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实习心得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也许以下内容“种猪场实习心得”合你胃口!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是在猪场里实践的,这个猪场位于半山腰中的,比较偏僻的,规模并不大,大猪小猪算在一起仅有1000头。刚到猪场的时候,发现与自己期望的差距很大,交通不方便,生活卫生差,前几天连饭都吃不下,内心有很大的挣扎,想尽快离开,后来适应环境了,觉得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呢。身为大三的学生,要留下一个好的榜样,要给学校争光。

虽然猪场规模不大,但是它有许多现代化,高技术的设备。消毒室有自动喷雾消毒的,确保每位进入猪场的人都经过消毒,防止把细菌和病毒带进猪场,影响猪场的发展。每个保育栏都有地热的保温措施,给仔猪提供了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度。每个产房都配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器,可以增湿降温,又可以供暖,使产房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猪场里有沼气池,把粪便转化为能源,“变废为宝”,供生产、生活的需要。

在猪场里,一定要肯吃苦,勤劳多干,学会师傅教你的技能。刚开始到猪场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都是从头开始学起的。在那边待了一个星期,师傅什么都不让我干,只是在旁边看着他怎么做的。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师傅安排我在肥猪栏里干活,扫猪粪。在扫猪粪的同时,要观察猪,看看猪的尾巴有没有被咬伤,如果有咬伤的,要擦一些碘酒,并且把它转到病猪栏。还要观察猪的生活习性,看看猪的生长,有的猪生长比较慢,瘦小,要给它注射土霉素。后来我被转到保育栏实习,这是非常重要的。把仔猪养活,减少死亡,这样猪场的利润就多了。在保育栏,几乎每天都有仔猪死亡的,虽然注射疫苗了,生病的仔猪有用药治疗,但是无法避免死亡,听师傅说,死几头是正常的,不死是不可能的。

当我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师傅教我一些必须要会的,如打针、去势、挂盐水。第一次在舍养的后备母猪打针,手里拿着针,看着一头一头猪在四处乱跑,无从下手,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师傅的鼓励下,勇敢地打出了第一针,成功了,自信心上来了,在以后的打针中,渐渐地掌握了一些打针的技巧。给仔猪去势,我这边的猪场只给公的仔猪去势,公的杜洛克除外。去势时,第一刀比较好下手,切口不可过大,可以取出睾丸就可以了。第二刀,要在第一刀的伤口下手,有时候下刀不重,没有将睾丸抽破,不容易取出。挂盐水,这是这个猪场配药的内容:第一瓶,地塞米松5瓶 鱼腥草2瓶 阿莫西林8瓶 黄芪多糖3瓶。第二瓶,复合维生素b10瓶 维生素c5瓶。前几次挂盐水都是扎中血管了,猪耳朵出血了,但是盐水没有挂进去。通过多次的实践,后来挂进去了,有手感了。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的都学会了。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懂得了要当好一个兽医是很难的,因为你既要管理好一个猪场,又要做好本分的事,如每次打疫苗,都要详细的做好记录。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自己要学的真的很多,还有许多没有学会,如给猪采精、配种等。

一、现在就对其种猪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资金投入,猪场规模小。现在猪场猪舍少,使得一些栏位中饲养的猪超出正常的范围,市场猪价的波动起伏大,老板希望能够卖出个好价钱,撑过低峰期,导致肥猪栏的猪没有及时出栏,影响到保育中的小猪无法转到育肥栏中饲养。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场地规模小、资金缺乏引起的。猪场中没有病猪栏,只在每一栋房子中抽出一个栏关病猪,这样使得有些传染病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其它健康的猪群。

(二)药物补给不足。在猪场,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药物就可以预防、治疗疾病。在一段时间里,猪场缺少副猪嗜血杆菌的疫苗和治疗该病的药物,导致一些仔猪死亡,对猪场造成一些影响。用其它药物代替治疗,治疗时间长且效果不佳,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三)缺乏防疫意识,防控水平低下。由于猪场使用老的疫苗免疫程序,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生活区后面没有围墙,附近的村民有事情要来猪场,直接就进来了,没有经过消毒,会把一些细菌带入到猪场里,这样会对猪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猪场工作的人员,要尽量减少外出的时间。有些员工出场归来后,在消毒室消毒的时间偏短,这样消毒并不能有效地杀灭细菌,会把细菌带入猪场的。环境卫生差,猪场里蚊子、苍蝇漫天飞。苍蝇的危害主要在于它严重干扰猪的正常生长,同时它也是某些疾病的传播者,对工作人员的正常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

