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这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克隆是什么
 1.导入。
 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关于克隆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出示幻灯片:“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4.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二)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出示幻灯片)。
自学要求:
(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3)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4)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小结上述内容:(出示幻灯片)。
“克隆”与克隆的科研成果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类别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出现的,为了表格的完整性,故提前列出。
(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阅读思考。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出示幻灯片)“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也是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三、课后拓展学习
借助生物书,了解某一动、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

fwr816.cOM展读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说课稿材料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极其重要的介绍克隆的说明文,文中介绍的克隆知识属于科学界的前沿知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这是我选择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1、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学习习惯。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以及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3、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中,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耐心听,简明扼要说,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1、导入新课:
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孙悟空谈起,这一导入语从学生平日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2、交流查找的资料:
交流资料,引导学生养成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学习习惯,实现了师生学习资源的共享,丰富了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感性认识。
3、感知课文内容:
主要是通过解决依据文本内容设计的三个问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深入探究,了解说明特点:
本文联系人们熟知的事物解释深奥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取得通俗易懂的效果,并且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感到亲切。这一块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并学习把深奥复杂的问题写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方法。
5、想象训练:“假如我会克隆”。
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重视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交流,尽可能挖掘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6、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合作解决。
主要是结合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难句,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7、辩论:
以“克隆技术能造福人类”为正方,“克隆技术不能造福人类”为反方展开辩论。
鼓励学生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让他们学会在口语交际中热烈参与讨论,耐心细致地听,大胆发表见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元互动。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的导学案及答案


这篇《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的导学案及答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八(上)课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日落时的幻觉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
学会透过表面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
学会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
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
如何生动描写事物。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课前滚动播出几幅落日图画)
游戏导入,感受幻觉:
视觉小游戏:
展示下面两组有关视觉差异的图片。学生思考:图一中红色线与蓝色线哪一个更长?(实际一样长)图二中位于中心的黄色球和深紫罗兰色球哪一个更大?(实际一样大)
结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事物产生错觉或幻觉,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落日就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每天都会出现的落日的景观。
走入课本,感悟课文:
1、赏幻觉:
学生根据课前展示关于落日的一组图片,欣赏落日之美。
落日的景色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从颜色和形状等方面说一说,也可以谈谈自己独到的发现。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落日的特点,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一种幻觉呢?科学家黄天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把他的探究写在了这篇《落日的幻觉》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的步伐,一同走近落日,来看一看落日的幻觉吧!
析幻觉:
①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任务:1。勾画生字词;2。思考课文说明对象及体裁)(请一位同学读第一段,一半同学读第二至四段,另一半同学读第五至七段。)
疏通生字词。
把握说明对象,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事理,顾名思义,事物的原理,就是讲述事物原理的说明文,通俗一点讲,就是讲述事物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本文说明的对象是落日的幻觉,所以文章讲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原因。
②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落日的五种幻觉以及产生幻觉的原理,完成表格。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概括本文的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品幻觉:
研读第二段对落日幻觉的描写,思考下面每组语句能否换成修改后的句子。
①原句: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  
改为:日落的景观很美:太阳显得比平时大一些,颜色偏黄或偏红,当它快落下时,形状看起来有些扁。
②原句: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
改为:有云时,天空会出现晚霞;无云时,则可能会出现蓝灰色暗弧,外面还有一层亮弧。
明确好处:原文用词优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③原句: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改句:我们的古人也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第一句是反问句,强调古人也有这种情感,语意重;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只是客观的说明,没有强调意味。
④原句: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改句: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第一句用的是双重否定句,强调每个观赏日出的人都会赞叹;第二句是一般肯定句,
缺少这种强调的意味。
4、悟幻觉:学了此文,你获得那些启示呢?
看图思考:
铅笔断了吗?(折射现象)
姚明身边站着三个小朋友吗?
(几个身高1米80以上的篮球运动员和姚明合影(背景衬托)(参照物)
学生讨论、明确:
1.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2.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学会了解事情的真相;
3.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尊重科学事实;
……
走出课本,延伸拓展:
牛刀小试:
1、对于太阳在日落时为什么好像变大了,文中并没有解释。结合文章《落日变大了》,请归纳一下 “落日变大”的原因。
教师寄语:真实的东西往往不一定是美的,而美好的东西往往披上了虚假的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是幻象,却依然欣欣然沉溺于幻象而不愿醒来。可是有一天,终会醒来,有人悲叹,有人神伤,有人麻木,有人坚强。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让你们清醒地看清每个幻象的本质,我还想,让你们诗意地生活,等到那一天,幻觉退去,真实毕现的时候,你能如看这每天的日落一样,平常,淡然。因为,你已经在美丽中快乐了,何况,明天,还有一轮新的太阳要升起呢?
四、 课后作业:
1、课文在分析了落日的现象及原理后就结束了,看起来结构似乎并不完整,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感悟,尝试着给课文加上一个结尾。
2、课下观察日出的景色,写一段描写的文字。
落日变大了
如果我们用一架调好的照相机各拍一张落日和中午的太阳,比较一下便会发现它们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好像是落日大些呢?
原来我们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感觉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另外还受距离远近、背景衬托以及物体本身亮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先说“ 背景衬托”。 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对物体的视觉会发生错觉,一个物体在一些小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就显得大些,而一个物体在一些大的物体中间看起来又显得小些。晚上,太阳要从地平线落下,由于地平线离我们很远,远处背景中的树木、房屋小得使人看不清楚,太阳在这个背景下落在地平线上,看起来就显得很大;而中午太阳高挂在广阔的天空,和大地上近处高大的树木和房屋比较,就显得很小。
再说说“ 光渗现象”。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这在物理学上叫“ 光渗作用”。当太阳下山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光渗现象不显著,看起来就觉得小了。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落日大些的原因。
同时,跟眼睛的结构也有关系。晚上所见太阳之所以比中午显得大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落日的位置低,我们观察时眼睛是平视的,眼球中的晶状体保持正常的状态,凸起程度较小,焦距较大,太阳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也较大。而中午我们观察太阳需要抬头仰视,又由于受头颈弯曲程度的限制,太阳光不能直射进入人眼,我们看太阳是斜视的,为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晶状体便会不由自主地凸起来,使其焦距变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会变小些,所以仰视时会觉得太阳小些。
另外,还因为是光线折射的缘故。我们早上看太阳时因角度低,光线经过的空气层较厚、密度较大,会产生折射作用。中午时空气层相对薄一些、密度较小,光线又是直射,看起来比较大。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观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

