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识别化解案例心得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信贷风险识别化解案例心得,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近一时期,商业银行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金额巨大,情节恶劣,给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管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银监会决定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经过一段的学习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浅淡如下:

近几年来,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每个银行都在不遗余力进行着金融创新推出自己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这些经营活动对提升他们自己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中国银行业在世界银行业中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太刻意追求经济利益我国银行业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往往忘了对相对的制度保障进行建设,造成有的新产品还在沿用旧得制度进行管理有的甚至没有制度进行管理,这是近几来很行业不断发生重大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近期以来发生的一些案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我们传统的业务中,犯罪份子利用的也仅仅是传统的手法就造成了我们银行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在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出了麻痹大意,有章不循的现象,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只凭自己经验和感情办事,从而被犯罪份子利用钻了空子。

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有些环节很容易引发案件如:(1)信贷方面: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向关联企业多头放贷。(2)会计方面:银行与企业的对账制度;会计业务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业务处理撘皇智??现象;英证、押管理;会计交接;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和保管等等。这些环节的管理有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赖于制度执行人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这次活动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银行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必使这两个方面得到同时的增强。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员工通过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剖析,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并对照有关金融法规、银行规章制度自我查找履行岗位职责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差距,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将使我们银行违法违规案件行到遏制,案件数量不断下降。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农村信用社多措并举防控信贷风险


农村信用社多措并举防控信贷风险

农信社信贷业务是最重要的业务品种之一,信贷风险管理自然成为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从理念上提高认识,行动上采取多种举措防控信贷风险,显得很有必要。信贷业务始终与风险相依相伴,信贷资金运行中无论采用何种机制或何种措施,其作用只是在于降险、控险和防险,不可能做到绝险,没有一剂灵丹妙药可以防控所有的贷款风险。笔者就如何防控贷款业务风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管理理念上提高思想认识
信贷风险控制不仅仅是管理层、风险部门以及信贷员的事,每位员工都应参与风险管理并履行职责。只有全员参与,人人都深刻认识“规避风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形成机构合规经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大力开展岗位操作和职业道德培训,使全体员工对“合规经营”、“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等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准确的理解,了解自己在操作中的职责边界和风险点,培养责任意识,在行动上杜绝违规,防范风险。
信贷风险根源剖析
信贷风险主因是贷款的“三查” 制度执行不力,信贷管理中普遍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或“三查”工作做得不够深入的问题。贷前调查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调查人员须深入客户查阅帐簿、凭证,核实数据,掌握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对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有决策价值的结论,而很多信贷人员没有作出有深度的调查,不对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按照银行信贷管理的要求进行摘录、整合,做出表面文章,造成贷前调查报告做出的结论失真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健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实践中有的信贷人员对贷款企业后续管理不到位,很少到企业了解情况,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只要填好表格就行,这种检查是企业报表数据的移位和凭印象做出的书面反映,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失去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是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防控信贷风险的有效举措
建设信用工程。信用工程建设可从某个区域甚至全社会倡导信用社会,结合全国征信宣传活动的开展,大力进行农村地区的信用工程建设,显得非常必要,一旦形成人人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良好氛围,从全社会角度创举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农信社防控信贷风险奠定信用社会基础,特别是信用村、信用户测评要抓紧抓到实处,充分发挥信用村、信用户的优势,保障农信社农村小额贷款额小、流动、分散、风险小的特色,历史实践证明小额贷款是农信社业务发展状大进程中质量最好的资产。
贷款三查制度执行落到实处。信贷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
首先是加强贷前调查,出具真实全面的调查报告,做出正确决策。
查清客户家底,看资产负债盘清客户家底。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逐项核实,在工作底稿中详细记载,如:货币资金余额多少;应收账款余额多少,其中应收对象是哪些客户(如果太多就列出前几名大户),分别列出账龄及余额;存货金额是多少,按类别记下进价;固定资产余额是多少,其中房地产有哪些,设备有哪些,车辆有哪些等等,一一列出明细。同样,负债情况也要按上面要求列出明细及相应说明,然后初步算出该户资产的负债率等相关情况。
查明客户基本情况,包括法人代表个人品质、信用度、家庭基本情况,产品技术含量,经营管理方式,企业信用度、市场前景、发展后劲及经营管理能力。
查清客户收入情况及经营状况,首先逐项分析客户收益情况。如果是企业客户,要对其损益表进行调查核实,为此可以通过对客户在各银行间的结算与货款回笼情况、水电费缴纳情况、应付工资与实际用工人数是否匹配和工资是否发放到位情况、应缴税款是否缴纳情况等来分析损益表的相对真实性。如果是个人客户还应列出家庭其他收入及开支,算出其可支配收入。
通过对以前经营业绩及成果的调查可看出其历年经营情况,并与同行业相比较,分析其所处行业地位及持续发展前景。
充分运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流量指标来做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长远看,是决定贷款安全性的根本。
进行以上调查时,应要求客户提供佐证资料来验证数据及信息的直实性,为信贷人员出具真实的调查报告打下基础,并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将贷前风险防范降到最低。
其次是认真执行贷时审查。审查人对信贷员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主要审查资料的齐全性、合法合规性;审查该笔信贷业务是否符合法律法