二、优势与不足之处:

(一)发展优势: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供应生产、生活所需。水是生命之源,猪场需要大量的水,才能维持猪的生活需求。猪场是去年刚建设的,在三年之内大规模发病的现象较少,新建的猪场没有疾病隐患的存在,这对于猪场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有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如母猪补助、标准化栏舍建设项目以及沼气项目补助等。给猪买保险,如果有猪死亡了,可以得到一些补偿,降低猪场的损失。老板是生猪养殖协会,了解猪场市场价格的动态。在高峰期,猪的出栏数目多;低峰期减少出栏数目,等过了低峰期再大量出栏。

(二)不足之处:工作人员不足。在猪场里只有一位厂长,一位兽医、一位配种员和四位饲养员,其中管理肥猪栏的饲养员,工作量比较大。交通不便,猪场在半山腰中,饲料和药物不能及时送过来。当发生疾病时,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影响到猪场的运行。规模小,猪场的存栏数量大,肥猪栏的圈舍无法满足肥猪的数量,使在保育中的小猪,不能够转到肥猪栏中饲养。

良好的畜牧场的环境条件应该是:①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和改善。②便于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③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一、自然条件

1. 地势:场地地势高燥、平坦、有缓坡,便于排水、背风向阳。

2. 地形:地形整齐、开阔、有足够面积。

3. 土壤质地:透气性和渗水性适中,场区空气卫生状况较好,抗压能力较大。

4. 水源水质:水量充足,满足场地内各项用水;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便于保护,不易受污染。

二、社会条件

1. 地理位置:场地与附近的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2. 交通条件:由于处于半山腰中,交通不是很便利,但是有一条交通线路。

3. 供电条件:没有独立的发电机,断电时没有应急措施。

4. 饲料条件:饲料需要长途运输,提高了饲养的成本,这不是不利于发展的。

三、对猪场规划布局的分析:

备注:①②母猪栏 ③保育栏 ④产房 ⑤育肥栏(肉猪) ⑥肥猪栏 ⑦育肥栏(种猪) ⑧实验室、药房、种公猪栏 ⑨办公区、饲料加工 ⑩正在筹划的母猪栏和产房

猪场是这样一个模式的,怀孕——产房——保育——育肥,由里向外的运行模式。母猪栏在猪场的最里面,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给猪添加饲料时才可以进去看的,不能影响母猪的生活,减少应激。肥猪栏的猪要出栏,走的路程比较远,给赶猪时带来一些麻烦。种公猪栏的对面有一个小型的运动场,让种公猪参加运动,提高精液的品质。正在筹划的母猪栏和产房 ,靠近入口处,肥猪出栏时,会路过,会影响到猪的生长、生产。还有,种公猪查情不方便。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知道,在猪场要不怕苦、不怕脏,多干、多学,要把一个猪场管理好,做好疫苗的免疫程序,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减少死亡率,才能当好一位兽医。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猪场实习的心得与体会


猪场实习的心得与体会

孙兴涛

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几个月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肤浅和实际应用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得不错,一旦接触生产实际中,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多么的少,过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尽”的含义。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已。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理论的指导,但畜牧兽医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几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来自技术员和饲养员的指导。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做事先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们实习或工作的环境可能恶劣,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其沉溺在痛苦与失败中,倒不如思考一下那些人生的经验对自己产生何种助益。如果你能将人生的逆境转为重振生命的契机,那么你就会像那些坚强的碱蓬一样,成为逆境挫折中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人生何处无风景,关键看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守住乐观的心境。阅尽人间春色。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面向群众,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能人才。将来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

猪场心得体会


引导语:对于心得体会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写过心得体会,那么要怎样写一篇猪场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猪场心得体会一

1、生产要有目标,目标以数据为导向,目标要按生产步奏分解到工段长和技术员,生产目标要细化,完成规定的生产数据,形成良好的生产循环,让生产目标用数据堆积起来,有目可读,提前预知。

