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

常言道,经历过总有感悟和收获。实习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在实习工作完成之后,我们都需要撰写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报告可以复盘我们工作中的得与失,才能从中获得成长。怎么动手写一篇精彩的实习报告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九月二日到十月七日我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将近五个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集团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8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终获得新闻一等奖。还有就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妓院中蹲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老百姓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其次,广告策划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就报业集团来说,每办一张报纸如果不是广告的支持都是要赔钱的。所以广告策划在这里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好的广告策划甚至能改变一张报纸的命运。现在社会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读者都需要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报纸是他们信息的来源之一。特别是招聘、房产、汽车、家电等广告,形成自己的专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会对报纸的销售发行产生巨大影响。

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理论在时间方面的运用。在实习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根本不明白。比如《报纸编辑学概论》这本书曾经提到的“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我在采访群众上访时才彻底领悟,群众上访固然有难处,但是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可以写成内参让市委解决,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见报。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本科阶段由于属于认识阶段,学得知识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使知识系统化。要做到以上要求,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谢谢大家。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扩展阅读

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报告(1)


从九月二日到十月七日我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将近五个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集团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8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终获得新闻一等奖。还有就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妓院中蹲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老百姓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其次,广告策划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就报业集团来说,每办一张报纸如果不是广告的支持都是要赔钱的。所以广告策划在这里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好的广告策划甚至能改变一张报纸的命运。现在社会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读者都需要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报纸是他们信息的来源之一。特别是招聘、房产、汽车、家电等广告,形成自己的专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会对报纸的销售发行产生巨大影响。 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理论在时间方面的运用。在实习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根本不明白。比如《报纸编辑学概论》这本书曾经提到的“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我在采访群众上访时才彻底领悟,群众上访固然有难处,但是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可以写成内参让市委解决,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见报。 接下来说一下我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做就要做到最好。在新闻网实习时,新闻稿件起标题时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但是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使版面更加美观,都费尽心思把标题改成统一字数。在奥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奥运专版的正常运行,让观众尽快得到最新消息,工作人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做一个记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在实习中发现,做记者是很累的,虽然报社安排记者隔天值班,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是每天耗在报社,并且加班加点,甚至很多人都在半夜写稿子。早报的热线部每天二十四小时开通,很多记者在职完夜班后第二天接着上班,他们连休息时都把电话抱在怀里。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需要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 第三,做一个好的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对此,胡主任说得一句话我记忆尤深,那就是做记者要有职业道德。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工厂拖欠工资,民工的工伤无人管,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当然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当权者,但是,记者是个良心活,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才算好。 第四,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五,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本科阶段由于属于认识阶段,学得知识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使知识系统化。要做到以上要求,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谢谢大家 首页

报业集团的实习


从九月二日到十月七日我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将近五个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集团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 8 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终获得新闻一等奖。还有就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妓院中蹲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老百姓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其次,广告策划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就报业集团来说,每办一张报纸如果不是广告的支持都是要赔钱的。所以广告策划在这里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好的广告策划甚至能改变一张报纸的命运。现在社会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读者都需要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报纸是他们信息的之一。特别是招聘、房产、汽车、家电等广告,形成自己的专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会对报纸的销售发行产生巨大影响。
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理论在时间方面的运用。在实习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根本不明白。比如《报纸编辑学概论》这本书曾经提到的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我在采访群众上访时才彻底领悟,群众上访固然有难处,但是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可以写成内参让市委解决,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见报。

接下来说一下我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做就要做到最好。在新闻网实习时,新闻稿件起标题时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但是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使版面更加美观,都费尽心思把标题改成统一字数。在奥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奥运专版的正常运行,让观众尽快得到最新消息,工作人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做一个记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在实习中发现,做记者是很累的,虽然报社安排记者隔天值班,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是每天耗在报社,并且加班加点,甚至很多人都在半夜写稿子。早报的热线部每天二十四小时开通,很多记者在职完夜班后第二天接着上班,他们连休息时都把电话抱在怀里。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需要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

