,由格力空调与当地政府合资建立的(格力 55% ,万州 45% )。事实上,格力在珠海有一个年产量 8 亿支的电容厂,当时在这里建厂只是政策上的援助。现在这里的员工已经本地化,虽然面对各种竞争,但业绩还是相当不错,而且正在准备扩建,因为这个厂是相对独立的,其生产出的产品可以供给其他生产厂家,比如:长虹、海尔。究其优势而言,主要是劳动力廉价,劣势是由于它的产品大部分要送到沿海,而且原材料不易获取。

企业前景:计划将电容做小、做大,以适应未来竞争,现在这里建厂优势大于劣势。

万光电池厂:

万光 51 年建厂,现有职工 3000 人,年产值上亿。该厂属于搬迁厂,主要生产干电池、蓄电池,拥有自己的品牌如牛头、万光等, 70% 出口到一些不发达国家。但是企业缺乏人才没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搬迁后,企业损失很大,国家的补偿远远不够。企业领导认为相对于重庆成都,万州在西部大开发中获得的利益非常小,三峡建设对整个万州产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某些企业来说,这种影响甚至是致命的。

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三峡搬迁,万州本地的企业是付出代价的,机会也比重庆的企业小,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很不利的。

谭木匠:

万州有谭木匠的主要生产基地,现有职工 1000 余人。作为全国著名的梳子生产企业,它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是不言而喻的。访问中我们看到他们不仅有很强的研发新产品团队,而且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同时还发现员工中有相当部分是残疾人,看到他们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至此我对谭木匠又有了新的认识;从这还可以看出万州政府和企业在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上是尽心尽力的。

移民区的调查:

双河口 98 年 12 月建成,是移民新城,有五个居委会, 4399 户, 12300 人,两所学校,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场馆;水电气供应齐全,附近有常柴、谭木匠等企业,靠近渝万高速公路,离主城 12 千米,距港口 2 千米,五桥机场 13 千米

这是问题最多的移民区。虽然大部分移民的住宿条件有较大改善,但有些占地移民的住房不如以前了;据介绍,这是由于国家对占地移民没有适当的补偿条件。

下午 1 点,我和几位队员对双河口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刚走进居民区,我们明显的发现这里的青年人很少,多是老年人和小孩。当向一位老大爷表明我们的身份向他做调查时,我们立刻被一群激愤的居民围住,他们纷纷诉说三峡移民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及经济状况的恶化。随后一个老婆婆将我们带到她家,附近的很多居民也到她家向我们反映问题。

双河口居民陈诉的主要问题:

不知道国家到底每个人多少搬迁费,许多居民认为移民局没有做好宣传。他们的数据补偿款成人 11500 元 / 人, 16 岁以下 7000 元。有的居民认为应该给 30000/ 人。

存在强制搬迁的问题。有的居民说如果不搬,当地政府将停电停水,以此强迫搬迁。

不允许上访。上面来人调查来不了基层,而且倒是当地还会封锁街道,甚至不许去医院。

低保 80 元 / 人,还有 30 元 / 人的

国家的补偿根本不够不房子的结构差价,或者面积差价,大部分要自己补钱。普遍认为搬穷了,加上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农村搬迁户问题更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现在没有收入,一直吃国家的补偿款,但补偿款总有吃完的时候。

这个区比较贫困,导致治安问题比较严峻。

在随后和当地领导的座谈会中,当地的领导申明补偿款是根据国家在 1992 年移民政策低标准制定的,成人 11500 元, 16 岁以下 7000 元;搬迁是当地政府和移民局的同志挨家挨户做工作搬的;当地的低保是 130 元 / 人,就是保证每个人拿到 130 元,不够的补够,够了的不补;房子的确有结构差价,在原来房子大小下,补结构差,即原来是土木结构的房子,现在搬到了砖房,每平方米补一定的钱。

当地居民得出的 30000 元的搬迁费估计是参照重庆标准,毕竟重庆的生活标准要高些,但 11500 元的搬迁费是按 1992 年的标准,是早了点,这是国家没有考虑周全。低保的问题移民有误解,不是每个人补 130 元,而是差多少补多少。在调查中发现这个区原来下岗职工就很多,再加上搬迁,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满心的抱怨是难免的。中国的下岗问题和移民问题纠缠在一起,是这个区成为问题最严重的移民区。