多媒体显示:钱江涌潮

教师讲解: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二、背景简介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⑴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

⑵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译文如下:

吴中地区有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一个个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逆流而上,出没在万仞高的巨浪之中,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而旗尾一点也不沾湿,以此来显示他们的技艺。

学生评点:“吴儿善泅者数百”应翻译为“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旗尾略不沾湿”应译为“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教师提示: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

四、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多媒体显示: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画面的壮阔。

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教师点拨: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水军演习场面的壮观。

3、赏析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提问: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学生讨论,明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精巧的结构安排。

五、课堂小结

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最近又获喜讯,海宁市已于2002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旅游景点及联合国《世界遗产》博览会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如果申报成功,这将是浙江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到那时候,与钱塘江潮有关的一切艺术作品将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产”。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中是自豪的。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把下面这一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教师指导: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学生构思,写作。如时间不允许,可放在课下完成。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完成下列补充练习:

多媒体显示:

翻译下列句子: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⑵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⑶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⑷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3、完成课上的改写练习。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说话训练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

二、写作训练

请你展开想像,把文中的四幅画面改写成四个场景描写的片断,用第一人称改写。

三、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以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荒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bì,增添,补助)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为加粗的字注音。

徘徊铭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⑵悉皆怪石

⑶植松与桂

⑷遂命之曰“右溪”

3、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请选原文的句子回答。

4、全文可分两层,如何划分?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páihuáimínɡzhānɡ

2、⑴江合⑵全都⑶种植⑷就

3、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4、第一层为第1自然段,写右溪的位置、特点和两岸的景色。

第二层为第2自然段,叙述整治“右溪”的价值和开发的经过,点明“右溪”名称的由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野望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浣溪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

明确: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其背景介绍(结合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1、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 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幻灯片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幻灯片出示总结)

3、 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沉思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乐范读全词。

全体学生初读全词:

1.播放朗读的音频文件

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

3.由学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

四、整体感知全文: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

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

2、 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

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

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幅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下 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朗读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 么。”[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布谷)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阙转入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 (幻灯片出示图片)

3、 向学生介绍画面赏析的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

六、学生评点词的意境。

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

全体、个人朗读全词。

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

1、 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

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 (出示幻灯片)

2、 教师紧跟着问:“苏轼面对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

态度?”

学生答:“旷达乐观。”(出示幻灯片)

3、 教师再设置疑点:“那么苏轼会不会就此放弃世俗的一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

想了呢?”