第三,做一个好的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对此,胡主任说得一句话我记忆尤深,那就是做记者要有职业道德。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工厂拖欠工资,民工的工伤无人管,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当然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当权者,但是,记者是个良心活,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才算好。

第四,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五,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本科阶段由于属于认识阶段,学得知识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使知识系统化。要做到以上要求,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谢谢大家。

报业集团实习报告


从九月二日到十月七日我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将近五个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集团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 8 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终获得新闻一等奖。还有就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妓院中蹲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老百姓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其次,广告策划也是很重要的。现在就报业集团来说,每办一张报纸如果不是广告的支持都是要赔钱的。所以广告策划在这里也十分重要。有时候好的广告策划甚至能改变一张报纸的命运。现在社会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读者都需要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报纸是他们信息的来源之一。特别是招聘、房产、汽车、家电等广告,形成自己的专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会对报纸的销售发行产生巨大影响。
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2


首先我说一下理论在时间方面的运用。在实习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根本不明白。比如《报纸编辑学概论》这本书曾经提到的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我在采访群众上访时才彻底领悟,群众上访固然有难处,但是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可以写成内参让市委解决,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见报。
接下来说一下我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做就要做到最好。在新闻网实习时,新闻稿件起标题时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但是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使版面更加美观,都费尽心思把标题改成统一字数。在奥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奥运专版的正常运行,让观众尽快得到最新消息,工作人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做一个记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在实习中发现,做记者是很累的,虽然报社安排记者隔天值班,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是每天耗在报社,并且加班加点,甚至很多人都在半夜写稿子。早报的热线部每天二十四小时开通,很多记者在职完夜班后第二天接着上班,他们连休息时都把电话抱在怀里。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需要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
第三,做一个好的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对此,胡主任说得一句话我记忆尤深,那就是做记者要有职
业道德。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工厂拖欠工资,民工的工伤无人管,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当然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当权者,但是,记者是个良心活,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才算好。
第四,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五,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同时,在本科阶段由于属于认识阶段,学得知识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使知识系统化。要做到以上要求,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谢谢大家。

报业实习周记


6号下午三点半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离开南昌,带着所有人的祝福、期待、羡慕、嫉妒,登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

没有兴奋,也没有紧张,电脑室很清楚自己将要带着大把的钞票去梦寐以求的南方都市报实习三个月。

7号凌晨五点到达广州,放下行李后就直奔南方传媒大厦,仰望那高楼并暗自窃喜:未来三个月我将可以和这栋楼里充满理想的人们一起奋斗了!

10号在三位严格保安要求下帖上了一个南方传媒的标签进入大楼(南方报业集团的保安真的很严格),没想到一进报社就参加新一期杂志的选题会,更没有想到三个小时的选题会过后,感受到的不是理想主义,更多的是自由、平等、务实。

原本在脑海里的画面应该是一群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会议上争论不休,然后不停强调我们要坚持正义、要维护良知、要调查真相云云,结果却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每一个新闻选题,就像学生报社开选题会一样轻松随意,但关键的差别是在这里每一个选题都得到充分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每一个采写细节都考虑其中,每一个人的意见都能互相激发彼此的思维。

我亲眼见证一个封面报道的选题策划在大家的讨论下,修改三次才见形状,如果没有这种充分的头脑风暴,自由的讨论氛围,根本就没办法弄出来一个更加完善的封面报道。

而这种自由,务实几乎渗透在每个细节。

会后江老师说会议主席台上坐着的是南都的副社长,可是整个会议上大家都讨论的很自由,庄副社长也一直没发言,最后临离开前随意说了几句,根本不像是一份重量级报纸的副社长,而其他根本不分什么杂志主编、副主编之类。我一直以为这种讨论的氛围只有在学校才有。

