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老人对我的感想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服务老人对我的感想”,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社会实践报告
    科大人社区服务
    目录:
    1.科大人社区服务感想
    2.科大人服务社区老人
    内容摘要:
    1.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作为一个科大人,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
    2.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作为一个科大人,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胡锦涛主席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我班在学校领导之下,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劳动。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我感
    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和柳刚去了奶奶家两次,连同自己单独去的一次,总共三次.三次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无所适从.每次去,奶奶都很客气,忙着倒水,忙着让座.
    我们两个人都很远,奶奶的子女和孙辈周末都会到她家,他们不需要周末两个小时的陪护,可能我们陪他们聊聊天,多少可以解解闷,可能这只是我们一方面的想法.
    奶奶和老伴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而且年纪很大了,当儿女上班不在身边的时候,能够买药,到医院排队挂号,才是他们急切需要的.而这些我们做不到.这些需要社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非我们所能及.
    目前有个想法,如果还是每次这样过去,只能变成例行公事.老人身体不是很好,可否有医学组的义工和我们一起过去,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有个毛病的,给予一定的药物和居家养护指导.
    虽然其他组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落实,光靠我们义工的力量是不够的,其实社区才是主角.现在社区的规模突然增大,但社区服务却没有跟上.特别是空巢老人的问题.虽然苏州有些社区做的很好,但是照顾的面毕竟有限.所以有必要和社区沟通,形成社区内的互助.
    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让老人颐养天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责任.
    我们组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们希望能够给老人做更多实际的事情.目前有这样的困境,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希望能够更好的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篇二: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感想
    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感想
    在大三这个寒假,为了更好的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拓展综合素质,我们组成了洛阳师范学院龙门石窟志愿服务队。为龙门石窟的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涉及景点介绍、路线指导、洛阳历史介绍、饮食住宿介绍、为景区老人游客指路搀扶等内容。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同时也展现了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此次志愿服务事先经过详细安排部署,服务时间为一天。志愿服务队成员由王超玉、王婧、郭丽丹、韩迪、杨丁丁、吕梦真组成。按照部署我们早上八点钟在龙门石窟景区广场集合。由景区人员为我们具体安排服务工作及注意事项。龙门石窟景区位于洛阳南面的龙门山上,景区道路多由不满台阶的石阶路构成,游客观景需要不断上下台阶。这对一些老人游客来说有些不便,我们在台阶上下路口都安排有志愿者提供路况信息,认认真真的搀扶老人游客上下台阶。另外还应游客要求为游客拍照。
    由于我们是在冬季户外提供志愿服务,天气的严寒加上长时间的站立使我们都感觉到了背部疼痛、腿部酸胀。但是没有一个志愿者叫苦叫累,没有一个志愿者逃离服务岗位。因为我们深知我们的表现代表着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养。
    令我们欣慰的是我们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得到了龙门石窟游客的肯定和褒奖,同时也得到了景区工作人员的赞扬。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此次志愿服务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英语口语普遍不流畅不能灵活的与国外游客沟通。服务队形安排欠佳,缺乏美观。我们通过这些不足意识到了今后志愿服务需要提高的地方,为提高自身综合
    素养指明了方向。相信通过大家今后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在志愿服务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今后我们还会组织类似的志愿服务,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认同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三:关爱空巢老人社区服务心得
    社区服务心得
    本次寒假,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参与社区服务--关怀“空巢老人”。
    作为一个人口流动频率高、规模大、面积广的大国,我国老人“空巢”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子女外出务工,孙子孙女亦进城读书,使老人们在精神上的空缺也越来越大,为了让老人暂时不孤单,作为孙子孙女辈的我们,在这一天承担起了照顾他们的责任。
    老人告诉我们,他们不爱钱,也不喜欢乱花钱,子女的心里怎么想的他们都知道,只是有时他们认为,不能因为自私而误了儿女们的前途。有时,他们的子女也会寄来一笔钱,供老人养老,但他们又何曾想过,老人都走不动了,怎么取钱又怎么用钱呢?
    这次社区服务后,我们感触颇深,也收获了许多。不只是完成了一次社区服务,更是从中获得了一次品德的升华,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到“空巢老人”的难处,不让“空巢老人”也成为我们父母的代言词。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我对餐饮服务心理学的理解


