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这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fwR816.CoM阅读延伸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从容说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 “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CAl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总第 4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
领会其艺术魅力。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 现 ( 闻一多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
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
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教后反思: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篇《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篇《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 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研讨点拨法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投影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七、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写一篇精彩的赏析文章。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

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材分析

《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熟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设计(二)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才能,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今天就让我们去领略他非凡的气度。

二、资料助读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多媒体显示课文。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3.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曰;“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2)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3)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4)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5)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6)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4.选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句,熟悉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献十金(请允许我,表敬词)

荆之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2)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高兴) 见公输盘(拜见)

请说之(解释)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

(3)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胡不已乎? 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见我于王? 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五、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

公输盘“服”

楚王曰:“善”

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阅读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墨子阻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阻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1、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

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教师提问: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瓮,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3)学生齐读17~2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杀心,子墨子预守备。“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4)教师总结: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沼: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成果展示: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教师提问:《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劝阻,而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盲其事,而说偷窃病;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不禁为子墨子担忧,墨子一眼看穿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拓展延伸

1.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三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大多联系美伊战争来谈;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予以鼓励。

2.模拟对话

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激情发育,有的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有的称赞其机智、勇敢;有的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

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五、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六、布置作业

1.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鉴赏短文,品评《墨子》散文的艺术魅力。

2.把自己喜欢的语段整理到笔记本中。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枣儿


枣 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3.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那一天。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七、布置作业
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板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生


人 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克斯及其创作成就。
能力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宋。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攫(jué)取:掠夺。
臆(yì)测:主观的推测。
馈(kuì)赠:赠送。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生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连缀成文,并和“人生”联系起来,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生2:有些语句比较深奥,我不太能读懂。
生3: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4:文章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人的活动景象,我觉得还应该有更多的场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
教师总结:看来,中外语言表述的差异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只要我们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是不难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的。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问: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非常恰当。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正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
生2: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生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一般,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就很新颖。
……
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2.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由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第二小组:第二个场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他们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寻找坑道深处埋藏的矿物,并乐此不疲,非常快乐。
第三小组: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描写他们的性格和情态,辛劳和勇敢。
第四小组: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琐碎、微小,但他们是那样专心、细致、勤奋,工场不大.但生活的空间很大。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学生按刚才的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组体会“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教师随机点拨。
成果展示:
第二小组:挖掘坑道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复杂而简单。他们有忧伤有快乐,甚至还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为了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我们认为他们指的是从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脑力工作者。
第三小组:征服广阔领域的人,他们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有征服欲,爱冒险,爱生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是属于开拓进取的人。
他们是军事家、政治家之类的人,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
第四小组:在工场劳作的人,他们虽然工作琐碎,但持之以恒,或许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会成为大师级别的人。要想成为后者,除了有天赋的才能以外,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劳动。
他们指那些发明家、工艺师、设计师之类的人。
第一小组:从他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中,我们感觉到作者肯定对时光珍惜,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
教师小结: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五、深入研讨,问题探究
1.难句释疑。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整体把握,探明了主旨,但有没有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请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
(1)“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生1: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的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生2: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老年人更留恋生命,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黑格尔说过:“同样一句话,出自老年人之口要比出自年轻人之口厚重百倍。”
(2)“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生:它指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之类的东西不会改变。
(3)“那像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生1:联系上下文,“一只可爱的手”是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一切亲切的思想”呢?
生2:我觉得它指的是思想馈赠给他的东西。
生3: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它指的是忘记了时间忘我工作,所以好像延长了。
生4:我认为它指的是在同一段时间内,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别人只能做一件,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小结:这是开放性的问题,看法见解不必拘泥于一致,大家只要能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2.写法探究
提问:作者只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便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明确: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坚贞的志向,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发其人生苦短的慨叹。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会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成果展示:
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沧海桑田,神话注解。
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关危塞,龙楼凤阁;阿房宫冷,铜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宏不息的鸿篇巨制。楚辞汉赋,关曲曹梦;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
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沧桑几度;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
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
七、课堂小结
冰心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你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你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犹如寂然无声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犹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辉煌的,如果我们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让我们走好每一步!
八、布置作业
1.续写第四、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板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乡愁


乡愁
学习目标: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重难点: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乡愁》朗读录音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三、整体感知
(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2)、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四、赏析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五、难点分析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六、朗读比赛
七、小结课文
八、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希望“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用残损的手掌”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