会议后一直对在会上发言的标哥印象很深,一查才知道是那位写南都社论《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而被停职的良心评论员宋志标,在王克勤写山西疫苗的时候,南都连发了五篇社论力挺,有三篇都出自标哥之手,江老师说标哥是南方传媒集团最牛的人之一,可是在开会前,他为我们开门,会上发言也很谦虚,(尽管我看到每期的核心报道主笔都是他),以至于我以为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是江老师的徒弟。

这就是南都的记者,很低调,很务实,就像江老师说的该讨论的时候就自由发言,改做事的时候就认真做事。

所以在南都的办公室不会听到大家随意讨论网购之类的杂事,中午吃完饭就熄灯休息,一点声音都没有。该出去采访的出去采访,改编写稿件的编稿,完事了就下班,没完事就熬夜,办公室想来就来,不想来可以在家里写稿。实习生也不会没事就呆在办公室,相反在南昌实习,随处都坐着实习生,记者也大都无聊地讨论各种吃喝玩乐,再者就是改编各种通讯员的稿件。

我很高兴能跟着南都的高级编辑学习,也很庆幸可以见证参与《中国财富》和《公益周刊》这两个新生儿的成长和变化,虽然仅仅三个月,但我很乐意抱着一颗热诚学习的心享受着三个月的旅程。

传媒报业实习周记


6号下午三点半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离开南昌,带着所有人的祝福、期待、羡慕、嫉妒,登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

没有兴奋,也没有紧张,电脑室很清楚自己将要带着大把的钞票去梦寐以求的南方都市报实习三个月。

7号凌晨五点到达广州,放下行李后就直奔南方传媒大厦,仰望那高楼并暗自窃喜:未来三个月我将可以和这栋楼里充满理想的人们一起奋斗了!

10号在三位严格保安要求下帖上了一个南方传媒的标签进入大楼(南方报业集团的保安真的很严格),没想到一进报社就参加新一期杂志的选题会,更没有想到三个小时的选题会过后,感受到的不是理想主义,更多的是自由、平等、务实。

原本在脑海里的画面应该是一群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在会议上争论不休,然后不停强调我们要坚持正义、要维护良知、要调查真相云云,结果却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每一个新闻选题,就像学生报社开选题会一样轻松随意,但关键的差别是在这里每一个选题都得到充分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每一个采写细节都考虑其中,每一个人的意见都能互相激发彼此的思维。

我亲眼见证一个封面报道的选题策划在大家的讨论下,修改三次才见形状,如果没有这种充分的头脑风暴,自由的讨论氛围,根本就没办法弄出来一个更加完善的封面报道。

而这种自由,务实几乎渗透在每个细节。

会后江老师说会议主席台上坐着的是南都的副社长,可是整个会议上大家都讨论的很自由,庄副社长也一直没发言,最后临离开前随意说了几句,根本不像是一份重量级报纸的副社长,而其他根本不分什么杂志主编、副主编之类。我一直以为这种讨论的氛围只有在学校才有。

会议后一直对在会上发言的标哥印象很深,一查才知道是那位写南都社论《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而被停职的良心评论员宋志标,在王克勤写山西疫苗的时候,南都连发了五篇社论力挺,有三篇都出自标哥之手,江老师说标哥是南方传媒集团最牛的人之一,可是在开会前,他为我们开门,会上发言也很谦虚,(尽管我看到每期的核心报道主笔都是他),以至于我以为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是江老师的徒弟。

这就是南都的记者,很低调,很务实,就像江老师说的该讨论的时候就自由发言,改做事的时候就认真做事。

所以在南都的办公室不会听到大家随意讨论网购之类的杂事,中午吃完饭就熄灯休息,一点声音都没有。该出去采访的出去采访,改编写稿件的编稿,完事了就下班,没完事就熬夜,办公室想来就来,不想来可以在家里写稿。实习生也不会没事就呆在办公室,相反在南昌实习,随处都坐着实习生,记者也大都无聊地讨论各种吃喝玩乐,再者就是改编各种通讯员的稿件。