农村信用社多措并举防控信贷风险第2页

规、信贷政策及有关规定,对该信贷业务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价,提出防范风险的意见,将审批资料提交有权人审批决策。
再者是加强贷后检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贷款发放后,如何进行贷后检查,在资金投向跟踪检查,收集、整理、归纳导致变化的因素,形成系统化的预警信号,进行风险预报,可以为控制化解风险争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信用风险预警上,一般包括财务风险预警和非财务因素预警两个方面。财务因素预警,通过对借款人财务会计数据关注,计算其财务指标值,并与标准值对比分析指标变化,揭示指标值变化隐含的实质。非财务因素预警,通过对借款人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贷款归还的早期预警信号,并建立预警模型,形成风险预警提示报告制度。
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效率防不良
信贷管理工作的效率决定了信贷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信贷资产的质量水平。由于缺乏复合型的信贷客户经理人才,一个信贷客户经理要承担一定数量客户的贷前和期间管理的全部工作,工作种类多,任务繁重,无法有效地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按照业务的流程特征划分单一性的岗位,一个客户经理只负责办理同一属性的工作。另一方面采取派单式的工作方式,合理分配信贷客户经理的工作量,才能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风险防范
多种举措化解不良贷款
(1)开展“小额不良贷款笔笔动”活动。对所有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其他自然人类小额不良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分类采取清收保全措施,能收则收,应收尽收,逐户上门,逐家见面,逐笔核对,不留死角,做到“笔笔动、户户到、村村清”,有收回可能的小额不良贷款,争取尽量收回,对一时不收回的采取必要措施,延续时效,保住债权。
(二)三点齐发攻不良。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确保新增贷款质量优化;多措并举盘存量,坚持“清收、盘活、置换、核销”八字方针,强化考核奖惩,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在清收的基础上,加大呆账核销力度,最大限度地消化历史不良;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执行促清非,每季梳理法院执行案件进度,做到季季有进展,月月有绩效。
(三)精细管理防不良。改善信贷结构分散风险,从传统大额贷款为主传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小额贷款模式,优化信贷结构,保证新增贷款质量。把好投向三增压,增加农业贷款、新农村建设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压缩大额非农贷款、项目贷款、冒名及跨区跨片等违规贷款。策略到位保质量,目前各地都有市、区级开发区,经济活跃,新增贷款需求量大,借款人为三教九流、各路神仙云集于此,要从中筛选信用度高、经营能力强、贡献度大的客户也确非易事,严防新增贷款风险有策略:严格认定客户信用等级把好源头关,执行信贷审批制度、落实物权担保规则守好发放关,利用社会关系、法律制度清收不良贷款堵住不良反弹关,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履行问责关,防微杜渐堵不良。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农村信用社规避信贷风险的几点作法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肩负著服务三农的重任得到显现,真正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集聚多年的信贷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信贷资产质量差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等状况,严重的制约著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信贷资产质量作为金融企业的生命线,如何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始终是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中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基层工作体会,对农村信用社就如何规避信贷风险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经营理念,把握市场定位,防范信贷风险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村信用社要在深化改革中把握机遇,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端正经营方向,超脱陈旧的经营模式,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利用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来拓展业务空间,信贷投向要在满足小额农贷合理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前景好、有经济效益、有发展前途的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合理的优化信贷结构,达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和信贷风险的最小化。

二营造诚信环境,切断不良资产的根源

如何改善社会信用观念,是一个多系统的长期工程,要从农村信用社自身做起,找准信贷调整的切入点,把信用意识渗透于各项业务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小额农贷的管理,把资信评定和贷款授信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诚信意识,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思想内涵植根于农;另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中小企业主和个私企业主,在社会上下积极营造诚信氛围,把不良资产遏制于萌芽状态。
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处置束手无策,其中,较突出的难题是处置村集体贷款、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及其干部职工的不良贷款。这些贷款沉淀时间长,担保抵押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丢失了诉讼时效,而且,这些贷款与当地政府往往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对这些(范文范文大全) 贷款的处置,农村信用社必须依靠当地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有效支持,形成合力,在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指导下灵活处置,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进行清收或债务重组,并重点落实已悬空的债务,必要时应特事特办,把资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科学决策,注重贷款的营销效果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引入了贷款营销理念,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机制的运作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盲目性和欺诈性。如对贷款营销的对象调查失误,打著营销的旗号盲目放贷,或被一些精明的贷款营销对象钻空子,趁机骗贷等等,很容易导致信贷决策失误而带来人为风险。因此,贷款营销必须坚持原则,循序渐进.审慎操作,科学决策,注重效果,决不可一哄而上,重量轻质,重放轻管,更要杜绝过去垒大户的现象再度重演,要以科学的尺度来衡量贷款营销对象的诚信度和债务承受力,从中发现优良客户,培养黄金客户,进一步防范信贷风险;另外,要大胆创新,引入贷款营销承包责任制,强化信贷员的管贷责任心,把信贷风险防范转化为工作动力,从而提高资产质量。