学生可在老师的提示下,看词的下片,从而得出答案。

教师补充:“事实上,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敢怒敢骂,可见他的坚毅执着。” (出

示幻灯片)

九、朗读下片,理解含义。

1、 学生自由畅谈对下片的理解或所受启发。

2、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 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 和的心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出示幻灯片)

十、全词小结:

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出示幻灯片)

情——宁静自适

景——清淡幽静 情景理交融

理——旷达乐观

十一、学生自由背诵全词:

十二、拓展练习: (出示幻灯片)

描述以下句子表现的画面,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对美好晚景的恋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美好事物的留连,对时光易逝的怅惋,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

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全词。

2. 积累蕴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句五条。

教学反思:

我对传统诗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困惑。传统的诗歌教学基本是一种诵读加教师解读赏析的教学,诗词学习课堂,由教师范读或听朗诵录音开始,接下来分析诗词内容,这中间也有叫学生来赏析,但基本是教师把自己对诗歌的解读讲解给学生,然后再以诵读结束。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等情况,教师都不能清晰地知晓掌握,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如人意。

有了网络教学平台,就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在传统诵读的基础上,利用教学平台,让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真实理解得以展现,不管他的理解是到位深刻,还是擦边肤浅,那都是他个人的解读,他在试着走近诗歌。如果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上,他能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那么他接下来的进一步鉴赏也必将会成为他个人的主动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学生一直是处在一种主动自发的状态中,学习效果就比只听教师赏析要好。

上这一课的指导思想有些乱,是两种教学思想在冲撞,既希望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自主,想让他们放开来谈,适当加以引导推进,又没有摆脱自己的旧观念,总想把自己的一些既有结论给学生,拉着学生往自己的设计好模子里走。教什么和引导什么、学什么和还需掌握什么,这两点在课上体现的不明显。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体现充分。

对于整合后的语文教学,不同文体的教学有什么特点,自己认识不清。比如带思辨性的散文、文学色彩很浓的小说和科学知识偏重的文章的教学,在虚拟和现实课堂里教学的呈现方式和古代诗歌教学一样吗?如何充分的发挥虚拟和现实课堂相连接和优势,达到古代诗歌教学的效果?这个“宋词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否充分利用了二者结合的优势,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更多的收获,我现在还没有想明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长歌行》。

2、长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再请同学们看诗中读者的位置上写的是什么?

4、通过预习,你对汉乐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读感知韵律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那种韵律。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读

3、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触?

4、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珍惜时间)

四、精读想象意境

1、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请大家默读诗文的前四句,读时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品一品,作者因何而感慨。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收获和困惑。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汇报。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读一读那句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不按着四句诗的顺序,先说那一句都可以。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什么意思,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早晨是露水最圆,最美好的时刻,可太阳一出来,顷刻间,就干了,你独到这里,有何感受?是啊,朝露易逝,时间就像它一样,很快就没有了,所以最着说——(生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作者抬起头,举目四望,看到了什么?你冲那看出来的?读一读,美吗?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美?把这种美读出来。这美丽的景色是永久的吗?为什么害怕秋天?读到这,你读出了什么感受?说出来,(重点理解“焜黄”“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是啊,春花好,仅三月,少年时,转眼逝,使人于是想对同学们说——(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让我们齐读一、二、三句品味时间的短暂。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慨?他看到了什么?是呀,何时归呀,何时都不归,他们一去不复返了,就如同时间一样。是呀,春去春会回,青春却难复,抓住了现在就是抓住了青春,失去了现在就是失去了一生,这正是——(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齐读全诗。

五、悟读自我升华

此时此刻,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品意悟情,熟吟成诵,直至背诵。

六、扩读学习拓展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同学们让这些诗句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们不断向上,永远前进!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观潮