我很高兴能跟着南都的高级编辑学习,也很庆幸可以见证参与《中国财富》和《公益周刊》这两个新生儿的成长和变化,虽然仅仅三个月,但我很乐意抱着一颗热诚学习的心享受着三个月的旅程。

济南日报实习报告


济南日报实习报告
XX年年7月17日至8月24日,我在《济南时报》新闻一部进行了实习实践。在将近40天的实习中,我不但对报社的采编业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实践才作经验,这些收获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现在,我把实习的情况和实习中学到的一些实践经验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学校王倩老师的帮助下,我如愿进入《济南时报》新闻一部实习,该部记者殷玉国是我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殷老师是《济南时报》公安系统跑口记者,其采写的新闻包括公安、法制以及其他社会新闻。相对专业的采访领域,对我这个初涉新闻界的实习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
进报社第一天,殷老师首先布置给我的工作,就是阅读报纸,了解报纸的风格。借此机会,我找来殷老师发表的文章,仔细阅读,并借用其他记者的电脑,上网查阅相关新闻和资料,以熟悉和了解该领域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准则。
实习第二天,大暴雨突袭济南。下雨时,我正与一起实习的同学从历下大润发购物出来,在省监狱管理局门口的人行天桥下,雨水汇集成河,流速很急。当时几个行人被困在了天桥上,我们淌着齐膝的雨水上了天桥。上去后,我借了一个路人的相机,对着湍急的流水按下了快门。一阵拍摄后,我和相机主人约定,要她及时将照片传给我。尽管最后因为她被困雨中,我也一直没有收到照片,但是我也切身体味到了一个记者要随身携带采访工具的必要性。
第一次随记者采访是和新闻一部赵静老师在718暴雨后,去济南水囤路一带采访灾情。这次采访让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了记者是怎样工作的,也了解了记者的责任之大。在水囤路一建材市场,我和赵老师淌着1米多深的污水,采访那里的商户,看着他们带着无奈的眼神清理着店铺里狼藉的一片。最让我们震撼的是一些地势低洼的居民小区,虽然天以放晴,那里的居民还要淌着齐胸的积水出入。在边庄9号楼,听到最多的是居民们的怨言与苦恼,他们把记者当成救星,言语里期盼着我们能将他们的困难反映出去,让大家来了解这场天灾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
只有真正贴近群众,才能有真正感人的新闻。在边庄9号楼,我们了解到,暴雨夜,那里的居民是异常的团结,一楼有难,整栋楼的邻居都来帮忙。除了这种邻里的友情,还有无私的亲情也在这个无情的夜晚不断的上演。回到报社,我们写了通讯《雨夜惊魂》,文章从雨夜抢险到邻里互助,将灾难无情人有情诠释得鲜活有力,让我感受颇深。
大多数的外出采访,我都是随殷老师前去的。其中有一次,给我的印象较为深刻。事情是,济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了一起非法集资案,案情特别重大,还有许多受害人没有登记举报,给警方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经侦支队,警方向我们介绍了案件的具体情况,并指出了需要媒体协助的方面。采访后,殷老师让我先把采访到的内容按要求写出来,并向我补充了一个事实:《济南时报》曾刊发过对涉案企业集资方式质疑的新闻,并引起警方的注意,为案件侦破提供了一手资料。综合两方面的事实,我和殷老师分工负责,我负责写采访到的内容,殷老师负责整理以前的报道。稿件写好后,殷老师进行了综合。第二天,《济南时报》以半个版的版面对该新闻进行了报道,和当天《齐鲁晚报》等其他媒体相比,《济南时报》该新闻的信息量明显较丰富。
实习期间,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也有不少。8月11日早上,殷老师告诉我解放桥一派出所刚刚破获一起案件,让我前去采访。接到消息后,我立即赶到了该派出所,据警方介绍,破获的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件,如果是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可能没有多大新闻价值,但是这位小偷偷的是一位韩国留学生的手机,因此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当天前去采访的包括有电视、报纸等驻济主要媒体。对案件过程有了了解后,我和各位记者主要采访了当事人韩国留学生小朴,其中小朴的一句济南警-察,真好,我们很有安全感!让我很有感触。回到报社后,我自己写了一片题为《一小时找回丢失手机,韩国留学生兴奋得说(肩题)济南警-察,真好!(主题)》的消息,消息以小朴的经历为主线,着重表现济南警-察之好。第二天的报纸刊发了该条消息。让我兴奋得是,发的稿件与我写的稿件基本上没有改动。我又对照了《齐鲁晚报》的稿件,消息的主题大致相同,只是有几个我后来补充采访的新闻点《晚报》消息没有体现。
