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时间悄悄地慢慢地过去了。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工作马上就要圆满结束了,因为工作总结才能看出我们工作的成果,工作总结除了叙述、说明外,还要议论。工作总结的重点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区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带给大家。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区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20**年,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正确领导下,全所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综合执法、依法监督、依靠科技、创新模式”的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卫生行政许可

1、梳理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20**年共受理行政许可申请24**宗,其中新发证343宗,复核换证737宗,变更801宗,注销49宗,其他485宗。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提前审批率100%。

2、实现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服务效能。20**年7月—12月,网上办事大厅共预申报行政许可申请1054宗,网上办理率为72.5%。今年qc小组“缩短窗口业务咨询答复时间”项目获得全市卫生行政许可qc小组活动第一名。20**年窗口满意率保持100%,继续保持0投诉。

(二)卫生行政处罚

20**年共完成行政处罚260宗,单处警告71宗,罚款189宗。罚款金额369500元,并处没收违法所得11宗,金额84684.6元。对11宗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公告,对其中5宗案件的当事人依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送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移送案件8宗。

(三)医疗卫生监督

加强对持证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管,促进医疗机构规范执业行为。20**年共检查医疗机构743间次,对118间医疗机构进行了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共记分480分,对3家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约谈,对217间申请校验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审核,216 “校验合格”,1间综合门诊部“暂缓校验”。加大对无证行医行为的打击力度,20**年我所共查处无证行医120间次,做出行政处罚决定20宗,取缔无证行医点27处,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非法药品、器械30批次。加大打击“两非”力度,20**年我所共接到“两非”投诉17宗,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宗,罚款人民币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7千元。

(四)职业卫生监督和放射卫生监督

20**年辖区共有企业238家,经现场核准,非正常运营企业98间,其中重点企业16家(6家已搬迁,1家已无生产,其余9家企业均按要求做好各项职业卫生工作)。完成职业病危害信息采集119家,采集率100%。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与备案用人单位238家,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且正常运营用人单位140家,录入率85%。重点行业领域防护用品使用率100%。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家82家,委托率58.57%。全年共为从事接触职业劳动职业危害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98间,委托率70%。疑似职业病调查处理1宗(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已按要求进行了调查处理。根据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数据,对94间有检测记录的医疗机构进行清查,确认辖区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61间,经过现场监督指导和追踪落实,目前已办证61间。全年新许可25间放射诊疗机构,行政处罚9宗,其中警告2宗,罚款7宗,罚款金额1.1万元。

(五)传染病防控和学校卫生监督

辖区内有中小学校86间,托幼机构146间。20**年监督学校及托幼机构232间次,监督覆盖率100%。完成20**年辖区学校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学校及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专项督导工作、联合区cdc完成辖区10间学校的《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工作、开展学校使用的消毒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开展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专项监督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预警监督检查工作,共监督24间次、监督指导学校处置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1宗、完成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监测任务。

(六)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

1、推进公共场所量化评级工作。20**年完成对辖区住宿场所538间、游泳场所86间、美容美发场所1210间、沐浴场所95间量化评级工作。

2、强化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检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20**年监督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12间次,监督覆盖率100%。

3、开展控烟执法专项检查,提升控烟效果。20**年共监督检查各类控烟场所1210余间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577人次,共发出监督意见书770余份;受理12345控烟投诉53宗;对违反《控烟条例》的34家单位实施了警告的行政处罚,对83名违规吸烟的市民进行了外罚,共罚款4**0元。

4、做好商事主体的后续卫生监管工作。20xx年11月1日至20**年10月31日,共接收辖区商事主体信息413条,经筛查,确认公共场所经营单位220间,非公共场所193间。通过告知、现场巡查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目前已办证公共场所101间,未办证119间,巡查率达100%。

FWR816.cOm展读推荐

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注重卫生执法队伍业务培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树立卫生监督新形象,认真开展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把好卫生许可准入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大力整顿个体医疗市场,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防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建章立制,促进效能建设

今年初,为了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制订了《防市卫生监督所综合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保证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否定事项报备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同岗替代制、政务公开制;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申请办证时间,为群众办证提供方便,使办证效率大大提高,得到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

今年以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先后选派12人(次)参加自治区级举办的培训班。单位也举办了4次业务培训,其中一次还聘请自治区卫生监督所专家到所对全市卫生监督员进行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单位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员共108人次,大大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配合专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车、设咨询点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行动”、“禁止散装白酒生产销售”等专项宣传活动。3月中旬,结合“非典”和禽流感防控工作,开展了《传染病防治法》执法宣传,出动宣传车3辆次;4月上旬,出动宣传车到防城区、港口区部分乡镇开展《食品卫生法》及食品安全行动宣传;4月25—30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万份,悬挂横幅标语23条,出动宣传车4辆次,咨询活动1天;5月下旬开展禁止散装白酒上市销售宣传,出动宣传车2辆次,挂横幅1条。为配合各项卫生监督执法活动,先后向防城日报社投稿三次,利用市电视台《今晚播报》宣传13次,广西人民广播电台1次(10分钟)。通过大力开展宣传,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知识,更好地配合我们的监督执法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业务工作

(一)卫生行政许可

7月1日《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为了作好实施前准备工作,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5月份,全所业务人员认真开展学习《行政许可法》活动,了解《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本级卫生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卫生行政许可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否定事项报备制、公开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一年来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严格把好准入关,逐步提高准入条件,使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今年共受理卫生许可1809件(其中食品卫生许可1492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317件),审批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1492家(其中防城区957家,港口区535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17家(其中防城区204家,港口区113家)。

