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体会:实习的第一个周末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实习体会:实习的第一个周末,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中是每两个星期过一次周末。

下午几乎所有的师生都走了,学校只剩下我们几个实习的和几个值班的老师、领导。由于学校放假了,食堂的师傅们也休息了,所以晚饭是几个值班老师们动手做的。

学校里没有了学生,怎么看怎么觉得冷清。星期六的中午,值班的焦老师和我们一同去食堂,她十分热心,在食堂里又干这又干那的,还亲自下厨炒菜给我们吃,我们就在旁边打打下手。做这顿饭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我们蒸了馒头、炒了一份白菜、一份豆腐,还热了一点豆芽和煮了一锅西红柿鸡蛋汤。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已经很丰盛了。焦老师给我们做好饭后一口也没吃就急着走了,真心感谢焦老师的帮忙。如果没有她的话,估计我们的午饭也就没有着落了。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学会做饭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有时间我一定要向焦老师好好请教请教。

下午赵校长送我们去县里洗澡,一路上他还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赞皇县。在来实习之前,很多人和我说这儿不是很好,但现在看来,还是不错的。我们顺便买了些吃的和一些水果。快两个星期没吃水果了,感觉整个人都快干瘪了。最后是晚上值班的韩主任来接我们回学校的。在和韩主任的聊天中,我学到了关于管理学生方面的不少东西,很感谢韩主任的点拨。


学校开学的第二个星期五,按照学校的惯例,上午上完课后(中午12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离校了。中午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时突然发现,食堂瞬间变得很宽敞,吃饭的学生和老师屈指可数。透过窗户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排着队,等着学校安排的车来接他们回家,突然自己也想家了。

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又到了星期日,学生们也该回学校了。

这就是我在二中度过的第一个周末。学校虽然没有几个人,但只要让自己有事情可做,让自己忙起来,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第一个毕业感言


第一个毕业感言

20xx年的9月7日,你我相逢在那洒满阳光味的京师广场。
科技楼前的台阶上,留下了我们的第一张合影,那时稚气未脱还略带锋芒的我们并不知身后这座楼其实隐藏着不少离奇的故事,当然了,也更不知已经跌跌撞撞闯进的这座老校又有着多少道不尽的神秘、宁静、质朴与ABNORMAL~O(_)O~
作为这个集体名正言顺一员的时间不过一年的光景,可转系后和大家从未间断的联系与每次见面分外亲切的感觉,都让我始终愿意得意洋洋地自诩为零七信管人。
从刚入学的新生晚会到自筹自备的元旦晚会,从奇妙的青龙峡之旅到楼下女生节小问答,不得不一次次暗暗庆幸着,来到BNU能走进这样一个集体真是天赐的福分。
而如今,我的同窗们就要各奔东西,而我却还待在原地待在这个再也寻觅不到你们身影的校园里,度过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光
值得安慰的是,还好,我们不会说了再见后就再也不见。
不管是一条短信的问候,一次校内头像的浮现,还是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叙旧的晚餐,还好,我们总还可以为怀念找一个出口。
最后,只愿我的朋友们一切安好,在接下来这人生最矛盾挣扎也最明丽灿烂的十年里,永不遗失心底最纯粹的梦想。
今番良晤,豪情不浅,四年已逝,来日更长,
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吧。
更多毕业感言推荐:大学毕业生毕业感言 大学生毕业感言日志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总结精选(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由整理]

《南京条约》和附件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

3、资料: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

总结精选(2):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到达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构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

霸占香港岛。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军进逼南京,索要赎城费300万元。军事失利的清朝以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与英方交涉。中英和约谈判开始。

1842年8月11日至29日的条约谈判,清朝代表在英方的军事压力下毫无反抗潜力。英方不允许清方对其提出的条件做任何修改,屡屡以进攻南京相要挟。条约中的中英文本完全是英方一手制定的。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汗华丽战舰上签署了和约。南京当时称江宁,该条约又被称为《江宁条约》,今人惯称为《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资料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理解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原文: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

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镇守广东广州将军宗室耆英,头品顶戴花翎前阁督部堂乍浦副都统红带子伊里布;大英伊耳兰等国君主特派全权公使大臣英国所属印度等处三等将军世袭男爵朴鼎查;公同各将所奉之上谕便宜行事及敕赐全权之命互相较阅,俱属善当,即便议拟各条,陈列于左:

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一、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

一、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员,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一、因大清钦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强办,致须拨发军士讨求伸理,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员,大皇帝准为偿补,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后,英国因赎各城收过银两之数,大英全权公使大臣为君主准可,按数扣除。

一、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员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

此时交银六百万员;

癸卯年

六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三百万员,共银六百万员;

甲辰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五十万员,共银五百万员;

乙巳年六月间交银二百万员,十二月间交银二百万员,共银四百万员;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员。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员加息五员。

一、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一、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候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誉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一、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但是分。