除了常规新闻的采写,我还参与了几次新闻策划的具体操作,其中一次就是济南出租车换颜色的新闻策划。此次新闻策划是新闻一部交通跑口记者王凯组织的,以济南出租更新换代之机,联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内《济南日报》、《都市女报》一起,开通多彩热线,向市民征集心目中的济南出租车颜色。
在多彩热线开通的第一天,我和部门几位实习生一起,接听读者打来的热线。通过接听热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读者与报社唇齿相依的关系。在电话中,读者们争相发表意见,有的读者除了选出自己中意的颜色外,还给活动提出了许多建议。为了真实反映读者们的意见,我们对热线记录进行了统一整理,此外,我们记录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二天的跟踪报道中,就看出了我们整理的热线语录。
近40天的实习,我经历了许多采访、写作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和自己的实战技能。在实习中,我在多位记者的指导下,采写了20余篇新闻稿件,不论是否发表,都给我留下了许多经验和认识。
在实习中,我得出了如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一、新闻素材可以采来不用,但不能因为不用而不去采访
这一点是在和赵静老师去水囤路一线采访时感悟到的。
7月19日,暴雨过后济南很多地方在暴雨的冲刷下,变得一片狼藉。赵老师是据一位通讯员反映,前去边庄9号楼采访的,但是在行经水囤路一建材市场时,见到那里到处都是受灾的店铺,赵老师停下了脚步。沿着水囤路,赵老师带着我采访了数家建材商店的老板和职工,了解了雨夜抢险的情况,还有各家店铺受灾的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赵老师还拍摄了数张市民疏通下水道、整理受灾物资的照片。可以说,这一线的采访,都是我们的额外工作。
回到报社后,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赵老师写了《雨夜惊魂》一文,由于版面原因,对在水囤路采访得受灾情况没有过多的涉及。可是,到了第二天,新的版面安排让之前的采访派上了用场。赵老师立即整理好之前的采访所得,写出了稿件,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采访中也时常可以遇到。按照记者们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观点,采访可以说是新闻的命根,因此很多有成就的记者都宁愿多采访多了解一些无用的信息,也不要疏忽掉一条信息。
二、眼观八方嘴勤问
和殷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哪里,殷老师的眼睛几乎都不休息,总忘不了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
一次和殷老师出去采访,在一处公交站准备坐车回报社。突然,人群中两个人似乎在争吵,正在等车的殷老师回头一看,就立马往两人身边靠,观察了周围几眼,又问是什么事。等一人走了,他还在那里观察,直到确认没什么要紧的事才走。坐在车上,殷老师也不忘观察车窗外的情况。公交路过一个路口,那里围着一大群人,像有什么事,当时他的眼就一直盯着人群。
除了要多观察外,勤问也是记者们的特征之一。我以前经常对一些事实,会根据自己的判断下结论,不去进一步了解,这在采访中多次受到老师的暗示。好几次尽管大家几乎都明白是什么事,老师都还是要我去问一下,问清楚了才能真正确认事实。
三、不要忽视隐藏在广告中的新闻线索
这一点感悟我是从殷老师身上体悟到的,又在新闻一部记者魏巍身上得到了更深的理解。
日常,总可以看到殷老师拿着报纸看广告,而且集中在分类广告版的小广告,见到又问题的广告,他会依据广告上的联系方式,对广告信息进行核对和暗访。在我实习的指短期间内,殷老师连续发表了两篇暗访文章,都是关于制假证的,其线索来源除了线人报料和警方提供外,还有一部分就是通过一些广告得来的。有一次,在外出采访的时候,我就目睹了他打电话暗访问题小广告。