--客人需要什么?
如何让客人满意?是一个值得我们餐饮人思索的问题,客人满意了才会再来,企业才会有效益,才能继续往前走。简单点说就是客人需要什么,我们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去满足客人。在谈到这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去了解一下,餐饮业的起源、发展,及客人的需要。了解一下目前紧迫的行业状况。
我们的祖先历经茹毛饮血的时代。直至发现了火,便有了熟食,到了夏商周时期,在王朝的国家机构中就有了负责管理厨房的“疱正”,就是现在所说的厨师长,饮食如同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近两百年来是最为突出的,餐饮-这个第三产业,在以国家繁荣昌盛的大好背景之下,也得以迅猛发展,如今各种食肆遍布街头巷尾,中西餐厅玲珑满目。
早在80年代初,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饭店少,人们刚从60年代的大饥荒中“解放”出来,因为客人没有那么多的选择空间,即店方生产什么,客人就吃什么,客人呈被动一面。在电影《端盘子的姑娘》中足以反映出来,那时的餐饮经营局面,用现代营销学的术语来说是“以产定销”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餐饮业的门槛比较低,大量投资者前扑后涌进入餐饮业,餐饮业市场的竞争骤然激烈,街上餐饮店的招牌换个没完,有人站起来了,也有人倒下去,不时传来,哪里又有新店开张了。这个时期客人的选择余地就大了,餐饮的经营方式也就由“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即店方要去洞察、了解目标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环境、食物、服务,店方就提供什么,去迎合客从的需要。现代资讯发达,没有哪家店会抱着两个招牌菜当作“尚方宝剑”的,今天你出一个新菜,明天我带人去试一下,后天我也就可以做一个跟你差不多的菜式出来了。那么综合地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出品质量,用餐环境,企业信誉是立足于“枪林弹雨”般激烈竞争中的必然趋势了。
这样在有限的客源里,就行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客人是否满意,决定着客人下次是否会重复光临,直接影响到店方的效益,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曾说过:“人的一切活动源泉来自需要”那么客人究竟需要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满意呢?
品尝风味的需要:现在不少的餐饮店里设有卡拉ok也有舞蹈表演等,但这些永远只是辅助设施,最主要客人是以吃的名义而来的,常规来说我们和朋友一起去吃饭,也会说到今天去哪里吃,吃湘菜还是吃粤菜,在吃的过程中也一定会谈到,菜式的口味问题等,为什么我们各中餐门店除保持传统招牌菜外其它菜式风味都不拘一格,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营养的需要:正常的营养摄入可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躯干组织的生长,才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一天的工作,在欧洲发达国家,按照人口比例来计,平均4人就有一个营养保健师。在中国平均200人才有1个,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程度与生活水平的差异,目前在上海的高档食肆已有营养配餐师的出现,人们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发地关注身体的健康,这是将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必然趋势,按照中医理论,药补不如食补,比如说现在的安利营养品那都是从食物中提取出来的,如果饮食得当,一定是可以吃出健康的。
受欢迎的需要:宾至如归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于酒店、餐饮服务业的宣传中,即是客人您到我这里来了,就是到您自己家里了,怎样营造家的温暖家的温馨,想必是我们餐饮人,应该思索的。保安泊车、迎宾领位、服务员引座都是值得注意的,如果你去别人家里做客,你一定需要主人家的灿烂的笑脸和热情的态度。
安全的需要:食客与店方的对簿公堂已是屡见不鲜了,如果说你要是因为店方的直升电梯故障而困在其中,或是因为店方座椅不牢固而导致你摔伤,或是因为餐厅或鱼池地面有水渍而滑倒,或是服务员不小心汤汁烫伤你;或是你在用餐期间财物被盗,想必你在和家人朋友或是商务宴请中的欢乐场面也会让你黯然失色,让你神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财物是人的本能。
卫生的需要:“病从口入”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性的,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去外面吃饭一定会第一时间叫上一杯滚烫的白开水先烫一下餐具,会拿起酒杯对着杯光照一下,检验一下是否干净,如果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工作服皱皱巴巴污迹斑斑,伸出一只黑乎乎的手给你换骨碟;环境卫生又很差,待会上来一个菜里面又有异物;你也许很难有勇气再吃完“下半场”。这样的经历对你而言一定是一场噩梦。
受尊重的需要:“顾客至上”一词体现的是,客人在店家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外国人说的“顾客是上帝”。记得刚做营业代表时期曾接待一位穿着方口土布鞋的、服饰极为朴素的客人,这种客人根平常那些衣着考究的客人相比真是不屑一顾,他点了干鲍、燕窝,让我为之一怔,后来又看到了他放在餐桌上的宝马车钥匙,也就不感到奇怪了,不以客人的穿着给客人下定义,不以貌取人,不以某些客人的身体缺陷而岐视客人,不以客人消费多少待客,按照企业“以客为尊”的宗旨一视同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客人,切不可出言不逊而伤害到客人。