在天城我们采访了一个小卖部,他家是占地移民,儿子在外打工;家人每人有 11500 元的一次性补偿款,现在和其他三户共同拥有一栋楼。他们村的移民都是自愿搬迁的,但搬迁后,认为自己得到的比其他地区移民少,并对一些具体条款感到不满。比如他们认为迁一个坟 50 元太少;移民可以选择 11500 元的一次性补偿,也可以选每月 100 元的生活费(较长时间,得到的总钱数多),但当地强制性给一次性补偿,并威胁他们在自愿书上签字(不签得不到钱)。但总体看来他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他自己也承认住宿条件改善了,生活比以前好了。

龙宝武陵镇拥有 20500 人, 30-40% 在外打工,当地有 386199 之说(就是妇女、儿童、老人留下了)。有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

一走进武陵,就可以发现该镇的房子建得相当规整而且相当漂亮,随后我们对几家居民进行了随机采访。

第一家是一对夫妇,一儿一女,在交谈中,他家的旧房子政府补贴了 2 万多,修房子花了十多万,显著 100 多平方米,还有一套房子出租,每年有四五百元的收入;他谈到搬迁前人比较多,搬迁后生产不行了,年轻人都去打工了,他的儿子也在外工作;当地文化落后,相比之下,教育还不错。

第二家是做装修玻璃生意的,租别人的店面,由于人少,生意惨淡。

最后采访的是两位老人,低保基本没什么作用,基本靠亲戚借钱为生。由于按要求建房花了三四万,可搬迁才赔了几千元。最可悲的是,他们的住房都不错,外部的装修被强迫弄得富丽堂皇,可屋内只有一张床,装了天然气却用不起,中午吃的是稀饭,而且只有两个素菜,一碗咸菜,一碗辣椒。他们讲,由于物价上涨,没钱买好菜,一个月才吃一回肉。

武陵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高级平民区,外表装潢漂亮,内部空虚,似乎这只是给人看的小镇。这个武陵已经失去小家碧玉的水村模样,变成了一个空心人。

武桥是比较好的移民区,我们见到的是较好的楼房,休闲的人群,生意也挺火的。从交谈中得知,他们认为自己的住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虽然贴了一些钱,但原来比较富有,生活全可以很快组建,现在生活不成问题。

虽然有如此多的问题,当地政府的确是作出很大努力的。

三峡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宏大的工程之一,其影响范围之大,人口之多,程度之深都是其他水利工程难以匹敌的,对库区的经济影响尤为深远。作为移民最多的万州,其所受的损失是无法想象的。三峡工程讨论 10 年,这恰是中国发展最快的 10 年,据统计 50 年里国家对拥有 870 万人口的万州地区的投入不到 6 亿,如此成就了万州地区的五个最:最大(重庆市最大的区)、最远(离重庆 327 千米)、最穷(国家级贫困区)、最重 (25 万移民 , 城市 60% 被淹 ) 、最乱 ( 行政体制不清 ) ;搬迁后淹没地区包括原来最繁华的商业区,受到的损失有数十亿,其潜在的危机更是无法估量,万州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国家也对万州作了补偿,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所淹的繁华商业区门面每平方米的商业价值应该在 XX 元以上,国家的补偿为 258 元,很多房主搬迁前达到小康水平,搬迁后进入地保行列。一些企业搬迁后得到的补偿不够修建新的厂房倒闭了,大点的企业即使盖起了厂房其资金周转也有了严重的问题,据统计,由于企业搬迁倒闭直接造成的失业人数为 4.5 万人,间接造成 4.5 万人失业。

毋庸置疑,万州人民为三峡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国家虽然对当地做了很大的政策扶植,比如让格力空调的电容部分在万州生产;三峡建成后的 10 年内得到的利润部分用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另外还要求一些发达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像南京、天津、厦门对万州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尽管全国都在努力帮助万州,但毕近远水救不了近火,移民的困难是相当大的,更多的工作是当地政府和移民局做的。

