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学习心得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井冈山学习心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20**年12月6日**党委组织党员上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我们的现场教学地点有井冈山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同志旧居、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烈士之墓等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老师们给我们讲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及他们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程,让我们深知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五种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在井冈山烈士纪念碑的现场教学点,老师讲到张子清宁愿自己忍受着腿肿烂之苦省下盐巴给战友治伤的无私奉献和对战友关心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也应该团结一致,多为同事着想,多尽自己的能力所及去帮助其他同事,共同把工作做好。我们敬献了花圈,在党旗面前进行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参观着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加上老师的讲解,一场场让人耳目共鸣的情景让我的内心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和井冈山人民在井冈山创立根据地的艰辛,他们对革命信念的坚定不移,让我们无比敬仰。

在黄洋界哨口现场教学点,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了革命烈士以少胜多的状举,是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根据地,为星星之火,可以燎源,提供了重要保证。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党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程,更深刻的感触到了他们的不畏艰难险阻、艰苦奋斗,以星星之火,带来燎源之势。也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祖国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党员要弘扬井冈山精神,立足岗位,把本职工作做好,起到先进性作用,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建设、国家的建设当中去,真正的发挥一名合格党员作用。

***

****年**月**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一):井冈山圣·精神永存

题记: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习近平

在井冈山,听过了数场关于革命的授课与讲座,聆听着革命道路所历经的艰难险阻,感悟着革命先人用血与泪凝聚而成的革命精神;走过了八百级青阶阶阶都是历史的烈士陵园,一路观望过承载着革命情感的碑林与雕塑群,在沉重的氛围之下,内心中发出"死难烈士万岁"的呐喊;参观过了数处主席及革命者的故居,在现场听着解说看着真真切切景象,为战士们生活艰苦卓绝却依旧挺胸前进的精神而动容;翻过了部分当年的挑粮小道,在上坡的步履维艰中,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重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内涵,在冯秀军教授情真意切的演说中、在红色主题的拓展训练中、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交流中,对"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身份有了全新的认识;聆听了革命英雄精神代代相传的,被带入革命伉俪短暂却光荣的革命生涯而泪流满面……这几天走过的地方太多,听过的故事太多,做过的事情太多,有过的情感太多,而不曾变过的是井冈之魂,井冈山真真切切是座震撼人心的"圣山"!

不曾经历过生死,永远无法体味到枪指心头的震撼;不曾参与过过去,永远无法想象革命先人在子弹横飞时的坚持;不曾面临过选择,永远无法知晓换作是我能否做到如此大无畏的牺牲。这些天里,我的内心是矛盾而纠结的,一边为坚持隐忍的革命精神而震撼动容,一边为战斗惨烈家破人亡的革命故事而伤感心疼,一边为当今社会公众淡泊冷漠的心境而不胜唏嘘;一边又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传承革命精神而疑惑不解。这种矛盾直到今天上午听了对老红军后代及井冈山建设者的访谈才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无论是追求崇高却甘于平凡的曾志老前辈,还是挑起共产党员的担子又不摆老干部的架子的甘祖昌将军夫妇,无论是做实实在在的事要活出自己价值的杨洁如老师,还是对孤寡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张志敏院长,都给了我极深的触动,尤其是放弃两次回沪机会果断留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杨洁如老师。

作为一名开学即将走向实习岗位的准人民教师,听到杨老师这样平实地叙述着伟大的故事,从内心深处开始深思着自己志愿成为人民教师的初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注点已经从能不能有地方任教变成了是不是要去名校任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思考点已经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转移到要教出怎样出类拔萃的学生。也许在规划职业生涯的哪个环节出现了点意识的偏差,但我庆幸,在还没有真正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契机让我审视和反思我过去所认为的教育,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行动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身份扛在肩头沉甸甸的重量。正如杨洁如老师所说:"人一辈子不一定能做好很多事,只要认真做好一件事,活着就有价值。"而我,定会为这教书育人的事业而做出毕生的努力!

太多的情感溢于言表,谨以一首藏头小诗来表述真心:

井红不期渡雨来,

冈头犹喜带霜开。

山吟秋月天际悬,

圣地难由旌旗摘。

精修四海忠骨埋,

神凝九州义魂栽。

永念鼓角风雷变,

存道师心奇岳间。

——华东师范大学:刘婷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传承井冈山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句话之所以被很多人所知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主席当年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这篇文章体现了毛主席坚定的革命信念与远大的革命眼光,为沉闷的斗争形势带来一丝曙光,而这篇文章,正是写于井冈山。

井冈山,一座英雄的山,一座厚重的山,一座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信仰的山;井冈山,一座秀美的山,一座神奇的山,一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希望的山。在这里,曾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会师井冈山浴血奋战,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追寻先烈足迹,传承井冈山精神,肩负起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本次全国大学生骨干的目的所在。

如今的井冈山,历史的硝烟不再,但是那段艰苦卓绝革命斗争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却犹如一座座闪亮的灯塔,早已与井冈山融为一体,透过历史的喧嚣,照亮这个时代: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八百级青阶,阶阶都是历史;井冈山碑林,百余块碑刻,块块都是信念。井冈山博物馆,当伍若兰、王尔琢等革命烈士的事迹穿越历史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深深为先烈们的精神所折服,但同时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