(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

为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防控工作,今年2月份,在卫生局组织下,对全市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全市共检查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4个、疾控(防疫)机构3个,县级以上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9家,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13家,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同时还配合自治区督查组开展督查工作。

(三)食品卫生监督执法

1、基本情况:我市市辖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135户(防城区3038户、港口区1097户),其中生产加工企业114户(港口区33户、防城区81户);食品批发零售企业1954户(港口区410户、防城区1544户);餐饮业1353户(港口区371户、防城区982户);集体(学校)食堂60户(港口区22户、防城区38户);食品摊贩524户(港口区228户、防城区296户);其他130户(港口区34户、防城区96户);全年监督户数为11239户,户平均监督频次2.72,监督覆盖率为100%。培训从业人员2834人,“五病”调离181人。

2、食品专项培训工作:3月份,举办了一期白酒生产业主培训班,有47家酒厂业主参加,主要培训白酒生产的卫生规范,规定白酒生产、销售实行定型包装。6月28日、29举办各学校分管食堂的校长、卫生管理人员等80多人及中档以上餐饮业负责人41人培训班,举办了两期学校食堂和培训班,学习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要求。7月份对市辖区4家月饼馅料厂和51家糕点厂的负责人和卫生管理人员等70多人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全年参加食品卫生专项培训共238人。

3、2-3月份对市辖区54所学校(含托儿所)学生食堂及校周围边食品摊点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卫生的食堂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取缔一批校园周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摊点。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要求各学校利用署假期间对食堂进行合理整改和布局,9月份(即开学第二天开始)分成二个卫生检查组对各学校食堂进行检查,经检查多数学校虽然有所整改,但仍存在很多隐患(均以经费紧张为由只作简单调整)。

4、为了规范我市的白酒生产经营秩序,预防假酒中毒。针对防城区白酒生产经营不规范状况,对白酒生产厂家进行整改,规定白酒生产、销售实行定型包装,从6月1日起禁止散装白酒在城区上市。共整改白酒生产厂家15家,取缔4家,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5、加强中秋月饼、糕点的卫生监督:为提高我市糕点、中秋月饼生产加工厂家卫生和产品质量,深入各生产场所进行现场监督、审查、抽检等,保证月饼、糕点生产卫生质量,今年未接到有关月饼质量问题投诉电话。

6、做好重大会议、接待的卫生监督工作:今年共参加政府重大会议、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监督7次。针对各种接待不同特点,先前制订可行卫生监督方案,指导接待宾馆(饭店)做好接待前各项工作,强调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按各自工作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保证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安全。

7、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等各类食品检查工作,实行索证和台帐登记造册制度,配合工商部门取缔4家用工业松香拔鸭毛的加工点,禁止“三无”、“三精水”食品生产销售。加强对节日食品市场的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8、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自治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要求,今年我市开始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该项工作分阶段进行,首先从54家学校食堂和41家中档以上餐饮业开始,对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整改,逐步转变食堂和中高档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提高饮食卫生安全水平。

9、食品卫生监测抽检情况:

全年共抽检各类食品403份,合格353份,合格率为87.6%,其中植物油134份,合格134份,合格率为100%,肉及其制品26份,合格21份,合格率为80.8%,糕点类137份,合格102份,合格率为74.5%,水产品4份,合格4份,合格率为100%,乳及其制品7份,合格6份,合格率为85.7%,冷冻食品13份,合格10份,合格率为76.9%,酒类11份,合格9份,合格率为81.8%,食糖3份,合格3份,合格率100%,皮蛋9份,合格9份,合格率100%,干(湿)米粉17份、腐竹9份均未检出吊白块和保险粉,酱油6份,合格6份,合格率100%,添加剂6份,合格6份,合格率100%,其他食品21份,合格17份,合格率80.9%。

10、食品卫生执法情况:一年来共对市辖区536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警告和限期整改;对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罚款8500元;取缔非法生产、加工点6家;收缴一批无生产厂家、厂址和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约60公斤,折合人民币700多元。

(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

对市辖区612户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港口区224户.防城区388户),其中旅馆业103户(港口区32户、防城区71户),文化娱乐场所142户(港口45户、防城97户),理发美发339户(港口133户、防城206户),游泳池1户(防城),体育馆1户(防城),图书、美术、博览馆3户,商场、书店7户(港口4户、防城3户),医院候诊室10家(港口2家、防城8家),公共工具、候车室6家(港口3家、防城3家)。全年经常性巡回监督1314次,监督覆盖率为100%,平均监督2.15户次。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72家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同时责令限期改正,并对1家理发室进行立案查处,现仍在调查取证中。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对市辖区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其中市、区级水厂3家、乡镇级供水单位16家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对部分供水单位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监测,共抽检18份,合格17份。

(六)化妆品卫生监督

对市辖区内1家化妆品生产单位和53家化妆品经销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未发现假劣化妆品在市场上销售,在日常监督同时,指导各经营单位索取相关证件建档备案。

(七)积极做好碘盐的监督监测工作

为确保我市市民吃上合格的碘盐,杜绝劣质私盐在市场上流通销售,与盐业部门联合行动,对各碘盐销售单位进行检查,同时不定期对盐业公司生产厂进行抽查检测,预防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

