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学计划3篇

随着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即将到来,我们要尽快完善好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需要合理安排工作量和时间节点等。有什么写工作计划的技巧嘛?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化生活教学计划3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一: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

2、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学风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前五个班的政治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敏捷,学习习惯较好的优秀学生,只要我方法得当,要求合理,他们还是很容易沟通的,所以过去一年我们合作是很愉快,今年我将发扬好的,调整不足的,争取做得更好。

三、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文化生活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第二单元共有三课内容,让学生懂得:文化传播与继承有什么意思?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第三单元共有二课内容,让学生懂得: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共有三课,让学生明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抵制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表现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和谐文化;做“四有”公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首先要让他们说出来,会说会表达,做题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体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备出高质量的课堂指南。

2、课堂上使用大成课堂教学模式及结合本班学情,尽量使用互动方式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任务明确化、时间具体化、检测落实化、奖评贯彻化。

3、切实抓好过关。虽然中考时开卷考,但为了加强学生的重视,我还是要求学生把一些重点知识点背熟,这就要求过关这一环节要把严:

(1)每一环节有小检测

(2)每节课有当堂检测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及反思,多听课、评课,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观、价值观。

6、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二:上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1544字)

一、教学目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修养水平。

4、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首先目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设。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设置本模块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基本思路

第一单元的现象入手讲清文化概念,讲文化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第二单元讲文化发展问题,横向讲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纵向讲文化传承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而讲文化创新(源泉、作用、途径)。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从总体上讲文化的基础上,专门讲中国的文化,一是从中华文化的历程说明它源远流长,二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不同区域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讲凝结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之魂,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最后第四单元再专门讲当代中国的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现实的文化选择入手,讲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讲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首先建设。全书既从总体上讲文化,又专门讲了中华文化,特别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概览了文化现象,又深入到文化的本质与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中深入探讨文化。

3、基本结构

(1)文化与生活

①文化与社会

a、体味文化;b、文化与经济、政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

a、感受文化影响;b文化塑造人生

③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

(2)文化发展

①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传统文化的继承;b、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创新

a、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b、文化创新的途径。

④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①我们的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我们的民族精神

a、永恒的民族精神;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走进文化生活

a、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b、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②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④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三、教学措施

1、树立新的课改理念,贯彻落实“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12字教改方针。

2、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精心备好“导学案”,突出六要素:(1)课程学习目标;(2)基础知识自修室;(3)疑难点拨台;(4)典例导航站;(5)主干知识窗;(6)智能练兵场。

3、讲课注重实效,注意精讲多练,注意问题探究,多运用课堂表扬机制,使学生知能和觉悟提高。

4、学会临机应变,坚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5、及时进行作业批发,适当面批,并作点评,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的重要手段。

6、认真组织考试,精心辅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成绩提高。

7、积累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专业成长。

四、课时安排

每框题1课时,每单元综合探究1课时,每单元复习练习2课时,期中、期末考试复习8课时,共计40课时。

20xx年9月4日


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三:文化生活教学计划(2124字)

一、制定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

通过文化生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相关文化想象和文化活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观,和文化意识,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之中,为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学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文化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正确的文化 观。

2、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3、使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4、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5、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7、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与确立

(一)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从文化习俗的表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分析。

3、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理论上讲授法(2)实例分析法(3)合作探究法(4)讨论交流法(5)时政 热点举例、理论联系实际。

(二)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共三课

1、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重点难点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重点难点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重点难点是:(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3)如何理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情境创设法

(2)讲授法

(3)合作探究法

(4) 讨论法

3、习题配置:共配备六套课时习题、三套全课习题和一套单元习题

(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如何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是: (1)为什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2)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3)讨论法

(4)理论联系实际发

(5)时政热点分析法。

3、习题配置:共配备四套课时习题、两套全套综合题、一套单元综合

(四)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学重点难点是:(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2)为什么 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教学重点难点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2、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实例分析法

