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学多么好》教案

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教案课件?小编现在向你推荐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学多么好》教案,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
2.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情感:
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好好学习”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中“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而设置的。
每年9月1日,我国都有一千多万小学一年级新生跨入学校的大门。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们告别了“以玩耍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这个转变,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是一件大事。如何使他们尽早喜欢学校,愿意到学校来上学,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入学第一课将给一年级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而又有些胆怯和紧张的心理特点,本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学校生活的美好,吸引和激励新生喜欢学校生活,促使他们愿意上学。

教法建议:
1. 本课插图较多,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来直接了解学校及学校生活,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参观,引导学生感悟,,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学校生活的可爱,从心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刚入学的小学生参观校园。在参观中,教师要交待参观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要求的事物上,以保证参观活动切实达到目的。
3. 要注意从学校生活的实际出发。由于各校情况不同,教师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4. 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教师组织活动时,可以由侧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同时,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建议本课教学可与班主任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教学难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爱学习。
教育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我"上学了。)
1.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你们都是小朋友,可是从9月1日这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老师会称呼你们什么呢?

提问:为什么称呼你们小学生呢?
板书:上学
师:在9月1日那天,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出示小刚图)看!他叫小刚,和你们一样大,今年也上一年级,下面就让他来给你们讲讲开学那天的事情吧!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图)。
提问:
(1) 你知道小刚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吗?你们猜他此时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了什么?
2. 小组交流:
开学那天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3.小结:
从9月1日那天起,你们就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不能整天只想着玩儿了,要背起小书包天天到学校去上小学。你们长大了,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高兴。
二、说一说。(使学生懂得上学真好。)
1.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二。)
(1)说一说:
小刚在校门口看到了什么情景?
老师是什么表情?你猜猜老师拉着小刚的手会说些什么呢?
校门口的大同学是怎么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2)全班交流:
开学那天,当你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时,看见了什么情景?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3)放视频:(开学第一天校门口迎接一年级新同学的场面。)
板书:多么好
(4)小结:
学校里有亲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家"非常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已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老师祝贺你们。

2.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1):
老师在做什么?猜猜此时小刚手捧课本会想些什么?
开学那天,当你接过新书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2)让同学摸摸新课本。
(3)小结: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课本,课本里有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好好学习。
3.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师: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老师和同学,老师会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本领,同学会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有趣了!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
4.老师带同学参观学校。
参观操场。
我们的校园就像花园一样美丽。每天清晨,我们都会看到国旗从这里升起,下课时,这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花草树木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各种体育器材帮我们长高长大,校园、操场是我们大家成长的乐园。
参观一些专用教室。
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学校专门开辟了这些专用教室,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学习设备、器材,供大家使用。希望你们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学知识、学好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
参观校荣誉室。
看!这些奖状、奖杯、锦旗都是我们学校得到的奖励。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取得的这些荣誉也是你们的荣誉,希望你们今后也能为学校争得荣誉,使荣誉室里的奖状越来越多,那时我们的学校就更可爱了。
(1)全班交流:
我们的学校好不好?好在哪里?
说一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2)小结: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操场宽阔平坦;我们的老师亲切和蔼;我们的同学团结友爱。学校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呀!你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多快乐呀!看!上学多么好。

板书:(用红笔再次描写)多么好
(3)学儿歌。
老师像妈妈,同学似姐妹,背起书包上学校,心里多么美。教室很明亮,操场真宽阔,捧起课本学知识,上学多么好。
板书儿歌
同学一边拍手一边学儿歌。
三、想一想。(使学生懂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出示投影片。
(1)提问:
图上都画了谁?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2)小组交流:
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他们工作得怎么样?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学习?
(3) 小结:
工人、农民、解放军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也是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出力。
四、唱歌总结,激发情感
1.出示投影片。
师:看!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在朝我们点头微笑,同学们正迈着轻快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们伴着这愉快的心情唱一曲《上学歌》吧!
2.放音频。
(1)师生同唱《上学歌》。
(2)师生边唱边跳《上学歌》。