(八)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执法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今年3月份举办了一期有职业病危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职业卫生培训班,参加人员37人,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的意识。今年共有申报职业危害项目单位91家,职业危害场所基本上悬挂警示标志牌(160块)。同时还对36家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向他们宣传健康维权行动内容。全年监督检查全市放射源使用和贮存单位7家,医用x光电离辐射单位10家,均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整改。

(九)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卫生局主持下认真开展工作,拟订了《防市医疗安全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为了做好专项整治前的宣传,于6月上旬举办市辖区个体医疗诊所业主学习班,参加学习60人,召开一次有85人参加的无证行医执业人员会议,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使他们认识到无证行医属违法行为。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287人次,检查医疗机构146家(次)(其中市直及港口区35家、防城区32家、东兴市54家、上思县25家),无执业证46家,查处违法医疗机构57家,其中取缔非法行医11家,立案处罚49家,罚款3万元,收缴非法所得15.80元,药品和器械一批(价值约合人民币2万多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的个体医疗市场。

卫生监督所检疫监督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内容

1、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做好产地检疫是防止疫病蔓延的根本措施,从源头上保障了动物食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今年我们进一步深化产地检疫工作,年初召开了全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今年产地检疫工作,切实加强乡镇报检点建设工作进度,在全县设立了11 个产地检疫报检点,每个报检点聘请了2至3名兼职检疫人员,目前已建设装备报检点3个,建立健全了申报点标志牌、检疫员公示牌、报检电话、监督电话等公示制度,并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检疫程序,统一票证管理,做到有报必检。并按照要求将《产地检疫工作程序》、《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动物检疫申报点职责》、《动物检疫申报点工作制度》、《动物检疫申报点执法人员工作制度》《动物检疫申报点疫情报告制度》等制度制牌上墙,各类票证档案文书按要求整理归档,同时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畜禽产地检疫规程》等规定,要求畜禽养殖户在出售时,必须提前报检,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调出县境的动物及其产品出具相应的《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严禁无免疫标识及检疫证明的畜禽进入流通领域和屠宰场。目前,产地检疫工作已达到整治基本要求,农户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已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已达到100%。截止10月底共检疫各种动物68190头(只),(产地检疫61685头(只)、畜禽交易市场检疫6505头(只)),其中:猪895头,牛79头,羊31246只,禽类34698只,兔707只,蜜蜂565箱;畜禽产品17.01吨,其中兔肉9.62吨,鸡蛋123170枚7.39吨。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1250分,检疫率达到了100%。检出病死畜禽8头(只),无害化处理8头(只),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保证了上市交易畜禽安全无疫。

2、屠宰检疫工作: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农业部对加强畜禽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通知精神,以提高肉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食肉安全为工作目标,为此年初专门成立了屠宰检疫组,严格做好屠宰检疫工作,规范屠宰检疫,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认真执行《动物屠宰检疫操作规程》,规范填写各种记录,严格执行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标识屠宰的规定,驻场检疫人员24小时值班,严把畜禽进厂关,保证同步检疫到位,宰后检疫处理到位,做到有宰必检,有检必严。建立健全动物进厂检查制度、出场登记管理制度、不合格肉品销毁制度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不合格肉品的可追溯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问题肉上市,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合格。

通过今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屠宰检疫监管工作大大提高,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病害肉无害化处理率、市场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检疫合格证持证率、验讫标志佩戴率达到四个100%。今年来检疫生猪2156头,检疫动物产品122.5吨。回收检疫证明2156分,回收耳标2156枚,查处不合格病死猪1头,无害化处理1头,对屠宰车间、圈舍消毒76次。

3、公路检疫工作:今年来检查站在做好诚信执法活动的同时,严格按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履行检疫监督职能,坚持24小时值班制,执法人员上班期间穿着统一标志服,佩戴公路检查证,持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亮证执法,使用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统一印发的检查登记表日志和监督专用章,在检查车辆时,检疫员严守执法程序,按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查程序》执行,认真查证验物彻底消毒。严厉打击违规运输、逃避检疫等各种运输环节的检疫违法行为。截止10月底共检查消毒车辆3183车(次),涉及动物1060650头(只):其中猪431车(次)、 36230头,牛628车(次)、12629头,羊432车(次)、141343只,马类489车(次)、18208匹,禽类575车(次)、 852240只,动物产品207车(次),1963.42吨,动物副产品63车(次)973.14吨。查处违法案件226起,其中无证运输177车(次)、涉及动物50192头(只),无标识运输49车(次)、涉及动物974头(只),确保了西大门安全,防止疫情传入传出。

4、流通环节监管工作:为了有效防止各种危害养殖业健康发展、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检疫违法行为的发生,我所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定期深入畜禽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动物产品加工经营场所,对饲养、加工、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对途经我县相公、芋元上福银高速的动物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因染疫或病死动物途经我县而引发动物疫情,给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造成危害。今年共执行监管任务93次,

