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教案课件?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第一课时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 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 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 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

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失落 向往 回归

4 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 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 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教案点评:

教学由分析课文到整体感知,体会升华再到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结构清晰严谨,层层深入,把提高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是设计的特色。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选择出其中的精品,在课堂上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大家讨论,进而深入探索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特点,全面了解其语言特色。

2.鼓励学生经过阅读后,试着画有关荷塘的简笔画,有助于明确荷塘景物的描写重点以及朱自清先生的行踪。

3.让学生用通感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Fwr816.COm小编精选

高中高一语文下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讲读第2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板书】荷叶 田田(多) 舞女的裙:亭亭(美、高)
荷花 零星点缀(色) 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
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
荷波 象闪电(快) 凝碧(色)
流水 脉脉(神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五)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解答]: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月光 (正面)泻—轻柔
荷塘四周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
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 蛙叫
【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八)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
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背诵4-6三节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这篇《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讲读第2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板书】荷叶 田田(多) 舞女的裙:亭亭(美、高)
荷花 零星点缀(色) 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
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
荷波 象闪电(快) 凝碧(色)
流水 脉脉(神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五)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解答]: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月光 (正面)泻—轻柔
荷塘四周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
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 蛙叫
【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八)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
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背诵4-6三节

高中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这篇《高中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难点 】
1.作品中的景物描绘上如何体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写所营造出的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由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放在对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三、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 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四、小结
1. 本文结构
2. 写作线索
五、作 业
熟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一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
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不加掩饰直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至于为什么有这种苦闷,说明当时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状况:朱自清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打击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第二段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
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两段便浑成一体了。更重要的是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脱现实的心态。)
二、作 业
熟读第四段、第五段,品析作者是如何写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三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第四、五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二、作 业
背诵四、五段


第四课时
一、课文内容赏析
六、七、八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小 结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写成的,很难表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呼啸呐喊"
的战斗性来,朱自清不是鲁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断改造自己,终于成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战士,*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热烈地颂扬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希望大家找来这篇文章读读。同时推荐大家看看他写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散文宝库中的珍品,我们应当背熟其中精彩的段落,记得熟,反复咀嚼,营养就会吸收得更多些。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有"参与"意识。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韩愈说,"沉浸秾郁,含英咀华"
三、作 业
1. 书后练习四
2.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荷塘月色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
【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讲读第2节
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板书】荷叶 田田(多) 舞女的裙:亭亭(美、高)
荷花 零星点缀(色) 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
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
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
荷波 象闪电(快) 凝碧(色)
流水 脉脉(神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五)讲读第五段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解答]: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一般流动
[板书]:月光 (正面)泻—轻柔
荷塘四周
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
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
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
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 蛙叫
【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八)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 。
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
“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背诵4-6三节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一文,希望“高一语文教案:荷塘月色”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一语文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