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

世界会给提前写方案的人让步。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行动前的一份方案是必须要撰写的,方案对于大公司的管理者来说是至关作用的。如何制定一份全面的工作方案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2005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05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 一、着力解决当前城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注意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切实解决城市建成区因规划置后所带来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不配套这一突出问题,规划还建一批公厕、垃圾中转房、农贸市场、停车场等; (二)从解决市民城管意识淡薄入手,广泛深入地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使市民自觉爱护市政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市容市貌秩序; (三)从改善城管执法环境着眼,疏堵结合,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执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从根本上解决城管体制不顺的问题,坚持“条块结合,以属地化管理为基础”的原则,积极推进城管工作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对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的城管执法力度,逐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二、2005年全区城管工作意见 (一)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 2005年的城市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一目标,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向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延伸,以环保创模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以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大力实施建绿工程和电力、电信架空线下地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形象。 (二)要有扎实的工作措施 1、进一步端正城管执法指导思想。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公用服务的城市管理理念,坚持把市民利益放在首位,严格依法管理,增强执法效能。 2、结合职能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合理有序地规划市政公共设施可供拍卖筹集城市管理资金的载体,对城区户外广告进行公开拍卖。 3、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结合我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力争建设2—3处城市景观。 4、加大对重点规划区和重点镇的城管力度。今年将在新繁、大丰、三河、龙桥、木兰、泰兴、石板滩、清流、斑竹园9个镇(街道办事处)开展城镇管理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5、大力实施建绿工程和电力、电信架空线下地工程。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实施建绿工程,力争达标;同时着手规划电力、电信架空线下地工程方案,并做好启动工作。 6、持续不断地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治乱、治脏”为突破口,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组织3—4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重点实施中心城区饮马河、南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二○○四十二月二十日
2005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F132.coM小编推荐

市容和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意见


各室、局,各分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精神和区域实际,现就我区市容和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围绕建设一流园区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努力塑造整洁有序、精细秀美的现代化新城区。 实施原则:一是属地管理原则。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城管部门牵头,部门各司其职,街、镇、分区具体实施。二是建、管、养分离原则,建设局负责建设,城管局负责管理,街、镇、分区负责养护。三是责权一致原则。按照各部门、街、镇、分区所承担城市维护管理责任,落实相应权力、财力和人员。 二、内容和要求 1、环境卫生管理 市容环境保持整洁美观,路面和公共场所垃圾及时清理,乱涂乱贴有专业队伍清除,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完善环卫设施,加强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块管理,消灭环卫作业盲区和管理死角。 城管局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各街、镇、分区负责做好辖区内的环卫保洁工作。 2、建筑工地管理 建筑工地(包括中心区内市政、拆迁工地)必须按规定设置隔离围栏,建筑垃圾随产随清,废水泥浆不得外流(末经处理不得排入雨、污水管道),工地进出口道路硬化,运输车辆不得带泥行使,不得抛洒滴漏。 建设局负责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是工地环境卫生的责任单位,负责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环卫保洁工作。 城管局、交巡警大队依法查处抛洒滴漏行为。 3、市政道路和路灯管理 市政道路应保持平坦、畅通,出现坑凹、隆起等要及时修复。路灯设施要保持完好、整洁。 城管局负责指导监管市政道路和路灯的养护。各街、镇、分区具体实施辖区内市政道路和路灯的养护。 建设局负责市政道路的大修,办理开挖审批。 4、市政绿化管理 市政绿化要保持美观、整洁,有专业人员施肥、修剪、除草、灭虫,植被养护良好,无裸露泥土,无缺株死株。 城管局负责指导和监管市政绿化的养护。各街、镇、分区具体实施辖区内市政绿化的养护。 5、集贸市场管理 集贸市场要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和秩序,卫生管理制度完善,“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有专职保洁人员,经营场地和摊位整洁,依法经营,公平交易。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工商局和主办单位负责集贸市场的管理。城管、 社会事业 等部门 和各街、 镇、分区协助管理。 6、店面经营管理 店门橱窗要美观整洁,门前不得乱堆乱放,占道经营。主要路段店面不准经营车辆清洗、铝合金(木器)加工、摩托车修理等业务,工商部门在受理上述经营业务和住宅楼下开饭店的审批事项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到实地勘察办理。 工商局负责店面经营管理,规划分局要加强店面经营项目的规划管理,对不符合规划规定的经营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发证。 城管、环保、社会事业、建设、国土房产等部门和各街、镇、分区应各负其职,共同加强对店面环境的管理。 7、户外广告管理 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要常年保持整洁,外形美观清新,加强日常维护,确保设施完好。限期对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清理,逐个审核,对擅自设置、破旧过期的广告坚决予以拆除,户外广告阵地使用权实行公开拍卖。 规划分局负责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定,并实施规划管理。工商局负责户外广告的登记和发布的监督管理。城管局负责户外广告的综合管理。 8、住宅小区卫生管理 住宅小区保持整洁、文明、安全,小区道路通畅,绿化完好。全面整治小区车库开店(住人)、违章搭建、车辆乱停乱放、无证经营等问题,积极创建文明示范小区。 各街、镇、分区负责辖区内住宅小区的管理。 各物业公司是住宅小区管理的责任单位,具体实施小区管理。国土房产局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 城管、工商、环保、社会事业、政法等部门协助管理。 9、停车秩序管理 各类车辆分类停放在统一标线内,排放整齐,无乱停乱放。合理设置道路两侧停车场(点),停车标志要醒目,停车标线要规范。 交巡警大队、城管局按各自职责负责车辆的停放管理。各街、镇、分区要安排专人管理,保证车辆停放整齐统一有序。 10、河道环境卫生管理 河道、水岸要保持通畅、清洁,不得向河道倾倒废弃物和超标准排放污水,水面漂浮物应每日打捞清除。 各街、镇、分区具体实施河道、水岸的环卫保洁工作。 城管局会同建设局(交通、水务)加强河道环卫保洁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建设局(交通)要会同城管、公安等部门加强对码头、河道停船管理,防止河道堵塞和污染。 三、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动态性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把城市管理摆到重要位置,正确处理好建设与管理、审批与监管、突击整治与长效管

理的关系,努力做到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城市管理;开发建设到哪里,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到哪里,狮山、枫桥、横塘等街道在抓好经济的同时,要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 2、归并调整部门机构。 为整合城市管理力量,解决管理机构重叠问题,将隶属建设局的城市维护管理处划归城管局,为城管局下属事业单位;将原挂牌在社会事业局的爱卫办调整挂牌至城管局,以利于统一指挥,综合执法,形成合力,提高效能。 3、建章立制,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按照科学管理、规范严格、标本兼治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能、管理标准和管理细则,使城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4、加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根据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城区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适当增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和城市管理经费。同时加强对现有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和协管员的专业,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2005年会计管理工作要点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各项财政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财政“双保”目标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会计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今年的财政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强化会计管理,严格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努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服务广大核算单位和所有会计人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抓住两个重点(会计人员、会计业务监督),实现三大突破(在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上有新的突破,在会计业务监督上面有新的突破,在会计集中核算规范运作上有新的突破)。 具体目标任务是:(1)应纳入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达到100%;(2)应纳入“村财乡管”的所有村组组织达到100%;(3)对在职的全县会计人员的培训面达到80%以上;(4)促进《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在我县的顺利实施;(5)做好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严格会计执法,从严查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 遵循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思路,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05年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会计法》,努力推动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好转。今年是《会计法》颁布2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广播,电视,刊物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会计法》,重点针对不同经济类型组织的法人,特别是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督促这些单位和企业,依法使用合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设置会计帐目,依法依规进行会计核算,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不断推动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好转,促使各类经济组织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下快速健康发展。 二、继续深化会计改革,不断规范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在县乡会计集中核算上,今年要以从严控制各类支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监督审核的力度。结合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县政府出台的“十条节支措施”,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财政资金支出中的损失和浪费现象。要把审核的重点放在各类非工资性支出方面。主要是公用支出和各类补助支出,特别是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各类交通工具,修理修缮、办公用品购置等;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结算;差旅费、培训费、办公费,会议费、印刷费,水电费,通讯费、福利费等。招待费必须侒规定在公用经费的2%以内报销,对超过标准范围的接待费用,坚决拒付,对超支严重的单位,要及时向纪检等有关部门反映,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继续完善备用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坚决纠正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不规范行为。继续推进“村帐乡管”工作,力争使纳入集中核算的行政村达到100%。同时,加强对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业务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这项改革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三、以提高全县会计人员素质为重点,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服务水平。今年,要把会计人员培训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培训和贯彻实施作为会计日常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分上、下半年,对全县的企业会计人员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人员以及村级组织的会计人员分别进行上述两项会计制度的培训,培训面不低于80%,从而确保这些制度在我县的顺利实施。以提高全县会计人员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做好日常会计事务管理和服务,精心组织好每年一次的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报名考试工作。对注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923名会计人员,着手进行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对那些不按时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完不成规定后续教育学时的人员,要限期补课,通过严格管理,督促在职会计人员自学加强学习,不断适应工作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总会计师制度在我县的贯彻落实工作,主动吃透情况,摸清底子,做好宣传和资格认定,为领导决策服务。继续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工作,努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财政,会计、珠算学会,活跃学会工作,积极开展业务调研,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 四、依法行政,逐步建立会计监督的长效机制。强化会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依法查处会计领域的各种违法行为,是我们会计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要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履行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坚决查处无证上岗行为,抓好小企业,民间非盈利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继续组织好每年集中开展会计执法情况检查的基础上,强化会计档案管理和利用,主动配合审计、纪检监察等执法执纪部门开展检查工作,并结合县上实际,积极

