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读书笔记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燕歌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燕歌行是曹丕的一首七言诗,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那我们的笔记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燕歌行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燕歌行读书笔记篇一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燕歌行读书笔记篇二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ngqi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作品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在诗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很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也是曹丕诗歌区别于建安其他诗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拓展阅读:原诗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一作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担当读书笔记


担当是一种精神,读了担当的相关文章,我们的笔记如何写?下面是小编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担当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担当读书笔记篇一

我用业余时间把担当这本书读完了,很受启发,受益颇深。在此,我想把我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我们能够互勉,共同进步。

勇于担当是一种精神。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担当的越多,价值越大,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人生在担当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

甘于担当是一种情操。大事难事看担当,勇挑重担不为难。勇于担当者,从来都敢于承担起最重大、最艰巨的任务。这是优秀者和坚强者的品质。

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三板斧,不进瓦岗寨。担当不仅要靠勇气,更要靠智慧和能力。

做敢于担当的部门一员,就是要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说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在名利面前,则淡然处之。作为部门的一员,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勇于担当是对所在部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合格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首先,要有勇于担当的意识和责任。合同审查,就是要确保条款准确、权责清晰,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要反复核对、积极讨论、细心修改。关于审计,就是要敢于指出违法违规的问题,如果无法承担起这份职责,就会畏首畏尾,遇到困难想到退缩,看到问题避而远之,这不仅与审计人应有的工作态度相背而驰,更辜负了公司对审计部门的期望和寄托。有问题,就要敢于提出问题,直逼问题本质。

其次,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部门的一员,要敢于担当,必须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迎难而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只有对事业充满激情豪情的人,才能保持奋发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工作上超越自我。只有具备勇于担当的精神,才能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说敢管,才能准确把握公司旨意,发挥部门的优势,提升部门工作发展大局的层次。

最后,要具备勇于担当的能力和本领。只有不断的学习,汲取知识,提高自己,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学习是固本之举,也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我们担当得起责任,做到能做、会做、善做,就必须勤勉学习、善于学习、认真学习。要以兼收并蓄、厚积薄发的求学态度,努力汲取新思想、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要把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发奋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创先争优的重要责任来落实,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做善于担当的部门一员,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矛盾,不急不躁,冷静处事,我们要有对全局和局部的辩证考虑,有解决局部问题和促进全局问题解决的方法,有克难攻坚的本领。

善于担当要求我们在面对局面千差万别,矛盾复杂多变,问题层出不穷时,必须从勤于学习、掌握规律等方面加强能力、改进方法。一要把学习作为看家本领,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先进学,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的能力。二要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不断增强抓重点、抓关键,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解决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

善于担当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是要我们都去钻研如何投机取巧、迎合领导,而是充分认清有担当不等于蛮干,要有把握全局、科学谋划的智慧,要有立足大局、着眼长远的境界。善于担当最考验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对在工作中遇到繁琐不同的问题,我们则要多动脑筋,多找对策,怎样能成功解决问题,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迎难而上,直面矛盾,巧妙解决,最终出色完成工作。

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意志品质的形成,需要虚心学习,不断实践,长期积累。担当,不需要挂在嘴边,不需要辞藻的修饰。从现在起,用行动印证担当,敢于担当,甘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真正成为公司的合格一员。

担当读书笔记篇二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的摘编,将文章名字订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结合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俄罗斯索契所接受的专访,提出要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执政理念。这样一篇文章,其时代内涵就显得颇为丰富。

敢于担当已成为各级领导大力倡导,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担当精神虽常见诸于中央领导的讲话摘要,也散落于部分期刊杂志,但多或缺乏理论深度、或不能系统论述、或文风因循守旧,和当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改革紧迫感,在契合度上相差甚远。

这篇文章把担当的勇气和对民族、人民和党的责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系统、全面地阐发了新形势下担当精神的本质要求,从敢于担当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形成敢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思想深刻、理论严谨、便于实践的论述,是一篇高水平的理论文章。

