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心得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书记扶贫心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第一书记扶贫心得

201*年2月,我被组织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三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只有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精准施策做好榜样,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才能够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放下架子 快速融入群众

面对陌生工作环境,我深知驻村不能住在办公室听汇报,必须放下架子,深入到群众中学、跟着村组干部学,才能推动工作落实。自己通过和村两委干部、能人大户、村民代表、年老村民等交流学习,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掌握了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逐渐明白,村上的事群众了解的透明度越高,参与的自觉性就越高,还会帮你出主意想办法,这样以来,干工作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扑下身子 找准致富路子

经过长期深入调查走访,自己扑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分析村级经济发展短板和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深入思考**村脱贫致富良方,撰写出了《**村少地农民及剩余劳动力生活及出路问题的调查》,深入挖掘柳编传统工艺,多方奔走,积极申报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立了新美柳编工艺协会,53名柳编艺人人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全村67户贫困户年均增加1200元搭载红利,174户村民将土地入股海升公司,按股权多少实现分红,每年户均固定增收1100多元。

树立榜样 传播文明乡风

针对**村无文化广场的实际,经过多方联系建成了文化活动大舞台,并在广场增添各类文体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孝子和道德评议等活动,让群众为村级事务献计献策,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民风变得更加淳朴。

如今的**村旧貌换新颜,村庄美丽如画、增收产业壮大、村民生活美好,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去年**村在全镇率先脱贫,我的扶贫工作也得到了各级组织认可,201*年、201*年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县优秀第一书记。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第一书记工作心得


第一书记工作心得

一大早,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洒满沉睡的大地,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清晨的村庄格外吵闹,巷道里人来人往,有摩托车嘀嘀的运输声,有卖菜人大声的吆喝声,还有那喇叭里放着**收垃圾的声音,昔日平静的巷道怎一个热闹了得。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故事依然值得回忆。走过的路,脚步会留下时光的印痕,年青会积聚成长的力量。在这个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有多少狂欢是为了那一份份归来的团聚,有多少梦想是为了那一个个渴望的眼神,有多少感动是为了那一个个苍老的皱纹。生活本无味,经历便有情。

回想起刚来村庄村庄做第一书记的那段时间,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好多理想,好多计划。刚见到村干部,嘴里一直唠叨个不停,准备干这个,干那个,这个不好,那个还有待改进。慢慢的,生活仿佛在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数月天的连阴雨,孙**叔叔家的房子倒塌了,在雨里,我和村干部一起帮助孙叔叔寻找新的住处,搬房子,转移重要物品;因为妻子出轨,孙叔叔坚强的自尊被感情的别离所击垮,精神失常数些年,家破旧不堪。我主动联系村两委请求来帮扶他们家,在和他们姐妹们的协商,村两委的帮助下,为孙叔叔送去了新的衣服,引领孙叔叔坚强的开始了新生活;初夏的一场狂风暴雨,冰雹肆虐,一车车即将上市的西瓜被冰雹打的支离破碎。雨过天晴,我带着书记满地里跑,统计受灾情况。虽然疲惫不堪的全身满是泥水,但我真正的尝到了泥土的味道,很甜,很有味道···

其实,当第一书记工作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圣,那么崇高。生活也就是那么些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事情,只要我们珍惜眼前的这一切,把群众当做是我们真正的的亲人,积极地为他们办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和他们真正的打成一片,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顺利,越做越得民心。

我相信,未来的路,我们也可以,像今天一样走过。纵然前行的道路上满是荆棘,纵然我们的泪水不会滋润一方土地,我们的付出不会换来较大的改变,但辛劳的背后一定会为我们积聚成长的力量。与其跌倒在追寻美好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也绝对不在枯燥无味,懦弱的平静里蹉跎人生。

观看第一书记感想


前段时间观看了第一书记这部影片从中捕捉到了沈浩——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基层干部更多的故事,更加缅怀这位深受小岗人民爱戴的党支书,感受至深。

“小岗村,一个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村庄,一夜越过温饱线,25年不富裕。让我到这里工作三年,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更寄予希望,我深感压力的巨大。”这是xx年3月28日沈浩到小岗一个月的一则日记。从这段中可以看出沈浩下派小岗当时的真实情况。小岗村——这个曾在全国率先掀起农村改革的村庄,25年来却仍是贫穷落后,让沈浩倍感压力之大。事实也充分证明,他没有辜负上级对他的信任,他不是来镀金的,是来干实事的。想象当时的重重困难,他知难而进,是何等的不容易!

“通过一年在农村的锻炼,对人生似乎有了彻悟:官是当不到头的,钱是难以挣尽的。那么,人考虑的应该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罪有委屈,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是自己得到了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段感人的内心表白出自xx年2月28日的日记。一年来,他为小岗村争取了资金,修了路,架了桥,理顺了村级财务,收回了村集体的财物,跑遍了小岗村的所有农户,掌握了能使小岗村脱贫致富的第一手资料。这其中的付出和委屈确实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位来自省城机关的干部,如此卖力于小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无人能及的。这样扎根于乡村、一心为人民的富裕寻找出路的人更令人佩服之至。难怪小岗村人民会用鲜红的手印来挽留他,这在小岗村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日记中对人生价值观和财富观的论述,非常之精辟!