探索财政,审计、会计监督有效结合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会计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从制度上、体制上遏制会计违法行为的滋生和曼延。 五、加强学习,努力建设一流的会计核算队伍。要组织广大会计核算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坚持用现代财经理论和信息知识武装头脑,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各项本领,不断适应财政会计改革工作的需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按照“理财为公,理财为民”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真正为核算单位理好财,让政府放心,让单位满意。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筑牢拒腐防线,诚实守信,不做假帐,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优胜服务柜组等活动,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精神状态,不断为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00五年二月五日
2005年会计管理工作要点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5年用电营销管理工作思路


二00五年用电营销管理工作思路 ××县供电局 当前电力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我们供电企业的工作也应同时由生产管理向营销管理转变。供电企业要适应这一转变,必须努力做好用电营销管理工作,有效地利用电力企业的资源,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降损节能工作,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 2005年的用电营销工作总体思路是: 贯彻落实上级电力营销工作会议精神,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以“服务与效益”为主题,抓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稳步推行管理与制度创新,不断提高营销管理水平。2005年营销工作目标是:售电量同比增长15%;完成电费回收100%,旧欠电费有一定的回收量。 二、2005年的重点工作 1、构建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平台。一是加强营销基础工作的制度建设和优化管理。二是推行目标管理,强化营销业务流程的整合优化,定期对营销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三是积极改进电费抄核收管理方式,优化电能计量技术和管理手段。 2、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一是全面开展电力市场分析研究,加强负荷分析预测,做好电力供需平衡;二是开拓和培育良好的用电市场,引导电能消费,促进合理用电。三是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继续推进营销管理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一是要抓好营销系统的建设和功能完善,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对营销工作的管理。二是要加强负荷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负荷管理系统成为市场分析、供需平衡、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三是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坚持“五统一”的建设原则,整合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技术,保证营销与服务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努力实现营销现代化。四是要推进电能计量的技术进步,分析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因素,不断优化计量方案和手段,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强化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结合平远地区实际,把优质服务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营销管理相结合,与树立企业形象相结合,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要以客户满意为落脚点,不断转变观念,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实行供电服务的长效化管理。为此,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要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学习其他行业的服务经验,不断完善客户服务功能;三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供电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供电服务运行机制。四是要继续实施服务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品位,创建供电企业服务品牌;五是完善供电服务应急机制和评价机制。针对负荷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反事故预案,落实抢修的各项措施。六是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接受社会监督,重视企业的宣传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 5、全面展开电力营销人员的工作。一是要以人为本,注重营销人员的知识结构调整,加强对不同层次的营销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对局营销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主要内容是依法经营与供用电合同、防范经营风险、营销综合分析、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实用化标准等。 三、搞好用电营销管理工作的建议 用电营销环节是供电企业的重要一环,在电力产、销、用环节中发挥好它的作用,就能不断地促进电力的良性循环,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现结合我们平远地区实际情况提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电网建设,消除“供电瓶颈”。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给电网的供电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同时,做好用电营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网的供电能力,要使电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当前,不但要认真改善原有电网,而且要按照发展的需要做好电网的发展规划。规划电网要有超前意识,防止新建电网投入几年又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现象,继续加大电网建设资金投入,优化电网结构,尽可能消除“供电瓶颈”,确保电能销售通道畅通。 2、加快营业网点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用电的增长必然带来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必须加快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针对山区农村群众分散的特点,应对农村用户建立流动营业窗口,把供用电服务直接服务到户。要转变粗放的服务观念,面对不同的用户,都要做到便民、利民,提高服务质量。要强化地域管理,增加服务网点,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用电服务。 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势下,要切实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在争取本地电源的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增加山区用电指标。利用我县招商引资的大好形势,大力开拓电力市场,合理调度,增加供电量。同时,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对用电大户要切实加强用电指导,减少电能损耗,合理地选择时段组织生产,扩大供电的面和量,促进全社会的用电和生产,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工作,制订用电高峰负荷预案,保障全社会用电的稳定。 4、加快用电营销现代化管理步伐。加大对营销管理系统建设的投入,实现营业网点微机联网,使营销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管理迈进。 5、加强对营销队伍的培训,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建议上级电力部门组织营销人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营销管理人才的培训,提高营销管理人员素质。
2005年用电营销管理工作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5年对口帮扶工作意见


对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实施对口帮扶,既是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养锻炼干部的好方法。根据**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和**安排,我局2005年对**村和我区**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任组长,副局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对帮扶工作负总责,副局长**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局长亲自抓,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农业科和相关科室负责帮扶项目的具体落实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深入调查研究,抓好宣传发动 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应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至少应于年初和年中深入帮扶村一次,宣传党和方针政策,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艰苦奋斗的思想,树立尽快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进一步认真分析制约**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按照开发式扶贫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增强其“造血”功能的办法,并分步实施,逐步改变贫困村的后进面貌。 三、以项目为抓手,为盐井村农民增收助力 一是抓好基建项目扶贫工程,今年资助不低于3.5 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扶贫资助与**村村民投工投劳相结合方式,引导村民艰苦奋斗,逐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继续抓好高寒山区农户搬迁工程,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要继续抓好石拱桥的修建工作和3000米到户小水泥路面的修建工作,解决**村瓶颈;要继续抓好人畜饮水水工程,修建10个饮水池,确保过滤池、蓄水池基建工程完工。二是抓好教育扶贫工程,继续与**村6名贫困学生扶贫结对子,每年资助每位贫困学生300元学杂费,确保不因贫失学。三是抓好农业产业化扶贫工程,要继续做好**村优势资源如竹类、中药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通报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以支部结对共建为纽带,为八角村农民增收筑保障 一是切实搞好支部结对共建工作,并以此为纽带,通过抓好人员和帮助指导“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工作,形成村支部 “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的“四好”局面,增强村支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二是以先进性教育 “党员进万家” 主题活动为契机,局机关党员与**村贫困群众结为对子,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带领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三是帮助完成约3.5公里的村道修建工作,解决全村出行难和运输难问题,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帮助提高全村以红七星大蒜、良种水稻培育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005年农行机构业务工作意见


2005年机构业务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总、分行专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分行党委提出“三大目标”、“三大突破”、“三大总量”开展工作,以金融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产品和服务为支撑,提升营销层次,健全营销体系和营销激励机制,拓展优良机构客户,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努力实现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主要经营目标是: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500万元,其中: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420万元;银行卡收入1800万元;代收代付手续费收入120万元;其他中间业务收入160万元;同业存款净增5000万元;实现保费收入12000万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000万元;财险柜台险500万元;信贷财险1500万元。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建立起同机构事业客户全面合作关系为重点,着力拓展机构客户。
针对机构客户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和层次多级化的特点,以及系统联动性强、区域跨度大、竞争壁垒深的特征,我们必须在调查市场、分析客户的基础上,始终以高价值客户为方向,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目标,走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分类营销的市场开发之路。在与机构事业的合作中,具体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积极主动地态度,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一是要加强与政府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行领导和部门经理要定期保持与计委、经委、交通、水利、信息产业、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旅游、工商、等部门的良好合作沟通,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动态,进一步落实与有关部门签定的合作协议,切实地把协议确定的条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各行要根据德阳市二00五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招商引资计划,在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锁定营销重点,明确营销人员,进行跟踪营销、重点营销;二是要发挥能人效应,调动一切力量,富集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力要素,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招投标办法,积极争取两税、“三电”、五保、结算中心、财务中心、收费中心、纳税大厅、办证中心及大中型“黄金客户”落户农行,充分挖掘储源增长点。已中标建立支付中心的支行和已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定合作协议的支行要坚持做好维护和巩固工作,保证其存款的稳步增长,并要借此拓展更多的机构事业客户。同时,各行要制定对营销大客户的奖励政策,特别是优良的大客户,应拿出一定资金,采取悬赏公关的办法,一定要把优良客户挽留住、维护好。
(二)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稳健经营事业信贷业务。
事业法人客户营销要继续按照“积极审慎、稳健经营”的信贷策略,根据《中国农业银行当前营销工作指导意见》(农银发[2003]18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业法人客户资产业务营销的通知》(农银办发[2003]448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对系统性事业客户的信贷营销,积极促进我行信贷结构的优化。一是对学校类贷款要突出重点,严格准入标准。各行要把握好省分行与省教育厅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的契机,加强与当地教育局的沟通联系,力争与其签定合作协议,为辖内的生源好、知名度高的学校提供“一揽子”服务。各行在具体合作中:首先要巩固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合作关系,力争在维护好负债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其资产业务;其次要结合德阳建立西部职业教育基地的契机,加大对省警校、省建校、省机校等一批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并按照省分行与省教委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认真办好我市3家省属高校2005、2006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再次要重点进行我市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德阳中学、绵竹中学、什邡中学、广汉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的信贷营销工作,实现校园一体化服务,扩大我行代收学费、代发工资、代开校园卡等业务的市场份额;二是积极介入行业。各行要重点拓展我市综合实力排名前三名的医院及县级重点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三是有选择地对媒体、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客户进行营销。要重点对旅游行业AAA级及以上标准的旅游类优良客户和县级以上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实力较强,有市场、有收费权的广电类优良客户进行信贷投放;四是要加强机构业务基础管理。根据新调整的机构业务对应贷款科目为“718信用社贷款”、“727其他短期贷款”、“745中期流动资金贷款”、“749其他中期贷款”、“736其他长期贷款”、“740逾期贷款”、“741呆滞贷款”、“742呆账贷款”,各行要锁定上述科目2005年2月余额数,并据此建立客户台账,加强存量贷款的监控分析。从2005年3月1日起,各行将教育类、卫生类、文化类(媒体、含广电网络公司)、旅游及环保类、科研类、其他类等事业单位贷款相应列入上述相关贷款科目。各行不得擅自在其他类贷款科目摆放贷款,对确无相应科目核算,需列入其他类贷款科目处理的,必须上报市分行,并经省分行审批同意后方能列入。
二、以建立与同业纵深、有序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基础,提高市场份额。
今年,省分行将同业存