魏巍老师采写的一篇独家报道更加全面的说明了广告中新闻线索的重要性。8月中旬,正是高校招生的最后阶段,各高校的生源之战也开始了。魏老师从一份报纸上就看到了青岛某学院补录的广告,因为他是高等教育跑口记者,很敏感的就察觉该学院的补录行为是违规的。在查阅资料后,魏老师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就开始了对该学院补录行为的调查访问。暗访后,魏老师有咨询了教育部门和相关专家,并很快发表了独家新闻《XX学院,你拿什么录取我》,该新闻立即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及时对该学院的行为进行了改正,并给考生们发出警报,维护了考生的权益。
广告是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报纸传播的信息之一,广告是报纸生存的依靠。对于记者来说,广告也同样重要,很多新闻信息就隐藏在广告之中。
四、做新闻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不仅在新闻一部,在整个《济南时报》,殷老师的暗访可以说是王牌。我就和殷老师在8月15日就进行过一次暗访。
这次暗访是偶然得来的,本来我们是去某医院和医院警务室警官一起抓小偷的,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就在准备走时,殷老师又想起了自己一直关注的另外一条新闻线索,就是调查病房花篮的违规再利用问题。之前一度因为没有弄到交易二手花篮的照片而搁浅,这一次却很顺利的就弄到了交易的现场照片。
事后,殷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抓贼不行,忽然想起了花篮的事情。到医院周围的花店一看,回收的花蓝还真不少。来到医院,询问清洁工卖花篮的事情,清洁工说,下午三四点钟有人来回收医疗垃圾,到时候清洁工可能卖花篮。
当天下午从2点钟,本人就守候在病房的楼道里。下午3点钟,就有清洁工拿着花篮来卖,随后一男子开着摩托车收花篮。本人心里高兴机了,真是应了那句踏破铁鞋话。为不被清洁人员发现,本人将相机揣在怀里,躲在树后面,既紧张又兴奋拍了够
拿到了交易内幕证据,稿件就出来了。
做新闻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假如当时殷老师因为没搞到照片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新闻,这篇稿件也就不可能有了。或者又假如当天我们因为抓不了贼就走了,就也弄不到这一手的材料了。
五、对话可以很好的展现新闻主题
在参与写作8月14日采访到的保姆绑架案写作时,我被老师分配写记者对话保姆的部分。因为在采访中,我做了记录,而且自己也记住了相关一些细节,因此写起来比较顺手。很快,我就顺利完成任务。
8月15日,稿件发表了。我仔细对照了一下原稿,两者出入不大,只是发表的比原稿稍微简洁一点,删了几个问答。
当天傍晚,我看了报社考评办的新闻检测报告,在报告中,记者对话保姆部分被表扬了。报告说,该事件是一个公共新闻,但是时报做的对话做出了特色,能够更加把握住新闻的要点,是胜出其它报纸的长处。
我又仔细对照了其它几份报纸上的相关消息,的确,时报的对话让报道增色不少。我感觉这种对话式的稿件,能够让读者近距离的和当事人进行交流,能够更好的表达新闻的主题。类似的,像在8月7日发表的多彩热线语录,用录用读者话语的形式,对于表达新闻内涵,有更加浓厚的感染力。
六、冷藏的稿件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稿件
在报社,很多稿件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被冷藏在稿件库中,这样的稿件其实并不一定是完全没有用的稿件。
在实习期间,殷老师策划了一个关于夏天公交色-狼的新闻,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采访并写出了一些列的稿件,最后老师也进行了综合整理,最终完成了一片XX字左右的稿件。可是稿件最后被放到了稿件库里冷藏起来了。我一度灰心的认为,这等于已经给稿子判了死刑。可是,在8月26日的报纸上,这篇稿件和机动新闻部的一篇稿件进行整合后,在《济南时报》刊登了两个版面。
因此,报社冷藏的稿件并不一定就完全没有用了,可能是因为版面原因,或者不到报道的时机而暂时压了下了,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就可能重新刊用。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实习中体悟到的实战经验,尽管还不到成熟,不大全面,我想对于我这近40天的实习生活来说,算得上是累累硕果了。
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才是最深刻,也最能指导自己前进的经验。实习期间算然短,但它是十分有意义也十分充实的。