2、母猪妊娠112天是不可改变的,产子断奶是可调整的,为此母猪产子断奶应在24-26天,使母猪胎次增加,提高利用率,不能随意更改。仔猪生长60天,体重达到20-21公斤,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仔猪25日龄断奶,30日龄转保育,这样提高产房利用率,还能完全执行三八七饲养模式,保证60日龄出栏。

3、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总和。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

所以严格执行如下制度:公司防疫制度、公司空圈舍消毒操作规程、公司免疫操作规程、公司器械消毒操作规程、公司饲料消毒操作规程、公司病、残、死猪的处理办法、公司猪尸体解剖操作规程、公司发生疫情时的应急预案。

这些都是为了达到生物安全的目的。

4、养猪成本最大的是饲料,饲料占到70%,生产中要有减少饲料浪费的意识,各工序有规定的饲喂量,保证猪群合理采食,猪群膘情稳定,平时饲养管理做扎实,形成良好饲养意识。

5、配种发情鉴定、精的液品质、输精操作都是育种的关键技术,要以老手以主配为先,培养新手,要有培训目标、培训时间表、培训任务,不能操之过急,稳住性情,一步一步操作,让新手养成良好操作习惯。

6、养殖还有最大的危险就是污水,污水一定要经过处理加工,比如发酵沼气发电,污水的粪、水分离,降低污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7、人员工资管理,就是分成基本工资和绩效两部分,基本工资拉开差距,绩效考核个人成绩的优劣,要有末尾淘汰的意识,绩效要与生产目标挂钩,激励工段长和技术员生产目标的重要性,完成生产目标。

8、信息化平台,数据软件管理:利用gps管理软件,对每个养殖场每周2到3次数据上传,做到实时监控,分析,对配种、分娩、死亡、饲喂等信息做到以周为单位的实时管理,将原来的每月管理(月报)效率提升到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能力大大提升。

猪场心得体会二

很多兽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时会写,招聘技术服务经理,而且要求都不是很清晰:比如良好的沟通能力,2年以上猪场工作经历,很多都要求兽医专业。饲料企业则多要求动物营养专业。对于学历,有的企业要求可能会高一点,博士或硕士,有的要求则是学士就可以。这对很多人都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在猪场呆上两三年,掌握了养猪生产流程,就可以出去每天出入五星级酒店,外出受到猪场老板的前呼后拥,热情欢迎。

其实,很多企业的技术服务,并不是仅仅是简单地对经销商负责产品培训和客户的维护。真正的技术服务是天天面对大量的猪场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猪场老板也逐渐对单纯的提供产品推销的会议有反感情绪,也会主动寻找能帮助其提高生产成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老师”。

而且其实,我觉得中国目前真正的养猪技术水平差别很大,从最先进的世界养猪技术,如冻精授精,宫内输精,分胎次饲养到最初的农民庭院养猪模式等共存。中国1000多家的万头猪场,经过长期的实践也都积累了自己的一些技术和培养了一些技术专家。所以,现在很多初入行业的初学者,觉得都是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学起。其实,真正的技术学习应该是首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其次是长期进行临床实践,并不断的总结和分析,改进和提升。

我一直很反对将养猪技术进行人为划分,比如环境生态控制技术、营养技术、生产管理技术、遗传选育技术、兽医防疫技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早期断奶技术,看上去是一个在国外应用很好的技术,但是由于中国目前没有很好的教槽料,所以一直没有应用。湿料喂猪系统,确实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但是对于设备和气温的要求比较高,在中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没有应用。发酵床养猪在一些地方发展的很好,在一些地方却搞的不好,原因可能跟菌种有关,也可能跟管理、当地气温有关。

所以,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套和支持。 因为养猪产业的跟现代社会和科技、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养猪技术的发展也与时俱进。对于养猪技术的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要求能够看懂英文文献,也提供了很多和外界交流的平台。但是,养猪技术毕竟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仅仅对先进技术的关注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对技术的原理进行解释和分析,对技术要求的条件进行配套,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措施的跟踪都需要进行。所以,猪场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和价值的取得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