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一篇有时代生命力的作品,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树立敢于担当这一高贵品质的时代内涵,讲的不仅很清楚、也很详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已经形成锐不可当的历史洪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勇于担当恰恰体现着共产党人在深化改革时呈现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往无前,坚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形成敢于担当的氛围。为官避事平生耻,身负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当前,在许多领域,之所以老好人吃香、好人主义盛行;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现象频出;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成风;遇到群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屡发,就在于缺乏敢于探脚试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担当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及好干部标准时之所以说敢于担当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在党内打造敢于担当的社会氛围。只有树立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敢于担当、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意识,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才能更大限度让干部放下包袱,投身事业发展。

把握气势如虹的文风。文风连着会风、会风体现作风、作风凸显党风、党风衔接政风,文风不仅仅体现写作水平,更能体现作风和党性。文以载道,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党风政风,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具有敢于担当精神的干部,应该用一种质朴无华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文字,铺就气势如虹的作品。本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条理清楚、文字精练,把敢于担当的道理、原则、要求,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用诸如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邪气压不过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等极为通俗又颇具气势的文字,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合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纷繁复杂,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勇于树立敢于担当的观念,为党和人民做出自己更多、更大的贡献。

暑假读书笔记


xx年7月1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看完了《狼王梦》。
全文讲了母狼紫岚生出了四匹小狼,三公一母:黑仔、蓝魂儿、双毛、媚媚。紫岚励志要把三只小公狼培育成狼王。
她一眼看中了黑仔,于是着重培养黑仔,不久,黑仔就是一匹身强体壮的狼。可惜,它被 金雕吃了。
只好培育蓝魂儿了。蓝魂儿果然不负众望,不久,它进入了狼群,猎食时,蓝魂儿显得非常英勇,总是冲在最前面,但他的命也不怎么好,被捕兽夹断送了性命。
双毛——最后的希望。经过紫岚的苦心培养,最终可以和狼王洛戛决战了。双毛身强体壮,打得狼王奄奄一息,可在这时,他却心软了,愤怒的洛戛顿时扑上来,双毛也game over了。
紫岚的小狼虽然都去世了,可她可以养出三匹强大、英勇的狼儿,是个好妈妈。

7月2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看了《一千零一夜》之《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洗染匠艾皮·勾和理发师艾皮·绥一人总把别人给他洗染的衣服卖掉,是个小人;另一个则非常诚实善良。他们都很穷,决定 去别的地方过日子。
艾皮·勾先进了城,想染自己的手帕,却发现这里的染匠只染蓝色,于是去找国王。国王知道艾皮·勾会染所有颜色,大喜,给他修了一座华丽的染坊。不几天,他的生意就兴旺了,那里的人非常喜欢那些颜色,人称“王家染坊”。
艾皮·绥进了城,感到非常疲劳,却发现这里没有澡堂,于是也去见国王。国王也给他修了一间澡堂。国王来洗澡,艾皮·绥又放玫瑰又搓背,国王身上变得很白,奖他了很多钱。这里的人第一次见澡堂,纷纷进去,艾皮·绥总让客人满意而归。人称“王家澡堂”。
艾皮·勾的生意被艾皮·绥抢了,于是去国王面前诬陷艾皮·绥。万万没想到他捡到国王弄丢的珍贵的戒指,被免了罪。经过艾皮·绥进这个国家的船的船长的辩解,国王才知道,艾皮·勾是小人。国王大怒,把他装进装着石灰的麻袋中,扔进了海里,被烧死、淹死了。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们绝对不能像艾皮·勾一样作恶。

7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看了《撒谎者贝浩图的故事》。
贝浩图是一个仆人,他每年撒一次谎。这次,他先向主人的妻子说主人死了,又去主人那说妻子死了,结果两人发现对方都没死,惩罚了他。第二天转卖了他。他的生活就这样轮换着转卖、骗人、挨罚、再被转卖。最终被释放成了自由人。
贝浩图真是又可怜又可恨又“聪明”。