款纳入各项存款考核,因此,各行要高度重视同业合作,努力拓展同业低成本奖金。要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需求建立与同业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推广银社通、银银通、银邮通、银证通等新产品,瞄准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公司、邮政储蓄等各个渠道,抓住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改撤并机构的契机,大力组织同业存款和撤迁机构客户存款。在与同业的合作中,具体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继续巩固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农村信用社是我行最大的同业客户,做好农村信用社客户的业务拓展和维护工作是我行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行首先要以去年已签署的《行社全面合作协议》为纽带,本着诚实守信、共谋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沟通,利用我行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产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求;其次要把握住人民银行停止信用社的大额支付系统,信用社必需找一家商业银行作为代理行的商机以及人民银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的契机,市县联动、实时“出击”。市分行与市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办公室进行《大额支付系统代理协议》及《同业资金存放协议》的合作商谈工作,各行与各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进行具体协议的签定及实施工作。协议签署后各行要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将农村信用社作为我们的黄金客户、高端客户提供服务和维护,力争农村信用社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全部存入我行,提高我行的同业存款占比率。第三要做好“银社通”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快提高行社合作的科技化水平;二是要深化与商业银行签定《银银合作框架协议》内容。今年要通过与商业银行具体磋商开展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货币互存、外汇结构性存款等实质性的项目合作,以拓展商业银行的本外币同业存款;三是要重点加强与证券客户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银证通客户,把股市资金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农行存款。广汉、旌阳支行要分别与华西、华创证券公司进一步合作,要尽快建立银证转帐系统。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克服营销畏难情绪;二是要辅以充分的激励,调动员工营销积极性。各行对营销银证业务要加以重奖;四是要以现金领缴、现金寄库、现金押运等代理现金业务为突破点,扩大与邮政、政策性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有条件的支行要与邮政、政策性银行签定全面合作协议或产品代理协议。
三、以创新保险代理机制、强化管理水平为手段,全面走保险代理专业化水平道路。
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逐步对外开放,竞争日趋激励,金融产品、金融手段、综合人才等竞争成为其焦点,而保险代理作为中间业务的重要内容,是总行实施集团银行改革的重要战略步骤;是提高我行人均中间业务收入水平的需要;是提高网点综合功能,发挥网点综合效益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保险代理工作力度,实施专业化经营,夯实内功,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我行保险代理业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协调发展的认识观。各行行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应切实加强对保险代理业务的领导与支持,将保险代理业务纳入全行中心工作之中。一是要充分加大领导支撑力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考核。今年,市分行将把保险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指标纳入支行绩效考核,同时,将保费收入视同存款,在“集约经营度”指标的“点均存款集约经营度”考核时,将“代理标准保费收入额”纳入“考核口径存款”。各行保险代理部门应主动与个人业务部门抓好配合协调工作,抓好保险代理与储蓄存款净增额等额考核的政策机遇,尽快将任务层层分解,促进业务规模的提高。二是要强化保险代理部的经营、管理职能。支行应设置保险代理部,独立挂牌,可挂靠在客户经理部,凡是已经设立保险代理部的不能撤销。同时,配备专职保险代理经理,具体执行保险业务管理职责,专管人员根据各行保险代理业务量大小进行配备,至少配备一人以上的专管员。
(二)调整代理产品结构和收益结构,全面做大代理份额。目前,我行代理产品结构单一,保险代理销售不仅受客户市场制约,更受市场利率调整的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银保合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一是要大力推行理财产品,培育持续稳定的收益增长点。今年,市分行继续加大理财产品的推行,这些产品是针对银行中、高端客户群开发的,范围涵盖养老、医疗、意外、保障等综合理财需求,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理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银行保险的发展趋势,各行要利用金融超市设理财专柜,实行系统联网;或者在部分营业机构设立理财辅导员,采用专人方式开展理财业务。同时,加大理财顾问、理财辅导员的,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农行特色的理财专业队伍;二是要以辅于传统保障型产品营销,健全代理领域。传统保障型产品(即个险)由于偏重于保险之本质特征,即保障功能,而目前市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都还处于低水平,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2005年我行将根据自身发展水平进行试点工作,努力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建立多渠道的财险营销机制,力争代理效益最大化。各行要以信贷职能前台为依托,全面整合资源,必须将信贷财产抵押物保险代理内容纳入贷审会审议内容,市分行要求:自2005年起,各行新发放法人客户贷款保险资源在农行代理率不得低于90%,个人汽车、商铺、住房贷款保险代理率应达到100%,并将此指标纳入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以上工作必须作为一项制度执行,市分行将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信贷前台部门应抓好对应客户保险的代理工作,必须横向建立起目标挂钩考核办法,防止信贷客户财产保险出现脱保、漏保现象。保险代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要严格实行

保险代理归口管理,切实履行与保险公司一切的接洽职能,严禁出现多个部门分管现象。四是要以“小业务”做“大文章”,即以柜台财险为突破口,丰富财险代理内容,实现代理收益最大化。各行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客户需求甚旺的财险产品,结合财险公司推出的激励方案(德农银[2005]号文件),重点抓好以家财险为主的柜台险销售;与财产保险紧密结合的短意险、健康险销售;适合中小企业的定额财险销售;五是要集约自身资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各行自有财产投保必须按德农银办发[2005]44号文件精神执行,采取“省分行确定投保政策,各级行遵照执行”的方式,实行“到期必保,谁脱保谁负责”的原则,对违反规定的,分行将对其严肃处理。现有到期保单仍在太平洋财险公司投保,投保截止日期为2005年6月30日,7月1日省分行将对全省自有财产投保统一招标,各行要对投保标的、险种、保费、经办人等情况作好登记,便于统保后核查。
(三)强化管理工作,促进保险代理良性发展。一是要规范代理资格管理。今年保监局、银监局将加大银行、邮政保险代理业务的监管力度,并明确要严格执行保险兼业代理资格准入与业务范围管理,提出“三个严禁”,即:严禁无证经营;严禁在法定营业场所外代理保险业务;严禁兼业代理机构超范围代理;因此,各行必须安排专人再次对以上内容进行排查,凡不合规的必须于四月底前整改完善,否则一经保监局、银监局监管通报不合规,市分行将追究其领导责任。二是要规范保险合同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从2005年起,市分行将统一对外商榷、审查、签署与保险公司的各项合同、协议、激励等文本资料,签署后以正式文件下发各行。各行要以全市农行全局为重,不得再以任何形式与保险公司签署任何文本资料,一经发现将取消违规支行一切保险代理激励费用及年度先进评选资格。三是要规范手续费管理,实现全行利润最大化。市分行要求各行的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必须全额进入中间业务收入大帐核算。同时,要充分体现保险代理收益水平,其寿险5年期以下(含5年期)和8至10年期(含10年期)产品代理收益率分别不得低于保费收入的3%和3.5%,财险业务综合收益率不低于15%。以上收益率指标与手续费收入指标今年将并行考核,均为指令性计划,任一指标未完成均视为未完成手续费收入任务。
(四)加大激励考核,充分调动营销积极性。成效显著的营销是建立在有效的激励机制上的,各行必须加大保险代理的激励考核,一是市分行将按照各行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的20%,按月单独奖励效益工资,专项用于保险代理业务的激励。在具体操作上:市分行机构客户部将会同人事部门,根据各行损益表反映的保险手续费收入计算效益工资,并由人事部门下达到各行,各行保险代理部门向人事部门提供到人的效益工资分配花名册进行分配,并建立专门台帐监控保险效益工资分配。严格执行保险代理激励费用的三个严禁。即: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用于保险业务无关的其他业务实行捆绑式考核;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只层层横向分配而不分配到个人;严禁把专项效益工资留在相关部门使用而不分配到个人。同时,为促进一线员工营销的积极性,各行对市分行奖励的效益工资可根据员工营销业绩,预支效益工资,实时兑现,待市分行每月保险效益工资兑现后拉通算账。二是市分行将积极向各家保险公司争取政策,商定全年的、分阶段的,囊括各种层次从业人员的竞赛方案,对其代理营销工作进行激励。今年,我行已经与五家寿险公司及三家财险公司分别签署了2005年营销激励方案(详见德农银[2005]号和德农银[2005]号文件),各行应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激励精神传达给所有员工,力争通过营销获取最大激励奖励;三是各行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再按一定比例匹配奖励资金用于保险代理业务的激励。
四、以提高中间业务人均占比、总收入占比为目标,为创建效益大行作贡献。
中间业务品种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咨询等服务领域,涉及全行所有的业务部门。各行要充分依托现有的资产、负债业务,依托现有的客户、网点资源,依托现有的人力、科技资源,在继续做好结算、银行卡、代收代付、资信评估等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立足创新、结合实际,重点拓展保险代理、国际结算、网上银行、票据融资等中间业务。今年,市分行党委下决心要在中间业务上实现新突破,专门筹集140万元效益工资为用中间业务专项考核,并制定出《中间业务考核办法》(德农银[2005]号文件),同时,在两级分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中间业务的分值占比高达三分之一。因此,各行必须高度重视中间业务工作,要完善中间业务管营体系,强化绩效目标考核。要将中间业务指标与相关部门及个人挂钩,确保目标、措施、奖惩、效果同时到位。对中间业务指标挂钩考核奖励的效益工资直接兑现到有功人员和经办人。从而充分调动全员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特别抓住银行卡收费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卡业务,要花大力气增加发卡量,要对其重奖。并在增大发卡量的基础上将银行卡整合为具有代发工资、代收代付、本外币结算、银证通、银银通等多功能的复合型金融工具,实现一卡多能,从而更广泛地创造中间业务收入;二是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做好传统结算业务。各行要充分利用总行推出网上银行、现金管理系统、西联汇款、债市通等先进系统,推动传统结算的快速发展,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加大本外币业务结算量,创造更多的中间业务收入;三是要重视代收代付工作,打造代理业务精品。市分行为调动代收代付工作的积极性,在去年代收代付柜员工量挂钩考核办法(德农银办发[2004]127号)的基础上对代收代付工作再按每笔0.3元计奖。各行要抓好重点项目,对我行已开通的移动话费、联通话费、中国电信话费(含座机、小灵通、互联网等)代收业务,各行应最大限度地集合自身资源和客户资源,将其费用统一集中到农行网点代收。同时,要抓住财政、税务、社保等部门改革契机,利用我行网络做好其代理和服务工作;四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大胆创

