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上海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暑期上海银行实习心得体会”,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古语云:“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语不假,20xx年x月,我毕业了,装着四年大学的理论豪情万仗地投入了上海银行南京分行的团队。

领导安排先实习一个月,作为刚出茅庐的小生,按自己的逻辑,领导一来希望我们先熟悉环境,从大学的氛围环境中转变过来;二来通过一个月的实习简单地考察每个人。现实习即将结束,虽然具体的业务技能还未接触,但这一个月的收获还是值得一提的。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能在银行工作也算对四年学习的圆满终结。金融涵盖的学科很杂,除了基础课程,专业课就有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学、服务与营销、信用管理学、外汇、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等等十几门课,学校虽然设置了这些金融课程,但实践中大感知识的匮乏。

我有幸加入了由张总带领的公金一部团队,该团队所属的岗位为信贷部门,成员肖老师、俞老师都是拥有从业经验十几年的资生客户经理,不谈以前的工作成绩,单论目前所做的业务,都让我这个茅头小生大感佩服。

第一天张总亲切地带领我到办公室,并帮助安排了位置,肖老师贴心地拿给了我必备的办公用品,我多了几分感激,因为比较其他同学的实习经历,我验证了上行这个新欣的股份商业银行成员团结友好的企业文化。但第一天有点羞涩,有点怯意,有点盲目,只是知道了自己办公室的几个人,看了上行内部客户经理的手册之类,之后的几天老师空闲时教我上行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操作,于是以前学习的财务指标真正意义上地被我运用到实际中去了,有些指标不是很熟悉,课程中也未介绍,但我通过老师的指点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第一个星期,我最深体会乃是世界之大,人才之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才能保持不落伍,我所在的办公室除了我和另一个东大的实习生共五个人,一个是“海龟的硕士生,一个是在读的博士生,另外三个乃资生的一级客户经理,他们的学识和经验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标榜的。

第二个星期,张总开了一个小会,会后他咨询我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大胆地提出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出去见客户,并尝试写调查报告的初稿。领导很尊重我的意见,第二天带我见了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对上行很重要,另一位领导江总也一同前行,路途中我了解到这个客户作为诺基亚的一级代理商拥有良好的财务销售背景,同时这次业务由中信保加入,中信保是国资委出资组建的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拥有政府背景的保险机构。中信保作为银行的第三方,借款人一旦出现资金危机,他们会对银行作出相应的担保责任,这大大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上行很鼓励这样的信贷模式,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的力度加紧,货币紧缩,许多企业以前是借东债还西债,如今国家收紧银根,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每家银行都在小心地办理业务,生怕遇见不良贷的案例从而导致一滩坏账。

有幸参与这次的业务,也让我感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客户同领导交谈的内容,有些不甚了解,但江总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针对问题让我大感佩服,好的领导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并恰好地处理,此为领导风范。同时我也了解到老师们的压力,他们作为放贷的最初环节,承担极大的风险,银行作为跟钱打交道的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的最重要的媒介,承担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一系列责任,而客户经理就把这种责任具体细分化,他们每笔款稍有差池,承担的后果不堪设想。上行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近几年都会被列入《银行家》前500的名单,并且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1%以上,这在同行业中是值得骄傲的。因此,面对这样的成绩,上行的老师们在背后所付出的远不是我所能想像的,所谓“天道酬勤”,任何成功都没有完美的捷径可以走,我的路才开始,踏踏实实地走每一步就是最好的捷径。

第三个星期,俞老师交给我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的资料,要求我写份调查报告的初稿。我问了很多企业的问题,网上也做了相应资料的收集,按照老师的指示认真完成。报告在老师眼里自然很幼稚,财务分析得不够透彻,提出的结论意见也比较片面,专业术语不够全面,写作功底更不够深厚,可是毕竟刚来,我相信经过实践的磨练,以后的报告我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同时,我认识到,现在的工作不只需要必备的专业技能,才艺、写作、英语、计算机都成为工作以后必备的重要武器。世界在多元化,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暑期实习心得体会


就快结束在美的微波炉IT中心实习的日子了,首先很感谢IT中心的同事对我实习工作的支持。xxxxx,谢谢你们。特别是君君姐和阿鹏,一个把我带进美的这个大家庭,一个让我适应了这个大家庭,很感谢你们……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让我逐渐认清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前当别人问我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时,我实在是回答不出来,或者只能蒙蒙懂懂地回答说想从事IT方面的工作。现在明白,要想在IT业立足,是要向IT某个具体方向钻研的。系统维护员不能老是用重装解决问题,所以要教会员工维护好自己的电脑。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指引文章是个好方法。你要是要给讲了这一些常见的故障解决方法,别人遇到这中问题也不好意思劳烦你去解决了。这个前期操做起来有点麻烦,但做了这些前期工作以后,自己的将来的工作会变的轻松许多。网页设计人员不仅要会做,还要做的快、做的新颖有特色。这就是专业。一个专业人员就是要甩出外行远远的一段距离,让人望尘莫及。

