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的复习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的复习,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fwR816.cOM品读分享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时间的复习


认识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认识时间》。
二、复习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四、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4)5时56分再过( )分是6时。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随堂练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 教材

1、 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

2、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教学目标:

① 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 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 教学、具准备

写有算式的卡片、苹果;写有口诀的盒子;主题图、表格、苹果树。

五、 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让全班同学回忆“2—5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并记忆了,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一些铺垫。

(二) 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 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根据教材的主题图,我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填表。

鱼(条)

1

2

3

4

5

6

三角形(个)

6

12

②、 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 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 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前面已对“2—5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2、 学以致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①61页“做一做”,呈现用6根小棒摆成的六边形直观图,以口答“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摆……”巩固6的乘法口诀;②63页第6题,填空题,题目以图文结合形式给出一只蚂蚁6条腿的条件,让学生分别填出3只、6只蚂蚁多少条腿;③怎样很快地算出在上课的学生的人数(每6人一组,共6组)?

3、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一系列相干的“游戏”(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巩固,有所收获。如:①开火车:让同组的同学按顺、逆时针的方向,接下去说“口诀”;②投信: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投放到写有口诀的盒子里;③摘苹果:先说出想要摘那个苹果(6乘几或几乘6),再说出其相关的口诀,说对了就把苹果摘走,否则不能。

(三) 结课。

1、 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6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2、 知识伸展。这时,课以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附: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第二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下图:


【5+5+5+5=20(个)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 . . .

. . . .

. . .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五、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察物体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5、6题和练习二十五第9、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 学生比划。
B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1米,哪些物体大约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互相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 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



(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课件|视频|试卷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的复习”一文,希望“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表内乘法的复习”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