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分式的基本性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突破的方法是通过复习分数的通分、约分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出通分、约分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将分式变形.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请同学们考虑: 与 相等吗? 与 相等吗?为什么?
2.说出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 与 之间变形的过程,并说出变形依据?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
p11例3.约分:
[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p11例4.通分: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 , , , 。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解: = , = , = , = , = 。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 = (2) =
(3) = (4) =
2.约分:
(1) (2) (3) (4)
3.通分:
(1) 和 (2) 和
(3) 和 (4) 和
4.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 (2) (3) (4)
七、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
(1) = (2) =
(3) =0
2.通分:
(1) 和 (2) 和
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第一项系数为正,分式本身不带“-”号.
(1) (2)
八、答案:
六、1.(1)2x (2) 4b (3) bn+n (4)x+y
2.(1) (2) (3) (4)-2(x-y)2
3.通分:
(1) = , =
(2) = , =
(3) = =
(4) = =
4.(1) (2) (3) (4)

fwr816.cOM展读推荐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三)


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讲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之前,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法的法则,计算 = = = , = = = ,……
顺其自然地推导可得:
= = = ,即 = . (n为正整数)
归纳出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例5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1) = =( ) (2) = =( )
(3) = =( )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 (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
五、例题讲解
(p17)例5.计算
[分析]第(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1) = (2) =
(3) = (4) =
2.计算
(1) (2) (3)
(4) 5)
(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 (1)不成立, = (2)不成立, =
(3)不成立, = (4)不成立, =
2. (1) (2) (3) (4)
(5) (6)
七、(1) (2) (3) (4)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二)


分式的乘除(二)
一、教学目标: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紧紧抓住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这一点,然后利用上节课分式乘法运算的基础,达到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目的.课堂练习以学生自己讨论为主,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所做的题目作自我评价,关键是点拨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 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 (2)
五、例题讲解
(p17)例4.计算
[分析] 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1)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判断运算的符号)
=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
=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八、答案:
六.(1) (2) (3) (4)-y
七. (1) (2) (3) (4)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一)


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3. 难点与突破方法
分式的运算以有理数和整式的运算为基础,以因式分解为手段,经过转化后往经过转化后往往可视为整式的运算.分式的乘除的法则和运算顺序可类比分数的有关内容得到.所以,教给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新知识的转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重点处理分式中有别于分数运算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规范掌握,特别是运算符号的问题,要抓住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高是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进一步引出p14[观察]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四、课堂引入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 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

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
p15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
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 、 ,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4)-8xy (5) (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
(4) (5) (6)
八、答案:
六、(1)ab (2) (3) (4)-20x2 (5)
(6)
七、(1) (2) (3) (4)
(5) (6)

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这篇《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 一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不等关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于它的学习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它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准确运用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将不等式变形、化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法:启发式的讲解法。
四、说程序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文,希望“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分式的基本性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