板书设计:
一、上学多么好


老师像妈妈, 教室很明亮,


同学似姐妹, 操场真宽阔,


背起书包上学校, 捧起课本学知识,


心里多么美。 上学多么好。


探究活动


1. 老师带同学参观校园(可参观操场、专用教室、学校荣誉室、老师办公室、传达室。)
2. 到校长办公室请校长给同学们讲讲学校的历史,说些激励同学们的话。
3.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上学第一天的感想,让爸爸妈妈记下来,留作个人小档案的资料。
4.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建立一本成长册,里面可以放自己写的感想、也可以放照片。
5.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fwR816.cOM品读分享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范文:上学多么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
2.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情感:
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好好学习”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中“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而设置的。
每年9月1日,我国都有一千多万小学一年级新生跨入学校的大门。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们告别了“以玩耍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这个转变,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是一件大事。如何使他们尽早喜欢学校,愿意到学校来上学,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入学第一课将给一年级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而又有些胆怯和紧张的心理特点,本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学校生活的美好,吸引和激励新生喜欢学校生活,促使他们愿意上学。

教法建议:
1. 本课插图较多,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来直接了解学校及学校生活,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参观,引导学生感悟,,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学校生活的可爱,从心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刚入学的小学生参观校园。在参观中,教师要交待参观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要求的事物上,以保证参观活动切实达到目的。
3. 要注意从学校生活的实际出发。由于各校情况不同,教师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4. 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教师组织活动时,可以由侧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同时,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建议本课教学可与班主任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教学难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爱学习。
教育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我"上学了。)
1.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你们都是小朋友,可是从9月1日这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老师会称呼你们什么呢?

提问:为什么称呼你们小学生呢?
板书:上学
师:在9月1日那天,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出示小刚图)看!他叫小刚,和你们一样大,今年也上一年级,下面就让他来给你们讲讲开学那天的事情吧!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图)。
提问:
(1) 你知道小刚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吗?你们猜他此时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了什么?
2. 小组交流:
开学那天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3.小结:
从9月1日那天起,你们就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不能整天只想着玩儿了,要背起小书包天天到学校去上小学。你们长大了,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高兴。
二、说一说。(使学生懂得上学真好。)
1.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二。)
(1)说一说:
小刚在校门口看到了什么情景?
老师是什么表情?你猜猜老师拉着小刚的手会说些什么呢?
校门口的大同学是怎么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2)全班交流:
开学那天,当你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时,看见了什么情景?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3)放视频:(开学第一天校门口迎接一年级新同学的场面。)
板书:多么好
(4)小结:
学校里有亲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家"非常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已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老师祝贺你们。
 2.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1):
老师在做什么?猜猜此时小刚手捧课本会想些什么?
开学那天,当你接过新书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2)让同学摸摸新课本。
(3)小结: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课本,课本里有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好好学习。
3.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师: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老师和同学,老师会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本领,同学会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有趣了!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
4.老师带同学参观学校。
参观操场。
我们的校园就像花园一样美丽。每天清晨,我们都会看到国旗从这里升起,下课时,这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花草树木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各种体育器材帮我们长高长大,校园、操场是我们大家成长的乐园。
参观一些专用教室。
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学校专门开辟了这些专用教室,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学习设备、器材,供大家使用。希望你们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学知识、学好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
参观校荣誉室。
看!这些奖状、奖杯、锦旗都是我们学校得到的奖励。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取得的这些荣誉也是你们的荣誉,希望你们今后也能为学校争得荣誉,使荣誉室里的奖状越来越多,那时我们的学校就更可爱了。
(1)全班交流:
我们的学校好不好?好在哪里?
说一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2)小结: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操场宽阔平坦;我们的老师亲切和蔼;我们的同学团结友爱。学校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呀!你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多快乐呀!看!上学多么好。
板书:(用红笔再次描写)多么好
(3)学儿歌。
老师像妈妈,同学似姐妹,背起书包上学校,心里多么美。教室很明亮,操场真宽阔,捧起课本学知识,上学多么好。
板书儿歌
同学一边拍手一边学儿歌。
三、想一想。(使学生懂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出示投影片。
(1)提问:
图上都画了谁?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2)小组交流:
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他们工作得怎么样?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学习?
(3) 小结:
工人、农民、解放军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也是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出力。
四、唱歌总结,激发情感
1.出示投影片。
师:看!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在朝我们点头微笑,同学们正迈着轻快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们伴着这愉快的心情唱一曲《上学歌》吧!
2.放音频。
(1)师生同唱《上学歌》。
(2)师生边唱边跳《上学歌》。
板书设计:
一、上学多么好

