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块镜子照自己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搬块镜子照自己,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巴彦县红光乡丰望小学 兰静雪

骨干教师需提交一份电子稿的反思或感悟,组织思路的时候,无意打开了自己平时记录的一些工作心得笔记,我把这些心得体会当成一面镜子,时时来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创新,不断进步。现摘录两篇,记录如下:

享 受

一张素的不能再素的脸,一身淡的不能再淡的衣,给了我许多的猜想:这是从哪个乡村请来的教师呢?现在的孩子可真会说话,当老师问:老师给你的印象怎样呢?孩子们齐齐回答“您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可是我却想说:如果让我评价您,我绝不会用“漂亮”一词来送给您。说实话,您的外貌真的称不上漂亮,可是当您开口说话的时候,您给我的印象不在淡。张嘴闭嘴之间你判若两人,闭上嘴你的外表清纯得像个学生,张嘴时内涵丰富的像个学者!零七年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让我(我想很多教师也有同感)经历了一次听课的享受。也许“享受”一词用到这不太合逻辑,但是我就是觉得这是一次享受。其中我最想说的是巴彦县育新小学的王继华老师的精彩表现。

1、“精彩”的见面礼

初次见面,就对老师表现热情的孩子有吗?有啊,因为王老师送给孩子们一份“精彩”的见面礼。他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吊胃口的问题:老师给了你们怎样的印象?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被集中起来了,开始仔细审视老师并调动思维搜索记忆中能送给这位老师的答案,当一个孩子说:您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时,王老师幽默的说:“你可真会说话,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夸我呢。”一句话逗乐了包括听课老师在内的所有人,师生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我想学生一定会想:老师您是不怎么漂亮,但是您很可爱-----因为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2、创新的教学设计

王继华老师这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墨与砚》,我也曾经教过这篇课。我当时的教学设计与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如果用图示表示是这样的,我的朗读指导方法:

墨 墨 墨

砚 砚 砚 砚

王老师的指导方法

我是按折线指导学生们理解的。因为课文中的对话就是这样发展的,而王老师却利用直线的形式分别来分析两个角色,打破了教材的局限,使人物性格表现的清晰,孩子们理解的透彻。和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起来,我得走多少弯路啊,费力效果也不好。

3、美观的板书

我不懂书法,也不会用书法的术语来评价王老师的字,只得搜肠刮肚来寻找大概能用得上的几个词语来形容:美观、流畅、苍劲、有力,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品怎么有味。写得这一手好字绝非一日之功啊!

4、慨叹

王老师,我没把漂亮一词送给你,却要把美送给你。你的语言表达美妙,教学设计新颖,板书美观,外表朴实无华,举止优雅大方,由内而外渗透着美。听您的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享受”。听您的课不用组织纪律,深厚的教学功底,让每个听课的人只有学习的份。

打开词典“享受”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占有、使用或欣赏所喜欢的、所热爱的事物而感到满足。王老师这一课就是让我们欣赏到了所喜欢的事物而感到满足。这种感觉没有人不喜欢。我们大人喜欢享受,孩子们不也同样喜欢享受吗?况且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这些教师是不是更有责任让孩子们享受生活,让孩子们的身心感受舒坦呢?当然,王老师的素质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包括我。可是我们起码要反思、要行动、要提高,要努力做得更好一点,让我们的孩子从我们的言行中、我们的笔下,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了吧!

接下来是同在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听取的另一节课,我取了个名字叫无奈。

无 奈

听完课回到家,禁不住说了句粗话:他妈的,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坐在送教下乡的课堂上,厚着脸皮和一年级的孩子随着漂亮活泼的音乐教师放声高歌了一节课,好容易学会了一首“放牛歌”。外行看热闹,让我听音乐课,拿鸭子上架吗,嘛都不懂,最实惠的就是学会一首歌吧,给孩子们带回一首歌也是收获,孩子们太需要歌声了,可走出校门,推开家门,怎么也想不起来那首歌的曲调了,生气,骂人了!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教师工作体会:搬个凳子给学生坐下


(一)办公室里,王老师正在和学生谈话,或者叫做训话。学生a身子站得笔直,双手中指贴在裤缝上,一副真正地“站如松”的样子。可老师还是对他说了句:“把头抬起来,严肃一点。”小a只得把头抬起,面无表情地呆立着。老师喝了口水,将椅子磨了个方向,开始了绝对压倒优势的“谈话”……
10分钟后,小a走出了办公室,脸拉得很长,眼中藏着的像是一股倔强。
(二)小b随着李老师来到了办公室,脸上写着一份忐忑,也许是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吧。李老师没有急着和学生说什么,而是首先搬来了一把椅子对学生说:“你先坐下。”学生b有点莫名地惊诧,疑惑地望着李老师。李老师洗净了手中的粉笔灰,微笑着对学生小b说:“来校快一个星期了,想家吗?你坐下,我们谈谈心。”学生见老师没有要责骂自己的意思,脸上立刻舒展开了笑容。
20分钟后,学生b离开了办公室,是一蹦一跳离开的,像一只欢乐的鸟儿。
(三)小c 是我的一个学生,很难听进别人的劝告。为了帮助他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我找他谈过很多次话,但都收效甚微。李老师让学生坐下谈话的方式给了我一个启示:何不也让学生坐下?这样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更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不是更近一些吗?也许让孩子坐下谈话效果会更好。就这样,我又一次将小c叫到了办公室,和往常不一样的是我让他和我面对面坐着,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
后来,这孩子在一篇日记中写到:今天和老师谈话,真痛快!
(四)搬个凳子给学生坐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来自长辈的关爱。搬个凳子给学生坐下,从形式而言只是一个动作,可折射的却是你人文教育思想的耀眼光芒。搬个凳子给学生坐下,于你只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于学生却是一种尊重和平等的需要。搬个凳子给学生坐下吧,你的教育会因此像晨辉沐浴森林,像星光点缀梦境,在一个美好的境界中走向另一个美好的境界。

