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刮出来的画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刮出来的画”,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教材分析
《刮出来的画》通过让学生自由涂色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油画棒的方法,达到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在特色过程中自发学会了色彩的和谐搭配,发展了审美能力,并且在尽情涂色中,使儿童的情绪得以宣泄。本次美术教学活动对象为二年级儿童。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戏性,而且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概念化阶段,对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理解、认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其对事物永久的热情是这一阶段美术课的必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fwr816.coM编辑分享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的老师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教学活动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将表现性绘画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教学中我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学习。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阿姨叔叔真忙


教材分析
《阿姨叔叔真忙》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自己生活的周围辛苦工作的劳动者,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基于此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真真切切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劳与奉献精神,以绘画表现形式记录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学会并内化形成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实现美术教学对生活回归的终极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五彩的烟花


教材分析:
本课以《五彩的烟花》为题,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教材选择以油画棒或蜡笔(这两种作画工具学生可自由选择,以下为了叙述的方便只写油画棒这种作画工具)和水彩涂色相结合为主的作画方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画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能力和良好习惯。教材中提供了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作画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涂色的基本技巧;提供了张凭《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画家对烟花的感受;四幅烟花照片和两幅学生作品都表现得色彩夺目和富有情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知识,为他们的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闪烁的烟花》教案范文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添画


添画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 能否巧妙图片。
(2) 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 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 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小学一年级下册画叶科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画叶科学教案

[背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修正、尝试、再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那么学生才会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学生才能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形形色色的叶”,一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身边的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后,张老师希望学生在多次观察中自行探究植物叶的多样性。

[过程]

张老师指着黑板上画着的柳树的树干,问:谁能为柳树添上树叶?三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叶。学生画好后,

师:你为什么选黄色的粉笔?

生:因为秋天到了,柳树的叶子黄了。

师:你为什么选绿色?

生:因为春天到了,柳树绿了。

师:你为什么选蓝色?

生:因为天空是蓝色的。

张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你还看到过有什么颜色的叶子?

生:我还看到深绿色的。

生:我还看到过橘黄色的。

师:张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每个小朋友负责记录6种叶的颜色。

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植物叶的颜色。

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边展示记录边交流。

然后让学生根据植物叶的颜色对这些植物叶的照片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植物叶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即使叶片上都有黄色和绿色,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绿色的叶子最多。

张老师指着学生记录的有黄、绿2种颜色组成的叶说:猜猜她记录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

生:8号。

生:5号。

生:8号。

师:谁有办法让大家一猜就猜出你记的是几号叶?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再次记录植物的叶。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做猜叶游戏。

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给大家猜?

他画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

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是根据颜色猜的,绿色和黄色。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涂绿色,然后加黄色的点。

张老师又请了一位学生:这是几号叶?

生:画的是一号叶,八角金盘。

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数叶片有几个角,9个角,再把它画下来。

张老师又请了一个学生。大家积极性很高,于是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猜叶游戏”。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师:要让别人猜出,你画时有什么好办法?

生:要画得清楚。

生:要把它的形状画出来。

生:颜色要跟它涂得一样。

师(补充):它的位置在哪里你就应涂在哪里。

生:先画外面再涂里面的颜色。

师:通过画叶,我们知道叶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生:形状。

生:大小。

生:花纹。

师:所以叶子是怎样的?

生:各种各样。

师:我们称它们为形形色色的叶。老师今天为大家提供了12种植物,你知道自然界有多少种植物?

学生观察各种叶(多媒体)。

师:想想,叶除了刚才讲的不同外,可能还有其它的不同吗?还可以用什么观察?

生:还可以用鼻子闻、手摸、舌头尝可以吃的植物的叶。

师:大自然中柳树的叶是不是像你们画的?(老师指着黑板上学生第一次画的叶)

生:不是。

师:等春天柳树发芽了,请你再为柳树添上树叶。

[思考]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

[分析反思]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本案中,张老师一共让学生画了3次叶。

第一次: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为柳树添叶”。张老师用黑板上的柳树干和彩色粉笔,诱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二次:每个学生“寻找记录其它叶的颜色”。张老师以“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激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三次:每个学生“画一片让别人一看就能猜出的叶”。张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将学生观察的兴趣又一次推向高潮。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对同一事物多次反复的进行观察。张老师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采用画叶的策略,3次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一次次愉悦地接受并完成了任务,他们的观察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