新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积极营销银证通、债市通和办好网络银行,以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努力实现业务收入的多元化。要根据公司类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有针对性地“量体裁衣”,提供咨询、评估、保管等中间业务服务。五是整合人力资源,加强业务培训。2005年在中间业务方面要加大对基本制度、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的培训,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方法对从事新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执业能力。同时,组织从业人员参加证监会、保监会组织的证券、期货等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一批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创新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的队伍,为加强我行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005年医院党总支工作意见


2005年医院党总支工作意见 2005年医院党总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重要思想和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争创“两个率先”先导行业和示范行业目标要求,围绕“改革、质量、效益”的医院工作总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强基工程”,努力建设具有凝聚力的党组织,具有创造力的领导班子,具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工作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为抓手,加大学习考核力度,使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新提高;以“四化”方针为目标,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新优化;以创新科室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为重点,使科室党支部活力得到新拓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活动为契机,实施教育、管理、服务并举,使党员队伍建设得到新增强。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抓好全院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党员教育,继续组织党员干部学好《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十六大四中全会决定单行本》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执行保障条例》3本书,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对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领会,提高学习效果。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甘于奉献、踏实苦干、创新工作、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各种教育阵地,抓好党员的党课教育、党员培训等工作,在全体党员中形成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浓厚氛围。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理论学习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2、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区委创建“好班子”活动,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争创活动始终,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断激发各级干部为医院的发展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建立全面、客观、准确地干部政绩考核考评体系,推进考核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探索干部管理与监督的长效机制。 3、切实抓好院管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四化”方针为目标,按各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选拔任用干部,在医院改革建设中发现识别干部,用发展的实绩来考察评价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干部及时选拔出来,努力提高识人、选人、用人的水平,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继续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教育,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后备干部的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4、进一步加强人才工程,把党管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积极探索建立适合院情实际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进人才合作交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进一步盘活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的含金量,对在医院创业有较大贡献的人才采取政治上勉励、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的方法,进一步激发人才安心医院、创业医院、服务医院的积极性。 5、创新科室党支部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开展“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支部创建活动,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强化党的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在临床一线、党员空白科室、基层中发展党员,加快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探索推行推荐入党“双推制”,发展党员“票决制”,评价党员“测评制”。 6、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区委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使广大党员努力成为“率先发展的带头人;服务病人的贴心人”,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动态管理机制,紧密联系医院实际和党员队伍现状,着眼于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影响本科室、本部门的发展,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不断提高党员队伍和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宜人、可持续发展的新南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7、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文明单位”和“十佳医院”为契机,以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为核心,大力加强医院。一是针对当前广大人民反映的“看病繁、看病贵”等社会问题,分析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

不满意问题,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方便病人,降低成本。二是抓好沟通释疑工作,党总支号召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医患沟通大家谈”、“假如我是病人”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和讨论,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寓教于乐,使医患沟通不停留在简单说教,而是有效融入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中,化为自觉。落实对病人的告知制度,建立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三是抓好投诉、纠纷的处理。妥善而及时地处理各种投诉和纠纷,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群众提出的批评要本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虚心接受,认真改正。四是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切入口,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员工手册》,推进医院文化的建设,培养精诚卓越的团队精神和培养一支对外诚信为本,以诚待人,对内和谐为先,信任宽容的员工队伍,创造和谐宜人的工作氛围,使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8、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和行政领导的作用,形成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院广大职工,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以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的观点,与医院同兴旺共命运的观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牢做实。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作,做好党支部工作。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成员努力工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医院党总支从建设政治文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政治领导、合作共事,建立与民主党派成员交友联谊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在医院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发挥民主党派联系人的优势,协助医院党总支、行政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和凝聚人心工作,努力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五年二月
2005年医院党总支工作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5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2005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宽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现就2005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进一步强化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学先进,赶先进,立足南通,进位争先,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高效化、外向化和集约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非农化,不断开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推进粮油稳定发展和蔬菜优质化,2005年全县优质粮食播种面积110万亩,粮食产量50万吨;双低油菜播栽面积10万亩以上,总产2万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8万亩。 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和畜禽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全县桑园面积15万亩,蚕茧产量1.8万吨;生猪饲养量110万头,其中三元杂交商品猪占60%以上;家禽饲养量4500万羽,出栏2100万羽,产禽蛋20万吨;山羊饲养量78万只,出栏43万只;水产品养殖面积16.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2万吨。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2005年全县新(扩)建额超100万的现代农业园区160个,投资额超2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个。 推进“三资”开发农业,2005年全县吸引“三资”开发农业投资总额5亿元,其中县外民资1亿元,新批注册外资额2000万美元,注册外资到账额500万美元。 推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2005年全县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人,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达80%以上。 推进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建设,2005年全县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个以上,品牌农产品超市销售额2亿元。 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5%。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资源是决定项目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和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 十大特色产业 , 即: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蚕桑、家禽、家畜、水产、蔬菜、海洋特色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 在保证粮食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建立 优质稻米、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三大产业 的优质高产示范基地。2005年,全县在河北里下河地区建立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在河东、河南地区建设2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弱筋小麦“宁麦9号”、“扬麦13号”;油菜推广“秦油7号”;玉米大力推广种植“苏玉19”;水稻推广抗条纹叶枯病的“扬粳9538”,淘汰抗病性差的“武育粳3号”。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产业配套的发展思路,全力提升 蚕桑主导产业 。加大桑园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大力组织实施桑园更新改造和填平补齐新扩工程,加快老桑更新步伐,着力消除水旱互包,在河北里下河适度发展新扩成片桑园,稳定桑园面积15万亩。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小蚕饲育自动加温补湿器,小蚕共育率90%以上、方格簇使用率95%以上。实施桑园合理套夹种,提高夹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培育 家禽、家畜产业 ,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规模蛋鸡养殖场良种普及率达100%,二元母猪存栏提高10%,三元商品瘦肉猪出栏提高8%,食草动物肉鹅、羊子等存栏提高20%以上。同时围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畜禽生产环节,强化产品质量监控,扩大市场份额,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0%以上。大力提升 蔬菜产业 发展档次,200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1~1.5万亩,发展设施栽培面积确保3.8万亩,力争4万亩。充分利用河道沟塘,大力培育 水产养殖产业 ,2005年全县河豚养殖450万尾、鳗鱼养殖3000万尾、鲟鱼养殖20万尾、双季虾养殖2000亩以及6万多亩的“四大家鱼”的养殖。大力培育 海洋特色产业 ,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紫菜、贝类养殖,全年海水养殖面积10万亩,其中紫菜养殖2.5万亩,贝类养殖7.5万亩。开发深度加工,着力提高紫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 绿色生态产业 ,围绕改善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城镇绿化,完善绿色通道,实施镇村绿化示范工程。全县成片造林3000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四旁植树50万株。 2、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强化项目农业建设载体 资金是发展项目农业的基础,要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积聚和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猛攻农业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农业建设。突出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引导投资者增资扩股,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连带扩散效益。 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

区建设。 围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集聚各类资源,整合生产要素,限制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2005年全县建立各类生产示范区90个,即粮油业建成万亩无公害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千亩无公害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蚕桑业建成万亩蚕桑标准化示范区2个、千亩丰产桑园示范区5个、百亩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示范方50个;畜牧业建成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无公害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建标准化万羽鸡场5个,标准化千头猪场5个,标准化百只羊场5个;水产业建成无公害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5个。 二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实施品牌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2005年全县要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全县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5%。严禁发展简易大米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四种类型的龙头企业。 (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 。特别是围绕蚕桑、畜禽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 (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 。重点扶持和引导中洋集团、家惠油脂公司、康德生物制品公司等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 (3)做强一批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 。重点做好茧丝绸加工产业链、紫菜加工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大对茧丝绸集团、兰波公司等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与农户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建成外向型、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型”龙头企业。 (4)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 。积极引导天成饲料公司、海安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全县提升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2个。同时龙头企业要积极实施生产标准化、产品名牌化、营销外向化战略,扩大农产品出口。2005年全县要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积极储备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项目,2005年县级、市级和省、国家级龙头企业要分别有200万元、1000万元和2000万元以上发展项目。
2005年全县项目农业建设工作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5年房地产管理工作安排