其次就是做事问题。在企业做事是要求完善和效率的,在学校拖拖拉拉的学生出来到上班肯定是要受累的,效率从哪里来,从自己良好的习惯得来,从周密的思考中得来。任务能马上的做的就马上做,能等会做的就等会做,但千万别养成改天做的习惯。还有就是工作是要专业,系统维护员遇到问题时,最好就能自己一手解决,别相信外行人的话,相信的自己的判断能力。外行可能对你的专业术语不理解,你要是以为他说那里坏了就先整那里,可能就要白忙活一阵了。这也是我吃过几次亏的教训。

另外就是形象问题。公司里大多数人都会穿厂服,但有些人穿着不仅让人舒服,还能体现专业,有些人穿的却让人别扭,原因都很明白,干净首当其冲。我曾经穿了一条休闲裤去上班,一进公司就不自在,下午赶紧跑回宿舍换了回去上班;也曾经因为累,歪着躺在椅子上睡觉,不辛被领导看见。这些是我在美的实习留下的不好印象,形象被破坏了,就挽不回了。所以这是自己以后要注意的地方。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人看了舒服。还有就是态度问题,谁都会有脾气,但有些人能克制住,有些人克制不住,回想起自己发过脾气的事情,无不觉得是没必要的行为。而且还让事情变的越来越棘手。阿鹏师傅在这方面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所以跟着他一个月,不仅学到了技术上的东西,还学了一点他的好脾气。万分感谢……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去深层次接触服务器,还有就是没把握好在项目组实习的机会,在那瞎混了几天。

庆幸自己还有两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努力这两年,希望那天碰到你们这些同事时,不再是现在这个似懂非懂的实习生。

银行实习心得体会


银行实习

实习,是为了在大学的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使知识更融会贯通的理解到人的脑子里去,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子的。每次实习,尽管工作的性质可能有些相似,但是我总有新的感受,新的体验。

在实习以前,我觉得在银行工作的人是从事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是普通人很难懂的工作,所以我一直认为在银行从事工作的人都是懂得丰富的金融知识的高手,他们平常接触的都是我们在课本中那些高深莫测的名词,是很有挑战性、很高难度的工作。但是经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错了。他们也会有很繁杂工作程序要不断的重复,有的工作程序的难度并不大,甚至只是连小学生都会做的繁琐的工作,但是就是需要他们一点一点的做好每个程序,才能成功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为银行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取利润。所以说,无论多高难度的工作,都是要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完成。

还没工作的我很难想象一个人要同时接三个电话,还有一大堆赶着做出来的业务该如何好好处理,这可相当于最少两个人的工作量呀。这次实习就亲眼所见了。因此,要根据时间的迫切性、事情的耗时性等方面来抉择了。然而现实工作中并没有很多的时间让我们去慢慢想、慢慢规划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要应该后做,一切都规划都在大脑内自动生成。所以就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中好好思考,怎么做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了。

这次实习,我有些工作又是以前做过不知道多少遍的东西,本来想着像个机器人不断做就是了,毕竟自己是来实习的。但是只要繁琐的事都多留一个"心眼",就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就像复印机用了上千遍都是按那么几个键,但是只要细心发现它的其他功能,例如平常比较少用到的缩印、增加墨色、遇到背景比较透明的要夹一张纸在背后以防把后一张的纸也复印出来影响复印效果等等。尽管我曾经用过好几台不同品牌的复印机,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孔子说的那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真的是很有道理呢!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工作压力很大,但是不能发泄在工作上,他们是如何调节的呢?我发现他们的心态都摆得很好,他们能换角色从客户和上级领导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所以可以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记得有一个说法是,如果一个人能学会不抱怨别人而去想着自己的不足还有对方立场的难处,那么这个人已经达到令人佩服的境界了。