县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县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和市卫监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所干部职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医疗卫生及公共场所量化等工作重点,以“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监督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将经常性卫生监督与开展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队伍建设,抓好效能建设
队伍建设是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我所一如既往地重视队伍建设,贯彻《县卫生监督所综合管理制度》,增强中层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通过定期召开干部职工例会,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要求,了解工作进展,掌握工作动态,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继续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政务公开制;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申请办证时间,为群众办证提供方便,使办证效率大大提高,得到群众的好评。
二、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所先后选派17人(次)参加省市级举办的“传染病防治监督”、“医疗服务监督管理与执法能力”等培训班。单位举办了2次业务培训,针对出台的卫生法律法规如《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学习,培训结束并进行笔试,收到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所还针对目前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整个学习活动贯穿全年,力求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不误”,真正达到学习效果。
三、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新闻信息报道水平
起,我所突出宣传意识,着力落实宣传报道工作,我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设咨询点等宣传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月”等专项宣传活动。今年我所共出版《南靖卫生监督信息》两期,同时与“南靖在线”网站合作宣传,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知识,更好地配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年我所开展上街宣传咨询活动3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份,悬挂横幅宣传标语5幅,新闻媒体报道7次。今年我县上报省市卫生信息网信息21篇,漳州市电视台报道3次,闽南日报2次,南靖电视台9次。
四、突出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一)卫生许可管理
在餐饮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我所始终把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作为规范业主经营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有力措施来抓,今年共审核发放卫生行政许可证544件,其中餐饮服务许可382件,公共场所162件,监测健康相关产品及用品用具859家6043份,健康体检及发放健康证3073人次,办理卫生许可证年审760件。同时我所逐步提高了食品卫生许可准入门槛,把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的管理、卫生许可后经常性监督工作同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对学校食堂?p公共场所和中小餐馆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到目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达标的有472家,其中学校食堂80家,公共场所115家,大中小餐馆277家。
(二)餐饮服务卫生监督
今年,我所继续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管,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任务。(1)全力以赴,确保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核验收。我所认真对照测评标准,及时安排部署,深入发动全局职工,掀起创建热潮,以局文件制订“关于市容环境百日整治行动、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在组织领导、任务细化、市场监管和材料审核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创卫”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有力。(2)开展“五一、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以县城为重点监督区域,以承担重大活动餐饮单位为重点监控单位,以餐饮服务持证经营、采购食品及原料的索证索票、有无使用过期失效或来源不明的原料、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等为重点检查内容。对餐饮单位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在醒目位置张贴“笑脸、平脸、哭脸”卫生监督管理结果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3)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3.15新闻媒体报道后,我们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专项检查小组,制定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落实餐饮服务单位进购的生猪肉及其制品进货台帐记录、索证索票情况,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5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61车次,检查中,未发现有采购来源不明的生鲜猪肉及其制品行为。(4)大力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发放国务院食安办、卫生部、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700多份,在各餐饮单位店堂予以张贴,同7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签订不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超范围、超量使

县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第2页用食品添加剂承诺书。(5)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和高、中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联合县教育部门下发了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和加强高、中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文件。对各类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承诺书签订100%,下达监督意见书13份。(6)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期间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坚决落实保障执法人员24小时驻点制,做到保障前有方案,保障中全程监管,保障后有总结的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了多次重大活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7)是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围绕“雷霆清剿”行动,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顿,以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严厉打击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和乳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物等违法行为,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严格实施《福建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继续推进县以上城区餐饮经营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督促餐饮经营单位改善经营设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健全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等制度,提高餐饮消费安全水平。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辖区所有的公共场所行业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供水单位、宾馆住宿、洗浴场所、游泳场所等进行重点检查。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37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323户次,其中旅馆61次,供水单位57次,美容理发128次,娱乐场所45次,游泳池32次。重点监督检查旅馆住宿、美容美发业的清洗、消毒及控烟措施。与供水单位及各游泳池签订定时水质抽检协议,按时按量完成水质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抽检任务,全年共抽检196份并及时上报抽检结果。并于今年11月,重点对辖区内新建楼盘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2人次,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推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序开展。
(四)学生卫生监督
(1)4月,我局与县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自备供水监督检查及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并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学校及幼托机构自备供水卫生专项整治,共检查学校68家,供水人口达14462人,在检查中,有3家学校自备供水不符合规定,我所及时告知学校,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并指导其完成进行整改。(2)于5月开展学校食堂餐饮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县卫生局关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以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为重点,通过学校自查和我所专项整治相结合,联合教育局对辖区内有供餐行为的49所学校内部食堂及周边的279家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场所、生产加工的过程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11家单位,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3)于6至7月份规范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的供餐和住宿卫生安全行为,共检查校外学生寄托服务机构89家,其中9家未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我所当即出具《催办通知书》及《停止供餐监督意见书》。(4)10月份,对辖区内的10家学校进行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监测。辖区内学校,均建立和落实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消毒等管理制度,设立了专(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措施。
(五)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监督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4月份我所组织召开了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对全年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了职业卫生重点检查方案;4月26日联合疾控中心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咨询宣传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悬挂宣传条幅6条,接待咨询人数达470人次;建立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信息库,于4至8月份分别对7家向我局提出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企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共监测了7个点,同时进行接触职业危害人数健康体检达187人,完成县安全生产工业卫生控制指标,全年全县无发生一例职业病人,无发生一起重大职业中毒死亡事故,无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同时根据《福建省卫生厅关于贯彻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卫法监[]218号)及《漳州市卫生局关于认真做好〈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的通知》(漳卫法监【】5号)精神,为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及《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发放任务,我所组织全县所有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了龙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举办的“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班”,并要求全县所有有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单位都要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病危害(含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我所帮助他们联系有资质的单位来开展这些工作,同时对辖区内医用光电离辐射单位的进行专项督查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单位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并要求各医疗单位尽快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六)传染病防治及消毒产品监督
我所于3月至9月,组织2次专项整治活动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30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暂存处理、医院污水处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在面的监督检查。同时制定《县医疗废物处置实施方案》,与各家医疗机构签订《县医疗废物安全管理责任书》,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按时按量完成消毒产品抽检任务,今年开展2次对集中式餐具消毒机构进行专项检查,责成餐具集中式消毒机构每月抽检一次,今年共抽检450份,合格率达到95.56%。目前我县已有4家餐具消毒机构通过市卫生局验收。
(七)医疗执业监督
我所于5月份和9月份对全县医疗机构、妇幼机构开展了两次的监督检查工作,医疗机构办证率达100%。今年3月,我局下发《县卫生局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由县政府牵头,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工商、计生、广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办公室,召开了两次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落实了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了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17人次,全县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408户次,取缔无证行医单位和个人9起,给予立案查处无证行医案件9起,罚款2.3万元;没收医疗器械、药品价值2.7万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医疗市场。
(八)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1、案件监查
规范卫生行政处罚行为,确保案件质量,我所明确案件审查、案件承办、处罚执行等工作程序和要求;完善了卫生监督报告系统,统一了卫生许可证号、行政处罚文书号管理模板和行政处罚文书书写,执法文书书写规范、完整;卫生行政处罚案宗1案1宗;今年来共组织集体合议18次,审议案件18件,严格执行了行政处罚三级审批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陈述申辩、听证等程序,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投诉举报
我所制定了《县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法定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有效地处置卫生投诉举报事件,同时加大了对上级交办案件的查处力度。设置了专职的投诉受理人员和现场处理机动队员,配备了文书和现场调查取证器材,今年共接到2起投诉举报案件,接到举报电话后,工作人员进行了准确完整的投诉受理登记,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调查。做到案件登记率、查处率、结果回复率均为100%。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根据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了完善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职业病中毒应急预案,举行1次实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监督人员较少、交通、通讯、取证工具缺乏,致使监督覆盖率、发证前卫生审查率、餐饮具的抽检率、从业人员的体检率等都与“卫生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对远离县城的乡镇餐饮经营单位,不能保证经常全面巡回监督,很多监督检查只能委托当地卫生院代劳,难以达到卫生规范要求。
六、明年工作重点
1、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和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
2、进一步推行餐饮单位和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3、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整治活动。
4、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打击非法行医。
5、加强学校食堂、重大节日、重大会议期间的餐饮安全保障工作。
6、县城范围内要求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同时要求餐厨废弃产生单位要与餐厨废弃物收运单位签定餐厨废弃物处置协议书