物有所值的需要:就说日常生活中,鞋子有几十元乃至上几千元的,当然价格的差异,品质或品牌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可支付能力,量力而“购”,如果你花上千元购回了一双实际品质价格只值几十元的鞋子,你的第一反映肯定是受骗了,你会很气愤,你会考虑维权。花钱不是问题,花大价钱是对高品质的需求,前些年一些“急性子”商人用纸皮做皮鞋,而一度导致此行业停滞不前及诸多不好影响的教训是深刻的切肤之痛。
显示派头、要面子的需要:“民以食为天”酒桌也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吃喝玩乐,吃是排在首位的,很多事情的达成也离不开这一环节,举办方安排的接待是否成功,也将直接影响到,受邀请人和邀请人的情绪,直至影响到双方洽谈事件的进展是否顺利。为了表示诚意举办方,为提高宴请的高要求,需要高档次高品质的食品酒水,来显示排场。那么我们请厨师长做一个现场烹饪的菜式,送上一道点心,经客人的同意敬一下酒,最后负责跟单的管理层亲自在客人面前做好堂做水果。在一系列的过程中,让客人体会到我们的重视。如果是你,你不会不满意吧!.

认识新事物的需要:视觉审美彼劳,应该是对每件事物都是一样的,因为人不光对旧的事物是有情结的,对新的事物更为有好奇心,因而产生了新人、新产品、新事物,就从大多数人都喜欢穿新衣服这一点来说吧,每家店也是这样,时常受着客人这样的考验。如果一家餐饮店几年下来,什么都没有一点改变,一定会让人有些没有新鲜感。如果适当地改变一下布局、摆设、菜品不断推陈出新、让与客人亲密接触的菜谱经常换换“脸面”也好,服务人员换换工作服也好等等,健康美味,也是源自“新鲜”嘛。

关爱空巢老人感想


篇一: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小结

关爱空巢老人

转眼间,维持五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次我们的社会实践地点是赣榆县社会福利院,名称是关爱空巢老人,时间七月十五到七月二十日。

天气炎热,很多的老人在家里没有儿女的照顾,一个人独自生活着。很多的时候他们显得格外的孤单,但是他么知道自己很难改变这样的现状。他们只有自己找乐趣,这样的老人由地方政府聚集到了赣榆县社会福利院,我们此次的社会实践就是给予他们温暖,给他们送去我们力所能及的问候。 起先我们联系了地方政府,通告恩啦我们此行的目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实践第一天我们跟老人们聊聊天,谈及了他们的生活,其实说实话他们真的是蛮孤单的,每天面对的同样单调的生活。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很高兴,继而我们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我们此次的目的不仅仅如此,也许很多的老人都希望给自己的孙子或孙女在这大夏天买个西瓜,送点凉爽。但没人给他们这些机会。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期望被关注的对象,他们也一样。当我们拿着西瓜送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笑的很灿烂很从容。那是内心深处的感激,是肺腑之言的更高领域。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不仅仅如此,平常时候的问候,问声好,也许他们就会轻易满足了。短期的社会实践虽说时间虽短,但意义却不一样。教会我们的东西很多很多。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别人关注我们,帮助我们,其实现在的我们已经成熟,是时候是我们去关注别人了。其实当我么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享受其中。当个人收到帮助的时候,那感激的笑容,那温馨的感激会使我们很有成就感的。这次的社会实践就是这样,看到老人们的笑容,比自己收到了恩惠还鼓舞人心。