2005年是我市深入落实,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推进管理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一、2005年面临的形势
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确定了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市委工作要点中有多处涉及我局直接和间接承担的工作,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这既是压力和挑战,更是房地产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台阶和水平上求得更快发展的难得机遇。200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为核心,“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结合房管工作实际,如何赋予“三新”更丰富的内容、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追求,是我们深入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房管工作全面上水平的关键,是房管系统在新形势、新台阶上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在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形势带动下,近年来,房地产管理工作呈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备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是,越是形势喜人,越要认清形势逼人的压力;越是加快发展,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我们的工作方向、思路、招法随形势而变、随发展而动。“适应新形势”,就是需要我们站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既要适应新机遇,也要适应新挑战;既要发挥好新优势,更要应对面临的新困难。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分享改革开放成果需求的增强,对政务公开公正、市场信息了解、便民高效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用以往一般化的工作方式方法去处理当前的新情况,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量连续攀升,我们面临着工作量加大和政府行政降费带来的行政收费下降的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各项管理服务水平不降低,是对我们各级工作人员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反映在房地产上尤其突出,如历史遗留涉及12万户群众的房产证问题,商品房建设质量、配套等给当前物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公房管理中低租金运行、租不养房问题,中低收入、特别是双困家庭的经常性住房保障问题等等。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需要我们在位的房管人从政治的高度去处理好这些矛盾。所以说,统一对当前形势的认识,是实现房管工作上水平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抓住新机遇”,需要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判断形势,以清醒的头脑审视自己,以清晰的思路谋划全局,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发现机遇、利用机遇。培养、锻炼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特殊的捷径,只有靠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提升适应形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我们这一代房管人要珍惜每一个历史机遇,放过机遇就是放弃发展,就是最大的失职。
“再上新水平”,就是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实现我们的各项行政管理、各项窗口服务、各项自身发展高水平。这个新水平就是与历史比应该是最好的,与同行比应该是最优的,让人民群众评价应该是满意的,让市委、市政府考核应该是放心的。
可以说,完成好2005年工作,极不容易、更不平凡。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清醒的头脑查找不足、挖掘潜力,以清醒的头脑抓住机遇、赢得挑战。
二、总体思路
2005年房地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加强六种能力建设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即:提高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提高培育、规范房屋交易市场能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运行;提高服务和参与城市建设能力,促进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和贯彻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再上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促进管理手段和方式实现新突破;提高自我约束和发展能力,促进管理效能迈上新台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推动房地产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三、重点工作
按照今年房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全局上下要在提高六种能力,实现六个促进上抓落实、见成效。
(一)提高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房管系统作为直接为社会和群众服务的政府管理部门,肩负着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要尽心竭力地搞好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各项工作,不断满足群众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
1、加快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建设。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分层次、多形式的思路,抓好三条住房保障线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一是多渠道解决双困户住房问题。加快联建里、唐口新村19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确保年底竣工。完成瑞景、丽苑居住区功能设施配套。全年提供2000套廉租住房,向拆迁双困户配租。开展向最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工作,加快制订政策和操作规程,创造条件适时启动,使更多的双困户享受到住房补贴。二是通过多种筹集渠道,向低收入拆迁居民提供4000套经济租赁房,精心做好配租工作。三是做好2万套经济适用房销售管理工作。按照《天津市定向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实行房源信息公开,严格控制销售对象,加强监督核查。加快由市房产总公司承担的瑞景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2、加大解决产权办证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要以《天津市房屋权属管理条例》出台为契机,深化房屋权属管理,在产权办证方面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一是基本完成1999年12月31日以前建成房屋产权遗留问题的补登。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历史遗留未登记房屋近400万平方米。要提前搞好调研摸底、方案准备,分类研究具体解决措施。二是理顺全市房屋登记发证管理体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区、县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登记发证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深化房屋档案管理和利用。开展房屋权属档案电子版扫描工作,今年要完成40%,为三年全部实现档案电子版管理创造条件。房屋登记信息公开查询服务要由市内六区推广到全市范围,方便群众。四是提高房产测绘水平。完成甲级测绘资质报批工作。加强对郊县局房产测绘指导,整合资源,提升测绘水平。
3、加速推进住房货币分配。以全面启动市级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老职工”住房货币分配,建立“新人新制度”为重点,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区和企事业单位实施住房货币分配,带动全市住房货币分配取得新进展。全年为“老职工”发放住房补贴8亿元,为1.5万名“新职工”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促进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统一增、存量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基金管理政策,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保值增值。
4、推进物业管理健康有序发展。要继续按照新旧区并举的思路,在巩固、规范物业管理秩序上下功夫,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全年新增物业管理面积1200万平方米。一是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各种关系。将《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主要内容纳入商品房销售合同,明晰公共设施设备权属关系、维修基金使用、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有关事项,让业主明白和确认享有的权益和应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的透明度。二是确保5万平方米以上的物业项目招投标率达到100%。规范招投标行为,做到公正、透明、高效。扩大物业管理招投标范围,开展非住宅物业项目招投标。三是规范物业管理企业退出行为。落实《天津市物业管理企业退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津政发119号),建立协管机制和项目退出预警报告制度,推动实施零星项目整合,促进物业管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四是发展巩固旧区物业管理。全年推动实施旧区物业管理400万平方米,实现旧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达60%。五是加强维修基金归集和使用管理。制定出台《天津市物业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维修基金具体的使用范围及确认程序。设立房屋应急维修专项基金,为紧急情况房屋维修提供资金保障。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追缴原有商品住宅物业维修基金,整合公房售后维修基金,累计归集维修基金
25亿元。
5、整体提升公房养管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实施直管公房三大专项维修工程。改造80年代建成住宅片老化电线350万平方米,完成成套伙用住宅自来水管更新改造80万平方米,实施旧楼综合维修10万平方米。全年完成直管民用公房和公用公房维修659万平方米,使13万余户居民和单位受益。二是建立全市房屋维修回访制度。明确维修时限和入户行为规范,接受社会监督,实行修后回访制度,跟踪掌握实际维修效果和服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切实提高日常房屋维修质量和及时率。三是加强公用公房管理。理顺市、区两级公用公房产权管理体制。制定多元化新建公用公房管理办法和程序,加强国有房产权属管理。四是
7月1日在市内六区全面推行直管公房管理网络系统,实现租金银行结算,方便群众,提高工效。五是抓好供热服务。开展供热运行网络监控试点,加快小锅炉房并网工作。完成新建、补建供暖面积
80万平方米。
(二)提高培育、规范房屋交易市场能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市房地产市场连续两年保持了旺盛的态势,房地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建设诚信的房地产市场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力度,保持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
1、加强房地产市场分析、引导和调控。一是提高房地产市场监控能力。建立科学、全面、及时的信息采集制度,充实信

息资源,建立健全包括商品房、存量房和租赁房在内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指数体系,从二季度开始每季度向社会发布。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二季度投入使用。及时全面的反映房地产市场变化。一季度要完成商品房销售管理网络版本升级,缩短信息刷新周期,切实做到对抵押房、查封房、一房多售行为的监管,并与产权产籍管理实现同步。要继续完善二手房网上监管和公示制度。二是成立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心,开展供需结构、价格走势等市场情况深度分析研究,形成新旧、租售并重的完整市场分析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分析的权威性、及时性和超前性。三是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在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的能力,大力扶持市经济租赁房管理中心、津房置换有限公司等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国有房屋交易、租赁公司,发展全市连锁经营,调配市场资源,满足群众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加强房地产市场诚信建设。一是上半年完成房地产开发、中介、评估等850家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大社会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快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协会和物业管理协会等作用,建立完善房地产评估等各专业协会,加强房地产行业自律建设。开展优秀企业评比活动,树立一批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评估等诚信品牌企业,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秩序。三是加大市场规范治理力度。4月1日实行私产房屋交易资金委托代收代付服务,解决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和产权过户不规范,特别是中介机构违规占压交易资金等问题,维护群众权益。建立房屋租赁协管机制,推动组建区(县)局专职管理队伍,以住宅为重点加大租赁市场管理力度,全年完成新办房屋租赁登记备案320万平方米。强化房地产市场执法,加大无证售房等违规行为治理力度,依法严肃查处一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净化房地产市常
3、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服务。一是健全完善综合信息网功能,扩充网上房屋交易信息资源,建立住房交易、租赁、物业管理等示范合同文本、办件表格下载服务专区,实现办件需要的所有文本和表格能够公开的全部公开,能够下载的全部下载,形成自助服务、信息透明的网上交易平台,为单位、群众提供方便。二是完善房屋交易市场建设。筹建二手房交易超市,实行办件服务“一条龙”、“一站式”。贴近百姓需求,继续办好全市春、秋季大型房交会和区域性特色房交会,促进住房交易。
(三)提高服务和参与城市建设能力,促进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全面提升。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房地产管理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行使好管理职能的同时,自加压力,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1、实现历史风貌建筑深度策划和管理的新突破。我市历史风貌建筑是一笔宝贵财富,是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大历史风貌建筑资源潜在价值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是制定《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成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首批确认的872幢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认定,实行挂牌保护。二是成立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中心,有计划的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腾迁、整修、招商。高标准做好历史风貌建筑深度整体策划,一季度完成静园、解放北路金融街、五大道地区5个试点项目,年底完成800余幢历史风貌建筑整体深度策划和保护性开发导则制定。以津洽会等为载体,加大历史风貌建筑资源推介、招商力度,在历史风貌建筑资源开发上取得新成效。
2、强化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今年,我市中心城区拆迁住宅房屋200万平方米左右,拆迁居民6万余户,任务十分艰巨。要认真研究解决房屋拆迁中的新情况,把“依法拆迁、以情拆迁、文明拆迁”贯穿始终,确保拆迁工作平稳运行。一是规范拆迁管理。以建设部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建立科学有序、高效透明的管理服务机制。严格把好拆迁审批关口,确保补偿安置资金到位,依法加强拆迁行为监管,切实提高拆迁整体运行质量。二是规范房屋拆迁评估。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抓紧制定落实《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完善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使评估结果与房屋实际价值对接,房屋拆迁补偿与市场交易价格对接。建立拆迁评估机构信誉档案,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先行安置拆迁片中的困难居民。对于符合廉租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困难居民,要先行安置。同时,拓宽拆迁群众安置渠道。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相结合,让拆迁群众自主选择。建立完善拆迁住房保障机制,认真执行特困拆迁户最低拆迁补偿标准,对不具备购房能力的,切实落实实物安置。四是继续稳妥做好拆迁信访工作。健全拆迁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初信初访制度,及时分析、解决拆迁疑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3、深化房屋安全使用管理。深入贯彻《天津市房屋安全和使用管理规定》,以快速路西北半环、地铁沿线、主干迎宾道路、泰安道地区等为重点,大力治理违章搭建、私开门脸和私拆乱改等违规行为,规范沿街阳台、窗户护栏设计安装,组织推动快速路两侧楼房“平改坡”,确保房屋安全合理使用和城市环境的美观整洁。要以解危、综合维修和城市景观建设为重点,推修单位产、私产房屋
180万平方米。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抓紧建立市、区(县)分级负责的房屋安全鉴定管理体制,明确授权业务范围,完善具体鉴定程序。加强市、区(县)两级房屋安全鉴定中心人才