XX年区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


XX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卫生监督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XX年我所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监督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这条主线,以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为重点,正确履行卫生行政执法职能为主题,提高两证持有率为突破口,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为手段,不断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经过不断努力,单位的两个效益同步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卫生监督事业健康发展,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XX年,我所先后被南京市爱委会评为“爱国卫生单位”,荣获市卫生监督所“行政处罚案件”优胜奖,被区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四五”普法依法治区先进集体,被区卫生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综治委评为“平安卫生单位”。XX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突出宣传意识,重视培训工作

加强卫生监督正面宣传与报道,可以展示自我风采,推介工作经验,增进了解,申明是非,促进沟通,曝光案件,创造良好的氛围,赢得社会的支持,争取群众的理解,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社会形象。XX年起,我所突出宣传意识,着力落实宣传报道工作,截止10月份,我所向省卫生监督动态投稿1篇,录用1篇;向市卫生监督动态投稿32篇,录用18篇;市级报刊发表1篇,向区卫生信息网站投稿25篇,录用20篇;在都市文化报、六合视听等区级报刊投稿26篇,录用26篇;在都市文化报刊登卫生监督专刊三期,坚持每双月自办一期六合卫生监督动态,全年共办6期,卫生监督动态主送区政府办、食品安全办、卫生局领导、市卫生监督所和行风监督员。今年9月,我所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经费,开办了六合卫生监督信息网站,在网上公布办事流程、发布公告、宣传政策法规、曝光违法案件。

加强管理相对人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普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管理相对人卫生意识和卫生观念。达到守法经营的有效手段。XX年我所对食品经营户、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按照一定比例,每月月底举办一期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宣讲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全年共举办12期培训班,1200余名从业人员参培。在元旦、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和阶段性工作需要之时,我所举办培训班,加强培训、规范工作,防控食物中毒,全年先后举办了元旦、五一、国庆餐饮单位负责人培训班、学校食堂负责人培训班、建筑工地食堂、桶装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管理、量化分级管理培训班和量化分级管理现场会,共12期培训班,740人参培。为进一步向社会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在3·15、老人节、5·8红十字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我所组织卫生监督员在长江广场、凤凰山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全年展出展板14块次,出动车辆6台次,卫生监督员18人次,散发《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手册300余份,接受咨询人次1200余人次。

二、注重队伍建设,抓好行风工作

队伍建设是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我所一如既往地重视队伍建设,通过民主测评,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德、能、勤、绩考核,以增强中层干部的工作责任感,通过每月定期召开中层干部例会,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要求,了解工作进展,掌握工作动态,通过责任制的确定和责任书的签订,明确全年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在卫生监督员队伍管理方面,特别注重卫生监督员业务素质的提高,XX年我所先后四次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参加市所举办的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班,全所还制定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针对新颁布或出台的卫生法律法规如《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组织全体卫生监督员学习,培训结束并进行笔试,此外我所根据省、市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先后安排卫生监督员参加了“核事故医学资源调查员”、“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食品HACCp和GMp培训”、“卫生执法技能培训”、“行政执法培训”、“放射诊疗管理培训”等数十项培训班,三十余名卫生监督员参培。为推动网络化管理,今年九月,我所卫生许可证管理工作与市所联网,卫生许可的登记、审查、审核、领证和日常监督、案件处理都实行网络化管理。