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

著。

一、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约各条施行,并以此时准交之六百万员交清,大英水陆军士当即退出江宁、京口等处江面,并不再行拦阻中国各省商贾贸易。至镇海之招宝山,亦将退让。惟有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

一、以上各条均关议和要约,应候大臣等分别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亲笔批准后,即速行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惟两国相离遥远,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缮二册,先由大清钦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钦奉全权公使大臣各为君上定事,盖用关防印信,各执一册为据,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无碍矣。要至和约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国记年之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江宁省会行大英君主汗华?船上铃关防。

总结精选(3):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约背景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当时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掠夺中国的原材料,英国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

群众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在1839年3月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了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在虎门外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借口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英国国会在同年4月对这场战争拨款经费进行表决,结果以271:262,仅仅9票之差透过了款项,促成了这场战争,史称鸦片战争。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道光皇帝遂决定理解英国条件议和。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进逼南京,索要赎城费300万银元。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皋华丽号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静海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象征。军事失利的清朝以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与英方交涉。中英和约谈判开始。随后,美国和法国强迫清政府分别与之签定《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真确文本原存于现存于台北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恒温恒湿的库房保存,另一份文本则由英国政府保存。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资料

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共13款,主要资料是:

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总结精选(4):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江宁就是此刻的南京,所以《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3)中国赔偿2100万银元。(4)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认定则例。(5)英国商人在各口岸能够自由和中国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美、法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南

京条约》就是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第一具枷锁。《南京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精选(5):

《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由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是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它是英国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资料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理解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到达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政府及鸦片贩子获得暴利,而且与英国政府和整个英国资产阶级构成了密切的利益关系。1839年1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禁烟,并于6月3日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新学期军训心得体会大学的第一个考验


告别了三个月漫长的暑假,我来到了一直为之奋斗的地方——大学。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军训,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军人的艰辛。

一直听别人说军队是很严很辛苦的地方。虽然现在只刚训两天,我也是切实体会到了那种辛苦。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我还是感觉像是魔鬼般的训练。练站姿,坐姿,尽管时间很短,还是感到腰腿酸痛,浑身不舒服,走到哪都想躺一躺。虽然军训很苦,但是之前的懒散、拖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锻炼。更重要的是,我在这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与互助的重要性。我很开心在这里能够认识到许多新朋友。在之后的四年我们会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将会融为一个集体,一个家庭。

教官虽然对我们很严格,但是我并没有怨言。他那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会让我振作起来。虽然有时做的不好会挨批评,单无论怎样,我都会一直努力,努力是自己变得更好。教官也是从士兵苦出来的,他们付出的汗水一定比我们多出百倍,千倍。我们这一点小小的苦,又能算得了什么。虽然累的时候想哭,想过要放弃,但是眼泪掉过之后依然要坚强。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吃苦,勇于受累的精神。

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深知父母种田的辛苦

苦与劳累。在春天播种之后,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苦活,累活,秋天才会取得收获。所以现在吃点苦不算什么,我一定要努力下去,争取保持最好的姿态。

军训,是我难以忘怀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非同寻常的生活。让我懂得,学会了很多很多。

军训是大学生活的前奏,也是一个适应时期,虽然不是同一个班上的同学一起训练,我也不没有觉得陌生恐惧。因为当我在班会上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已经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打破了禁锢自己的懦弱。更何况,再熟悉的人也是从陌生人变来的,不是吗?

我想军训生活中学习的吃苦不放弃、合作的集体精神也将贯穿大学四年,核心是自我控制能力,这也是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之一。我觉的我今天的表现真的不是很好,但我认真过,我相信练好每一个动作,就是一种进步。教官的宽容会让你觉得不练好动作会有愧疚感,又岂能特别享受到教官掏钱买的水,班主任和小班的关心,会让你觉得累也有动力。

一个人在外面,每天都会想家,特别是累的时候,唯有充实才能削减那份想念,我只希望每天的军训中,有苦有乐,在苦累中一步步融入大学生活。

有人说:“没有军训的生命是残缺的,没有经过军训洗礼的人是无为的,没有经历过军训考验的灵魂是暗淡的。”而今

天这“开学第一练”在我的人生路上留下了抹不掉的光彩。

这第一练虽辛苦,虽枯燥,虽疲惫,虽乏味,但却为之后的十四天的军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在某一程度上说也影响了我以后的人生,她是我踏入大学的“第一步”,也是我迈上社会的“第一步”。

在第一练中,我感受到了教官不畏艰辛的精神,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坚韧不拔的信念,虽没有烈阳的赤烤,我们仍能触及到那份火热,那是同学们不畏困难,迎头向上的傲火!是教官们辛勤教诲,不畏劳累的温情之火!是陪伴在同学们身边老师们的关怀之火!那来自于常大全体师生灵魂的火热。

感受着那一份温情,我品味着那一分真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