感恩社会,关爱空巢老人,关注你我他。

篇二: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总结

传递爱的火炬,让老人笑容常在

——文学与传媒学院“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感言

经历岁月的风化,青春逝去,往昔的峥嵘淡然翻过。有这样一个群体,它的名字叫 “空巢老人”。他们想念着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太多的忙碌而无暇照顾;他们向往着沟通,然而朋友越来越少,圈子越来越小,渐渐的找不到了述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少,他们本应拥有安逸、幸福的晚年,无奈家境的贫寒不允许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孤独,寂寞,独自坐在家中,无奈的看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

家住大修厂的老人孟凡志就是这样一个空巢老人。他年逾六十,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照理说,此时的他应该是在家中与儿孙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坐享晚年。但在几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了,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不得不一人住在冷清的家中,独自面对夏炽冬殒。家境贫寒,他不得不为了生活走街串巷替别人磨剪刀,常常要冒着骄阳、寒风。作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的我们,正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温暖他。

2011年7月21日,我们五个人再次到这位老人家中去探望他。我们给他购买了一些挂面、咸菜以及一桶食用油,那是我们志愿者自愿捐钱购买的,虽然东西不多,但可以让每一次探望都带去惊喜和温暖,也为他带去了更多实际性的帮助。来到老人的家中,我们替他打扫了室内卫生,并将他的小院子整理了一番。老人一个人在家中要打

扫和整理,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们五个年轻人做这些“小活”,对老人来说是一种帮助。

孟凡志老人是一个好客而开朗的老人,打扫完后,他给我们端出了特意为我们准备的西瓜,他说这是他听说我们要来后,就立刻到外边买的。我们感到十分感动,这位老人是真正把我们当成了朋友。我们一齐动手切西瓜,那场面其乐融融,我们就像他的孩子,陪在他身边,陪他一起切西瓜,一起做家务。我们一边吃西瓜,一边聊起天来。他为我们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讲述他当红卫兵的经历,也不忘慈祥地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因为有知识才能有好的未来。我作为志愿者中家最远的一个,我给老人描述了我的家乡,老人认真地听着,那样子看起来更加慈祥了。

犹记得第一次探望他时,我说起我是回族人,他认真地在本子里记下我的名字,还在后边写道:“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朵花,最美最好的花。”顿时我特别感动,恨不能真成为老人的家人,陪伴他,给他更多的快乐。

随后,我们即将离去,老人依依不舍地将我们送到路口,看着我们上车。看着马路边老人孤单的身影和不舍的眼神,我更加不想离开。幸而我们空巢老人活动是长期开展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能长久的为这位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还能长久地陪伴他、抚慰他。

老人的生活是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希望的,直到此刻,才知道关注空巢老人的真正意义所在,那就是希望,我们无法改善老人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我们的行为来告诉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充

满希望的。然后老人们才能保持着无比的毅力与信心,勇敢地活下去,真正使他们活得更好的,是那颗面对生活不气馁不放弃的心,任何人长期独自行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都会面临这种信心缺失的问题,而别人的一句关怀,一声祝福都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动力,让他继续走下去。

也许正因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才更加需要我们的关爱。无论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亦或是一名普通同学,我觉得既然我有幸能照顾孟凡志老人,我就因该坚持不懈的走下去。去尽心尽力,做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尽一份普通社会一份子应有的义务。

我知道也明白,也许现在我以及我们的小队是老人的生活的希望,我真心的希望老人能过的开心快乐,而这份开心中有我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的快乐我的成就。

就是老人的笑容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比阳光更灿烂。

这样的实践活动给我很多感触感受。首先,我觉得我们社会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关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关爱和关心不应该只在物质上,更应该在精神上,要给老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像孟凡志这样的空巢老人有很多,据调查资料显示,在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中国空巢老人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在城市老年家庭中,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这个数字在2010年将可能达到80%以上。他们过着孤独的生活,没有家人的陪伴,那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寻找朋友来相互陪伴。这可能是套话,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真话,

人老了本来就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安详的度过余生,然而与外界的隔离与信息的闭塞使手脚不灵便的他们无法真正提起对生活的兴趣,我们应该多利用类似的志愿活动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继续跟上社会的脚步,而不是孤独下去。我对生活也有了更多感悟。助人和被助都是件温暖的事,就如享受冬日的温暖,这个过程让我学会思考,学会坚强乐观。人生就像行路,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们要过好生命里的每一天,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拥有真正的幸福。