国家决定移民后,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把如此多的群众移到移民区难度是很大的,移民局和当地政府的同志任务包干,资金包干,所有人都在一线工作。尽管如此,毕竟要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地方,心理上难免不舍,而且搬迁自己也要作出一定经济上的付出,抵制情绪在有的地方很大。像双河口的居民,他们中有很多下岗职工,心情很压抑,加上经济条件不太好,不满就很正常了。但是当地政府和移民局的同志还是努力去做了,挨家挨户去劝说,有的居民不让他们进门,甚至用刀威胁他们,面对刁难白眼,他们忍了,苦口婆心的给移民讲道理,谈心里话,一次讲不通,两次,这个月说不通,下个月继续,一般移民还是会理解的。

搬迁困难,搬迁后的安稳致富更困难,国家给的资金不够,甚至建一个外表好看的新城都有移民自己做出很大经济上的付出。移民局的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这点:缺少支柱产业的万州市没有希望的,如果不解决当地的就业,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万州的人民。当地柑橘产量丰富,于是他们因地制宜吸引汇源集团在这里建厂;对当地下岗职工进行培训,学习电脑维修养殖等,现已开办了几届,效果比较明显,当地的养虾行业已经有一定规模。

国家困难,当地政府和移民局尴尬,移民苦。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金不足,不能给移民区足够的补贴;当地政府和移民局只有这么点钱,却要办多事,任务要完成,移民要安置,钱少了,做到尽善尽美毕竟不易;大多数移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虽说进了新家,但背井离乡,存款少了,有的人生活没了保障仅仅靠低保维持生计,有的人没有了工作,有的人面对亲人常年在外打工,有的人整天面对外表华丽内部空荡荡的房舍。

移民的问题是诸多方面的,如果国家改变一下政绩考察标准,少点硬件上的指标,多点软件上的考察,就不会出现整个镇按统一的高标准房屋建设,只有华丽的外表,屋内只有一张床的情景;如果当地的部分领导多为人民着想,将建广场的面子工程的资金用在更有用的地方,移民对他们的评价会更好;如果移民局做更多的宣传,移民就不会误解低保的真正意思(万州标准保证每个人有 130 元 / 月),也会理解各地的补偿款的不同。移民也应努力改变自己的困境,光靠国家的扶持,各地的支援是不够的,至少只是暂时的,你们为整个中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相信你们有能力利用万州优良的港口,改变目前的困难局面,创找一个全新的万州!

3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2


在大学里磨练了两年了,虽然自信学了不少知识,但还是清醒地坚信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社会里有很多重要的实践性的重要知识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到社会里去学习书本上显得格外单薄生涩、甚至根本就没有的知识!

我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去了市法院实践。实践期间我努力尝试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工作人员交办的工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说实在话,大一那时候的我还只是高喊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嘹亮口号,但是实际上我却并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然而一日不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便一日不知道自己在学校里还引以为傲、沾沾自喜的几份高分考卷所证明的我学到的东西是多么的单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真正地体会到社会实践这座大课堂的重要意义,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与大一的实习不同,今年暑假我并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直接对口的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而是本着广泛涉猎的想法和愿望选择了桐乡市公路运输管理所作为自己的实习单位。我把这里的实践工作当作是一个“边缘学科”的课题来认真对待!同时因为自己的行政法专业的就业方向并不局限于法律部门,而简直可以说是门类广博包罗万象的,而作为即将大三的学生应该把实践的目的集中到毕业后的去向上。相信在行政机关的实习有助于我尽早了解在行政法专业就业方面以及就业后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方面的一些能够大而化之的潜在规则和加强对待行政工作的审慎性。同时也将有助于对日后在行政机关就业打好提前量,以便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与大一的实习不同,去年的这个时候,经由父母在地方法院工作的朋友的介绍,在实习生人数冗重而法院难以消化的情况下,我还是比较顺利的进入了行政庭实习。

而今年我则是自己拿着学校的介绍信来到公管所,按照正规途径进入该单位实习。

就切身体会方面,去年与今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去年体会到的主要是初尝“实践”滋味儿的好奇与兴奋,再加上父母利用社会关系为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更使我那一次的实践经历是舒舒服服、悠闲有致!可是遗憾的是在那次实践的记忆里却也是一片空白!到了这一次,我有了自己清晰的想法、明确的目的、清醒的认识,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时间机会,因此在主观上更加格外珍视和看重!