行风建设是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长期面临的一项课题。我所今年的行风建设紧紧结合治理商业贿赂,明确解决的重点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正常卫生监督执法秩序的问题,主要是: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收受管理相对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等的行为;有关工作人员在物资采购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的行为。提出了卫生监督部门治理商业贿赂应着重从行政审批许可、卫生行政执法、财务管理和物资采购等4个方面进行自查自纠,

8月24日、8月25日、9月1日分别召开支委会、中层干部会和全体职工会议,广泛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全所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学习,重点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纪委、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卫生部、省、市卫生厅、区卫生局有关规定,学习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和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行为六条禁令”,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要求。强化思想教育,重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警示教育、卫生监督服务理念教育,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为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维护卫生监督廉洁、优质、高效的社会形象,我所全体工作人员向组织和社会作出“抵制商业贿赂、当好健康卫士”公开承诺,公开承诺包含了认真学习有关法规、自觉遵守六条禁令、严格依法办事、廉洁执法、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五个方面内容。并组织开展了“医德医风规范”的讨论活动,形成了六合区卫生监督所卫生执法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忠诚、敬业、公正、廉洁、严谨、服务、保密。治理商业贿赂活动期间,所领导和每位中层干部间开展谈心活动,并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卫生监督所是卫生局“窗口”单位,要注意维护卫生系统形象;要注意改进服务态度,接

待服务对象做到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要按照标准收费,严禁乱收费。特别要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上班时严禁玩电脑游戏、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要因为行风问题而损害卫生监督执法形象。

三、严格许可程序,规范许可管理

我所自XX年十月开始在区政务中心卫生局窗口接受解答、咨询、受理卫生行政许可。在许可工作中,对符合办理条件的,严格按承诺时限办理,对申请资料不全的,一次性详细指导补全手续。XX年《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颁布出台后,组织全所卫生监督员认真学习该办法,掌握新的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审查、管理、监督检查有关要求,截止XX年9月30日,我所对辖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实际监督户数2329户,其中食品卫生新办证1266户,复核证487户,变更191户;公共场所新办证264户,复核证48户,变更50户;生活饮用水新办证5户,复核13户,变更5户。食品卫生监督户次3120户次,监督覆盖率100%,监督频次2。46户次,监督合格户次2652户次,合格率85%;食品卫生监测总户数2092户,其中生产加工业148户,批发零售业484户,饮食服务业511户,集体食堂73户,食品摊贩808户,快餐44户,学校集体食堂2户,建筑工地食堂2户。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发证609户,其中旅店业66户,文化娱乐场所308户,公共浴室105户,理发店119户,游泳池1户,体育馆1户,图书馆1户。预防性监督参与设计与审查43个,合格43个,参与竣工验收31个,合格28个。食品生产经营户从业人员4623人,实体检人数4432人,体检合格人数4392人,体检合格率99.1%;公共场所总户数698户,持有效卫生许可证633个,无卫生许可证65户。

四、突出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检查

开展阶段性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是突击整治食品经营、公共场所、医疗市场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的重要途径。XX年以来,我所抓住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行业、关键环节,先后开展了元旦、春节、人大政协两会卫生专项检查,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卫生、减肥胶囊、多密发违法化妆品、醋酸减肥胶囊、中小学食堂、涉嫌违法化妆品、“帅克”胶囊、五一节前检查、量化分级专项检查、柳城玉米粥、高蛋白肥儿粉、茶叶、冷饮、桶装水、飓风1号、2号、3号、4号行动、吊白块的腐竹类豆制品、建筑工地食堂、国庆节日市场专项检查、打击非法行医、结核病防治、腹泻病门诊专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检查等28次专项检查活动,共出动车辆120台次,卫生监督员400人次。

五、群策群力,完成重大活动保障

根据《重大活动卫生监督规范》,我所为做好大型活动和重要会议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对时间长、涉及内容多的计生会、经济促进会、中、高考、两会、党代会、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均制定了专项卫生监督方案,成功组织实施并保障各项活动的食品安全。今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是六合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化盛会,自9月16日开幕以来,横跨国庆、中秋两大节日,文化盛会期间,游客众多,给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增加不少难度和压力,我所克服人力不足、财力有限等诸多困难,8月-10月倾注大部分精力,群策群力保障茉莉花节期间食品安全,在此期间,先后出动车辆20余台次和90余人次卫生监督员对八百桥镇、龙袍镇和金牛湖地区餐饮业及六合特色卤菜的生产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对40多户次主要存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不全、防蝇、防尘、防鼠设备不完善的餐饮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3家违法情节严重的餐饮单位立案查处,确保了今年茉莉花节圆满顺利进行。

六、加强综合执法,打击非法行医

我所全年共开展日常医政监督检查170多户次、打击非法行医34次,取缔非法行医13户(含摆摊设点7户)、接受并处理投诉举报案件6起(省、市有关部门转来的投诉举报案件2起)、对群众举报,新闻媒体参与的一起非法行医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圆满处置了程桥镇一牙医暴力抗法事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各镇卫生院肠道门诊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按省、市要求对有关药店的保健食品、性保健用品(巴古那牌瓜拿纳活力胶囊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开展了“飓风行动1-4号”、“打击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等专项行动。对城西中小学校部分学生腮腺炎爆发流行情况进行调查,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在完成既定日常监督检查任务的前提下,配合部分镇卫生院对镇卫生院及有关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开展了乡村医生管理、消毒质量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防治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计培训62人次,顺利组织全区医疗单位放射人员知识培训和“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全年计行政处罚8户(一般程序6户),罚款到帐金额39240元。没收药品器械40余件,价值5000多元。未发生一例因行政处罚所引起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七、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案例