据资料显示,我国老龄事业正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快速老龄化。现在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是0.66%,老年人的增长率是3.16%。到了101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超过2亿,到1050年将超过4亿。第二是老人高龄化。我国现有1300万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急需照料。第三是家庭空巢化。据调查,在我国大城市中,空巢老人比例最低的是1/3,比例最高区域的空巢老人已经达到1/2。这些空巢老人虽然有子女,但子女多数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缺少精神慰藉。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份力量。

人心不老则青春常在,空巢老人生活的充满希望,就能营造出桑榆非晚的满天霞光。我们身在异乡上学,不能随时感恩我们的亲人,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份爱给更需要的空巢老人们,给这样一个弱势群体。

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虽不能随身携带,确是生命中最实实在在

的感受。每次看望空巢老人都能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不求回报,因为我已经享受着为老人服务的快乐。

我发现志愿者所有的精神就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同时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篇三: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中国空巢老人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在城市老年家庭中,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随即一个新的名词也出现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经历岁月的风化,青春逝去,往昔的峥嵘淡然翻过, “空巢老人”们想念着自己的子女,却可能远隔天涯或因太多的忙碌而无暇照顾;他们向往着沟通,然而朋友越来越少,圈子越来越小,渐渐的找不到了述说的对象;他们希望能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然而他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少。孤独,寂寞,独自坐在家中,无奈的看着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谁能懂得他们的寂寞!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家庭“空巢”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一)我国老龄事业正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 快速老龄化。现在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是0.66%,老年人的增长率是

3.16%。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是正常人口增长的5倍。也就是说,到了101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超过2亿,到1050年将超过4亿。

第二 老人高龄化。我国现有1300万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急需照料。

第三 家庭空巢化。据调查,在我国大城市中,空巢老人比例最低的是1/3,比例最高区域的空巢老人已经达到1/2。这些空巢老人虽然有子女,但子女多数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缺少精神慰藉。

(二) 特定局部状况:荔湾是广州市典型的人口密度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城区。

60岁以上的老人,在荔湾总人口中的比例已高达21%。由于政府最近几年对老城区的投入还不够,公共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因此不少年轻人纷纷搬到新区,剩下老人家留守老城区。空巢老人问题突出。旧城已成空巢老龄代名词!空巢老人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关注。我们应该共同承担起关爱空巢老人的重责,让他们在晚年能感受到温暖的人间真情,享受天伦之乐。不到老不知其难。在逐渐步入老年社会时,大家对老人都必须有所承担。关心今天的老人,不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吗?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

实践: 寒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张大爷家,帮助老人擦玻璃、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张大爷今年73岁,腿脚不灵便,生活比较困难。张大爷一见到我们既高兴又感动。我们耐心的与他谈心沟通,宣传保健知识,并帮助老人做家务。临别时,张大爷满含热泪与我们握手道别,并不顾腿脚不灵便,执意将我们送到门外。

张大爷是位朴实的老人,日子过得挺困难,却有着最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能给予他的帮助实在是太微薄了,其实,老人们的要求很低,只要有人关心他们、听他们诉说,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问候,带给他们的却是我们无法体会的需要,特别是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只是在那个屋子里,当听到他们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这么坐着,什么也做不了,那悲伤的语气令人心疼,我真的不知

道要怎么安慰他们,只能用手心传递一点温暖,此时,虽然我们之间的语言不能相互沟通,但我们的到来让他感到无比的高兴,眼角里挂着开心的泪水。

我们会把关爱孤寡老人的心意持续下去,将不断为这些孤寡老人送关怀、送温暖,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关爱。

我们如何关爱空巢老人呢?

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替代儿女的亲情和照顾。在这方面,日本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一些国家还在住宅设计规划中融入人性化的考虑,例如新加坡的许多公寓大楼底层不安排住户,而是专门划作社区组织或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随着“空巢老人”的日益增多,尽快建立一个针对独居老人的支持监护网络,构建一个社会、社区、家庭三者结合,更加人性化的新型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应该加快敬老院建设; 2、加快社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3、加快村养老服务站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步伐,为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4、建立和壮大社会帮扶队伍,帮助空巢老人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5、开展“孝心儿女”、“敬老模范”评选活动,营造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水平;

7、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和送温暖长效机制;