总之,真正的养猪技术研究要求各个产业和猪场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提高养猪技术的要求源于猪场,技术价值的体现也在猪场。猪场才是真正学习养猪技术的战场。

[猪场心得体会]

猪场管理指南个人总结


猪场管理指南

环境管理:

1、猪场的效益好坏首先是管理人的制度是否合理。提高员工的动力有效办法是计件工资。分工明确,责任明确,问题才好解决,才更清晰。

2、办好一个猪场首先要明白环境的重要性。猪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环境的好坏,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好坏。

3、控制环境的关键是通风,其次是保温。人进去都刺鼻的圈舍猪也绝对不舒服。冬季要逐渐通风。控制好窗户的大小、数量。温度不是关键,关键是温差。

4、杜绝频繁引种,多家引种。提倡自留后备。有自己的种猪繁育群,中小猪场可以根据行情决定猪群的数量。行情好出售种猪,行情不好更换猪群结构,淘汰老弱病残母猪。

5、引进的种猪根据自家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要求单独的隔离舍隔离1个月,然后赶入小群自家母猪混群进行同化,达到自然免疫的目的。这要比注射疫苗更有效果。

6、疾病都有发病原因和前兆。细心观察比做抗体检测更实在。如小猪的电热板不通电,过两天一定会腹泻。前期表现不进保温箱,后期就会腹泻。

7、种猪是猪场的病毒库,接触的病原体越多,猪只的抵抗力越强。频繁的消毒和投药并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爆发。前提是做好基础免疫和良好的环境(通风,温度,灭鼠灭蝇,小密度)。

8、任何消毒药也比不过清洗后干燥。

9、逍遥运动是延长母猪寿命,促进发情,锻炼心肺功能,减少滞产,提高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公猪很少发生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就是运动。

10、每年要灭鼠,驱虫,灭蚊蝇。一个存栏600头基础母猪的万头猪场就能存在将近7000只老鼠,这是我们通过几种测算方法和实践经验下总结出来的,那么每只老鼠每天消耗饲料25~30g,7000只老鼠1天吃的料就是200kg,1年吃掉73吨,就算只有70吨吧,那就是10万元。第二,老鼠具有破坏性,因为它属于啮齿动物,有磨牙的习惯,根据科学家研究每只老鼠每周啃咬次数达到25000次。因此1个万头猪场每年损坏的麻袋就有几千条,还有水管、电线、保温材料等,所增加维修费用达到4~5万元,不仅如此,而且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老鼠能够传播很多疾病。

11、猪场的效益不能一蹴而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去管理猪群。凡是给猪场带来效益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最忌讳外行管内行。老板只要求技术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提高母猪年提供更多的肥猪就可以了。

12、减少混群和转群次数可以缩短出栏时间。建议保育和育肥在同一圈舍,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备和环境。

13、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混乱的猪场,去十个专家也不能提高效益。

14、老板要不就亲临现场,做到现管。要不就放权给技术人员全部负责。只求生产数据。最失败的就是自己不放权,不去现场,有问题是避免不了的。

种猪繁育:

1、性别有遗传。

2、母猪的妊娠周期平均为115天。

3、对弱小仔猪不要剪牙。

4、断尾没有意义。

5、猪瘟免疫仔猪在30日龄后60日龄前做一次即可。21日龄和超免没有意义。更好的方法是直接给种猪做好免疫。

6、猪瘟细胞苗4头份以上,种猪在4-6头份。如果做脾淋苗根据质量做2头份或4头份。1头份根本不够。真正的脾淋苗很少。

7、仔猪的脐带血很重要,最少要留4-10cm,如出血则结扎。当期脐带在第二天干硬的时候要及时剪断以防脐部感染或脐疝。

8、出生第六头注射催产素40万单位,以后每个小时20万直到排除胎衣。2头仔猪出生间隔1小时的时候母猪要适当运动或掏产。如果是滞产普遍的猪场30分钟间隔就可以掏产。多次注射比一次大量注射要好的多。