 老师像妈妈, 教室很明亮,

 同学似姐妹, 操场真宽阔,

 背起书包上学校, 捧起课本学知识,

 心里多么美。 上学多么好。

探究活动

1. 老师带同学参观校园(可参观操场、专用教室、学校荣誉室、老师办公室、传达室。)
2. 到校长办公室请校长给同学们讲讲学校的历史,说些激励同学们的话。
3.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上学第一天的感想,让爸爸妈妈记下来,留作个人小档案的资料。
4.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建立一本成长册,里面可以放自己写的感想、也可以放照片。
5.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上学多么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

2.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情感:

喜欢学校生活,喜欢上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好好学习”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中“知道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爱学习”而设置的。

每年9月1日,我国都有一千多万小学一年级新生跨入学校的大门。这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们告别了“以玩耍为中心”的生活,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这个转变,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是一件大事。如何使他们尽早喜欢学校,愿意到学校来上学,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入学第一课将给一年级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希望,而又有些胆怯和紧张的心理特点,本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学校生活的美好,吸引和激励新生喜欢学校生活,促使他们愿意上学。

教法建议:

1. 本课插图较多,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来直接了解学校及学校生活,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参观,引导学生感悟,,使学生自己感悟到学校生活的可爱,从心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刚入学的小学生参观校园。在参观中,教师要交待参观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要求的事物上,以保证参观活动切实达到目的。

3. 要注意从学校生活的实际出发。由于各校情况不同,教师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

4. 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教师组织活动时,可以由侧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同时,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建议本课教学可与班主任的入学教育相结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教学难点:

激发初入学儿童愿意做个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爱上学,爱学习。

教育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我"上学了。)

1.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你们都是小朋友,可是从9月1日这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老师会称呼你们什么呢?

提问:为什么称呼你们小学生呢?
板书:上学

师:在9月1日那天,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出示小刚图)看!他叫小刚,和你们一样大,今年也上一年级,下面就让他来给你们讲讲开学那天的事情吧!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图)。

提问:

(1) 你知道小刚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吗?你们猜他此时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表情和动作说明了什么?

2. 小组交流:

开学那天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自己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做的?

3.小结:

从9月1日那天起,你们就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不能整天只想着玩儿了,要背起小书包天天到学校去上小学。你们长大了,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为你们高兴。

二、说一说。(使学生懂得上学真好。)

1.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二。)

(1)说一说:

小刚在校门口看到了什么情景?

老师是什么表情?你猜猜老师拉着小刚的手会说些什么呢?

校门口的大同学是怎么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2)全班交流:

开学那天,当你背着新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时,看见了什么情景?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

(3)放视频:(开学第一天校门口迎接一年级新同学的场面。)

板书:多么好

(4)小结:

学校里有亲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学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家"非常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已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老师祝贺你们。

2.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1):

老师在做什么?猜猜此时小刚手捧课本会想些什么?