8、强化老年维权工作。

解决是一方面,怎样杜绝更多的空巢老人出现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起: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我们的社会应该加强对老人们的关爱和关心,不只是在物质上,更是在精神上,要给老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可能是套话,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真话,人老了本来就是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安详地度过余生 ,然而与外界的隔离与信息的闭塞使手脚本不灵便的他们无法真正提起对生活的兴趣,我们应该多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继续跟上社会的脚步,而不是孤独下去。: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好像是一件有些麻烦的事,不做也没有任何人来强迫你,但是,却能给老人的生活增添很多色彩,就像这句话“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双温暖的手,更胜于甜蜜灿烂的言语。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虽不能随身携带,却是生命中最实实在在的感受。”


我的支教感想


篇一:大学生支教感想

我的支教感想(心得)

2013年11月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大学生支教活动。现在回忆起在这次支教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和玩耍的情景,真的让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看着他们一张张笑脸,个个朝气蓬勃的样子,我真的由衷的欢喜。回顾这一次支教活动 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得到学校的肯定,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一天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临一种挑战,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坚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一天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我敬佩学校领导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天时光是我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因为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领悟很多。作为一名支教大学生,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这次支教活动带给我的深刻意义,以下是我对这次支教活动的总结。

一、 思想方面

这次的支教,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大学生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 教学方面

作为支教大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在新课标下的各种新方法、吸取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点。初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顿时心里有点慌。但是我没有害怕。在我经过好几次的努力之后我终于和孩子们走到了一起。我给他们教了两手我童年学到的歌曲,一首是《踏浪》,另外一首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很努力地教着,孩子们也高兴地学着,孩子们学的很认真,我也教的越发地有热情;在和他们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我几乎完全和他们相容在了一起,感觉我好想回到了我的童年。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莫大的热情让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也很喜欢聊天,我和他们说了好多。虽然这里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孩子,但他们的质朴和谦逊确实最宝贵的财富,我要用自己所知的知识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同学们不仅善良, 而且很聪明勤奋,学的也很认真。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候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努力,这点累也算不上什么了,孩子们的进步才是我最大的安慰。在孩子们的热情和笑声中,我看到了积极,看到了希望。

在这一天的支教过程中我知道自己的表现还不够好,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一天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深刻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划下永不磨灭的记号。这次支教活动让我亲身体验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磨砺出了坚强的品格,锤炼了意志,还

给了我自信。让我在人生这条漫漫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支教工作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在我看来,支教是时代的产物,是赋予给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煅炼自我能力,提供广阔天地、完成人生试卷的舞台;是加强修养、丰富涵养提高素质,进行自我准确定位的砝码;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主客观结合分析问题能力、注重实践观念升华的梯子…最后,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与此类实践活动,也相信在此过程中我一定会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人格内涵,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最后,我还要感谢领导的关心爱护和同事朋友的帮助,给了我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难得机会,使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的个人工作能力也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这次支教生活,快乐而有意义。

篇二:支教感想之我为什么选择去支教

支教感想之我为什么选择去支教

2016年5月28日,这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年头,第二个学期,再过一个月左右,将要结束我大一的生活,再有一个月左右,我就要离开学校,但不是回家,而是和一群小伙伴到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青海化隆,一个藏传佛教地。我们将要在哪里度过近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

那我为什选择去支教呢?支教就支教呗,喜欢才去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那为什么喜欢?这。。。。。。。。。。

我记得上一次爱心社活动结束后,宋洒问我说:“我记得在北校大一的还有一个男生是面试通过的,可他为什么一次活动也没来参加?”我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没怎么在意,但这次宋洒突然问我倒让我无从回答,我就说:“我也不知道,可能他忙吧!”然后我们就转换了话题,但我打算回去问问他什么情况。第二天下课后,我正往宿舍方向走,我看见他在我前面和几个男生走在一起,我追了上去,打完招呼后我问他为什么面试结束之后就没再参加爱心社任何活动?他告诉我说,最开始他去爱心社面试是抱着献爱心,做公益去的,但后来感觉不太一样,并不是他心里想的那样,所以就没再参加爱心社的活动,我问他怎么不一样了,爱心社有帮教活动,读书会,还有支教怎么不是献爱心,做公益了?他说这不是他想要的,而且感觉去支教是打着献爱心的名义,却更看重的是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我拍了拍他的肩什么也没说,一块慢慢的走着。

