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参加重要的演讲之前,这时就需要我们预先写一篇演讲稿。演讲稿要在表达上注意情感色彩,有鼓动性。有没有值得一看的优质演讲稿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二)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8周年。两年来,类似的地震灾难在全球范围内不时发生,而对灾区万里驰援的国际救援场景也每每出现。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用行动诠释和证明了这样的道理:人间有爱,生生不息。

两年间,从汶川到玉树,从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毁人亡之后,总有无数满怀爱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险阻,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长队,机场、码头堆积的援助物资,令人感受到世间的浓浓爱意。有些数字值得铭记:汶川地震发生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先后向中国提供了44亿多元人民币的现金援助及救灾物资;海地地震发生后仅1个月的时间,国际社会就已向海地捐助6亿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员超过100 万

爱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灾难面前,人与人的互助跨越国界和种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它使得爱不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付出,而成为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爱意在互动中渐浓。

中国汶川遭遇地震后,废墟中有国外救援和医疗队员并肩抢险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袭击后,第一批赶到灾区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国救援人员,将曾经受到的支持和关爱回馈世界。这样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类应对灾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令不同国家和民族心手相连。

爱意的源泉在哪里?它来自对生命的同情和珍视,它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勇敢担当。汶川地震中,中学教师谭千秋在生死瞬间张开双臂把四个学生掩护在身下,自己却献出了生命;经历这场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铭在谈起两年间内心世界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灾难教会我关心别人;英国外科医生赛义德曾在汶川震区救助伤员,当时做手术从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让他至今难忘正是无数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动撑起爱的天空,人间大爱永不衰竭。

人间有爱,生生不息。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们心头的不仅有对遇难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对曾经得到过的帮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随着时光流逝而沉淀心底,来自全球各地的爱意却应当随着生命延续而惠及他人。铭记得到的爱,并为别人付出爱,世界将因此更美好。

f132.COM更多演讲稿延伸阅读

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仅供参考。

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

同学们:

大家好!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的特大地震灾难。房屋倒塌,道路受损,2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手。70多个小时过去了,灾情还在加重。

当我们吃着美味的午餐,灾区的孩子还在废墟中呼喊。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灾区的教室已经倒塌。

当我们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灾区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妈妈!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手挽手,肩并肩,支援灾区,让灾区的孩子不再孤单。

捐出你的零花钱,让灾区的孩子吃上饭。

捐出你的压岁钱,给灾区的人民送去温暖。

灾区的孩子,相信我们,我们与你共渡难关。

灾区的人民,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必将战胜灾难!

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二)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2008年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临改革三十岁,值西开整九载。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干伤口的血迹,鼓足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踏上了恢复生产的艰辛征程。

经历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

最后用一首柳烟碧的《满江红汶川大地震感怀》结束我的演讲:

生死边缘,朝复暮、谁人言歇

千里路,残垣颓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忧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牵,众志已成城,犹心切。

贤总理,丝已雪,韧百姓,心难灭。

看人间大爱,国魂无缺。

赤县渐收民族泪,苍生犹献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旧亭台,新楼阙。

汶川地震赈灾演讲稿



大家还记得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

大家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县。

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YZD!

顷刻之间,汶川震动,四川震动,重庆震动,湖北震动,湖南震动,北京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公路阻断,桥梁坍塌,房屋倾颓,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

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顷刻之间,嗷嗷待哺的婴儿失去了母亲,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了儿女

顷刻之间,药品告急,血液告急,食品告急,饮水告急,棉被告急,衣物告急,医务人员告急,抗灾物资告急!

汶川震撼了,四川震撼了,大地震撼了!

在这生死时刻,温家宝总理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断壁残垣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

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

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上海的医疗队来了,湖南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

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捐款雪花般飞来。上海1200万,山西1000万,辽宁1000万,江苏1000万,浙江1000万

在这生死时刻,许多企业纷纷慷慨解囊。富士康6000万,中国银行2300万,建设银行2000万,中国人寿1600万

在这生死时刻,成都市,献血的群众排成了长龙;清华校园,献血的数千名师生排成了长龙;大洋彼岸,捐款的华人华侨排成了长龙

在这生死时刻,当救人的战士被制止再次抢救时

他们不顾一切地跪在地上大声哭泣道

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你的心灵震动了,我的心灵震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震动了!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要用一百倍的努力抢救生命,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决心和行动,虽然生命在和时间赛跑,但只要人人献出一份力量,13亿人便是排山倒海的巨浪,炎黄子孙们与他们风雨相随,同舟共济。如果灾难让我们害怕,让我们悲痛,那么,手挽起手,掌心的温度会让你获得安定与勇气。我们是团结奋斗的民族,我们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在灾难中挣扎的兄弟姐妹。行动起来吧,去平抚每一个惊慌的心灵;去给予每一个绝望的灵魂希望;就算大地动荡,就算天道无情,同甘共苦,坚守相助,手挽起手结起抗灾的力量,决不被灾难吓倒,团结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坚不可摧的脊梁。灾难锻造了我们的精神,灾难团结了我们的人民。一次次的天灾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只会使中华民族更加坚不可摧。在这里我祝福我们的祖国,祝福我们的人民能够顺利的度过难关。死亡的惨重冰冷了我们的双眼,然而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份份灼热的人文关怀,凝聚起了共同进退的城墙。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从震后的废墟中蓬勃升起。国难兴邦,患难见真情,泪水擦不掉灾祸创下的伤痕,我们需要的是团结起来共度难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赢了!

1998抗洪抢险我们赢了!

2003抗击非典我们赢了!

2008抗击冰冻我们赢了!

而如今四川里氏8级的大地震

我们也一定会赢!

只要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抗震救灾,就一定能让灾区人民跨过2008年最为艰难的时刻!

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因为我们有十三亿团结的人民!

地动天不塌,

大灾有大爱。

祈福灾民,天佑中华!

地震演讲稿 加油,同胞!-汶川地震演讲稿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一时间全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里。随着电视、报纸的不断报道,灾区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激烈地震荡着。
昨天,*总理亲临了灾区第一线,当他在新建小学前冒着危险,踩着泥泞,攀上瓦砾堆,走近施救地点,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大声告诉孩子:“我是*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面对这样的情景,谁能不为之流泪呢?目前各地都在纷纷地为灾区人民捐款,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谁都不会袖手旁观的,我们学校也发起了捐款的号召,大家群起响应,尽自己的力量为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虽然力量很薄弱,但我们心系灾区,时刻关心着、牵挂着,希望灾区人民早日度过难关。

献给坚强的中国:

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 加油,中国!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