今年以来,我所把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案件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截止今年10月份,我所共接受受理投诉举报30余起,办理处罚案件65起,一般程序40起,简易程序45起,行政处罚金额14.41万元。

八、按照目标要求,推进量化分级

为确保今年年底完成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率达100%,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70%的工作目标,我所在年初制定了《六合区卫生监督所XX年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标和实施意见》,在日常监督和许可工作中,对餐饮单位新办证、复核证实行经常性和许可量化评分。为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工作,4月份,联合区教育局、卫保所在实验中学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会上我所对XX年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并对XX年8家A级学校食堂进行了授牌。为广泛宣传量化分级工作的意义,促进我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达到规定的目标要求,7月份召开了辖区内的大、中型餐饮单位负责人会议,着重进行量化分级管理知识培训,提出量化分级管理的目标要求,9月起在中小学食堂专项检查中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量化打分,为年底全面评级作准备。10月下旬对去年评级的学校食堂进行复查,对今年新申报的食堂进行评分定级。12月份做好餐饮单位量化定级工作,在餐饮单位申报的基础上进行初评和检查验收定级。

XX年工作打算:

一、设立卫生监督分支机构

根据农民健康工程目标考评要求和六合区卫生系统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将设立卫生监督分所,负责一个或若干个乡镇的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工作。人员由卫生局考核选派,由监督所垂直管理,有关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分别由编办、财政解决。根据要求XX年年底前完成50%的分支机构的建立。

二、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截止XX年,我所辖区内的中小学食堂实行量化分级和评级率达100%。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率达70%。XX年年起,社会餐饮单位量化分级将全面展开,日常监督和行政许可全面实行量化分级。

三、认真做好监测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为维护群众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XX年我所将在专项经费到位的情况下认真做好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和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日常卫生监督、专项整治、投诉举报和重大活动保障的卫生监督抽检工作。

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要适应新时期卫生监督的新要求,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新的卫生法律、法规出台,需要我们学习、需要我们研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卫生执法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呼唤,我们将一如既往把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县卫生监督所中医服务监督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服务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甘卫中发〔20xx〕116号)和《关于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成立中医防病科、服务监督科的通知》(甘卫法监督函〔20xx〕123号)的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为依据,对我县中医服务市场由分管领导带队,集中人力,集中时间进行专项检查,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监督检查共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8家,其中县直医疗机构2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4家,个体医疗机构11家。执业医生43名,注册护士24名。
  二、建立并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和职责
  (一)卫生监督机构
  我所于20xx年成立了中医服务监督管理股,分管领导1名,卫生监督人员6名(兼职),主要职责是:监督指导中医服务机构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关于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事业方针、政策和法律;监督全县中医医、教、研的全部工作;组织查处全县中医医疗事故,严格执行全县中医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制;倡导全县中医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大力提倡送出去、请进来中医人才培养机制;监督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中药房的配置,检查医疗机构的中西医人员比例、中西药比例、门诊中医接诊人次比例、中医床位比例等。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综合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个体医疗机构
  由熟悉中医药政策和知识的副院长分管中医药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医院中医药发展的措施与办法,协调解决中医药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医临床科室将由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本科室中医药发展计划,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组织开展中医药特色技术与方法,开发中医服务项目与特色中药制剂;在医院统一安排下,负责组织全院中医药业务指导和培训,参与医院中药用药规范的制定工作等。
  三、监督检查情况
 (一)综合医疗机构
  1、基础建设
 (1)中医临床科室应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2)设立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中医医院集中独立设置中医病床。
 (3)设立中医门诊,二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2个。开设中医专业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任选专业。
 (4)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00种左右,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药煎药室。
    通过检查,我县综合医院中医病房、中医门诊、中药房设置均符合相关标准。
   2、机构准入
    我县综合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与核准登记的名称、地址相一致,临床科室名称符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3、人员准入
    从事中医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医师执业证书》执业地点、类别、范围大多与实际情况相一致,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师执业证书》类别与实际不符。
    4、技术准入
    我县综合医疗机构均未开展中医医疗美容,所有组织的与中医相关的“义诊”活动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备案。

卫生监督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忠实履行卫生监督职责,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努力提高卫生监督服务能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两项活动”

3月上旬以来,在县委和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卫生局党委联系领导的大力指导下,卫生监督所紧密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深入进行了思想动员和舆论宣传,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和目标任务,开辟了活动阵地,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资料,周密安排了学习内容,统一编印了学习资料,采取集中学习、分头自学、座谈讨论、撰写文章、专题辅导等多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截至目前,共集中学习16次,每人记写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从而使全体卫生监督员的思想认识更加到位,政策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两项活动”顺利推进。

二、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抓好队伍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适应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形势,卫生监督所结合“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执法人员的职位要求、个体差异和不同时期工作重点,通过外出脱产集中培训、坚持学习例会制度、开展经验座谈交流、组织技术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卫生监督队伍法纪教育、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服务理念教育。以全县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为契机,举办了全县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对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文书写作、专业知识、现场监督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进行了强化培训,参加县乡两级卫生监督员74人。严格落实每周一和周五上午的学习例会制度,累计培训820人次。选派17人次参加了省、市卫生监督员执法技能培训班。通过以上措施,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维护了卫生监督队伍廉洁、优质、高效的社会形象。