观潮
探究目标:
〖知识方面〗
1、记重点字词;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方面〗
1、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探究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探究难点:
策略与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分析 。
学时安排:
两课时
学法点拨:
本文在不长的篇幅里,用了简练的笔触,却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观潮长卷,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情。
这幅长卷极有层次。首先描绘钱塘江涨潮的宏大气魄,接着叙述水军演练的各种阵势,再次记述吴中健儿的高超水技,最后又把观潮的盛况展现给读者。就这样,由远处到眼前,由涨潮到观潮,层层写来,历历在目,真是一次绘声绘色的现场报道。
这幅长卷又刻画得极为形象生动。写潮水,大笔挥洒;写人物,工笔细绘。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叙述,随处可见的对比、衬托,丰富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印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创设问题空间,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中国,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而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
探究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一) 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周密(1232~1298),字草窗、萍洲,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词人、笔记大家。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周密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1232年,他出生于父亲周晋任县令的富春县署斋中。周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门香。周晋工词,常与名流酬唱答对。周密幼年耳濡目染,饱受陶冶。青年时就参加父辈师友们的唱和,虽年少而笔力不弱,渐渐“才情诣力,色夕绝人。”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画梅竹兰石。周密的词词句精巧,清新秀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周密虽生于南方,但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并常以“历下周密”,“齐人”,“华不注人”署名。入元以后,他弃官归隐,更增添了怀念故乡的悲伤,常以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离愁别恨。周密在隐居期间,曾以保存宋代史料为己任,著录了《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还保存了一批宋朝文学、文物资料。他所选的《绝妙好词》辑132家的作品,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词人作品,靠这个选本流传下来。
 2、注音:
雷霆(tíng) 书斋(zhāi) 艨(méng) 艟(chōng)
履历(lǚ) 倏(shū) 焚(fén) 舸(gě)
泅渡(qiú) 僦(jiù) 仞(rèn) 罗绮(qǐ)穹(qióng) 溯(sù)
3、解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发、起)
既而渐近(不久)
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乘骑弄旗(舞动)
标枪舞刀(举、树立)
如履平地(踩)
倏尔黄烟四起(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微、一点)
一舸无迹(船)
随波而逝(去)
溯迎而上(逆流)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时现时隐)
虽席地不容闲(即使)
4、词类活用:
皆披发文身(动词,刺花纹
乘骑弄旗(名词,马) 
(二)、我的疑问


二、 学习--探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 学习第一段。
 方法:默读。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2. 学习第二段,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明确: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亮点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古人又称浙江大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夸张说法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句用渲染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提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古人称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符合实际,不是夸张,因为这一奇观举世无双。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当它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沐日。“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文章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 “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手法,请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女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4)、写作贵奇,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满足其好奇心。《观潮》“奇”在何处?
文章以奇取胜,主要是形奇、神奇、意思奇、文字也奇。作者写江潮涌动时,抓住了形、色、声、力四个特点;写水军演习则主要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和动作迅速;写弄潮儿踏潮走浪彩旗不湿,奇在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至于写观潮场面,侧重写观潮人多得出奇。
( 5)、《观潮》既描绘了一幅风景画,又描绘了一幅风俗画。找出与其对应的段落。
第1、2段描绘的是风景画;第3、4段描绘的是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增添了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


三、 巩固--拓展 (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一)知识在身边
1、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参加演习船舰之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水兵演练技艺之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写双方演习作战之激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写演习声势之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重点在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主次分明。

4、“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请在本文中画出与这两句诗描写相一致的语句。
答案:1、① 仅如银线
②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④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①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②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④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⑤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3、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 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
   4、“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二)牛刀小试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① 艨艟( )  ② 倏尔( 
③ 则一舸无迹( ) ④ 僦赁看幕( )
⑤ 溯迎而上( ) ⑥ 珠翠罗绮溢目( )
⑦ 吴儿善泅者数百( ) ⑧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2、请告诉我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加油啊!)
①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  ② 方其远出海门( )
③ 海涌银为郭( )    ④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⑤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⑥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⑦ 天下之伟观也( )  ⑧ 刚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参考答案】

一、① méng chōng ② shū ③ ɡě ④ jiù lìn ⑤ sù
 ⑥ qǐ  ⑦ qiú  ⑧ qióng
二、① 农历每月十六 ② 当……时 ③ 外城 ④ 做动词,穷尽 
⑤ 鲸鱼出没之波,指巨浪 ⑥ 水边 ⑦ 景象 ⑧ 连接着天
(三)决胜中考
阅读《观潮》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四、 智者之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的阅读体会:

3.我对母爱的认识:


五、识海泛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钱王射潮的传说
钱塘江的潮水从来就是很大的,潮头既高,潮水冲击的力量又猛,因此钱塘江两岸的堤坝,总是这边才修好,那边又被冲坍了。真是“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呵!那时候,潮水给人民带来的灾害,从这句话里也就可以想见了。
到唐末五代辰光,有个吴越王,名叫钱缪,勇猛无比,当时一般人都称他为“钱王”。
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各种事情都感到不寒而栗容易办,就是这道钱塘江的海堤修不好,潮水一下子冲击过来,又把海堤冲坍了;潮水一天一夜两次,叫人简直没有法子能把海堤修筑起来,可是钱王又催着要修。钱王手下的人很着急,都怕修不好,钱王发脾气,可要修好它,难哩!大家一商量,没法子,只好老老实实地报告钱王道:
“大王,这海堤还是不修吧,总不会修好的。因为钱塘江里面有个潮神在跟我们作对,一等到我们把海堤修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兴风作浪,鼓起潮头,把我们的海堤给冲坍啦。”
钱王听了满肚火,气得胡子一根根直竖起来,眼睛瞪得象铜铃,厉声喝道:“吠!你们这批没用场的家伙!为什么不把那个潮神拖上来给宰了?”
手下人慌忙说道:“这不能够,这不能够,他是个潮神,在海水里面,跟龙王住在一起的哩!我们没法去找他。何况他来的时候,是随着潮水翻滚,都在潮头的海水里面;我们凡人,既看不到,更没法子捉拿他。人们就是趁着铁打的船去寻找,只要一碰到潮头,也会给吞没了的。”
钱王听了,两眼火星直冒,大吼道:“呸!难道就让这个小小的潮神来胡作非为吗?不行!”手下人没一个敢吭声。钱王朝他们望望,知道这低头弯腰的臣人,没能为了。想了一想,说道:“好,让我自己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这一天,给我聚集上一万名纠正箭手箭手到江边,我倒要去见见这个潮神!”
你道钱王为什么一定选八月十八这一天呢?原来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这一天潮头,水势更是排山倒海凶猛无比,而且潮神会在这一天,骑着白马跑在潮头上面的。
八月十八日到了,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钱王一早就到台上观看动静,等待潮神到来。可是从当地挑选出来的一万名精锐的弓箭手,却陆陆续续地一下到不齐,钱王见了嫌慢,就喝令他们心须立郎聚齐到江边,排列好阵势。
这时有个将官,走上前来跪下禀道"大王!弓箭手跑向江边来时,要经过一座宝石山,这个地方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走过,何况过山又得爬上爬下的,因此来得慢了。
钱王听了,喝道:“呀呸,这样岂不要耽误了除灭潮神的大事么!”
钱王立刻跳上千里驹,飞也似地来到了宝石山前,一看,果然如此。他连忙跑到山巅上面向四面了望一下,只见这山的南半边有条裂缝。于是他坐了下来,把两只脚踩在山的裂缝处,用力一蹬,哈!这山竟然给他一下蹬了开来,中间出现了一条宽宽的道路。那些将士见了,人人喝彩,个个欢呼!没多久,全部弓箭手就通过这条大路,到江边聚齐了。从此,这儿就坝叫做“蹬开岭”。那钱王一双硕大无比的大脚印子,直到今天,还深深地陷在石墙上面哩。
钱王又飞快地骑着马到处巡视了一番,等他再到江边大王台上的时候,一万名精兵早就排好了阵势,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弓箭,望着江水。钱江沿岸的百姓,受尽了潮水灾害,修堤治水,哪个不欢喜,谁人不尽力!如今听说钱王射潮神,都争着来观战助威,真是家家闭户,人人出动,几十里路长的江岸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钱王见了这般声势,更力加胆壮起来,忙叫人拿来了纸笔,写了两句诗道:
“为报潮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与钱城。”
马上把诗丢进江水里去,大声叱道:“喂,潮神听了!如果你答应了,就不许把潮水涌来!假如你潮水仍然要来,那就不要怪我手下无情啦!”岸上的百姓以及弓箭手听到,都欢呼起来,那声音象雷吼一样;大家脚蹬起来,地下都摇摇晃晃地震动了,每一个人神色紧张地对着江水,观看动静。可是潮神并没有理睬钱王的告诫,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飞疾滚来,愈来愈快,愈来愈猛,等到近旁时,就象爆炸了的冰山,倾覆了的雪堆似地奔腾翻卷,直向大王台冲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喝令:“放箭!”话音一落,他抢先就“唆”的一箭射了出去。
这时,只见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百姓们都跺脚拍掌,大声呐喊助威。一万支箭射了,又是一万支箭;一万支箭射了,又是一万支箭;“唆唆唆”,霎时射出了三方支箭,竟逼得那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钱王又下令:“追射!”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因此,直到今天,潮水一到六和塔旁边就快没有了;而在六和塔前面,江水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象个“之”字,后来人们又叫这个地方为“之江”。
从这个时候起,海堤才得造成。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这次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王堤”。也有因为钱王打败潮神,才建起了塘,就把这堤叫做“钱塘”的。
 2.钱江涌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一文,希望“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