每次实习完,我都有一种"实习比学习来得更踏实"的感觉,因为总觉得在学校学的很多东西都是流水式的,得不到实践,学得一点都不深刻,甚至很快就会遗忘的。但是实习某些事情只要做一次,就足够上课老师说的好几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真的觉得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能更好的提高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
建设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领,需要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需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模式。要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助推器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
■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助推器
世博会五大“助推器”作用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超大型国际性博览盛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活动,历来享有“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它记载人类文明走向繁荣和进步的足迹,引领人类社会未来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潮流,对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举办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举办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具备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在新起点上求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中国上海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速器,对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世博会主题理念与科学发展观
中国上海世博会,不仅是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现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成就,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理念是世博会的灵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个主题的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展示,通过对主题的沟通、研讨和交流来推动全球城市化过程,重新寻找城市文明的曙光,建设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构建和谐城市,迈向生态城市。以期通过世博会的实验,使城市的经济更发达、环境更宜人、生活更完美、交流更广泛、文化更兼容、社会更平等。
“城市”主题孕育什么内涵?至少有三层含义:
首先,城市是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化、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都主要是城市的发展和延伸。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城市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基础设施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促进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并肩前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众多新型的经济活动和经济部门。
其次,城市是人类进步。城市是以人和社会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代代相传,构成社会进步。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在城市中得到最集中的展示。
再次,城市是未来。一个崭新的城市时代正在来临。在20世纪,大都市的光彩璀璨夺目;在未来的世纪里,城市居民的数量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居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时代”,城市化是我们共同的趋向。人类、社会与城市是与人们关于城市的理想一起成长的。在新的理想城市模式中,由城市的场景、城市的中心扩展到整座城市、城市群,甚至全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又孕育了什么内涵?主题核心思想是: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我们追求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模式,造就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特色与亮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一脉相承,也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充满中华民族智慧的和谐社会精神。建设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领,需要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需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模式。上海的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比如,资源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和人口压力日益沉重,社会保障压力日益加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上海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上海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我们要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本质上就是要彰显和践行科学发展的