三、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一是于3月中旬举办了全县小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培训班,参加小型医疗机构负责人60人,重点传达并讲解了《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卫生安全知识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悬挂横幅12条,张贴标语5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XX0余份,接受相关咨询约1000人次。三是结合专项卫生监督工作,积极向监管对象宣传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和“地沟油”等卫生知识,印发宣传彩页XX0余张,在相关简报、电视台、县政府网等媒体上播发信息6条。四是在“两证”办理过程中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均进行相应卫生知识培训考试,1—5月份发放《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手册》1500余册,发放《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712个。通过宣传培训,卫生法律渐趋普及,工作成果得以展示,卫生监督进一步赢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四、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展现监管服务水平

为了有序、有力、有效地应对和处置“4·24”特大风暴灾害,卫生监督所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所领导亲自牵头,积极进行周密部署和任务落实,充分体现了卫生监督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对全县13处着火点和相关受灾农户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水源及供水设施等情况现场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配合疾控中心专业防疫人员对烧死畜禽进行了消毒、深埋处理。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指导。通过全程督导,杜绝了疫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积极开展了对口帮扶,派驻人员蹲点帮扶昌宁乡大海子村,捐助昌宁乡政府及大海子村帮扶资金7000元。组织卫生监督员参加了“抗灾救灾、整治环境、保护家园”专项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了环境卫生整治任务。

五、严格许可审批程序,证件发放有序规范

上半年,卫生监督所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和单位职责要求,进一步严格了许可证件的发放程序和许可标准。1—5月份共受理各类卫生行政许可事项720件(次),经现场审查合格,复核《食品卫生许可证》75个;新发《餐饮服务许可证》40个;新发和延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6个,复核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个;参与审查验收医疗机构1家,各种卫生行政许可证件底数清楚,发放严格,审批规范,管理有序。

六、围绕中心克难攻坚,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餐饮消费环节卫生监督管理有力有效。在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卫生监督所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整顿行动。一是开展了建筑工地食堂集中检查,于4月底出动卫生监督员36人次,检查单位11个,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并跟踪进行了彻底整改。二是采取“错时督查制、延时检查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开展餐饮具卫生监督采样监测工作,1-5月采样827份,经县疾控中心检验,合格607份,合格率73.4%,对餐具检验为不合格的单位进行了跟踪处理,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三是在城区餐饮单位开展了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及“地沟油”管理的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了违法行为。共检查餐饮单位325家,覆盖率达100%,查出重复洗用集中式消毒餐具和使用不合格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的餐饮服务单位34家,没收不合格一次性塑料袋XX多只,没收不合格餐具320个,督促相关单位和泔水收集人员签订协议书32份,使我县餐饮服务市场服务秩序明显好转。

(二)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全面细致。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卫生监督所以城乡结合部、个体医疗机构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以医德医风、院务公开、规范服务、合理用药、临床检验、院内感染消毒、不良业绩记录制度、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等环节为重点环节,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综合监督检查。截至 5月31日,检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家,妇幼保健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家,乡镇卫生院15家,卫生所及小型个体诊所机构215家,出动卫生监督员640人次,责令改正5家,一般程序行政处罚1家,卫生监督采样365份,进一步消除了医疗安全隐患。同时,按照省、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卫生监督所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调整卫生监督职能,于3月下旬设立了“中医监督科”,制定了《中医监督科工作职责》,并对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中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开始进行监督检查。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展有序。卫生监督所以保障“两节”期间和夏秋季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为重点目标,坚持整治与规范并重原则,采取“错时监督”和“回头巡查”等有效措施,重点对居民社区内、学校及其周边的歌舞娱乐业、旅店业、美容美发业、沐浴场所单位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同时对初步筛选确定的第二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单位进行了大力培育,逐一排除了卫生安全隐患,进一步巩固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有效保障了全县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四)学校(包括托幼园所)卫生集中检查取得实效。按照分级包干和责任到人的要求,采取“错时监督”、“延时检查”和“回头巡查”等有效措施,安排县、乡两级卫生监督员,利用近二十天时间,从食品、传染病、生活饮用水三个方面对各学校(包括各类托幼园所)开展了学校卫生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学生食堂证件是否齐全有效;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索证、索票、台帐记录是否真实齐全;是否违法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学校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缺课追踪制度、入托和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等制度是否全面落实;自备水源的卫生安全管理是否严格到位。检查城乡各类学校210家次,出动县乡卫生监督员350多人次,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75份,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全部跟踪进行了彻底整改,防止了学校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职业(放射)卫生监管有效推进。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医疗机构职业病科设置管理工作。近日对xx县人民医疗设置职业病科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目前暂挂靠在公共卫生科,已指定4名内科中职以上医师人员承担职业病健康检查的相关工作职能,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正在申请办理之中,预留5张病床,建立健全了职业病报告制度及健康检查工作档案,有效推进了我县职业病诊断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监督执法体制管理不够顺畅。《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当前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特别是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二)卫生监督抽检经费短缺,无自主检测设备,造成采样监测工作难度大,频次不够科学,相关的采样监测和评价缺乏说服力,现有技术支持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卫生监督队伍在执法水平、专业结构、人才梯队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区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卫生监督培训工作总结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