一个星期的学习与体验之后,我想答案我已经找到了:就在挑粮小道上,就在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跋涉,终于登上黄洋界顶,众人一起高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就在现场教学,在我们高举军旗,齐唱军歌,走过八百米漆黑隧道的时候;就在情景教学,在为井冈山革命夫妇的悲惨遭遇而落泪的时候;就在红军后代授课团授课课堂,在老一辈革命家后代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演讲中……在这里面,()我看到了勇敢,看到了不屈,看到了艰苦奋斗,看到了对革命坚定的信念,看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苦中作乐,豪气冲天。

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当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席卷而来,甚嚣尘上,不断冲击着这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时候,革命先烈所留下来的井冈山精神,对这个时代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既是对井冈山精神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做了阐释,同时也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继承井冈山精神提出了要求。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所遗留下来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承发扬井冈山精神,在生活与学习中积极践行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

—— 华东师范大学 王文强

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三):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红色文化"重回社会视野,甚至逐渐形成新一轮的追捧浪潮。可当谈及红色文化、井冈山精神,人们到底在追溯什么、讨论什么,对于那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以及那些碧血丹心的铁骨战士,人们又是如何铭记、如何思考。初次来到"革命摇篮"井冈山,我在聆听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反思,并最终得以解惑。

革命激昂:解构红色精神内涵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通过聆听谢彦波老师的专题讲座,以及红军后代授课团何继明教授的现场教学,为期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历史得以解读和梳理。红军的每一次决定,都是一条道路的选择,而红军战士在毛委员等人的领导下,正确地选择了前途光明的道路。在风雨兼程的革命斗争中,伍若兰同志的坚贞不屈、挑粮小道的崎岖难行、曾志送子的义无反顾,让我一次次更新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它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由战士铮铮血肉所铸造的制敌法宝,是红军军魂的真实写照。它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遗产,指引我们不忘革命,勇于战斗,感恩英雄,铭记光荣。

深化改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虽然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却抹不掉先辈们为了祖国拼搏的痕迹,红色精神对现今时代的意义更是弥足珍贵。张志敏同志作为土生土长的井冈山八零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井冈山,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敬老院院长,全心全意给予老人情感的陪伴;上海知青杨洁茹,1969年来到井冈山成为一位乡村教师,一待就是四十载。如果说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带给我的是震撼,那么这些和平时代的井冈山建设者,就像暖心的东方旭日。可始终不变的,是奉献自我、感恩社会的红色精神内涵,使人感动的是红色精神地代代相传。但细想今日的社会,仍有一些对红色精神漠视的现象,当烈士陵园成为游客嬉笑打闹的旅游景点,当民族英雄成为被人诟病的饭后谈资,当我们的青年一次次质疑先辈用血肉铺造的道路,那么这个社会在遗忘历史的同时,也在丢失民族的根本。作为一个大学生骨干,也作为一名未来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应将在井冈山期间的感动与反思,将红色精神真正的内涵传承给更多的人,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并为之自豪的价值选择。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带着一丝不坚定,我来到井冈山,培训接近尾声,我感恩这片红色大地和它书写的历史篇章。铭记过往,只因血染的丰碑永不褪色;传承精神,只因英雄事迹永垂不朽。从自己做起,带着虔诚的理想和信念,扛起红色精神的旗帜,如此,不忘初心,不枉此行。

——华东师范大学 刘畅

赴井冈山青马班学习心得


XX年7月21日,我有幸代表我校团学干部、以学校名义参加了由团省委、省学联组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

在革命圣地、红色摇篮的井冈山,为期三天的培训让我感触颇深,每当听老师讲起革命故事的时候心中莫名的一股力量让我热血沸腾,我知道,那是星星之火的革命传承。

在黄洋界朗诵毛泽东诗词的经历,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城。《西江月 井冈山》毛泽东主席在这首词中生动的描述了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围剿时期的战斗情形,充分表达了历时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心的斗争决心,形象刻画了我广大红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在艰难困苦中坚韧、乐观的革命精神,抒发了坚信革命必胜的理念情怀。过去的是80年的历时脚步,不变的是世代相守的革命精神。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现在的革命圣地每年都会汇集起神州大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感同身受,受益良多。

革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井冈山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吃惊不小。宽敞的马路,整齐的行道树,鳞次栉比的酒店和商铺,繁华的天街购物区,无一不流露着时代的息,这个革命老区俨然成了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我很犹豫,在这里还能看到多少原汁原味的革命遗物。不过,后面几天的参观学习,逐步让我减轻了这方面的隐忧,井冈山周边的历时遗迹、红军故居还是很好的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即使是后来重建和修复的,也充分地体现了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总的来说,老区处处是经典和时尚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和永葆革命传统的有机结合,是革命老区建设的标本范例,对于同样属于革命老区的山西,势必有其可供参考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井冈山上待的时间不算太长,去掉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天半的行程。但这短短的两天半,我们祭扫了井冈山烈士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访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考察了三湾的新农村,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整个行程非常紧凑,而穿插在行程之中的授课,进一步充实了学习的内容。经过这短短几天的参观学习,配合带班老师的细致讲解和党代表的悉心教授,我得到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全方面的礼。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史的丰富内容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无数革命英雄和先烈的动人故事震撼着我的内心,而蕴含在其中的井冈山精神更是感动了我的灵魂。