孩子不搬板凳教师心得体会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凯凯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我一气之下,说:“凯凯,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板凳去!”凯凯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

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凯凯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们又争着搬板凳、打扫卫生了。

军训是一块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军训是一块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军训,是一场人生的试炼。我们透过军训,使自己得到强化,使自己更为成熟,使自己得到升华。我今日效仿高尔基一言,说:军训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军训让我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强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有强健的体魄去应对四年学业,作为一名警校学生,我们更应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去应对高强度的训练,而军训能够帮忙我们实现这个目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日子以来,我们从一开始的动不动就腰酸背痛到此刻能够每一天顺利完成教官制定的一部分训练目标证明着我们在军训中身体素质上去了。相信在军训完成后,我们将会变得更加强壮,能够顺利完成军训强健体魄的目标。

军训让我们得到了锻炼,使自己更加成熟。酸甜苦辣,我们在军训中都尝了一遍思念父母的心酸、得到表扬的喜悦、训练的辛苦、被连累的不忿而在品尝的过程里,我们都在锻炼着自己,犹如磐涅一般提高着自己。[由整理]

军训让我们得到了升华,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自己此刻的身份。我们在军训里强健身体,提高心理素质,不正是为了让自己更好更快地转变为一名警校学生吗?不正是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警校生活吗?不正是让自己以更充分的姿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吗?若是没有军训,我们此刻大抵还是手足无措

措的,幼稚的。

军训就像喝一杯苦丁茶,一口茶入口,先是难以忍受的苦涩后是沁人心脾的甜润。若没有经历过苦涩,甜润哪里会有那么印人心间?请不要视军训为洪水猛兽,它是我们迈向成功的一块垫脚石!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体会》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关于第二批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主体不变,镜头不换。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这一总体要求,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作了集中阐释,概括起来就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要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党的性质作用、党的优良作风、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等,看看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知道,镜子是用来照人的,用来梳妆打扮的。通过照镜子,我们可以端正五官服饰,树立形象风貌。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拿镜子照别人的同时,关键是要照自己。要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既要照清正面,也要照清背面,特别是往那些平时不易打理、容易褶皱藏污纳垢的地方照,使己纤毫毕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这个环节,其实就是拿镜子照自己的过程。学习教育是前提,有了思想认识的真正提高,才会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学习要入心、入脑,做到真学、真懂、学以致用。通过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在理想信念、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党风党纪、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一个明显的增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补精神之钙,筑思想之魂,切实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权利观、利益观、政绩观的问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

正衣冠,就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纠正缺点和不足。要敢于触及思想,正视镜子照出的缺点和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正本清源。要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思想实际,以正在做的工作抓起,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毛病改进什么毛病,进一步修养党性,尽到义务,保持好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当然,形象不是一劳永逸、一树永固的,正如正衣冠一样,往往是吾日三省吾身。要知道祸患常积于忽微,脸是经常要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的道理。所以我们只有勤正衣冠,防微杜渐,才能有效避免积羽成舟,群轻折轴。

洗洗澡,说明你身上的积尘和污垢已经很多很久了,如果不是用水冲一冲,用力搓一搓,甚至不打点肥皂,不借用点外力,不让别人搓搓背,是很难清洗干净的。在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去污去垢,洁身净肤。一方面要敢于自我批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不是真空的,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大气候的影响,也会沾染上各种灰尘,也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因此我们必须常洗澡、勤洗澡、去灰去尘、舒张毛孔、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对那些自身够不着、自身力不足、不易去的污、去的诟,还要借助外力或他人,来帮你洗洗澡,这样才能把澡洗干净、洗彻底。人不知自过,蛇不知自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把给自己提意见或建议视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别人才能帮助你,挽救你,你才能不至于病入肌理、病入膏肓。

治治病,说明你的身体已经有了毛病,而且是自己不能调理和治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自己要主动去找医生,另一方面还要接受别人给你找的医生,同时还要摆正心态,自觉地配合医生为你治病。要让医生把诊问脉,找准病因,对症开方下药。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吃西药的吃西药,有的还得中西医结合,严重的还得打针开刀动手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治治病,就是要坚持治病救人的原则,对思想认识、作风建设存在的,能够用打针吃药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及时的对其提醒、批评和纠正,对那些病入肌理、病入膏肓的违纪违法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开刀动手术。这样才能铲除病灶,割除毒瘤,才能保证我们党的肌体的健康和纯洁。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我们、问题、自己、实践、就是、思想、才能、别人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