日报社实习总结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北京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北京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

星期六9点,来到佳苑小区.。一根根木柱组成的电线杆立在黄色的头上,上面架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最低的只有3米,这是我的第一印象。风一吹,尘土飞扬。不看房子,就如一个贫民窟。“因供电不稳,电线经常烧断。”姓王的居民指着一根已有6、7个结头的电线。居民的困扰不仅仅是用电,吃水也相当困难。天一热,小区用水就非常紧张。家住5楼的唐先生,因龙头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为解决吃水之困,小区每栋房前都挖一口井。而当时居民介绍井时,我未在意。

星期一将写好的稿子交给了李老师。“但写得很乱”这是老师第二句评价。“‘防用水不足,该小区的每栋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为备用水。’这个就具是新闻点,你瞧哪个小区还自家挖井”。一语道破。其实,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区水电问题都有,但写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个点。于是“住在城区还要挖井取水 佳苑小区居民好无奈”便成了稿子的标题。

听不同的声音

应忌讳闭门造车,把有限的资料作为稿子的来源。他们应该出去,应该与他人交谈,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是生动,有生命的。

8月3日,朱老师让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业遭遇“寒冬”》的报告。初看内容,觉很棘手。写了几次,但都是已不满意而告终。虽里面讲述了株洲市印刷业整体遭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布局和规划,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骚声”,企业具体遭遇的困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至8月7日,因没去采访,此稿还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8月25日,再回到《株洲日报》。“印刷稿子还没完成,明天去弄”,刚见面,老师告诉我。奥运期间,因朱老师要弄奥运题材,没能采访印刷企业,最终该稿子推到现在。就近原则,老师决定先采访《株洲日报》印刷厂邹厂长。在那里,我们了解到纸张上涨的缘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涨。因有《株洲日报》报业的支撑,印刷厂压力很小,并不是举步维艰。采访结束后,想联系“美彩印刷厂”的周老板,但一直占线,未能联系上。后得知,拉业务,学技术,周老板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从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认为,印刷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见到他时,他的背全湿透了,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访期间,不少人来找他,采访时断时续。
他认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芦淞服饰市场、醴陵的陶瓷及烟北京的存在,本埠印刷业不应是现在的状况。而事实却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业倒闭,大部分企业暂时停业。因利润微薄,小企业又选择减少业务,图苟延残喘的生存。另外,他强调我市印刷企业“宁****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厂存在技术不足,设备不强,只能做低端的业务。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业的高端高利润的印刷业务都流失到广东、长沙等地。现在他正筹办网上交易平台来减少成本,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科发印刷有限公司”在这场“寒冬”中,选择了被动。为拓宽市场,“科发”本预备购入一台全自动胶装机。现在,公司取消了这个决定。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负责人希望劝临近退休的员工提前退休。 “科发”负责人表示茫然无措。“我们只能等待,静观整个行业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观念完全相反的包装与印刷学院唐院长认为,包装印刷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我市产品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包装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场有限。构建印刷工业园或许是本埠印刷业的出路,大多厂家的不愿意最终无法实现。历时2个多星期,终于“本埠印刷业现状”庐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资料,不是报告上能找到的。只有亲自去采访了,聊了才知道他们的真是情况,他们的想法。甘地曾说过,当他去往天堂时,第一个见的就是美联社的。美联社就是凭着不断与别人北京、不断走访,走出了一批出色的。正如书本所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的身影。

其实,《株洲日报》实习不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访经历和心得。 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党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在银行实习的实习报告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