井冈山的历史,有太多值得记忆的重大事件。三湾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朱毛会师,举起了中国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的大旗,给全国民众树立了对革命的信仰,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带来希望;五破进剿和会剿,充分实践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大大地拓宽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空间;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真正赢得了民心。

井冈山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萧克将军,为革命不惜改名,还献出了一家5条鲜活的生命;张子清同志,身为师长,治疗腿伤时把组织上分给他食用和洗伤口的盐全部留下来,分给其他伤员,最后感染去世;范家驹,在井冈山斗争最后的日子里坚持抗争,最后不幸被捕,视死荣光。先烈们的事迹太多太多,更有那些到现在都找不见他们的骨灰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的无名英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我们的努力是对历史的责任。

井冈山的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急需补充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实践的理论总结,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天然选择。

井冈山的学习经历,对我个人来说更重要的影响是对学生会工作有了新的审视和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更明确的打算。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现在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革命先烈们面对死亡都可以从容镇定,我有又什么可以畏缩的呢?我所要做的不过是坚守工作岗位,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真正做到帮助同学、服务同学。

井冈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


井冈山红色教育学习心得

以井冈山红色精神为指引

砥砺奋进探索流域综合治理

绿色发展新征程

罗文琦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亲历井冈山,才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奉献、无畏等词的真正含义。井冈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震撼,更是一种信仰。亲历井冈山,才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从北山烈士陵园、小井红军医院再到小井烈士墓。随着学习的持续深入,那几天我脑海中不停的浮现出一句话,彼时的困难渐渐远去,未来的挑战业已显现,井冈山打天下的呼啸还在耳边,新时期治山河的征程再次开启。

我们要再奠基、再创业、再蓄势。这九个字是钟董事长在工作会上对今年形势作出的一个深刻、丰富的总结,我认为这跟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也应该是成都两江项目的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为新时代百年天航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局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时间和空间;为强盛天航转型升级积蓄强劲动力。

要实现这些工作目标,我认为就必须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结合当前成都两江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继续发扬“忠诚担当、团结奋进、包容理解”三词精神。

第一个词:忠诚担当

什么时候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忠诚度?我认为,就像井冈山时期一样,越是面临困难,越是在个人选择的十字路口,就越能看出一个人对事业的忠诚。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业务骨干都经历过两级集团、局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在那个时期逐步被培养成才。而今,企业发展面临困难,进与退、去与留,每一个选择背后考验的也正是“忠诚”。

未来,两江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担当的宽肩膀,更需要干成事的真本领。“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想干、能干、会干、干成事;敢想、敢做、敢担当,是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两江项目领导深思的要义。

第二个词:团结奋进

培养团结奋进的精神,首先要求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习近平同志在井冈山参观时曾说过,班子的团结就好比“指头”与“拳头”的关系,“一把手”只是其中一个“指头”,其他“指头”如果不用力,也难以体现出“拳头”的合力。必须攥紧“拳头”,打出“团结牌”。这一重要论述形象深刻,为总项目部乃至下属各工区领导班子搞好团结提供了基本遵循。

团结奋进需要我们发扬“头雁效应”。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在今年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我们认识到当前可能面临的种种隐患,所以我们也身体力行,带头改进,带头实践。

团结奋进需要我们在两江主战场以“朱毛会师”为榜样,统一目标,合力向前。随着两江战场后续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后续参与进来的兄弟单位也势必更多。这就更需要我们按照两级集团、局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2018全年工作部署,集中合力,推动N+1模式的贯彻执行、内部资源共建共享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凸显总承包管理的优势,不断提高整体投入产出效率,提升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探索质量。

第三个词:包容理解

两级集团、局公司这些年的发展进程可谓是大步前进,但不可否认,攻城拔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导致当前的风险、安全形势格外严峻。在上述背景下,总项目部上下始终秉承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理念,高度关注项目风险防控。但矫枉最忌过正,我认为,风险防控势在必行,但绝不应成为我们创新发展的掣肘和制约。

要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注重干事过程中的包容理解。对于现阶段的两江建设乃至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探索、发展来讲,要唱响发展的主旋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谋划发展。我们需要好的结果,结果导向无疑是我们检验成败的最重要指标,但是我们还应该理解和包容同志们在干事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足。尤其是各级领导,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对初衷好但结果不理想的同志,要包容理解,减轻他们的阻力压力,同时要积极帮他们开药方、谋出路、解难题,善于引导和鼓励,让同志卸掉包袱干事业,放手一搏求发展。最大可能的避免袁文才和王佐式的评判失误在两江项目发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