开学那天,当你接过新书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2)让同学摸摸新课本。

(3)小结: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课本,课本里有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你们要好好学习。

3.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场景三。)

师:我们学校里有许多老师和同学,老师会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本领,同学会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游戏,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可有趣了!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

4.老师带同学参观学校。

参观操场。

我们的校园就像花园一样美丽。每天清晨,我们都会看到国旗从这里升起,下课时,这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花草树木带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各种体育器材帮我们长高长大,校园、操场是我们大家成长的乐园。

参观一些专用教室。

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学校专门开辟了这些专用教室,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学习设备、器材,供大家使用。希望你们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多学知识、学好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

参观校荣誉室。

看!这些奖状、奖杯、锦旗都是我们学校得到的奖励。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取得的这些荣誉也是你们的荣誉,希望你们今后也能为学校争得荣誉,使荣誉室里的奖状越来越多,那时我们的学校就更可爱了。

(1)全班交流:

我们的学校好不好?好在哪里?

说一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2)小结: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操场宽阔平坦;我们的老师亲切和蔼;我们的同学团结友爱。学校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呀!你们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多快乐呀!看!上学多么好。

板书:(用红笔再次描写)多么好

(3)学儿歌。

老师像妈妈,同学似姐妹,背起书包上学校,心里多么美。教室很明亮,操场真宽阔,捧起课本学知识,上学多么好。

板书儿歌

同学一边拍手一边学儿歌。

三、想一想。(使学生懂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出示投影片。

(1)提问:

图上都画了谁?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2)小组交流:

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他们工作得怎么样?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学习?

(3) 小结:

工人、农民、解放军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在认真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我们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也是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出力。

四、唱歌总结,激发情感

1.出示投影片。

师:看!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在朝我们点头微笑,同学们正迈着轻快的步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们伴着这愉快的心情唱一曲《上学歌》吧!

2.放音频。

(1)师生同唱《上学歌》。

(2)师生边唱边跳《上学歌》。


板书设计:

一、上学多么好


老师像妈妈, 教室很明亮,


同学似姐妹, 操场真宽阔,


背起书包上学校, 捧起课本学知识,


心里多么美。 上学多么好。


探究活动


1. 老师带同学参观校园(可参观操场、专用教室、学校荣誉室、老师办公室、传达室。)

2. 到校长办公室请校长给同学们讲讲学校的历史,说些激励同学们的话。

3.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上学第一天的感想,让爸爸妈妈记下来,留作个人小档案的资料。

4.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建立一本成长册,里面可以放自己写的感想、也可以放照片。

5. 请家长协助,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按时上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要按时上学。
2. 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 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 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 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 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 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 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 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 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 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 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 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 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 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 同学谈感受。
(5) 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模板:按时上学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按时上学。
2.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部分“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设置的。
“按时上学”对于刚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容易做到。上学的头几天,他们的上学兴趣高,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过几天以后,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有的小学生早晨就不肯起床了,有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贪玩,再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时间观念还不强,就会影响按时上学。因此,对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进行按时上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知道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还要使学生懂得上课迟到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耽误老师讲课、耽误同学学习,这是不遵守纪律的表现。


教法建议:

1.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本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他们虽然刚上学一个月左右,但是已经接触到了要“按时上学”这一要求,并对此已有了自身体验,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体验,去感知、领悟道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主动地自己去领悟道理。
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分析上学迟到和缺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运用观点,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知道应该怎样做到按时上学。
2.注意对学生中能够按时上学,特别是对能克服困难按时上学的同学进行表扬,要突出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纪律的光荣感,同时也给大家树立身边的学习的榜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家都按要求去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要按时上学。
2. 知道有事有病要请假。
3. 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情感:
以按时上学为荣,愿意按时上学。

行为:
1.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上学。
2. 不随便缺课,有事有病请假。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小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按时上学。

教育过程:
一、 想一想(初步知道小学生应该按时上学的道理)
1.思考:开学以来,自己能做到天天按时上学吗?