“今天是祖国56周岁的华诞,很多国人都利用这难得的假期放飞心情,去拥抱大自然享受生活,共享天伦之乐。而我却别妻离子难顾家园,又冒雨驾车回到了小岗,但是我无怨无悔。”一头是高龄老母和妻儿需要他,一头是发展中的小岗村需要他,而沈浩却能舍小家顾大家,心沉小岗,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魅力!他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浮躁的行为,他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一名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博大的情怀。

沈浩匆匆地离去,永远地离去了,长眠在他亲手规划的小岗公墓里。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小岗目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土地流转、金融、农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加强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干部基本素质。我们相信,小岗村这张名片一定能打得更漂亮!”如今他走了,相信后继者一定会完成他的未尽的事业、实现他未了的心愿!他的妻子这样说过:“沈浩说他很留恋小岗,将来死了,他也愿意埋在小岗。”这样的话真的验证了,小岗人民再一次用红手印把他的骨灰请回了小岗。

感动是一种情感的释放,自豪则是一种责任,观看第一书记,品读沈浩同志的日记,字字句句都让人感动,让人自豪,感动和自豪中为我们增添了工作的动力。近闻沈浩入选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当之无愧的!沈浩的身上的闪光点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也太多太多,感动中国!

沈浩逝去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是我们前进的航标!作为一名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要像沈浩一样,时时不忘本职,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要对照沈浩这面镜子,认真反省自己,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出毕生的光和热,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还要让更多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走进沈浩的故事里,去追寻他那闪光的足迹……

观《第一书记》有感



xx年7月30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很荣幸有机会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观影前了解到这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走进基层、带领群众谋求发展的感人事迹,于是怀着崇敬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西城区工人文化宫影院。

电影开始前几分钟就听见后面有人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真实的故事才能感人至深。电影一开始演的就是这个第一书记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而逝世,心里不免有点难过。演了几分钟才知道这个第一书记叫沈浩,安徽省省财政厅干部,工作一直默默无闻,后来有个机会——去贫困村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三年,这时沈浩义不容辞的要求要去当这个书记,他一心想的就是要为人民干点实事。

刚到小岗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泥泞的路和破旧的房子,也许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对那泥泞的路,那黄色的菊花,那纯朴的脸,那热情的期待是那么的熟悉,如同自己也来到了小岗村。这时沈浩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并且小岗村的关系也很复杂,村民之间有很大矛盾,还有村霸,这些都是沈浩即将要解决的问题,可是沈浩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小岗村的矛盾化解,带动小岗村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由于交通闭塞,小岗村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所以沈浩进入小岗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先是向上级审批资金,然后鼓动村民自己修路,既节约了成本也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修路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有个别村民将公共财产占为己有影响了修路进程。这时沈浩尽力化解村民之间矛盾,利用法律武器保护村民利益,做到了公平公正。由于个别村民的无知,这个第一书记遭到了他们的报复,沈浩被打的鼻青脸肿的。看到这里,我心里好难受,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时沈浩的妻子和女儿从家里赶过来正好看到鼻青脸肿的沈浩,可以想象做为家人心里多么的心疼啊。但是沈浩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退缩,仍然继续走访村里困难户,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以补贴。接下来就是帮助小岗村困难户建房,不论刮风下雨沈浩总是赶在最前面为村民遮挡风雨。小岗村的村名都被沈浩感动了,都说他是一名好书记!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化解了,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三年很快过去了,沈浩的家人本以为这次他可以回家来好好陪陪她们了,但是令她们没有想到的沈浩自己又向上级要求在小岗村再干三年,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干,小岗村还继续需要他,并且小岗村的村民也都舍不得他走,一起按了红手印交给省厅希望沈浩继续做他们的第一书记。看到这时,好感动啊,尤其看着村民按红手印时,真的很为沈浩感到自豪!可见他在小岗村村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沈浩带着对家人的愧疚继续留在了小岗村,不辞劳苦奔波为小岗村架桥,节约了村民进城的时间,利于物资外运,促进了小岗村的建设发展;重修大包干纪念馆;迁坟建工厂等等。沈浩不分昼夜的又在小岗村干了三年,只用了几年时间,在这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小岗村所有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沈书记的身体也累垮了!

看完这部电影心情一直很沉重,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修路、建房、迁坟等等这些情节一直围绕在我的脑海中,沈书记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虽然他只是一个村的书记,一名最基层的干部,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沈浩书记的感人事迹带给我们的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留给我们的是深刻的思考。时刻鞭策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做出一流成绩!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走了;一个人的精神是永恒的,在他的影响下会产生千千万万的“第一书记”。

工程部职工宋xx
xx0803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