他的话让我不得不思考我此次支教之行的目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那我为什么什么选择去支教?我本可以在假期去做自己喜欢的实习工作,即赚钱又有趣;或是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交交朋友;或是舒舒服服待在家里,心情好了呢还可以看看书学个习啥的;还可以去上自己一直以来都想要去上的口语训练班,可是我却选择了支教来填充我的暑假生活,那是为什么?我也许有答案。

在贫困偏僻的山区里,有很多求知若渴的孩子,那里条件落后,居民普遍都没有文化,这样的山区里最需要的就是教育,很多人都因为条件太过贫困,因此不愿意在那里当老师,那里的教育落后,我想我们过去是可以注入一些新的东西的。而且在这些贫困偏远的山区里,没有空调,没有冷饮,没有方便干净的厕所,甚至有可能连水都很少,在这样条件匮乏的山区,是比较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的,虽然我自己本身是从农村出来的,经历过农村生活,但城市的生活享受久了,我是否还能吃苦受累,我拭目以待。

从本心来说,我乐意帮助于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愿意到那边去传授他们知识,听说他们汉语不好,我还可以交他们说汉语,除此之外我还可以跟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及外面的世界。再有就是满足自己的新鲜感。虽然我出生农村,但对到偏远的山区的生活及去支教这件事本身都是感到很新鲜很有兴趣的。一直在平平淡淡中生活了20来年,当有机会去经历体验不同的生活,这对我来说自然很有诱惑力。

还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原因就是去寻求不同的体验来安慰自己的内心。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我们这一代人比较浮躁,按照他们年龄大一点的人的说法就是太年轻,经历的事太少,见的少了。于是,我努力的寻求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想通过更多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来丰富自己,以释放自己,沉淀自己,使自己更淡定一些。而支教对我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生活体验,我想要,我希望我能从

中有所收获,我也希望在远离城市的喧闹之后,我能真正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未来的方向。

这些原因想来有些许惭愧,有时候我会想支教应当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单纯的想要去帮助孩子,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复杂,远离城市过于物质化的观念和生活。有时我会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自责,愧疚但有感觉不必太过在意这些,跟着自己内心的脚步走没什么不对的,至于这些更深层的原因,随他慢慢变化吧!“爱心认知世界,乐善提升自我”我觉得这句话说得挺好的,用善意的行动去获得自己想要的,没什么不对,也没什么不好吧!

篇三:支教带给我的感悟

支教心得

外国语英文系李路娜

为期半年的教学生活结束了,在海淀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这些日子让我铭记,也让我颇有感慨。当然从英语教学当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首先,我教的英语,作为老师我认为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带动学生的活力。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有关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及涉及关爱学生教育方法的心理知识,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我认为还应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公共教育学习,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加积极有效的调动课堂。 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课堂之余,带学生出去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与“同事们”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我认为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第二,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年级是学习的起步时期,英语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可能真实的有些困难,因为常常把语文中的a、o、e、i、u跟英语中的A、B、C、D、E、F、G 相混淆,对于他们,我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对于“听”的要求是我说的他们能听准;“说”是指他们可以跟着我把嘴巴张开,说出所学的英语知识;“读”是指

当我领着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读,我让他们自己复习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读出来简单的一些知识,“写”是针对学生们受语文的影响,字母写的不标准,英语单词书写困难的问题而采取的;“译”在这里的意思是学生可以把我每堂课固定教会他们的三个单词可以读会,并且准确说出它们的意思,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和“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我认为“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望。又让我想起这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较其它方面而言,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我认为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英语的教学当中,我还在探索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但是很失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要做不可,就像学习,从课堂中我可以看的出,有的学生这是真心喜欢学英语的,而他们对于学英语的热情也不是我激发的,因为从他们的内心里,它们就像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生活里,我会继续挖掘自己还没有做到的东西,使自己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内容。特别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影响整堂课成功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你对于这一整堂课的重点教学点。在课前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做这样的活动等等。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达到

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班级就要有不同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与能力都存在差异,比如: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学习单词的速度就很快,有的学生上课活泼好动,但他的纪律性不强。这就要求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一年级的课比较难上,因为孩子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就会造成教学目标达不到的问题,所以在这一点上,对于教材的剖析之余,得做好跟学生磨洋工的准备。

