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作风。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大都能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违背规律、盲目蛮干,有的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有的畸轻畸重、忽视协调,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有的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遇到各种发展难题。没有坚定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严明的党纪,科学发展就难以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既要注重提高能力素质,更要自觉围绕科学发展实践加强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这既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正确途径,也是确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党性是否坚强的首要标准。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首先必须解决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问题。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人、问计于民,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树立正确利益观,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坚决破除干一点事就图“回报”、工作拈轻怕重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个人主义思想,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对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努力弄清症结,破解难题,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科学发展的真谛在于“科学”,抓发展得讲科学。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就要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戒虚、戒假、戒浮,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脚踏实地、崇尚实干,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求发展上。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要讲科学,也要守纪律。纪律严明和党性坚强密不可分。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还要切实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始终保持对党、人民、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当前,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金融、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抬头,防止蜂拥而上无原则争抢项目和资金,防止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豆腐渣”工程,切实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努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离不开正确的方法途径。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积极投身科学发展实践,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同志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观活动,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作风。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大都能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不作为或乱作为,有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有的违背规律、盲目蛮干,有的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有的畸轻畸重、忽视协调,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有的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遇到各种发展难题。没有坚定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严明的党纪,科学发展就难以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既要注重提高能力素质,更要自觉围绕科学发展实践加强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这既是领导干部增强党性、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正确途径,也是确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党性是否坚强的首要标准。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首先必须解决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问题。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人、问计于民,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树立正确利益观,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坚决破除干一点事就图“回报”、工作拈轻怕重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个人主义思想,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对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努力弄清症结,破解难题,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科学发展的真谛在于“科学”,抓发展得讲科学。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就要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要牢固树立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戒虚、戒假、戒浮,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脚踏实地、崇尚实干,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求发展上。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要讲科学,也要守纪律。纪律严明和党性坚强密不可分。围绕科学发展加强党性修养,还要切实增强党的纪律观念。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始终保持对党、人民、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当前,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金融、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抬头,防止蜂拥而上无原则争抢项目和资金,防止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豆腐渣”工程,切实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努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离不开正确的方法途径。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积极投身科学发展实践,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这是篇好内容,讲的是关于科学、发展、党性、发展观、修养、加强、正确、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意义所在


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中央决定,从XX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院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在我院开展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这又在更一步地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所在。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三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三十年来,党中央有效地制服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顺利地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七号,战胜了XX年南方的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成功举办了XX年奥运会……所有的这些都是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三、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

建国初期人民的利益主要是当家作主和吃饱肚子,六、七十年代人们渴望有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可现在和今后人民的利益是要享受小康社会给人们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更加优美的生存、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果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人民的这些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特别从现阶段,从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与时俱进,怎么能满足人民对我们党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上仅是我近段时间的学习所得,在今后的时间了我还要继续学习。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历史。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观”前面冠之以“科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发展理念。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观,需要首先问一问,我们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具有科学态度,是否掌握了科学方法。

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思想领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事业。遗憾的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使科学精神被无情地抛弃。在大跃进期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口号。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丧失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这些观点论证作注。“文化大革命”期间,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撅,个人崇拜登峰造极。这一时期,科学事业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缓慢前行,不时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庆油田的自主勘探开发等,正是其中辉煌的例证。但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并没有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科学超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给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科学精神欠缺的国度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十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态度。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第三,提高科学素质。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还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第五,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而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重要精神资源。在科学精神深刻内涵中,科学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忘我献身的品质,宽容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既有的观念、行为、政策、措施,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使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作者:范必)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