四以人为本,扼制信贷风险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农村信用社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也是如此,必须强调人的因素,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强化培训,迅速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懂业务、懂法律、善经营、求实效的信贷管理队伍,。要防范三种风险和强化四种意识,即:防范职业风险,道德风险和法纪风险;强化发展意识、经营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有效的扼制信贷风险。

五完善担保抵押机制和保险机制,规避信贷风险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信贷资金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额贷款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农村信用社完善担保抵押机制和保险机制刻不容缓,务必安置好这道信贷资产安全保障防火墙,才能更好的规避信贷风险。一是办理手续要规范,严密。二是对抵押物的评估论证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其现实价值,又要顾忌处置变现的可行性.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结果,信用社只能参考,切莫绝对引用,同时,基于资产的安全性,贷款额度应控制在抵押物评估价值的50%以内。三是推行抵押物保险和借款人家庭财产保险制度,不应因过多的为客户负担着想而忽略了可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不可预见的种种信贷风险。
五灵活处置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

植物识别实习心得


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这次的实习,会为我们以后的很多知识做好铺垫,我很高兴,我参加了这次实习。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植物识别实习心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植物识别实习心得

外出实习的机会很是难得,因此这次实习是令我很兴奋。虽然这次去实习时为了学的更多的知识,但是还未去实习时我就开始在幻想去实习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神秘,实习时是多么的开心。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实习时间历时三天(2011年11月9号~11号),第一天实习是小哨山上,我早晨9:00出发,下午13:30坐车回来。我们的任务是上山采集植物并将采集好的植物制作成标本。到了小哨山下,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在上山的路上,我们一边上山,一边采集植物,植物何其之多,风景何其之亮丽。上山前老师教会我们在采集植物时,最好的是要有花、有叶、有根、有果实。在采集植物时更是得到老师在旁指导。得到老师的指导,我们在采集时减少了很到麻烦。也许是长时间没有上山的缘故,我们山上都很兴奋,我们满上遍野的去采集植物,看新奇的景观。当我们采集好植物时,老师教我们压制标本,还不时告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植物,让我们认识、了解了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植物。

在山上,见到了小哨山上的很多奇景,比如是很多不同形状的石头,很多新奇的小花。 这次山上之行更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有机会见到的植物(忍冬科的天门冬),也让我认识了一些在课上见过图片而不曾见过真实模样的植物,让我在课上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山上,我们精诚合作,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实习是步行去植物园,去植物园的任务是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种名、学名、科名和生长地区)。虽然我以前也去过植物园,但那是去游玩,不曾留心去注意植物的名称、习性等等。这次去植物园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不曾相识的植物(比如,漆树科的清香木、忍冬科的水红木等等)。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很多,珍惜植物也不少,植物园里可以一边学知识,一边赏景,也是一件快事。植物园之优美,大有回归自然之感。我也很喜欢这次去植物园。

第三天,我们是在实验室里鉴别我们采集回来的植物,并制作标本。在实验室里,老师教会我们鉴别植物,教会了我们制作标本。我们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所有植物鉴别完成。虽然在鉴别植物时有些枯燥,但是当鉴别出自己采集回来的植物也大有成就感啊。看到上几届同学制作的养眼的标本,更是大欣慰。

三天的实习虽然是很短暂,但是在三天的实习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不但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次实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植物,还学会制作标本,同时,还使我们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了,我想我们以后合作的回更加顺利。这次的实习,会为我们以后的很多知识做好铺垫,我很高兴,我参加了这次实习。

篇二:植物识别实习心得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最后一天的野外实习是大觉寺,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发现新的植株了,已然没有的第一天的狂热,却也多了几分娴熟。信手拈来一段植株,我故作淡定的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拿出相似的标本对比一下,撕下叶子闻一下,看它是否有乳汁,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将它的主要特征反复在脑海中检索,恰好确认它的身份时心里会蓦地涌出一种成就感。大部分时光我们多听多看多问,不断重复旧的知识,也不停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边看标本边翻阅资料,遇到两种极为相似的植物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乐在其中。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好奇探索,吐故纳新,这就是实习的乐趣吧。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