二、制造冲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张老师在学生第一次画叶后,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的矛盾,要求学寻找并记录“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

在学生第二次画叶后,张老师针对学生观察不全面的特点,指着学生画的只有黄、绿颜色而没有颜色分布等特征的画,让大家“猜猜他画的是几号叶”。再次制造冲突,引发争论,并引导学生在冲突中发现问题: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猜出画的是几号叶?由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学生第三次画叶后,张老师再次让学生玩猜叶游戏。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猜的”,“你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在3次要求逐步提高的画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2次猜叶后的反思中,学生自己悟出了观察叶的方法,他们的观察习惯也得到了培养。由此他们发现了植物叶的不同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颜色、形状、大小不同到后来的边缘、叶面、叶脉等不同。最后,由用眼观察到用鼻、用手等感官观察。

总之,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制造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在多次、不断深入的观察中,逐渐获得对知识、方法和态度的体验和领悟。

小学一年级美术小朋友的画教案


课 题 小朋友的画

课 时 1课时

类型 美术欣赏课

教学内容 欣赏作品中的不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2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准备

欣赏挂图及幻灯片、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I)导入 课题:同学们一定在画册、书籍、杂志上看到过一些画家的作品,有的同学可能还跟家长一起参观过画家的作品展览。画家能创作出各种各样那么好的美术作品,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喜爱美术,并不断地刻苦学习,才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板书课题)

(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有条件可出示挂图或放幻灯。

1.《孔庙的大龙柱》(板书)

提问:有谁知道孔庙是什么地方?谁去过孔庙?里面有什么?总结答案。

2.《讲卫生》(板书)

提问:画面上是什么?谁见过小猫洗脸?能学学小猫洗脸的动作吗?

徐安安小朋友才六岁,她的画画的很有趣。她抓住小花猫洗脸时的一个动作,用画笔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着墨不多,形象简洁,但看上去生动可爱。提示这幅画所用的工具材料:毛笔、墨和少量的中国画颜料、宣纸等。这是一幅中国画。

3.《新鲜空气好》(板书)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然后提问:这幅画怎样表现了“新鲜空气好”这一主题? 点明巧妙地表现了保护环境的主题。

4.《沂蒙金秋》(板书)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果树,都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果实、金黄色的麦田,在蓝天、绿草地、红房顶的衬托下,更加醒目,一派金色秋天的丰收景象。小朋友们采摘果实,放牧牛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小作者生活在沂蒙山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心情创作了这幅画,并在画中对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作了深入细致的描绘,使得这幅画很有生活气息。

5.《百乐图》(板书)

面中的这个场面,是小朋友们熟悉的场面。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这种场面和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找找画面上的一百个形象中,哪些是曾见过的,哪些不曾见过。然后指出,画中有许多形象是实际的耍龙灯队伍中没有的,是小作者于斌根据自己的想象添加的,他把平时从动画片里、画书里看到的许多形象加进画面,发挥创造性,使画面更有趣、更生动,加强了画面所表达的节日气氛。

6.《营救》(板书)

读一读画中的文字:

“我们原来以为大海透明清洁,鱼儿一直生活得很快乐。可是,不如道什么时候,大海改变了颜色,鱼儿忍受不了灰色的寂寞,它们哭了……纷纷撞到岸上,它们多么想活!让我们把碧蓝碧蓝的颜色都还给大海.给它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提问学生谁在电视中看到过鲸?简介鲸,游上岸集体“自杀”现象,并与海水污染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观察画面表现的内容。刘立峻小朋友用画笔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小朋友一道为保护大海不受污染而使海洋生物永远生存下去的愿望。画面有主有次,人物动作千姿百态,很有童趣。

7.《我的梦》(板书)

这幅画是朱雀小朋友用彩纸剪贴而成的,叫作剪贴画。它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目的是引起儿童的兴趣,所以,更透出一种儿童的天真烂漫,质朴无华的情趣。各种民间玩具,由于题材内容、风俗习惯、制作材料不同等原因,还具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三 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 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的老师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教学活动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将表现性绘画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教学中我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学习。
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刮出来的画”一文,希望“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刮出来的画”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