(3)时政热点分析法

(4)理论联系实际法

3、习题配备:共配备课时习题六套、全课综合题三套、单元题两套

四、课时安排与分配

第一周:2月26日 3月4日 第一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二周:3月5日 3月11日 第二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三周:3月12日 3月18日 第三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四周:3月19日 3月25日 第四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五周:3月26日 4月7日 第五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六周:4月8日 4月14日 进行第一、第二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二套

第七周:4月15日 4月21日 第六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八周:4月22日 4月28日 第七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九周:5月3日 5月12日 期中总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周:5月13日 19日 第八课、配备习题三套

第十一周:5月20日 26日 第九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十二周:5月27日 6月4日 第十课、配备习题四套

第十三周:6月5日 6月11日 第四单元总复习、配备习题四

第十四周 第十八周:6月12日 7月12日 期末总复习、配备习题十四套

五、教学思路

1、新课教学: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必须经过自己和本年组本学科教师研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共案,确定统一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巩固强化习题,然后交流教学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巩固强化训练:精选习题,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搞好习题讲评。组内同志通过习题讲评相互交流,总结教学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提高答题能力和水平。

3、搞好总复习工作:在期中、期末前指导学生进行每一课、每单元的总复习。


Fwr816.Com推荐阅读

初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3篇


初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初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146字)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全年学习七年级传统文化一册,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教材涉及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又加上本书从历史的角度讲解,时间跨越大,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历史知识欠缺,学习难度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共四个部分: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由于第一部分学生刚刚接触大量大篇幅古文学起来比较慢,所以上学期只学第一部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3、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四、重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五、实施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进度

本教材共四个单元,本学期教授前两个单元。《经典驿站》每首诗各一课时合计共19课时。


初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三:七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091字)

一、学情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学习屈原、王羲之、魏征、文天祥等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文艺园林”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我们中国人情感的美好。

“风土画卷”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领略观赏到流传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风情民俗的多姿多彩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里体味到我们中国人的品格与生活的情趣。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

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七、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每课均一课时。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4篇)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一: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较差,而且学生水平不一,刚进入高中一年,接触《政治生活》,会感到陌生,不好理解。学生身上暴露的惰性也十分的明显。学习主动性差,要加强引导。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要求:

以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针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生活在公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当中。

三、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全书分“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通过对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党观、政府观、民族宗教观、公民的权利义务观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合理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其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四、教研活动及主要措施: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考试评价方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作为提高专业素质的必修课,并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重点是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法改革研究。

2、固定备课时间,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3、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4、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做好培优工作,加强个别辅导。积极开展辅差工作,努力提高差生转优率。

6、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二:高二《政治生活》教学计划(960字)

一、指导思想贯彻执行《政治教学大纲》对高二阶段的教学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同时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探索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政治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础,为学生养成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打好基础。作为教师,我们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二、教材分析全书分“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通过对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党观、政府观、民族宗教观、公民的权利义务观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合理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其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政治生活》“教材是教学的资源、工具和指南”的理念为依据,力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设一个平台,既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借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思想政治学科不要求记忆、背诵、考试,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此外受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或负面影响,造成学生根本不把思想政治学科当成一门学科去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冲击。高中实行会考制度,思想政治学科也作为会考科目之一,由于上述原因,这给我们高中思想政治科目的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学期我教4个班级,分别为高二1、2、3班和4班。这四个班级都为理科班,学生底子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4个不同的班级,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努力奋斗。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三: 高一年级《政治生活》教学计划(1673字)

一、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阐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我国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公民履行民主权利的方式和途径等。本单元有两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组成

第二单元:安排了围绕政府的职能展开的活动,即“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列举新的示例,比较有无权为政府形式其职能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还要联系当地实际对政府的的活动进行评估并写出建议书。