9、母猪产后7天内要限饲,因为小猪不需要更多的奶水。过多会引起仔猪腹泻。饲料逐渐增加。以后按体重每头4斤/天,多增加一头加1斤饲料。

10、哺乳母猪一天喂4次比3次要多采食1斤左右。泌乳更充分,仔猪断奶更重。

11、哺乳仔猪会喝水才会吃料。建议饮水器的高度在15cm。断奶后放2个圆形补料槽比一个补料槽效果好。

12、配种前母猪的阴户要用干毛巾或纸巾擦干净。否则阴户吸收不卫生的水分引起炎症降低生产性能。也是限位栏母猪反情率高的主要原因。

13、公猪多次射精,当公猪利用频繁的时候,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肛门收缩就可以把公猪赶走。

14、公猪是最好的催情药。

15、不养白吃饱母猪。凡是符合淘汰标准的母猪要尽快淘汰。如三次配不上的母猪,三次产仔低于7头,生理缺陷(乳头外翻,内陷,瞎乳头,不够6-7对有效乳头)蹄只疾病短时间不可能康复的母猪。母性不好的母猪。每年要淘汰30%的母猪并随时补充后备。

16、老龄母猪要用青年公猪配种。青年母猪可以用老龄母猪配种。或者说老龄母猪要用的精液品质要好。

饲料:

1、冬季高能量,夏季高蛋白。

2、哺乳母猪饲料要加油提高能量。

3、断奶仔猪饲料一定要有鱼粉。或直接用保育料。

4、蛋白过高会引起仔猪腹泻肥猪呕吐以及氨气量增加。

5、最好的乳猪料也不如母猪奶水,因此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哺乳料质量是最划算的乳猪料。而早期断奶的前提是一定要有过硬的开口料,否则得不偿失。试验表明在提高母乳猪饲料质量和环境的情况下,14日龄断奶与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到60日龄没有差别。目前相应成本过高,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最好在25日龄或者35日龄断奶比较划算。特别是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夏天28天,冬天35天断奶。条件好的推行21天或25日龄断奶。

6、任何时候哺乳母猪料加油,小猪料加鱼粉都不会错。在行情好时候可以相应调整肥猪的营养浓度,行情低迷的时候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延长出栏周期1-2个月。猪大自肥。

7、水比料重要。各猪舍饮水器的高度要适当。不能过低,否则浪费水且减少饮水量,从而减少采食量影响增重。最佳高度与猪的肩胛骨平行或略高2cm左右。如果饮水器向下倾斜45°可以适当提高高度,且会减少水浪费。

8、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一定要用湿拌料,水料1:1,可以减少粉尘防治便秘和呼吸道疾病。妊娠母猪可以增加采食量。保育猪可以考虑用干湿饲喂器,母猪还可以用水料同槽。

9、育肥猪分4阶段饲养比较合理。20斤以前开口料,50斤以前用保育料,120斤以前用小猪料,以后用大猪料。或者50-120斤左右用育成料,以后用育肥料。

10、临床上应将霉菌毒素中毒与猪瘟区别开来,有时霉菌毒素中毒也出现类似猪瘟的症状。

11、所有的玉米都有霉变,不过是轻重的问题。所以饲料一定要加脱霉剂。霉菌是长期慢性中毒,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流产,保育猪抵抗力差,呼吸道疾病增加。解剖主要是肝脏发黄,肾脏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出血,肺炎等类猪瘟症状。出生仔猪八字腿。

疾病:

1、仔猪先天性震颤与接种猪瘟疫苗不当有关。

2、能用窄谱抗菌药不要用广谱抗菌药。

3、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很多猪是打针打死的。

4、病猪要隔离,提高小环境温度,提高营养浓度。

5、仔猪早期黄痢,多数因母猪产后发热所致,仔猪吃了"火乳",很快患黄痢病,呈全窝暴发,治疗困难。产后注射安痛定、柴胡、黄芪多糖配合头孢噻呋钠、地塞米松或林可霉素、鱼腥草等1-3天,效果明显。

大学生暑假在猪场实习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继大学生暑期实践培训班课程结束后,为期20天的猪场及岗位实践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8月15日,参与实践的19名大学生再次相聚公司,在实践总结会上分享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猪场和岗位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暑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体验猪场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了解规模养殖基本知识及猪场经营管理,培养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安排10人到就近猪场实习;9名学员在公司质量、市场、研发、销售各部岗位实习,并指定导师指导。