培训、引进、持证上岗等内部建设,提高鉴定技术水平,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房屋安全鉴定检测中心。
4、基本建成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奥式商务区一期工程竣工,营造海河上游新景观。要加大招商营销的力度,使海河综合开发项目早产生效益,早形成景观,早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完成好五大道地区黄家花园片的改造和商业区的新建项目,为五大道的整体开发积累经验。
(四)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和贯彻能力,促进依法行政再上新水平。
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各种权利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行为关系更加复杂。要适应形势,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房地产管理的公正有序,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服务。
1、全面实现“十五”立法目标。重点做好《天津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两部法规出台的准备工作。做好《天津市房屋安全和使用管理条例》立项、调研起草、论证等工作。出台一批与房屋权属、物业、市尝房管、拆迁等法规规章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抓紧清理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全面涵盖房地产管理职能、相互衔接、配套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用足法规赋予的执法权。一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细化执法责任分解,完善考评标准,进一步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二是组建市局执法大队,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日前,市领导正式批准成立天津市房地产行政执法监察大队,这是对房地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市、区(县)执法队伍作用,理顺职责分工,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高效快速的房地产执法新机制。三是分阶段治理违规行为。特别是开展对违规无证售房或变相无证售房,中介机构无证经营、乱收费、赚取差价,违规拆改搭建、影响房屋安全使用等专项执法活动。集中治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
3、开展“房地产法规政策宣传年”活动。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市场的成熟主要是消费者的成熟。新的一年,各单位和部门都要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密度,进一步提高房地产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守法、自我维权、参与管理和监督、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
(五)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促进管理手段和方式实现新突破。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对不断提高房地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课题。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广泛应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手段,加强科技成果的研究和应用,以科技引领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
1、切实发挥数字房管作用,切实提高应用效能,实现覆盖全部职能、覆盖全部管理岗位、覆盖全部服务环节。一是深化业务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全市地理信息系统并实现并网运行,完成商品房网上销售系统与产权产籍系统升级,建立房屋维修基金管理系统,完善物业管理、房产管理、房屋租赁管理、拆迁管理、公房管理等网络。在确保各业务管理网络同步对接、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建立领导决策系统,实现办件流程和工作进度即时监控跟踪,实现从每套房产属性信息到区域、全市房产状况信息即时生成,建立起包含办件服务、管理控制、分析决策的多层次房地产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拓展办公应用。开通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塘沽区和大港区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基层单位深入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实行政务网站集中统一管理。本着减少交叉、节约成本的原则,加快区县房管局政务网站建设,整合信息资源,统一设置政策发布和投诉平台,形成以市局网站为核心、突出区域特色的房地产管理政务网体系。四是成立房地产信息咨询公司,开展商品化信息和服务项目研发,为实现“以网养网”目标奠定基矗
2、创建房地产行业教育培训品牌基地。确保大港教育培训基地5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完善教学使用需求,加强资金、进度和质量控制,科学安排好各项工序,倒排工期,明确责任,提前介入物业管理,确保下半年顺利投入教学使用。继续做好“三校”教学、资产、校区等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以天津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全行”培训中心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深化学科发展建设,拓展全国招生渠道,调整自主教学、联合办学等办学方式,突出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的特色专业群,提升办学的生命力和综合效益。积极发展行业培训,建立全国范围培训网络,筹建首批
10个外省市培训基地,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百人培训师资库,树立行业培训品牌,实现行业办学、行业支持、为行业发展服务的目标。
3、加大科技成果研究、推广和应用力度。紧紧围绕房管事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加强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组织开展一批先导性强、带动作用大、实用性强的科研项目,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在部分房管站、市房产测绘大队、市安全鉴定检测中心等单位深入推行贯标认证工作,逐步

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管养服务等多领域行业标准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六)提高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促进管理效能再上新台阶。
加强内部建设,夯实各项基础,是房管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新水平、实现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实现优质高效管理。
1、强化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切实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方式,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开展政策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快职工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全年完成17个房地产重点岗位和行业专业人员培训2.4万人次。二是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产权、物业、拆迁、市尝房改、房屋安全使用管理、行政执法等重点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要抓紧制定持证上岗的实施方案,一季度开展试点,下半年在全系统范围内全面推行。三是深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结合形势发展,抓紧编制人力资源开发使用规划,建立全系统人力资源库,力求实现最佳配置,做到人尽其才。
2、强化资产、和审计监督。一是切实履行好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局的直管国有房产的资产监管职能。修改完善直管国有房产管理制度,划清直管国有房产资产管理与经营性房产管理界限,修改完善直管产产权补偿费管理和使用办法,规范直管国有房产产权转让行为,完善产权补偿费收缴机制,明确拆迁直管国有房产产权补偿费减免的审批权限。继续做好帐外房产清理工作。二是继续搞好财务管理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在确保市内六区房管局和局直属单位上线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区县局陆续上线,实现财务信息的网上传送、即时监控。三是坚持依法审计。凡是涉及国有资产的部门和单位都要纳入审计范围,做到不留盲区。在做好财务审计的同时,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区局、区公司、房管站所属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直属单位开展领导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后续审计制度
,加强审计意见整改的督办检查,确保落实率达100%。
3、窗口建设要再上新台阶。今年要以创立诚信房管为主线,注重打基储抓规范、求创新,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实现便民、规范、优质、高效的房管服务形象。一是抓好服务人员素质建设。要加强职工队伍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练兵、比武、评比活动,从政治思想教育、文明礼仪训练、规范服务程序考核、基本技能练兵四个方面对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全面、系统的规范服务工作程序和要求。在九大窗口创建示范点,加大对服务典型的推广力度。根据市场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三是抓好工作检查和督察,做到不护短、不迁就,严肃纪律,奖罚分明,切实维护房管整体形象。四是健全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调处平台。深入落实好市、区(县)房管局局长信箱制度和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市局信访接待中心作用,认真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把信访接待中心建设成为一个解决复杂矛盾的窗口。要认真做好“两会”提案议案办复工作,提高办结效率和质量,为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四、几点要求
2005年,是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一年。我们要以全面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水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难以创新。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着重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汲取知识的能力。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善于提炼精华;既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又要不断充实新的养分。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结构既是宽领域的,又有一定的专业纵深。二是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思考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认知过程,思考是学习的继续。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形成新思路、新招法。三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否真的学习、学得是否深入,最终都要体现在实际效果上。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使工作总有新的进展、新的变化,一步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不断增强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的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房管部门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要继续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向社会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服务标准,增强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切实方便群众。要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凡是向社会做出承诺的事,在时限上只能超前,不能拖延;在质量上只能超标,不能降低。要采取与社会监督人员建立专人联系、重点走访、回访和座谈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监督渠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研究并解决社会反映的问题,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加快房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要引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着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心思、精力、功夫、本领”这四个方面和“五事”的要求,既通俗易懂,又意义深刻。这是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是新时期中央对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对加强房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我们要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思考,狠抓落实。应该清醒的看到,对照这些要求,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相信,在新的一年,干部队伍按照这个标准建设好,我们的各项事业肯定会再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四)加强目标考核,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全年工作部署和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加大工作检查、督办和考核力度。既要考核工作完成时限,也要考核工作质量和效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和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领导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干部职工围绕全局工作中心,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高水平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
“三步走”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005年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要点


2005年管理工作要点 2005年是北京市交通体制改革后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市运输管理局成立后打基础、建机制、抓管理、树形象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非常繁重,市领导和全市人民对此高度关注,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2005年我局运输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这一主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行业规范,积极探索以特许经营和信用信息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行业监管方式,大力推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面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等优化服务措施,抓好涉及交通运输治理工程的重点工作落实,不断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为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2005年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行业规范 (一)抓好3项立法前期工作。一是完成《北京市轨道安全管理办法》的报送和论证工作,争取市政府上半年发布施行;二是做好《北京市公共交通条例》、《北京市停车管理办法》、《北京市水域游船管理办法》等3个法规草案的拟订和立法准备工作;三是根据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结果,提出修改建议,做好《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北京市包装托运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管理办法》等涉及许可主体和程序变更规章的捆绑修改工作。 (二)制订、修订行业规范。重点做好16个行业管理规范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制订13个,修订3个)。具体是:制订《出租汽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修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检测标准》;制订《出租汽车车身颜色规范》;制订《运输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办法》、《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办法》、《运输企业信用考核办法》、《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用考核办法》等10个行业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公共交通电汽车驾驶员从业资质条件》;修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管理办法》、《游船船舶检验办法》。 (三)开展工作调研。积极完成交通委组织的有关调研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7项调研工作:一是上半年重点抓好一个郊区县卫星城客运交通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会同各郊区县交通局提出卫星城客运交通公交线网规划建议。二是开展公共交通线路发展和客运站功能规划的调研,为客运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依据。三是抓紧停车收费调研,适时提出停车收费价格调整规范建议。四是按照《市区货运需求调查方案》,继续做好市区货运需求专项调查,为解决市区小、快、专需和客车运货、黑车运货问题打下基础。五是开展汽车检测/维修(I/M)制度调研,研究建立网络管理系统,为在北京市实施检测/维修(I/M)制度做好准备。六是根据我市费改税工作进度安排,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出租汽车运营价格体系的调研和论证,制定出租汽车调整运价方案并稳妥推行,促进出租企业的健康发展。七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做好出租汽车管理体制与机制调研工作。 (四)完善行业规划。一是根据市政府、市交通委关于我市交通行业总体规划部署,结合市场需求,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道路运输规划》中制定涉及我局的基础性工作。二是结合运输行业发展实际,研究拟订《北京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北京市水域游船安全保障规划》草案。三是修改完善《汽车维修网点布局规划》。四是结合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和特许经营项目的设立进行调试,提出运输行业审批项目的规划意见;五是继续推进《奥运行动规划》相关工作的实施,做好涉及运输网络布局、运力配置规划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二、强化行业管理,严格市场监管 (一)积极推进特许经营,创新行业监管机制。在全市交通运输总体规划指导下,修订、完善《交通运输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争取早日出台;制订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办法、信用考核办法,以及各行业实施特许经营的规范性协议文本。积极研究探索运用招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等新方式,建立“进出有序、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解决交通运输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有效监管问题。年内拟会同各区县管理处、交通局在公交、出租、停车等行业分别抓好一、二个运输经营企业特许经营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建立信用信息体系,强化运输市场监督。一是进一步摸清行业底数,准确掌握行业基础数据,建立健全行业动态信息数据库,为建立信用信息体系奠定基础;二是主动加强与工商局、公安交管局、公交分局和交通执法、城管执法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定期采集相关执法部门对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经营服务及违章处罚情况的信息记录;三是建立健全运输管理信用信息子系统,每季度对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后上网公示;四是制定相应的资质管理办法和信用考核办法,并依据此办法对信用不良、不具备资质、严重违法违规及忽视交通安全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依法采取整顿、降级、停业直至撤销其经营资质的处理措施。此项工作上半年完成信用信息子系统数据的收集和平台的搭建、试运行,下半年拟进入正常运行,从而建立运输行业信用奖惩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各区县管理处、交通局依此做好相应工作。 (三)开展3项专项整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一是协调