与大一的实习不同,那时的待人接物相对现在总是要稚嫩一些,而专业知识方面更是要懵懂而模糊——虽说即便是眼前也并不能说自己的知识储备如何丰富了。那时侯除了早早来到办公室拖地倒水洗烟灰缸之外,其他时候大多是呆呆坐着等指导老师分派工作,主动性并不强,对法院工作的开展、日常的运作并没有深入而真切的感受。俨然是一个打着社会实践的轰轰烈烈的旗号而跑到法院做勤杂工的毛头小子!

如今想来总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羞赧!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对于自己当时的知识浅薄以及对于社会实践这一宝贵的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难得机遇的认识能力、把握能力的薄弱而深感惋惜和惭愧!

今年的实习由于我目前的实习单位——公管所征费大厅的工作是流水作业,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必须返工重来,我感觉很能培养我的责任感,所以主动要求被分派被分派到稽查科征费大厅工作并且努力使自己融入工作团队!

实习的第一天,我在人事科顺利注册并领取了实习证,正式成为桐乡市公路管理所的一名实习生。整个报到过程中接待我的几位工作人员上至所长,下至刚参加工作的新人,都表现出了作为一个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的热心、耐心以及竭诚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精神,让我在还没有正式接触工作就了解到了塑造行政机关形象最起码的要求,并且对于当代公务员的精神风貌以及工作状态都有了相当的认识!

确实,我深深的被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和气亲切的话语、一次次不辞辛劳不怕麻烦的热忱的服务态度感染了!从那一刻起,我不知不觉地萌生了一个惊喜的念头:我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民公仆,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在今年的暑期实践开始之前,我专门就过往的实践经历进行了切实的反思——包括具体表现、自身心态等多个方面,而后真正地认识到了以往的缺陷和不足,下大决心在今次的时间当中切实地改观,予以补过,争取尽可能大的有益收获!

使我庆幸的是通过这一番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我终于在此次实践过程中作到了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定位准确,而最终获得了令人满意、甚至是惊喜的实践效果,并且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真理的现实意义!我的这一点个人经验也非常希望与我同样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能够借鉴并获得裨益!

实践期间,我利用次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前辈学习求教,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积极所学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了点东西,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法学教育应但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即便是在行政机关,这一点的感触仍是非常强烈的。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法律普及的重要性。非常荣幸的,在我的暑期实践过程中还有幸参加了一次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在活动当中我就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群众对于法律的无知或者说一知半解的让人可笑、可悲、可怕的现象。

这首先体现在许多群众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普法材料。询问原因,有的说怕打官司,又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过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想法。这当中暴露了群众心中封建思想的残留,而这种思想正是我们试图通过以现代化的法律为主要手段来创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其次,有许多群众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了行政机关的粗暴侵犯,但是也不愿意接受服务通过行政或者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因为他们片面而固执地认为我们的国家“腐败”了,“权就是法”甚至“权大于法”!觉得民告官根本行不通,甚至可能赢了官司还要遭到打击报复。人民总是善良的,他们有了这样种种的消极失望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行政的失败,同时更加是我钟爱的行政法专业所必须直面的惨淡现实!如何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全面挽回法律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如何能够全面的挽回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信任和依靠,这是我国法学界、司法界甚至是我们党所必须特别重视的问题。

第三,与前面两点截然相反的,有些群众非常激烈的要求我们帮他们“打官司”。先不说他们的案件标的之小使诉讼成本与讨回的“公道”之间的得失完全无法用正常的价值标准去衡量,更没有考虑到我们此次普法的主体只是行政单位的员工……这里体现的问题是我们只是在大力宣传使用法律武器的作用,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如何更为有效、更为合理、更为有利地使用法律武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这个方面的缺失也同样是阻碍法制建设的拦路虎!

第四,有些群众问我们,既然你们是公路运输管理所的人,算是“官”,又不是公检法部门的,为什么要来普法呢?这一问题使我觉得既无须回答,又觉得无法回答。某些群众片面的认为普法、司法仅仅是公检法的专利,而不认为法律的普及是全社会的责任,认为法律是高高在上的,而不认为法律就在每个人身边,触手可及。这是不是我们太过于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忽视了对于法律与公民,公民与法律密不可分的关系所造成的呢?