8月1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看了《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无意发现了一个强盗的宝库,他听说了秘语:芝麻,开门吧,门就开了,他带了好多金币回了家。不料此事被哥哥戈西母知道了,进了宝库,拿了十匹驴才驮得动的财富,却因为贪财,忘了开门的秘语。半夜,强盗拿着抢来的财宝归来,发现戈西母,于是杀了他。
阿里巴巴来到洞中,发现戈西母的惨死,于是用驴驮着尸首回了家。
强盗们发现尸体没有了,于是找到了阿里巴巴家。强盗头子把39个手下,一个接一个放进油罐,自己伪装成贩油的人,住进阿里巴巴家,半夜准备袭击他。不想那39个手下却被仆人马尔基娜的沸油烫死。半夜,强盗头子来叫他们,发现他们全被烫死,吓得落荒而逃。
强盗们真是坏!不但打砸抢烧,还有不少馊主意,死是应该的!

孝经读书笔记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讲述孝的重要性。那读了之后,大家的读书心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孝经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孝经读书笔记篇一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读后感《孝经》乃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词,百善孝为先,《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但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同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后来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为先还要先其兄。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吧。

《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它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记住一个字孝!

孝经读书笔记篇二

最近,我很荣幸拜读了影响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诗的神圣着作《孝经》,它恰若无声的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当我读的事亲者,居上下骄,为下不乱,为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骄傲自大;身为别人的下属,也不为非作乱;身为普通的百姓,也不与别人争斗。

身居高位却骄傲自大,最终会招致灭顶之灾;为人下属却犯上作乱,最终会遭受酷刑的惩罚;身为普通百姓却总与人争斗不休,最终会动刀动枪,互相残杀。如果居高位而骄、做下属而乱、处卑微而争这三种违背常理的不良行为不能去除,就算每天用牛、羊、猪三牲做成的美味佳肴孝敬父母,也不能让父母安心享用,也不算尽孝道啊!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着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

我们更应该牢牢的铭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我们应该读懂孝经,并把他记下来。而不是简单单的浏览一遍就算了。

孝经读书笔记篇三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人说的孝、悌、忠、义、礼、义、廉、耻这八德,孝排在第一位,可见孝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孝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必须做到的。

《孝经》,通过孔子和弟子曾参之间的对话,精要地阐述了儒家对孝道的见解,认为孝才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得以推行的关键。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让我知道一个人的躯体、四肢、毛发,皮肤,都继承父母,要好好爱惜,不要随意毁伤,这是孝行的起点。这句话令我感动。还记得在我我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玩喜洋洋(就是一元一次的那种摇摇车),一不小心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来,我一直哭,妈妈问我是不是很疼啊。我说:妈妈,胳膊刷坏了,让您担心,我才哭的呢。妈妈搂着我直说我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对啊!爸爸妈妈把我养大,费了多少心血啊,我们要是不孝顺父母的话,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我出去吃饭的时候,总是给妈妈碗里夹肉,妈妈直说我长大了;平时,我也做家务,去买早餐让大人吃,晚上放学去买馒头。让爸爸妈妈多休息;我还早起晚睡,好好学习,不要因为贪玩耽误功课让父母担心。

《孝经》是孔老夫子留给我们的瑰宝,从《开宗名义章》起,共18章,讲了孝的功能、孝的本质、孝的内容,讲了从天子到庶人尽孝的标准,讲了以孝治天下的原理等等。我喜欢孔子,孔子的觉悟很高,我也想穿越到孔子时代,过一把当孔子弟子的瘾。我的好朋友AI博士有一台时空机,我请求他让我穿越到孔子时代,AI博士二话不说就同意啦!

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位杰出的弟子,我拜孔子为师后,老夫子把我收为他的第521位弟子。之后,我刻苦钻研《孝经》,成了他得意弟子的第73名,叫小白。在当时,我是世界第二孝。(因为闵子骞比我还孝顺)。但是,好景不常。AI博士的时空机只能在时空隧道里呆一天(相当于24年)。所以,我又穿越回来了。但是孝道已经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了,直到今天,我在生活中还是很孝顺父母。

总之,孝是德行根本,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做善事,才能做大事。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