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是宝贵的》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是宝贵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第一课,是本学科中生命教育的起点,为下一步教学起到定位作用。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活。

初步感知什么是生命,生命形态,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性;知道生命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加深对于生命重要性的理解;用生动的事例和学生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懂得生命宝贵;懂得生命需要关爱,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生命意识,积极为保护生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已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使这些认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在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生命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艰辛,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等等,感悟到生命是一个珍宝,来之不易。

2、体验社会对生活的关爱,初步知道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

3、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产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愿望。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婴幼时照片,询问父母哺育、牵挂孩子的故事以及对孩子生命的希望。

2、学生收集:“生命只有一次”的证据(可以问医生,可查资料)。

第一课时 生命来自父母

教学过程:

1、导入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你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吗?

2、集体交流:说一说生命是怎么来的。

3、读教材提示语。

4、集体语、看教材照片说感受:分别看一看书中四张照片和下面相应的感悟语,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5、讲述交流:请同学上台把婴幼时期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把听爸爸妈妈讲的那时怀孕、分娩、喂奶、照顾的事讲给大家听。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小组内互相交流)

6、集体感悟:请同学概括地说一说对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有什么感受。

7、过渡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淋浴在爱的氛围中,关于生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的生命属于谁?

8、请同学回答:了解同学对“生命属于谁”的看法,引起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读教科书提示语)

9、教材图片分析:(1)问:从第一张图片中,我们能发现什么?(2)第二张图片中,老爷爷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要来义务保护孩子安全?(3)第三张图片中,“我”给素不相识的人发宣传单后,会有什么感觉?

10、小讨论,说说我发现的社会关爱。(教师语)

上述三张图片中看到的社会关爱,第二张是“我”亲自经历的社会关爱,第三张是“我”参与过的社会关爱活动。说一说你的发现和体验。

11、说一说:自已的生命受到社会哪些关爱。

12、讲故事:读《为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故事后,请学生讲社会关爱的故事,如献血故事、抢救遇险生命的故事等等。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3、读《不要闭上眼睛》 唱《爱的人间》提出希望:请珍爱生命。

第二课时 生命只有一次

1、问:生命能够永远存在吗?

2、生命会遇到不幸、甚至死亡,你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3、学生举例。

4、看图导入:请同学们看教科书中第6页上面的图片,问:同学们在讨论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观点对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5、请同学谈一谈上述问题。

过渡语: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研究是一门科学,关于生命与生死,民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与传说,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6、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

7、生命感悟:读《祭奠日,我对爷爷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感言。

8、论证演讲:讲教科书中“方土”的故事,提出生命只有一次的观点,请同学们再举例论证。

9、讲故事:讲《不愿放弃》的故事后,请同学讲一个善待生命的故事,再请大家说想法。

10、解读《品一品》。

11、写一写:怎样善待生命,请同学们留言。

12、过渡语:我们不仅要善待生命,而且让生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13、朗读《生命赞歌》。小组讨论:怎样珍惜生命?怎样才能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请同学们讨论第8页三张图片下的问题,准备演讲。

14、即兴演讲:确定演讲主题“让生命闪光”,请同学作“一分钟演讲”。

15、总结:生命既脆弱又顽强,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和人类共同创造了生动美丽的世界,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需要关爱、需要呵护。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

fwR816.CoM阅读延伸

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的宣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

2、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3、憎恶毒品,在面对毒品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能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

2、相关禁毒的资料。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在辨析中认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你可以让他充满活光彩,也可以让他暗淡无味,甚至充满黑暗,从而导致一生的悔恨。。。。。。,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褔的家庭土崩瓦解,使自已美好的前程毁于一旦。。。。。。

二、出示课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三、学习新课:

1、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少女的悔恨”,讨论分析:

(1)文中的少女悔恨什么?

(2)结合实际谈一谈:谈一谈你们知道的吸食毒品后产生危害的事例。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小资料”,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毒品?

(2)你知道的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来自实验室的报告”,思考并讨论:“兔子死亡”说明了什么?(说明毒品就是毒药)

4、阅读“社区李奶奶的事例”,思考并讨论: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毒品不仅毒害了吸毒者,也毒害了母亲,伤害了亲人)

5、阅读“禁毒民警”的提醒,以及林林、小昆编写的资料,思考并讨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拒毒和防毒)

6、大家一起讨论:毒品对我们有哪些危害?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1)使学生荒废学业,失去美好的前途。

(2)摧残人的身体、摧毁幸褔的家庭。

(3)令吸食毒品的人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来无尽的折磨。

(4)导致吸毒者堕落、犯罪,使社会不能和谐稳定,进而危害社会,成为全世界的公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提问:吸毒有哪些危害?

2、指名交流,师点拨: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面黄肌瘦,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是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已,而且害自已的家庭,害自已的国家。

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分析讨论:如何预防毒品?

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坚定直接的拒绝引诱。

(2)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立刻提出反对意见。

(4)秘密报案。

(5)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2、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后,集体交流: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选择活动场所时应该注意什么?