第五,在普法主体方面,作为服务人员的我们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质都急需提高。往往是我们费尽口舌说了半天,群众却完全没有听明白。或者是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没有能力为之解答的。

我不禁想起我们西北政法学院也有着以在校生为主体走出校园进行普法宣传的传统。同样的尴尬在这些活动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认为,作为法学专业的教育、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绝对有必要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否则将无法有效地为人民服务,而使得群众对于法制渐渐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同时也更加不利于我国的法学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社会的建设。

另外,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虽然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可回避的在普法中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存在着一些不足。

比如有些时候,人们明明知道有这样那样的法律条文,却总心怀侥幸想钻法律漏洞,以至在触犯法律后才追悔莫及;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对于法律的适用一筹莫展;而在接受行政处罚或者管理的人群中有些粗通法律者,总是希望借助自己对法规条文的理解来谋求一点利益。

然而这样的理解不是片面的就是错误的,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力争做到简明易懂,不要让法学世界只成为学究们自我陶醉的封闭空间,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的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我认为对我个人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现实意义上的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前辈们的教导,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学习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群众,服务大众,为健全社会法治,为我们的依法治国服务的。高等法学教育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在法制社会的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的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

法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大学的法学教育应当与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学的兴趣,避免毕业后的眼高手低现象,向社会输送全面、合格、优秀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而具体工作的开展则向我展示了职场对求职者的严格要求。由于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和基础,因此在科长仔细地给我讲解了稽查科的工作流程和手续办理的相关问题之后,我便走上了这里的所有菜鸟新人都必然要踏上的岗位——“撕票”。

别看名字威风凛凛,这活说白了就是把针式打印机打印完成的成串的单据扯成独立的一份,不扯破就算及格。临时工大妈乐得悠闲,就让我全部代劳。我小心翼翼的开始“撕票”,同时眼观六路地留心着别的环节的工作该怎么做。第二天就因为有工作人员请假而抓住了“升级”到文字录入的岗位上了。

此后的工作虽不能说一帆风顺倒也风平浪静,不能说艰苦但绝对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出错是自然难免而不被允许的,出了错只有红着脸改正,继续工作,加倍小心。偶尔有缴纳规费的同志脾气比较暴躁,加之天气炎热便出言不逊,此种情况下如何冷静对答倒也让我颇费了一番心思。

总之,我还是挺了过来。在最后一天跟大厅里的长辈同事告别的时候,不免有些离愁。但心里情绪的主基调还是欢娱的,暑期实习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自我感觉身心都没有在漫长的假期里倦怠下来,社会阅历进一步增强,在求学阶段增加一些工作技巧和经验对以后的求职以及踏上工作岗位后的历程都将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和心得体会。

8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


今年暑假7月26日至29日,我们杭州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小队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赴萧山传化大地了解中国物流情况的发展,赴杭州东明山了解生态环境、赴良诸博物馆了解中国古文化以及走进社区了解市民的生活等。

环保-----这个全世界为之关注的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总书记在党的“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关的生态和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然而,什么是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全国政协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的一个重要议题。有这样一组令人痛惜的数字: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30%的生态警戒线。XX年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的340个城市中,严重污染的91个,占27%。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08%。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7万多平方公里。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滥用改变自然的力量,无节制地挥霍着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土地沙化和环境污染种种严重生态危机频繁凸现,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沉重惩罚。无数的自然灾害告诉我们:如果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无节制地破坏环境,必然会丧失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使发展最终失去意义。具体到一个地区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作为大学生又该为环境保护做些怎样切实有效的贡献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践小组于7月28日赴杭州东明山举行了以“走进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辅导员高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举行了一次登山活动。但是这次出发.我们带着问题,一起登上了杭州东明山。第一次亲临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洗礼,感受城市公园和野生公园的区别。那里是没有废气污染,没有噪音污染的大自然。越近山腰,空气越新鲜,于是,同学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但是后来,一场阵雨不得不让我们取消了越近山顶的念头,只能被迫选择返回山脚。男生们把雨伞腾出来给女生,女生们也你让我,我让你,一种同学间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集体精神在这里取得了良好的体现。