老师就像是导演,而学生就是演员。一部电影是否能成功上演,演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生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工作中,老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等形式,学生是否能接受。同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喜欢,这些都是要及时考虑的问题。在教学结束后,反思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没有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有必要经常走近学生,不断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使课堂形成富有情趣的、精彩纷程的教学过程。所以说,一堂课的成功于否不在于自己设计的有多么的精彩,同时还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加要反思我们的学生。培养自己和学生的情感,多多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才能上好一堂满分的课。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这样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累经验,促进更深入的教学。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这个基础时期,做到及时地、有效地反思,全面的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会积极参与,不断的探求教学的规律,提高与完善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的军训感想


屈指一算,我们已经军训了七、八天了,我觉得军训对我的感触还是蛮大的,使我的灵魂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刚刚军训的那天,我们班来到一位不苟言笑的教官,当时,我都快紧张死了,因为我听说军训是非常严格的,而且站军姿可能要站上一个小时左右,中间不许休息,不许东张西望,不许乱动,我心里在想:如果是那样的话,他非把我们整死不可。随着我们与教官的相处,我们知道事情并非像我想像的那样,我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其实,教官跟我们相处的很好,可能是因为我们与他的年龄相差不多的缘故吧!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吧!
可能是因为教官与我的性格比较相近吧!我和他相处的蛮好的,我是那种比较活泼的类型,什么事情都看得比较的开,不会去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的,会把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每天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每天脸上都会带着微笑。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我们在做抬腿的练习,因为抬的时间太长了,我乘教官去看第一排女生的机会,偷偷的把腿放下来,我自以来做的是天衣无缝,可以就连这个小小的动作,也没能逃过他那敏锐的眼睛。他走了过来,我很快的恢复了原来的动作。他盯着我说:“你干什么?”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人们俩人面面相觑,最后我们俩人都笑了……
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七、八天过去了,或许是因为快乐的日子总是让人忘却了时间已经偷偷的流逝,或许是因为时间过的真的很快,我真想时间过得慢一点,让我好好的去体会这其中的快乐,只要这么一点,我也满足了。
人们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每天不厌其烦的重复着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动作。我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做动作容易,而要想整个班级把一个动作做的整齐、做的好,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别的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训练才是最好的办法,在这训练过程中,没有纪律是不行的,“没有规距,不成方圆”,我们每一个人都力求把动作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班级里的每位同学,都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严肃,偶尔有同学站的不齐了,旁边的同学会提醒他。……我觉得军训不是最终的目的,军训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有吃苦的精神,包括以后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一样,要发场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这才是最可贵的。军训让我们这个班级体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因为班级的荣辱就是个人的劳辱,只有每个成员都把动作做好了,班级也就有了荣誉,班级里的每位成员拧成了一股绳,这股绳有无穷的力量。我相信通过这次军训,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们这个班级里的每位成员都必将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亲如兄弟,亲如姐妹,可以抵挡一切风雨,折射出绚丽的色彩。
在军训期间也不是一直在训练,教官还教我们唱军歌呢。以前,我根本不会唱军歌,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好几首了,我真的很开心,原来军歌也是那么的好听,也有它神奇的魅力,其中我听到了“……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听了这些歌词让我感触真的很深。教官说他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三年没有回家了,听了这些歌词我一定会哭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平时对我可好了,可我却不能用心去体会。她平时叫我穿衣服,我不穿就算了吧,我还要向她发脾气。我知道我妈妈非常的爱我,非常的关心我,这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任何的回报的爱,在她的眼里,我永远是一个小孩子,即使我已经长大了,我清楚的知道,家里的一切家务都由我妈妈一个人完成,她每天下班回来,还要给我们做饭,我不帮她也就算了,平时还要向她发脾气。我妈妈再苦再累她也没有半句怨言,可是作为儿子的,却不能在精神上给她一丝的安慰,我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妈妈你真的好辛苦,儿子真的很对不起你,请你原谅,儿子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您就相信儿子吧!
我们不应该把军训简单的看成是一次军训,通过军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良好的个人品质,集体主义的团结精神,以及对别人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军训的机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感谢我们的教官陪我们走过了这么美好的日子,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永存于我的脑海中。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