(4)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9、学生互相交流,确定宣传报的内容:说说你想在宣传中准备去宣传什么?教师指点。

10、学生编写宣传报。并写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然后学生互相交流宣传报。写好后张贴在教室。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

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已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告诉家长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记住青春是美好的,理想的风帆可能从这时扬起,千古恨的失足也可能在这时发生,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呵护我们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主题目标:

1、掌握防范危险的基本方法,会预见一般事情的危险性;

2、树立在危险发生时的自我救护意识,掌握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

难点:危险发生时自我救护的一些基本方法的科学性。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相关图片。

2、师生共同收集自我救护的成功事例。

3、教科书第12页影像课件。

四、活动过程:

1、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图片,请同学们观看。

2、导入:同学们,天有不测风云,5.12汶川大地震就是例证,也许危险有一天会突然降临到我们身上。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面临考验,这时,我们该怎样化险为夷,保护自己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

3、出示12页影像课件,请一个同学做讲解员,讲解火灾现场情况。

①请同学们给张佳出主意,告诉张佳该怎么办?

②读消防员叔叔的提醒,看消防员怎么说的。

4、同学们为张佳出了很好的主意,危险发生,十万火急,怎么面对?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方法、机智,并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辩论,每小组选一个关键词作深入辩解。

5、教师小结:其实,当危险发生时,“镇定”、“方法”、“机智”都很重要,都很关键,只有镇定,才不会惊慌失措,只有方法正确,才有逃生的可能,只有机智,才有逃生的希望,所以,当危险发生时要镇定,要机智,也要讲方法。

6、过渡语: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危险会随时发生。当危险发生时,应尽量保持镇定,思考对策,立即行动起来,自护自救。

7、经验交流:

①看图读教科书13页上面的事例,帮助学生了解自护自救的科学方法。

②同学交流介绍自护自救的好方法。

8、模拟演习

演习一:旅游走失脱险,请一个学生扮演在旅游时与家人走失的儿童,三个同学为他设置难题,让儿童破解难题,老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演习二:对付**犯者。分男女生进行。

9、遇到危险时,你有什么高招?请同学们回答。

10、读“友情提示”,探讨救助方法。

11、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有自救意识,勇气和科学正确的行动,以保证生命的安全。

镇定——不惊慌

板书设计:当危险发生时 方法——正确 逃生

机智——科学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朋友之间


朋友之间
教学目标:
⒈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⒉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⒊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学生搜集《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给我们以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和朋友的故事
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朋友向大家作个介绍,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你们之间的浓厚友谊。
⒉学生自主交流介绍。
⒊引导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
(投影出示)有人说,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我认为朋友就像 , 。
(学生围绕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⒈过渡: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⒉投影出示友谊树: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
⒊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话:“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结合实例来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能结合《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来谈谈他们的友谊之树为什么常青常绿吗?
(学生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
教师小结:“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重在诚信,贵在理解,胸怀坦荡,志同道合。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 读故事,明道理
⒈除了上面这些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情深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吗?
教师提示: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去理解,可以从自己看到的课外读物中去感受,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提炼。
(小组交流。可以谈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等)
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本p13“故事与思考”,然后思考讨论:
⑴文章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
⑵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四、作业设计
⒈在你的眼中,朋友像什么?
⒉用你学到的知识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诚相处,请友谊之花长开不败。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的宣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

2、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3、憎恶毒品,在面对毒品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能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

2、相关禁毒的资料。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在辨析中认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你可以让他充满活光彩,也可以让他暗淡无味,甚至充满黑暗,从而导致一生的悔恨。。。。。。,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褔的家庭土崩瓦解,使自已美好的前程毁于一旦。。。。。。

二、出示课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三、学习新课:

1、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少女的悔恨”,讨论分析:

(1)文中的少女悔恨什么?

(2)结合实际谈一谈:谈一谈你们知道的吸食毒品后产生危害的事例。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小资料”,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毒品?

(2)你知道的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来自实验室的报告”,思考并讨论:“兔子死亡”说明了什么?(说明毒品就是毒药)

4、阅读“社区李奶奶的事例”,思考并讨论: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毒品不仅毒害了吸毒者,也毒害了母亲,伤害了亲人)

5、阅读“禁毒民警”的提醒,以及林林、小昆编写的资料,思考并讨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拒毒和防毒)

6、大家一起讨论:毒品对我们有哪些危害?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1)使学生荒废学业,失去美好的前途。

(2)摧残人的身体、摧毁幸褔的家庭。

(3)令吸食毒品的人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来无尽的折磨。

(4)导致吸毒者堕落、犯罪,使社会不能和谐稳定,进而危害社会,成为全世界的公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提问:吸毒有哪些危害?

2、指名交流,师点拨: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面黄肌瘦,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是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已,而且害自已的家庭,害自已的国家。

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1、分析讨论:如何预防毒品?

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坚定直接的拒绝引诱。

(2)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立刻提出反对意见。

(4)秘密报案。

(5)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2、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后,集体交流: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选择活动场所时应该注意什么?

(4)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9、学生互相交流,确定宣传报的内容:说说你想在宣传中准备去宣传什么?教师指点。

10、学生编写宣传报。并写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然后学生互相交流宣传报。写好后张贴在教室。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

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已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告诉家长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记住青春是美好的,理想的风帆可能从这时扬起,千古恨的失足也可能在这时发生,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是宝贵的》教案”一文,希望“小学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生命是宝贵的》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