配合相关部门重点对五环路以内100座立交桥下的空间场地进行整顿,使其全部专用于出租车候客站点和公共汽车场站设施。二是配合相关部门对14个被挪作他用的规划停车设施进行清理,限期整改,今后新建停车设施一律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保证停车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利用。三是对货运代理、货运配载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等进行整顿,进一步规范秩序。 (四)推动行业信息化进程,提升管理科技含量。一是参与配合编制交通行业管理信息化(电子政务)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办公系统。二是结合客运行业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建立客运站联网售票系统示范工程。三是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在营运客车等行业领域推广安装行车记录仪。四是做好重点车辆动态跟踪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年内完成200 辆化危车辆、10000 辆出租汽车GpS 安装工作,引导企业以科技手段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整合运输资源,实施公交优先 (一)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年内拟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2000辆。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0条,解决50个小区居民的出行问题。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扩大公交专用道工作,力争年内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增设30公里公交专用道。在南中轴路、安立路分别完成和启动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brT系统的安装建设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大容量公交车型方案进行论证,同时做好大容量公交沿线普通公交线路的调整和设施配置工作。通过票制改革和线路布局调整,引导公交与地铁客源合理分流。统筹城乡公交线路资源配置,优化行业结构和车型结构,积极探索新的小公共管理模式,提出小公共汽车运营优化调整方案,力求使公交、小公共、境内长途、地铁等运营方式合理接泊,方便换乘。 (二)整合运输资源,发挥综合效能。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引导物流集约化经营,推进货运行业重组,逐步实现搬家运输企业集约化、规范化经营和液化石油气的专业配送。在市区货运需求调查基础上,制定有利于削减市区高峰交通流量的集约化、专业化货物配送和错峰作业的组织方法。实施引导政策,优化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完善重点物流、货运企业联系制度,进一步放宽物流企业经营范围。配合地税等部门进行货运发票改革。研究推广物流企业与中小货运业户合作,提高货运组织水平。在北京出租汽车行业建立集车辆养护、餐饮休息等综合性服务为一体的10个“的士码头”,为经营者和驾驶员创造良好、宽松的经营环境。 四、规范行政行为,优化发展环境 (一)创新工作方式,推进全程代理。认真学习借鉴怀柔区政府全程办事代理制经验,积极稳妥地引进实施,并把它作为加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根据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结果,对运输行业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整,明确具体的审批范围、内容和依据;二是在局机关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对目前直接受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全程代办;三是在区县管理处、交通局已经各自实行的“一站式办公”基础上,选定一、两个单位进行“一口受理,全程代办”统一模式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市进行规范性推广;四是整合职能,规范运作,对局机关和试点单位直接受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及运行程序进行重新清理、界定,将原来分散在各处(科)室的对外工作职能进行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程代理工作程序和机制,并对受理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进行网络公示,同时对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必要调整,对工作人员进行;五是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全程办事代理制的实施,同时对各区县交通局、市区管理处办事大厅进行相应规范,将运管行业对外审批项目、审批时限、审批依据、工作程序及工作人员统一对外公示,增加透明度,并设立监督电话。 (二)强化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制工作制度,制定本局《依法决策工作制度》、《规范性文件审查规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行政复议规定》等依法行政制度,促进我局各项法制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以《行政许可法》为重点内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同时对局机关、市区管理处、郊区县交通局各级执法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考核和换发证件,加强执法队伍的资质管理。三是继续推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重新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社会监督员监督体系,年底组织对各执法单位进行考核,建立奖优罚劣机制。 (三)理顺工作关系,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市政府批复我局“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进一步调整和确定工作职能定位。从明确部门责权范围入手,理顺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局与交通委之间、局机关各处室之间、机关与市区管理处和郊区县交通局之间的联系,完善各项、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各郊区县交通局、市区管理处也要进一步理顺内外部工作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把各项任务全面分解、细化,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并加强督促检查。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注重发挥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和道路运输协会等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社会与企业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协会积极开展有助于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的信息、技术交流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参与、重点扶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筹建,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工作指导和相关服务,发挥其对汽修企业市场准入、规范服务和在争议调解、车损理赔等方面的特定作用。 五、狠抓, 确保行业稳定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一是要认清形势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并落实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牢固树立“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的思想。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并落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按照“管行业、管审批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把企业资质、营运车辆、船舶技术状况和从业人员资质关。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修订完善市运输局各部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加快制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二是各行业管理部门、市区管理处每季度要根据辖区和市场、季节特点,制定和具体的落实方案。三是推行使用《交通行业安全生产检查通知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单》等制度,积累日常巡查、安全检查纪录和资料。四是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超越职责以外的问题,及时书面函告安全生产监管综合部门,必要时通报至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协调查处。 (三)加强监管,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督促地铁运营公司做好地铁隐患整改项目落实工作及与地铁运营的衔接。组织开展地铁安全评价工作。二是紧密结合全国及本市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在运输行业全面开展“安全月”活动,使安全意识更加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三是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特别是要做好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的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四是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省际客运、水域游船等运输行业的监管。对大吨小标的危险化学品运输槽罐及车辆进行集中清理;对省际客运存在站外揽客、超员载客行为等严重违规经营的企业、运营车辆和从业人员,定期集中做出处理。五是加强运输行业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对重点行业雇佣外地驾驶员的摸底调查,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责令其所在企业不得继续录用。 六、积极协调配合,确保重点任务完成 (一)按照北京市区交通疏堵工程2005年阶段任务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积极做好市运输局承担的几项具体工作:一是研究解决立交桥下空间利用问题、减少公交路边停车和噪音扰民问题。二是调整公交站位,缩短乘客换乘距离。三是增加公交场站,在五环路内主干道增设50处公交车辆港湾,解决公交车辆占路停车问题。四是增设10处出租汽车候客站。五是落实治理大气污染第十阶段各项措施,加强机动车辆尾气治理,做好环保公交车更新工作。 (二)做好2005年春运和五一、国庆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及特殊超限(大件)运输任务的运输组织协调和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市政府和交通委的统一部署,做好防控“非典”以及雨雪天气、防汛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确保遇有情况各项预案有效启动、相关措施及时到位。 (三)继续大力推动“一卡通”发展。为推动数字化北京进程,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启动公交票制改革,适时研究提出公交月票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在巴士公交车、地铁13号线“一卡通”应用推广基础上,大力推进地铁1、2号线和地铁八通线“一卡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建设;现有巴士长途车和出租车“一卡通”使用,今后更新车辆全部安装使用“一卡通”,今年内要使“一卡通”出租车总数达到3万辆。与此同时,逐步理顺客运价格体系。 (四)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适时提出停车收费改革建议,调整理顺价格体系;加强占道费征收管理工作,确保规费应征不漏;制定停车协管员管理办法,完善管理机构,理顺停车协管员管理体制;制定停车经营者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建立停车场经营服务质量考核体系。 (五)加强运输企业外地从业人员管理。积极配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对各运输企业聘用的外地驾驶人员全面进行交通法规和从业资格的考核,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在京从事客货运输,考核合格者,一律录入行业管理信用信息系统,切实加强监管力度。 (六)积极稳妥推进地出租汽车更新工作。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出租汽车外观形象设计原则,推广使用出租汽车专用车身颜色,并根据车型技术要求有计划的进行车辆更新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加强学习和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认真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提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加大公务员监督、考核力度,明确公务员的行为标准,全面开展公务员和行业管理人员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优质服务、专业知识、行为规范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法制意识、廉洁意识、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制订党委议事规则,健全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机制,加强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 (二)加强机关建设。健全工作制度,理顺工作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运输管理局各项规章制度和内外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机关现代化办公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办事办文效率和质量。加强机要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内部安全稳定。 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的做好区县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和思想工作,做到统一思想认识,稳定职工队伍,坚守工作岗位,严

肃各项纪律,确保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大力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运输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信息宣传、信访和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严格按规定收集和报送信息,防止信息倒流。加大正面对外宣传力度,严格宣传工作程序,进一步树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运输局拟在上半年适时召开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按规定要求和时限及时办复各类信访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件。完善计划,落实责任,切实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河务管理局办公室2005年工作意见


