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计算器》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要知道老师写好教案课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计算器》”,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师示范问句,合着曲调唱出答句。以问答式的唱歌形式学会演唱歌曲。体验问答式歌唱的乐趣。
2、理解歌词内容,会进行简单的创造。
3、在探索活动中,运用逻辑思维完成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音频《动物问答歌》。
2、课件:灵巧的工具和聪明的人。
3、计算器实物。一些比较常见的工具:卷笔刀、橡皮擦、剪刀

活动过程:
1、引趣:
以唐老鸭的动物问答歌节选段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唐老鸭今天想给我们出难题了,你们会吗?
什么两条腿,什么四条腿,什么六条腿,什么八条腿,什么没有腿?
鸡鸭两条腿,猫狗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蟒蛇没有腿,蜈蚣肚子下面全是腿。
2、练声:
师:现在轮到你们了,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念唱式问答。什么动物真是小?小老鼠呀真是小。
什么动物叫喵喵?小花猫呀叫喵喵。
师:这个难不倒你们,那再来一句。师:看看有这么多工具呀,你们都知道吗?我要开始提问喽。(展示灵巧的工具)什么工具真有用,(卷笔器)呀真有用。(请个别幼儿说--集体说)师:我还要问,你们准备好了吗?
3、提趣:
师: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真的很棒,我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一起来帮我解决。
4、解决问题:
师:你们想一想谁能来回答,一边仔细听问题,一边动脑筋好好想。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什么工具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知道二加三等于几?(出示计算器)
5、合作问答:
师:你们现在能完整地回答我了吗?教师完整地用提问方式演唱,幼儿尝试完整地回答。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真聪明啊,你们是不是也想老考考我呢?幼儿提问,教师完整地演唱。
幼儿间相互问答式演唱。
6、延伸创作:
师:我觉得老是这个问题也不好玩,我们来想点别的问题吧?师:除了计算机真灵巧还有别的吗?它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工具,玩一玩,并尝试创编活动。幼儿间互相练习用自己的工具问答。(引导,拿同一种工具的幼儿在一起探索。播放计算器伴奏带为背景音乐)7、结束活动:今天唐老鸭可高兴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们。那么下次再见了!

fwR816.CoM阅读延伸

大班科学教案范文:认识电子计算器


这篇《大班科学教案范文:认识电子计算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本功用及优越性。
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室,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
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
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
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
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
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外形。
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1、小朋友相互学习,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
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
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
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
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
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
1、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
2、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
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延伸
1、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
2、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
3、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
4、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
5、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几亿个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


这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本功用及优越性。
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室,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
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
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
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
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
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外形。
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1、小朋友相互学习,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
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
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
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
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
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
1、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
2、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
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延伸
1、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
2、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
3、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
4、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
5、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几亿个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学生:计算器。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
三、认识计算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计算器
“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学生边说,教师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教师: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学生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学生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教师:这些键,叫数字键。
学生3:我们的计算器都有“开关”。
教师:请你上台给大家示范。
(学生上台示范)
教师:写有“ ON/C”的键是开机键,写有“ OFF”的键是关机键。
教师:你们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4:把屏幕上的数变为“0”。
教师:开机键除了可以开机以外,还可以取消屏幕上的数,我们来试一试,请在计算器上输入“ 280”,再按开机键,“ 280”就变为多少了?(0)
教师:计算器上有一个键标有“ CCE”,谁知道这个键是什么键?
教师:“CCE”这个键是清除数据键。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用这个键清除输入错误的数字,如果我们是要输入 563,你就可以按一次“CCE”就清除了“ 536”,然后再重新输入“ 563”。
学生:我的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教师:对,我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功能键了。
教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器上各有些什么键?
四、教学
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
(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课堂活动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六、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计算器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掌握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本案例由杨露提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学生:计算器。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
三、认识计算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计算器
“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学生边说,教师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教师: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学生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学生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教师:这些键,叫数字键。
学生3:我们的计算器都有“开关”。
教师:请你上台给大家示范。
(学生上台示范)
教师:写有“ ON/C”的键是开机键,写有“ OFF”的键是关机键。
教师:你们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4:把屏幕上的数变为“0”。
教师:开机键除了可以开机以外,还可以取消屏幕上的数,我们来试一试,请在计算器上输入“ 280”,再按开机键,“ 280”就变为多少了?(0)
教师:计算器上有一个键标有“ CCE”,谁知道这个键是什么键?
教师:“CCE”这个键是清除数据键。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用这个键清除输入错误的数字,如果我们是要输入 563,你就可以按一次“CCE”就清除了“ 536”,然后再重新输入“ 563”。
学生:我的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教师:对,我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功能键了。
教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器上各有些什么键?
四、教学
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
(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课堂活动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六、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计算器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掌握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本案例由杨露提供)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 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 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计算器》”一文,希望“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计算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优质创意美术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