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故事大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也许以下内容“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故事大王的故事”合你胃口!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3.明白帅帅讲故事改词儿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揣摩帅帅讲故事突然停住时的内心活动,体会帅帅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大王的故事》,内容可精彩啦!你们愿意学吗?板书课题:故事大王的故事
二、助拼音读文,要求读正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
 2.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把生字标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认读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读。
gù kè dòu wèi lì wàng cí
故事 客人 智斗 有味 流利 忘记 词语
 2.指导读准字音,说说该怎么分辨?
学生甲:“忘”是后鼻音,“词”是平舌音。
学生乙:“利”读“lì”,不读“nì”。
学生丙:“斗”读“dòu”,不读“dù”。
 3.去掉拼音读字,点学生进行扩词练习。
 4.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味”字右边的“未”上面一横短,不要写成“末”。
“利”字“禾”旁的一撇,应变形写成一点。
左右结构的字:故.味.利.词。
上下结构的字:客.忘。
独体字: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点学生朗读课文。
二、整体入手,感知内容。
 1.读课题,这“故事大王”指的是谁?(课文第句话)
 2.再读课题,后面这个“故事”指的是什么?
 3.自读课文,说说帅帅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学生质疑,师生交流探究。
 1.学生甲:帅帅讲故事为什么忽然停住了?
在文中画出解答这个疑难的句子:原来,为了不刺痛这残疾孩子,帅帅巧妙地改动了故事里的词儿。
 2.学生乙:“流利的声音忽然停住了。”这时候,帅帅看到了什么?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帅帅讲着讲着,
发现了驼背的小宁宁坐在一旁。他心里会想:我如果说驼背的虾将军抡起大刀,肯定会伤害小宁宁的自尊心,我该用一个怎样合适的词语来代替它呢?
四、课文拓展延伸。
如果帅帅讲故事没有改动词儿,结果会怎么样呢?驼背残疾的小宁宁听到“驼背”这个词,一定会想到自己,会很伤心很难受,弄不好,别的小朋友还会嘲笑他。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gù shi wàng jì liú  lì
 () () ()
cí yǔ kè rén yǒu wè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故() 斗() 和()
敌() 科() 利()
司() 帅() 味()
词() 师() 妹()
三.、填空。
( )的声音 惊险的( )
( )的眼睛 威武的( )
四、造句。
津津有味:
忽然:

Fwr816.COm小编精选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阳光


这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阳光》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7个声子生字,其中会写“英、芬、扑、黑、法、便、念、最”8个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3、学习英子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读懂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阳光下景色,感受阳光的美好。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春天,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一大早,英子就来到绿茵茵的草坪,她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听《七色光》的旋律,看主人公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草坪里花儿开,鸟儿飞,阳光非常明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坐在这灿烂的阳光下,英子有一个美妙的想法,她想做什么呢?能做到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把不会念的或难念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这样你会读得更好。
 2、说一说小英的想法是什么?
 3、快乐识字。(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花朵)
(1)瞧!花儿沐浴着春光就要开了,花儿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2)教师相机点拨:“英”、“坪”、“翔”的韵母是后鼻音,“芬”、“茵”、“欣”、“严”的韵母是前鼻音。“英”和“茵”应进行比较认读,加以区分。
(3)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小花上的生字记下来吗?
教师相机点拨:“英、芬、扑、便”等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识记,其中“扑”字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木字旁”。用比一比的方法,通过与熟字比较字形帮助识记生字。如“黑”和“里”字形相近,“黑”的上面部分里面是两点,不能写成“里”。
(三)形成应用,巩固生字。
 1、我们新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其中有8个生字包宝宝想住进我们的田字格里,下面我们就来给他们安家吧!
 2、仔细观察8个生字,想想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a) 上下结构的字:“英”、“芬”、“最”下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黑”、“念”上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b) 左右结构的字:“扑”左右均等,“法”、“便”右边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c) “最”字中间的一横应拉长,贯穿左右。
d) “黑”中间的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独立书写。
 5、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阳光》,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今天,阳光是那么明媚,英子来到了绿茵茵的草坪。她发现不光是她的花儿、草儿,沐浴着阳光都显得特别美,不信你看看!
 2、(课件:大自然在阳光下的景象。)
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想英子还可能看到哪些景色?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③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这美丽的景象的词吗?(“欣欣向荣”)
④你能把这欣欣向荣的景色读出来吗?我们比赛看谁读得美。
 3、你们瞧,在明媚的阳光下,英子乌黑的头发闪闪发亮,阳光是多么可爱啊!
 这时英子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
 4、(课件:人物画面弹出一个旁白:“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①指名读这段话。
 教师点拨:读了英子的想法,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到第4自然段中去找答案。
②想一想,如果把课文的第4自然段去掉行不行。
 (去掉就不能让读者明白英子送阳光的原因了,只有把这个原因补充说明了,事情的发展才显得完整。)
 5、下面,我们就和英子一道把阳光送到奶奶那里去吧!
①指名读5、6自然段
 说说英子是怎样把阳光带给奶奶的?(用裙子把阳光包回家)
②为了能把阳光带给奶奶,英子可小心了,她包得多仔细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她包得很小心。(“紧紧”、“严严实实”)。
③这么严实她还不放心,她回家的速度还特别快,你能从哪里看出她回家迫不及待吗?(“一进门”,“一边说着,一边打开”)
 6、谁能体会英子的心情,把描写她包阳光的句子读一遍。
 学生读过后,老师示范读
 7、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英子,阳光跑到哪儿去了吗?
 (让学生指出阳光是不能用裙子包回来的)
 8、请同学们体验英子带阳光回去先高兴后伤心的心情。
 先自由练读,再四人小组练读,指导互相评价,再推荐代表朗读。
 9、英子多么伤心啊!阳光带不回来,奶奶又不能出去,那她就不能像我们这样沐浴着阳光了啊!英子越想越伤心,奶奶知道了赶紧抱住了英子。
 10、请同学们读这两个句子
(课件:“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没有放开。”
“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课文中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体会到奶奶之所以“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是因为她已经被英子的行为深深地打动。所以她对英子说:“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跑到了你的心里,也跑到了我的心里。”
 ②“阳光跑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英子的关爱、体贴已经像阳光一般温暖着奶奶的心。
 11、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
 1、阳光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阳光长上脚跟着我们走吗?
 2、引导学生借助镜子,玻璃等物体折射阳光,让阳光按着我们指定的方向前进,达成英子的心愿。
六、板书设计
 6、阳光
英子 奶奶
 爱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北京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但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北京。本课中有许多好词和优美的句子,学生配以形象的图片,录象,文字介绍是很容易理解,但要指导孩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学伴分享资料:与学习伙伴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北京图片和文字资料,说说自己对北京的印象。

3、板书课题,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课件“识字通”:进行组词练习,巩固字形。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探究:

拓展阅读资料: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章。(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网络中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交流学习体会,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朗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学间互相补充,重点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等词语,并进行词语积累。

3、练习背诵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文段。

4、表演背诵,同学评议。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观察课件的范写,发现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

3、点拨,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议。

四、拓展阅读,打写创作:

网上收集介绍北京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专题(如奥运、古今北京等),进行资料处理,制作北京专题ppt,进行评议。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
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⑴出示生字:①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②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⑵认读新词:①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②开火车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④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圈好后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再坐下。
⑶试读课文:①指名读课文,正音。
②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朗读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如:第一段:
⑴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⑵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⑶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⑷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⑸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有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第三段:
 ⑴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⑵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3.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字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
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诵读比赛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也可以设计表格。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是本课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造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看图讲故事》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小编准备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看图讲故事》教案【部编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

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重点难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

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

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

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课件出示六幅图)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

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

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

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

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

拇指送给你们!。

5、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

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大概地复述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观察生活,细心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凡事多想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认识邮票,了解邮票的外形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邮票的外形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合作法。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寄信时,信封上贴上什么?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看看我的集邮册。(出示集邮册,翻开各种邮票)
2、你们知道吗?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9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图案多,内容丰富,如果你把他们收集起来,就会觉得可有趣了。
3、好看吗?
4、可邮票与图画的外形有不同的地方,哪位同学看出来了?
二、情境感受,初读感知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邮票四周的小孔是怎么来的吗?
2、录机范读,学生边听标出自然段。
3、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三、范读,朗读加深体会
1、老师把课文范读一遍,同学们在心中默读。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请选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朗读。
4、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四、交流自学成果
1、学习认读的生字
①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②识记会写的生字。
③出示生字,比赛认读。
④正音、齐读。
⑤交流识字抄招。
2、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齐读全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启发:读了这一段,大家想知道什么?
4、找出这段中的生字有几个,请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这部分课文。
2、交流读后感受。
3、大家一边读一边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故事大王的故事”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故事大王的故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