2.小组交流: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做到了天天按时上学吗?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结:开学还不到一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做到了按时上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按时上学
过渡语:那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呢?下面请李小芳告诉你。

二、 说一说(使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这是什么时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观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样?你知道她为什么精神很好吗?
(因为昨天晚上她按时睡觉了。)
板书:按时睡觉
2. 全班讨论:
 为什么要做到按时起床,头天晚上按时睡觉呢?
3.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精神好。
板书:按时起床
4.思考:
李小芳为什么要按时起床?
5.小结:
只有按时起床,才能按时上学。
过渡语: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学前的各项准备后,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那按时起床,按时出家门后就一定能按时到校上学吗?下面让咱们继续看,在上学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学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学刘小刚,刘小刚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对刘小刚说了些什么?
板书:上学路上不贪玩
2.小结:
要想做到按时上学,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不够,还要在上学路上不贪玩。

过渡语:刘小刚听李小芳的话了吗?他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图三


1.同桌互相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结:
李小芳和刘小刚,还有班里的许多同学都没有迟到,老师在"按时上学"的光荣榜上为按时到校的同学画上了"√"。
板书:按时上学
3.小组交流:
观察李小芳和刘小刚的表情怎样?他俩会怎么想?
4.小结:
只有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才能做到按时上学。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的表现,这样做很光荣。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雷锋吗?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按时上学的好孩子,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三、 听一听
看图:
放音频《雷锋按时上学》
1.全班交流。
雷锋是怎么做到按时上学的?你想向雷锋学什么?
2. 小结: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
过渡语:按时上学是光荣的,我们都应该做到。下面老师请你们当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红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四、 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按时睡觉,才能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出示投影片。
1.让学生当小裁判,判断谁对谁错,并说出理由。
2.讨论:怎样帮助小红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
3.小结:小学生应该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这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遵守时间的表现。


五、 看一看(使学生知道遇到天气不好时,也要坚持按时上学。)


有个同学叫东东,他每天都按时上学,从不迟到。这天早晨,他按时起床后,做好了上学的准备工作,背起书包就要去上学,可是推开门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交流:你知道此时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2.小结: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气不好时,大家也要克服困难坚持去上学,这样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2)
1.讨论:当生病时,不能去上学了,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学时,一定要请假。可以让家长写假条,让同学带给老师,也可以打电话通知老师,这也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学校纪律。


六、 儿歌总结、激发情感
 学儿歌。
公鸡喔喔叫,
我们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雨点沙沙下,
风儿呼呼叫,
背上小书包,
坚持上学校。
学生边说儿歌边表演。


教师:按时上学是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这是遵守学校纪律的表现,也是一个人遵守时间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坚持做到按时上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召开主题活动“我是这样做到按时上学的”。


(1) 请同学夸夸班中能按时上学的好同学。
(2) 请以上这些同学介绍经验。
(3) 演小品“按时上学”(事前准备好的)
(4) 同学谈感受。
(5) 自己定“按时上学”的小计划,每周一评。

访一访


问问学校里的大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做到按时上学的。

一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我上学了


1.本单元体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 关心和爱护同伴。

遵守社会规范 ,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动手、动脑 , 会正确使用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2. 单元活动内容剖析

本单元以“我上学了”为题,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小学生活的愉快,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内容的编排上,以图为主,以情境对话、提示文为主线贯穿。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主题活动:上学去;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主题1:上学去

“我上学了”以一句富有激情的话语唤起学生愉快的情绪,将学生面对上学这一情境,作出积极的反应。提示文分别提示活动内容:说说上学时的心情和最想干的事,学会和老师同学打招呼。

主题2:看看我们的学校

这一块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参观学校,熟悉学校环境与设施,并为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打下基础。“王爷爷是干什么的呢?”提示学生在参观学校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在学校工作的人,对他们有礼貌。“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看看……是给学生活动留下空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了解的地方。接下来的活动是交流与分享,可以先让学生按参观的小组交流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把收集的零星信息进行整合,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把整理好的信息呈现出来。

主题3:在学校的一天

按上学、下课、放学的顺序,通过情景呈现的形式,提示小学生的一日生活常规。当然,不仅仅如此,还有感受学习的快乐“我认识了b,你呢?”;学会和同学相处,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你先来”“我也想和他们一起玩”;与家人分享学校生活的快乐“张老师今天摸了摸我的头,她可喜欢我了”。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学多么好》教案”一文,希望“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学多么好》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