办公室2005年工作打算 2004年,办公室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和“”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紧紧围绕局党组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大力加强思想、工作作风建设,积极参与政务、办理事务、搞好服务,以工作规范有序,优质高效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较好地发挥了办公室的综合枢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2004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创新思维,积极实践,多项工作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思路创新。办公室工作事务多,服务性强,程序规范,不容易创新,也不好创新。对于工作创新,大家普遍有求稳怕乱思想,怕改不好造成不好的影响。办公室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学习袁局长在全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大家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以小革小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提高工作水平。 ——宣传创新。今年加强了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年初邀请新华社等7家驻济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召开了山东黄河新闻宣传座谈会,对加强我局的宣传工作征求了意见,沟通了情况。突出了对标准化堤防建设的宣传报道,抓住省领导对山东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作出重要批示的大好时机,先后8次邀请大众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记者来我局采访。创新宣传方式,10月份组织各市局宣传报道骨干对济南、东明标准化堤防建设工地进行了现场采访,写出20余篇有分量的稿件,集中在黄河报、黄河网进行报道,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顺利实施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梁山段人工扰动的现场直播,会同东平湖管理局多次派专人配合查看现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了直播现场安全,中央电视台分别于梁山、艾山、利津、丁字路口在整点新闻和新闻30分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全局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0000余篇,其中办公室人员发表稿件500余篇,山东黄河网编发稿件2399篇。在黄委庆祝2004年记者节暨黄河好新闻表彰会上,有8篇作品获奖。此外,有2篇作品获得河南省专业报评委会与大众日报好新闻二等奖。 ——督查创新。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局督查工作网络,各市河务管理局、局直各单位、机关各部门都明确了一位领导和具体联系人,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督查事项的落实及联系工作。围绕省局中心和重点工作,及时分解任务,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局工作会议和局领导确定的重要事项进行了细化分解,印制了《2004年机关各部门重要一览表》和《重点工作分解一览表》,将重要工作分解到部门。创新了督查手段,充分利用办公系统,及时将督查事项、工作进度、结果反馈等信息及时上网公布,对重要事项进行跟踪督查,对重要文件、会议议定事项、局领导安排的工作及时督查督办,全年共印发督查通知单份、督查专报、新增设内部情况通报 期,并借鉴黄委的做法,印发了局领导议定事项提示。督查事项上网公布,增加督查工作透明度,强化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了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和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督办创新获山东河务局年度创新成果三等奖。 ——公文创新。尝试改进了文电流转程序,减少了领导阅文数量、时间,增强了部门办文责任,经过一年来运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季度通报各部门发文数量、办文质量,增强了部门精简文电的意识,今年全局共发文 ,比去年相比减少 。经过多方努力,实现了文件“红头”上网,达到了原样显示纸质文件的目标;将收文记录及时上网,方便了查阅,文电处理自动化水平有新提高。结合今年基层河务局单位更名,对各市局公文文面统一进行了规范。省局被省委办公厅评为全省公文处理工作先进单位。 ——安全保卫创新。针对我局周边地区治安案件持续多发的实际情况,将办公区、生活区更换为正式保安人员,严格了机关、宿舍区出入登记制度,强化了奖惩,今年10月份值勤保安在宿舍区抓获1名盗窃分子,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了物资奖励,对值班期间发生失窃事件的,也给予了处罚,有效提高保安人员责任心。5万元在机关、皇亭、利农庄等宿舍区分别安装了红外线探头和报警装置,在机关宿舍区随时进行防控,同时夜间增加了巡逻次数,很好地加强了安全防范能力。 2、其他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新成效。 ——文字综合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领导讲话、重要会议材料等各种大量文字材料的起草,主要有2004年工作会议,半年局务会议和黄委目标管理考核的所有综合材料,半年、全年上报省府的总结材料,以及上级领导来检查材料等。协助机关有关处室整理了有关专题会议材料等。录制了《齐鲁黄河的呼唤》、《山东黄河风光》、《标准化堤防建设》等三部专题片,对2004年工作会议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完成了《山东黄河大事记》编写和编印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历城、济阳等6个县局顺利晋升为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单位;完成了东平湖管理局等4个单位的部级复查工作。完成省局机关2003年度文书、科技、

实物、声像等各类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共完成归档案卷1293卷;今年利用借阅档案资料367人次,1358卷次。协助黄委档案馆完成了菏泽、聊城市局、东平湖管理局1950—1966年进馆档案的移交工作。接受了山东省档案局2004年度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被评为优秀单位。今年还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完成了档案管理软件的考察及课题调研工作,并撰写了。 ——政策调研和信息工作。年初下达了2004年度调研课题,以督查通知形式向有关部门下达了专项调研课题。起草了局领导赴基层综合调研报告。全年编发《山东黄河政务信息》99期,《办公室信息》100余期。积极向上级报送重要政务信息,全年被黄委、省、省政府采用信息35条。 ——信访工作。今年我局的信访工作与往年不同,其特点是信访量大,群体访、重复访、越级访多。在信访工作中,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我局信访工作制度,认真接访,做好协调,疏导工作。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23人次,办理人民来信27件,转办15件。 ——接待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较好地完成了黄委在我局召开的建设管理会议、水利部水资源调度会议、国家防总检查山东黄河防汛工作以及审计检查、部委领导来我局等大型接待服务工作。全年共接待 人次。 此外,机要保密、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文印、人防等工作也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回顾全年工作,办公室在减少几名骨干力量的情况下,面对繁重的任务,积极应对,任劳任怨,坚持完成各项工作。被水利部办公厅表彰为全国水利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公文、档案等工作被有关上级单位评为先进,有为多名同志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为我局争得了荣誉。 二、明年的工作打算 明年的工作思路是,在努力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我局中心任务,以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规范机关管理,加强综合协调,强化信息宣传,提高队伍素质。 1、规范机关管理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机关管理规范化建设,要使会议管理、公文运转、新闻宣传、公务接待、电子政务、目标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化不断得到强化。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完善督促查办工作。今年办公室初步建立了全局督查工作网络,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督促查办基本能及时将督查事项、工作进度、结果反馈等信息及时上网公布,局领导议定事项提示,也起到了很好效果。这些都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明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在规范化上下功夫。在办公自动化界面上设立每月工作反馈栏目,对一月来局里重要会议确定的事项、领导交办事项等及时进行了解、跟踪,对完成情况进行反馈,以督促有关事项的顺利完成。定期收集、整理以局名义下发制订的,供领导审阅,以保证局级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完整性。继续加强对过去规章制度的分类整理,及时修订或督促有关部门修订不合理的规定、办法,促进依法行政。 二是积极与黄委、省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借鉴相关单位的先进经验,对我局目前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运用情况分析改进,逐步完善我局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加强对全局机关规范化管理的行业指导,与各部门和各单位办公室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定期通气,保持交流。准备明年下半年举办一期机关规范化管理班。不断完善机关会议操作和组织规程,促进决策事项的会前会商沟通,提高会议效率,使机关会风有明显改进和突破。 2、加强综合协调 服务治黄中心始终是办公室工作的首要任务,其重点是综合协调。重点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新的治河理念,围绕局确定的重点工作,诸如黄河防汛、标准化堤防建设、河口治理、淤区经济发展、管养分离、水量调度等重点任务开展综合协调。在这些工作中,做到主动配合有关方面做好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前期调研和文件起草等工作,认真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等,避免出现各种纰漏,确保一些重大事项的顺利平稳运行。 二是结合黄委、特别是我局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全局性重要事项的前期调研和关系我局生存、发展大计的专项调研工作,精心准备,早作安排,争取取得突破。 三是做好新办公楼建设的服务工作,统筹协调,以尽量满足机关办公对新楼各项功能的特殊要求。进一步推动职工宿舍区的安全保卫环境工作,强化职工的安全保障 3、强化信息宣传 今年我局大事多、难事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调水调沙、标准化堤防建设等,引起了大河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新闻宣传中,办公室在宣传方面打破常规,努力克服人员少、报到事项千头万绪等诸多困难,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旋律,较为正确引导了舆论导向,为治黄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舆论环境。但面对新情况和新形势,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明年我们准备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重要媒体的沟通联系。在今年的调水调沙、标准化堤防建设等重点宣传方面, 我们初步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准备在明年上半年召开山东黄河宣传工作会议,重点总结2004年宣传工作取得的经验,提出下一步加强治黄新闻宣传工作指导性意见,确定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宣传信息的引导和管理。网络宣传总的来说是新事物,它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越来越宽。同时,对其加强引导和控制相对也比较难,牵扯精力多。对此,下一步要突出明确对网络

信息管理的责任制,加强实时监控,建立信息监测反馈制度。加强对办公自动化、山东黄河网的管理,提高相关采编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三是加强军团作战。这方面今年9月份举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明年我们准备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努力,充分调动自身宣传队伍和社会媒体的积极性,围绕局里阶段重点工作,整合多方宣传力量,对某一事件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多写稿,多投稿,写好稿,形成宣传高潮,营造强势舆论氛围。 4、提高队伍素质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是机关运转的枢纽。可以说是一个单位的窗口。明年要突出加强办公室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增强内部凝聚力。倡导奉献精神,培养大局意识。不断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确保完成每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学习,改进学风。要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学习和治黄相关业务知识学习。除了按要求参加局里组织安排的学习活动外,还要以支部为单位、以科为单位,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制度,每个人也要制定学习计划,注意对重大课题的学习研讨,了解新知识,适应新形势,增强创新意识。办公室定期进行考核。 二是建立完善谈话制度。结合办公室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办公室主任每季度与各科科长谈话不少于一次,争取与每个职工谈一次。副主任对分管科室职工谈话不少于两次,各科室负责人也要保证经常与职工谈话,加强思想沟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河务管理局办公室2005年工作意见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阅读范文网《2005年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城市化管理工作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