这次登山活动不仅让全体成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什么是环境保护,彻底改变了过去认为“保护环境卫生”、“抵制一次性塑料用品,防止白色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达到了”等就是环境保护的片面认识和错误思想,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和完善了同学的环保知识,到了让同学们真正“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宣传环保”、真正“走进环保”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登山活动体现出同学间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同学间虚心学习,加深沟通,增进了解,也学到了不少诸如待人接物的交际用语和处理应急事件的社会经验与组织活动能力。

社会实践是艰苦的,但收获是巨大的。

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社会实践是一种动力,是体味人生的"百味筒",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它让我体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懂得了各种滋味只有亲身参与才能体会的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们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践中看!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我相信,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同学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校园里到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实力承担的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全面成才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经验和组织活动能力。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5月大学生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报告2


复杂的情感驱使我无力的笔头写下这篇质朴的文章,为了纪念这段青春飞扬的岁月,也为以后的追忆留个凭证。当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桌旁写下这篇实践报告的 时候,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往日的画面,十天的光阴是短暂的,但就这短短的十天,我们得到这一生中难以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开阔的思想、真 挚的友情。我们没有虚度这十天,没有放纵这十天,我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不得不感叹:原来时间还可以这样度过,生活还可以这样生活。

工作篇

7月8日早上6点,我们陶行知协会一行人兵分两路,朝着各自的目的地正式启程。伴随着《真心英雄》的歌声,我们跨出了学校的大门。经过大约4小时的长途 跋涉,我们一组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山东省泰安市接山乡中套村中套小学。此时,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给我们造成了些许不便。

我们第一时间与当地村委取得了联系,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当地政府思想似乎比较陈旧,在思想上难以接受我们的支教调研活动,又需要向上级请示,我们在村委等了好长时间,饭都没吃,不过最终章还是盖下来了,我们很兴奋。

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小学校长已经等在那里,他带领我们在学校参观了一下,小学的条件似乎还不错,这点有点令我们失望,我们还是想要更艰苦的环境,不过后来遇到的困难足以让我们打消这个念头。

生活篇

生活的环境比原本想象的要复杂,原来在学校不是问题的问题到这儿全成了问题。先解决吃饭的问题,还好,学校有一间废弃的伙房,貌似n久没人用了,门框上 插块生锈的牌子,隐约看见“食堂”二字。我们把小屋子收拾了一下,把布满灰尘的大锅刷地崭新,又买了柴米油盐,这些用了我们半天的时间。然后就是住宿问 题,没有住的地方我们只能睡教室,桌子并起来做床,衣服跟几本书叠起来做枕头。晚上我们点着蚊香擦着花露水,但效果不佳,依然有蚊子困扰。睡前几个男生总会拿着手电围着校园转一圈,美其名曰:巡逻。

这十天,我们一起说一起笑,这不是苦中作乐,这些快乐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又一句话比较适合形容我们的感受:“有一种幸福叫做吃苦。”

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玩,一起闹——友谊便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了起来,我觉得我们协会的人都是世上最可爱的人。最后一天晚上,我们一起聚餐,大家对这十天的生活有种种感叹,感叹十天的不知肉味,感叹十天的快乐,感叹十天的艰辛,感叹十天的充实,感叹十天的短暂。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清淡却不寡味,真实而又充实,艰辛却也快乐。

感动篇

十天结束,我们走了,带着激情与思考,带着感到与收获,看着孩子们的挥泪送别,听着他们用哭哑的声音喊着:“哥哥姐姐们,再陪我们一天吧,就一天!”我真想落泪,但是我们还是走了,告诉他们:“我们还会回来。”

十天,短暂却永恒的十天,这十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十天,十天中,我们在汗水中经历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没有水电的日子,我们想办法挺过了,几个女生集体发 烧的日子,我们也挺过了,经历就是成长,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变得坚强,我们熬过了思乡之苦,顶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艰,我们好像一团火,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我们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义无反顾的付出才会又理直气壮的收获。十天,我们黑了、瘦了,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构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这次实践犹如一次生命的旅程,有悲有喜,有得有失,但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是那对生命的景仰。很感谢这次旅程。

感谢您阅读范文资讯网活动总结栏目的《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一文,希望《5月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能解决您活动总结相关的需求,同时,Fwr816.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