实践总结会上,10名在猪场实习学员首先分享了实习收获。

侯亮说:在猪场不仅学到了养殖技术,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克服了拖沓懒散的习惯,提高了做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的很谢谢恒通,为我们提供的锻炼平台与工作机会,让我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唐徐斌说:从接产、公猪采精、察情、配种、仔猪去势、疫苗免疫等流程,让我明白了任何实践操作都是以理论为基础,但同时与理论又有一定差距。只有经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不断进步。

张齐金说:猪场的实习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到只有用心做事,才能学到更多。恒通公司为我们提供免费吃住,发放车船及实习补贴,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企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

在公司后勤实习的学员们也一一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得。

质检部实习学员阳玲说:在QC室每天都忙于化药、抗生素、中药等含量的测定,反复的实验让我看到了恒通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也让我明白了责任心,把握细节、专注细节的重要性。

实习让我看到学生与员工之间的巨大差别,了解了企业员工必需的素质和良好的从业心态,为以后迈入职场做更好的心理准备,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市场部实习学员赵双为感慨地说。

技术部实习学员田易江说:10天的培训+20天的实习,让我的暑期生活丰满充实,在不断的收获中我渐渐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实习行将结束,我将铭记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因为这里有温暖、有成长。

此次大学生培训班班主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李东岑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在此次实习中的优秀表现,并勉励大家珍惜校园时光,努力弥补差距,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的心态,将当下的学习与工作做得更出彩!

某猪场防控非瘟的心得体会(附方案)


某猪场防控非瘟的心得体会(附方案)

1兽医的困惑?

为什么同样得了非洲猪瘟,体况好的死了,体况差的却活了下来?前一阵子,在论坛中读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我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

一般情况下,猪群感染了某种疾病,死亡的一般都是那些虚弱的、体况不好的、僵猪、或是药罐子。为什么感染了非洲猪瘟,体况良好的挂了?体况不佳的却逃过一劫呢。我思考了好几天,对于非洲猪瘟的治疗方法透出了一丝的署光。

首先提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从来不做猪瘟疫苗的话,是非洲猪瘟厉害,还是普通猪瘟厉害呢?大多人恐怕会选择非洲猪瘟。

其实错了,非洲猪瘟并不如普通的猪瘟厉害。上过年纪的人都记得,以前家家户户养猪,从来也不防猪瘟疫苗。经常出现傍晚喂猪时,猪群能吃能喝的,早上一看,全死光了的情况。可见发病急,死的快。现在大家都用猪瘟疫苗预防了,上述现象不见了。主要是抗体不足的猪会发猪瘟,但也是慢性发作。

所以关键是,从没做过猪瘟疫苗的猪,一旦发病,会死于高烧期。而同样没有疫苗预防的非洲猪瘟,它会高烧3-4天,再经过2-3天的低温期,才开始死亡。

2大家说,哪个厉害?

大胆的推测!

我的推测是:与猪瘟相比,非洲猪瘟似乎有更多的自然康复机会!只是有几个瓶颈我们还无法突破。看似差不多的内脏损伤,得了普通猪瘟的猪会死于高烧期,而发了非洲猪瘟的猪,会死于低温期。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猪的体温偏低呢。内脏衰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体中毒。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我们再回到开头的现象。体况好的猪采食量大,自体产生的代谢毒素也就多,由于非洲猪瘟侵害了猪的解毒系统,毒素不能够及时解掉,从而使机体中毒,进而造成体温偏低,衰竭死亡。而体况不良的猪,本来就不怎么肯吃,产生的代谢毒素也少,从而逃过了一劫。

附方案:

由此设想,治疗非洲猪瘟时,如果给它们及时的排除体内的代谢毒素,是不是会增加一定的成活率呢?有兴趣的猪友,建议您尝试着这样治一下:

1、退烧

2、用维生素k和止血敏止血,止内脏器官出血

3、用人用的药物通肾利尿排毒。如双氢克尿噻等。(养肉鸡的,有专用的通肾排毒药物,饮水剂。不妨借用一下來实验。)

4、得了非洲猪瘟的猪会腹泻,一定不要止泻,那也是本能的排毒反应。也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的腹泻,让我的自体中毒说,更加有力一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