第三单元:安排了围绕我国的政治制度展开的活动,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归纳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并通过修宪的具体过程,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特点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第四单元:安排了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展开的活动,即“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搜集有关资料举办一次主题班会。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a)培养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b)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直到养成听课、自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c)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有振兴中华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

a)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在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倡导天天有创新,课课有新意的教学新时尚。大力加强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叫许学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上的积极作用。

b)狠抓兴趣培养,详尽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政治的情趣。

c)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

四、本学期的主要教学措施和手段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习好的学生在教学上应更深一些,对知识点的挖掘要更深入;对一般的学生应采用更加浅显的现实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进行必修和选修课教学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联系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积极参与学本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多样发展要求,更好地完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增强改革意识,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深层次更新和转变教师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无所不能者转变为学习者;由仲裁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由模式化转变为个性创造者。创设有利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五、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安排课时负责人

第一周1、1人民民主专政1

蔡烨

1、2政治权利与义务1

第二周1、3政治生活有序参与1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1

第三周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1

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1

第四周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1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1

第五周单元复习2

第六周3、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

蔡烨

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1

第七周4、1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1

4、2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1

第八周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1

单元复习1

第九周期中复习与考试2

第十周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1

余顺忠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十一周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

6、2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1

十二周6、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

十三周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7、3我国的宗教政策1

十四周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

蔡烨

单元复习1

十五周8、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

8、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

十六周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1

9、2世界多极化的不可逆转1

十七周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1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1

十八周单元复习2

十九周期末复习2

二十周期末复习2


政治生活教学计划四:高一《政治生活》教学计划(4436字)

一、指导思想

随着国家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逐步实施,我们的教学当贯彻执行《政治教学大纲》对高一阶段的教学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同时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探索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政治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个性发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础,为学生养成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打好基础。作为教师,我们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二、教材分析

全书分“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通过对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党观、政府观、民族宗教观、公民的权利义务观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合理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其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阐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政治生活》“教材是教学的资源、工具和指南”的理念为依据,力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设一个平台,既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借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学情分析

(一)主体分析

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思想政治学科不要求记忆、背诵、考试,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普遍不重视,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经常被所谓的"大学科"抢夺,且受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不正确思想影响,以及受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或负面影响,造成学生根本不把思想政治学科当成一门学科去学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冲击。

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理论水平、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认识能力较有限,还不能用理论来分析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高中实行会考制度,思想政治学科也作为会考科目之一,由于上述原因,这给我们高中思想政治科目的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学期我仍然教4个班级,分别为高一1、2、3班和4班。虽然4个班级在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4个班的学生政治平均水平仍然有差距。4班是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而1、2、3班为普通班,学生底子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4个基础不同的班级,在教学中也仍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普通班的学生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努力夯实基础,提高政治素养。而实验班的

同学应该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不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在教学问题设置、课后练习布置上体现梯度和难度。

(二)客体分析

学生的家长多数为普通的工薪阶级,他们平时工作时间忙,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辅导学生的学习,此外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很多家长对其了解不是很多,因此也无法在方法上指导学生。

四、教学目标

(一)拟定本学期达成目标

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时期,因此,通过本期教学,要继续力求让高一学生掌握“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等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确保绝大部分学生期末考试达到合格水平。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各个专题训练对学生进行初中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针对高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宏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特别是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观点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技能。

2、过程、能力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会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地方法进行学习;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参与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弘扬民族精神,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五、学期构想

积极学习课改相关精神和新课程标准,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贯彻三维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的实现方法,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利用本备课组的资源优势,切实加强落实集体补课,充分发挥政治组集体的力量,为以后取得好的成绩打好基础,特别对一些重难点,能够互相讨论交流。对每一次的作业都认真批改,并能及时给予讲解。同时可根据学生情况,找一些相关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巩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

一策略一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

3、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的体验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本学期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4.根据该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认真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备好学生,提高上课效率。

5.加强学生课后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避免因累积而厌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真正认识政治学科,改变初中政治的原有习惯,学会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政治。

六、具体措施

本年度政治学习主要为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具体措施如下:

1、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教学

必修2的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教学部分,内容讲述少,但是知识点较难,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注重对公民参与的解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的理解。对有兴趣模拟公民参加选举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教学

学习必修2第二单元,应引导学生注重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掌握基本的分析能力:学会从宏观上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微观上学会政府的职能,并且能简单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教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学要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理解,本单元的着眼点在于更

准确地把握文意。要引导学生注重体会人大与人大制的关系文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的确立的内容。要指导学生进行选择题与主观题的训练,要通过断题型训练掌握民主集中制的特点及用法。

4、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

前面讲述国内的知识,现在讲述国际的有关知识,对于初中已学的知识则弱化,但是,新的知识则加强理解与训练,而且把图、视频加以理解;尽量让学生说,进行单元复习,小结与归纳,布置单元试卷加强训练,收到效果。

七、课外、内学习

加强教材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会考说明和高考说明。认真分析教材和《课标》。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习,不断地深化,发展自己的思想。另外积极参加教研中心和分院开设的各种进修和培训活动,给自己充电。引导学生看相关书籍,关注时事。

1.课堂时事学习。每堂课开始的前三分钟由学生作时事讲评,有讲有评。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准备。这样可以增强政治学科的兴趣度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2.老师带领学生加强教材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会考说明和高考说明。认真分析教材和《课标》。

3.认真做好每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拓展资料和信息,由学生撰写相关论文。

4.提前下发学案,要求学生对照教材作相应习题,以此来预习教材。

5.订购《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以及其他报纸让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学会从新闻中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作为教师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习,不断地深化,发展自己的思想。另外积极参加教研中心和分院开设的各种进修和培训活动,给自己充电。引导学生看相关书籍,关注时事。

八、练习安排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强行入轨:

(1)坚持关注时事,新闻播报;

(2)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拓宽知识面。

(3)平时教学中落实知识点的基本要求。

(4)有计划地精选试题,加强训练。

结合《目标与检测》,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做。每课一小练,每单元一检测。课前课后利用小片子做练习巩固。高一是起始班,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有了好习惯,政治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抓好以上板块学习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学习的习惯。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4篇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四年级两个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比较喜欢这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诵读.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古城建筑、、文学巨匠(一)、文学巨匠(二)、诗词诵读(二)、文学巨匠(三)、传统工艺、陶瓷艺术共十个单元,34个课时。

(三)教材编排原则: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 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四、教学重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3.欣赏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

4.领略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五、教学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情操。

六、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1 总体了解本学期内容。

2 《千字文》(一)

3 《千字文》(二)

4 《千字文》(三)

5 《古诗两首》

6 《古诗两首》

7 《古诗两首》

8 古城

9 塔

10 桥

11 楼阁

12 我当小导游

13 屈原

14 李白

15 杜甫

16 苏轼

17 关汉卿

18 曹雪芹

19 古诗两首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915字)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最为突出。本套课程设计,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人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本套教材包含“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中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包括:《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杂诗》、《中华改良杂字》、《千家诗》、《神童诗》《随园诗话》、《世说新语》节选部分内容,共17课。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摘抄部分格言警句供同学们欣赏。 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的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的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袋”(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

三、教学措施

1、要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全面搜集教学材料,做到讲解全面,便于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典。

2、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少年儿童的个性生活体验,为他们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3、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4、教学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参与和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丰富情感,获取知识技能。

5、努力作到四个“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围绕以活动反馈机制为主题,以活动串起学生表现,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三: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837字)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四: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721字)

一、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重点“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部份。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三字经》(节选一)

2《三字经》(节选二)

3《三字经》(节选三)

4《百家姓》(节选)

5国庆节放假

6《牛郎织女》

7《孟姜女》

8《梁山伯与祝英台》

9《白蛇传》

10《农历》

11《二十四节气》

12《十二生肖》

13《题菊花》

14《酌贪泉》

15《夏日绝句》

16《武术》

17《蹴鞠》

18《围棋和象棋》

19-21复习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文化生活教学计划3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走进文化生活教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