上海世博会的心得体会第2页

理念,使世博会成为展示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
世博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办好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历史实践证明:世博会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会带动了“关西经济带”的形成,1984年的美国新奥尔良世博会带来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繁荣,而1993年的韩国大田世博会则推动了韩国经济的第二次腾飞。办好世博会,将对我国和上海未来发展产生广泛、深入、持久的积极影响,必将成为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进一步推动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建设进程。
世博会的“助推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其一,世博会是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助推器。
从历史经验看,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举办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强化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举办城市成为整个区域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服务经济中心、汇聚优秀人才的研发中心,以及服务和支撑区域的技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中心。举办世博会已成为促进服务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将成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世博会期间创造的巨大服务需求,涵盖了金融、保险、物流、商贸、旅游、会展、交通、通讯、娱乐、购物等诸多领域,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服务经济功能,推动上海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世博会必将有助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据初步估计,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300亿元,而由此带动延伸领域的社会投资将放大至5-10倍以上,将进一步加快上海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集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金融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届时万商云集上海,将为上海贸易物流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上海口岸功能,推进物流基地建设,促进国际中转物流发展,对于确立上海在全球物流领域的重要节点地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其二,世博会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科学技术的成就是每一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中,人类几乎所有精彩的发明,都抢先在世博会露面,通过世博会传播给全世界,进而变成人类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集中展示了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大功率蒸汽机、起重机、自动精纺机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明,如电话、电影、彩色胶卷、汽车装配线、电视机、计算机、机器人、海底电缆等,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与世人见面,并从此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此后的历届世博会中,全球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都得以展示和推广,并不断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发展。
世博会把科技世博的理念贯穿到举办世博会的全过程中,体现在筹备世博会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世界最新科学技术的展示和应用平台。世博会将对上海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外力和动力,世博促科技,科技美世博,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起,科技部和上海市共同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计划,聚焦“展示精彩的世博”、“运行有序的世博、“环境友好的世博”、“安全健康的世博”、“弘扬科学的世博”等五大重点领域,实施了120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部分成果已在世博建设中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上海将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依托“世博科技”的支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实现科技对上海世博会建设运行的保障,实现科技对上海世博会精彩展示的支撑,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上海将积极搭建全国办博大平台,集全国之力进行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重点突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科学精神得到大力继承和弘扬的盛会、科技成就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的盛会。
其三,世博会是加快提升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历届世博会的经验告诉我们,举办世博会的精神遗产大过物质遗产,在整个筹办世博会过程中形成的氛围,将对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世博会全面展示本国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从发展趋势看,世博会的展示重心正在经历从新产品、新技术向思想、理念和文化的转移,发展成为关注内容、解决问题为宗旨的主题演绎体系。如,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为主题,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日本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世博会主题演绎的趋势表明,世博会对文明的传播和文化的提升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举办世博会,对上海的城市文明提出了重大考验,同时也是提升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的重要机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上海正积极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来办好世博会。在全市上下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广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明形象,展现上海市民文明风采。正在全市广泛实施的《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倡导文明礼仪,开展文明创建,使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要通过世博精神的宣扬、世博文明的传播,使世博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普通市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目的。世博会是一个预示人类未来发展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展览,它是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指引,是人类关乎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探讨。因此,举办这样的展会,其意义更显深刻。通过世博会的举办,为人类提供一种更为适宜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生活伦理,让整个人类从中受益。上海在筹办世博会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精神,将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软环境。
其四,世博会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
举办世博会,不仅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长三角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跨越,必须在“提升、融合、率先、带动”上做大文章,长三角共同办博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加快长三角区域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
我们要紧紧把握世博会带给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的机遇,立足于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强区域规划,完善区域合作,放大世博效应,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联手共同办博。充分利用世博会建设和举办提供的巨大商机,制定公开、透明的世博会市场准入规则,吸纳长三角和全国各地企业参与世博会场馆建设和服务提供。要放大世博效应。联合苏浙等兄弟省市共同搭建世博会这一世界级平台,广泛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种交流活动,扩大长三角地区在世界的影响力。要打造世博之旅。紧紧围绕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整合开发长三角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共同开发、联合宣传世博之旅系列产品,实现客源互动和旅游资源共享,共享世博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举办世博会是长三角区域加速融合并全面崛起的最佳载体,是构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级都市圈的重要抓手,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世博会的举办,长三角区域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必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发展一体化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加快。
其五,世博会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助推器。
历史上每一届世博会,无论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之间,都承受着、体现着同一种精神和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性开发,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城市主要的存在目的。上海世博会将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实现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共同向往目标。
上海世博会打破了历届世博会在居民稀少的空旷场地兴建园区的惯例,选择了旧城改造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充分显示了政府借举办世博会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百姓生活、创造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为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上海在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和环境提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多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更加充分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将工业改造、环境治理与人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相结合,独具匠心。目前,“世博会园区搬迁”这一上海有史以来动拆迁量最大的单体工程已经完成,园区内的1.8万多户居民全部搬出,并顺利入住两个配套新建的“世博家园”。世博会的举办必将大大改善上海人民的居住条件,推动上海成为“安居乐业之城”。世博会的举办,将加快上海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将形成由11条线路组成、运营里程达400公里、承担900万客运量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满足世博会和城市发展、居民出行的需要。世博会的举办,将对上海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世博会筹办期间,上海将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工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外环线以内基本建成无燃煤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具有休闲、观光旅游、国际贸易交流等功能的世博园区、黄浦江滨江景观带、崇明生态岛等城市门户区域景观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
总之,以世博会为契机,带动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使城市更加美丽,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世博会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
比照世博会历史可以发现,世博机遇对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申办时的先发拉动效应,又有筹备举办时的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效应,更有结束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持续后发效应。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扩大内需战略已成为我国抵御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举办世博会正因应了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
世博会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直接推动力。世博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汇聚,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世博会所形成的扩大内需效应,将促进上海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增长。世博会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扩大投资需求。举办世博会,是一项投资浩大的巨大工程,它的直接投资是各类展馆、园区场地开发、相关配套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但更重要的是它将直接拉动原材料、建筑、交通、通信等一系列基础产业的迅速扩张,而由此带动的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数倍,投资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
第二,扩大消费需求。世博会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对投入和产出的放大效应相当明显。除了世博会主办者和参展商的直接商业收益外,其他相关产业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可以有效地带动旅游消费增长,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创造良好机遇,有利于带动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的扩大。经验数据表明,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长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
第三,扩大对外贸易。上海举办世博会,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世博会的平台,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提供了良好机遇,特别是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通过世博会的平台,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商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出口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
第四,扩大就业岗位。为筹办上海世博会,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也必将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世博经济本身就可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据有关测算,世博会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就业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
世博会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速器
每一届世博会,总能给举办城市带来无法计算的后续效应,从而推动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建造的艾菲尔铁塔,至今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象征;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最终确立了汉诺威全球会展业龙头城市的地位。上海世博会,又将为上海留下什么呢?除了世博会的直接、间接效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其核心和长远影响是,有利于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世博会后续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国际形象。举办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城市营销手段。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不仅将进一步加强上海与世界的联系,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上海,引来更多的投资者和旅游者,大大提高上海的国际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城市功能,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和国际地位。
二是增强集聚辐射。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以此为中心,方圆600公里内有3.6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近3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博效应将辐射整个长三角、辐射全国。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必将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关西经济带”迅速崛起的奇迹有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现。
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世博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集中展示的国际舞台,它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科技创新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世博会提出“科技世博”的理念,科技已完全融入世博会主题,成为支撑和展示世博会的手段。上海世博会将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四是引领文明进步。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展览会,世博会是各国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世博会体现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文明的传播。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外文化的一次大交融,它不仅让人们大开眼界,还能促成人们精神层面的提升。可以说,世博会对经济的促进只是一个方面,更深远的在于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世博会结束之后,对上海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将长期延续,这将是世博会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