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是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明并解决了当今中国发展中最重大的历史课题,这就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践证明,历史的具体形势和任务的改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学说的具体表现形式。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解释阐发马克思主义,如果这种解释和阐发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又是不仅在个别方面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做出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是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提出了“四个新”的论断,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是揭示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讲话提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她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要全面把握她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样,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前进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四个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干部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面临着三种新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遇到的新实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实践。如何认识这些新的变化,正确判断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关系到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环节。综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与这一判断休戚相关。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概括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因此,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讲话围绕根本指针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依靠力量、战略策略方针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要始终坚持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就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不久,就奔赴西柏坡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向全党发出了坚持“两个务必”,保持与广大人民血肉联系的号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疫区等最易感染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人民喜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本”、“基”、“源”说,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确立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的要求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必须”的要求:第一,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更要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中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针政策历来是统揽全局的,方针政策出了问题,具体工作是难以修补的。第二,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去,还要落实到思想中去。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生产中去,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都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办好。

四、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的全在于应用。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三大问题”,即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了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人也要对事。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我修养。这一要求,触及到了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金钱观、名利观、权力观等等。这是一个总开关。现在,有些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惑,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是一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经不起诱惑,经不住考验,放弃了理想信念,背离了群众要求。

三是要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这一点广大理论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讲话列举了十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对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实践提出来的问题,这也是理论工作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理论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体会(2006)


胡锦涛同志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

这个论断实事求是、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上下求索,创建出光耀中华的辉煌业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放光彩

85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导的结果。事实有力证明,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就能万古长青。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伐,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党成功的首要因素。

我们党一成立,就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而不是教条,必须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找到了一条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条件下民主革命和党的建设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国后,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围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重要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找到了强国富民的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到2000年形成了""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旗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轨道。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才能够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伟大祖国阔步前进

8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且不说强汉盛唐,直到清朝中期,中国的GDp也占世界的40%以上,比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占世界GDp的比例还要高。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迅速衰败,沦为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任人肆意欺凌的"东亚病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着祖国的政权和安全。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表明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的斗争中,不畏强权,不怕压力,保持民族尊严,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八个字在第一时间触动每个中国人的心弦。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更是面向未来的实践要求,引人深思,让人警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能够团结带领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始终保持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永葆赤子之心。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勇于面对挑战。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需要破解的难题格外复杂,各种矛盾问题交织。外有西方国家的围堵与遏制,国内面临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阻碍重重,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是篇好,讲的是关于人民、前进、继续、坚持、危险、群众、总书记、我们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新观点 新论断 新高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一、如何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一是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明并解决了当今中国发展中最重大的历史课题,这就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践证明,历史的具体形势和任务的改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学说的具体表现形式。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要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解释阐发马克思主义,如果这种解释和阐发经过实践检验是符合实际的,又是不仅在个别方面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做出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是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提出了四个新的论断,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是揭示了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讲话提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她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要全面把握她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一样,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在前进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四个重大变化:当今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干部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面临着三种新的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遇到的新实践;党的建设面临着新实践。

如何认识这些新的变化,正确判断我们遇到的新问题,关系到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环节。综观我们党的历史,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与这一判断休戚相关。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概括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因此,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讲话围绕根本指针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依靠力量、战略策略方针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就要始终坚持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就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不久,就奔赴西柏坡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向全党发出了坚持两个务必,保持与广大人民血肉联系的号召;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疫区等最易感染的地方指导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深受人民喜爱,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本、基、源说,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确立了是否真正掌握、是否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的要求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三个必须的要求:第一,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更要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中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方针政策历来是统揽全局的,方针政策出了问题,具体工作是难以修补的。第二,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中去,还要落实到思想中去。

从世界观的高度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指出不仅要落实到生产中去,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镇贫困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都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竭尽全力办好。

四、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的全在于应用。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三大问题,即要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指出了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人也要对事。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我修养。这一要求,触及到了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金钱观、名利观、权力观等等。这是一个总开关。现在,有些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诱惑,有些地方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是一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经不起诱惑,经不住考验,放弃了理想信念,背离了群众要求。

三是要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这一点广大理论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使命。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讲话列举了十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对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实践提出来的问题,这也是理论工作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理论研究的生命力之所在。

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3篇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3篇》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一名,要牢记入党初心,在思想上、行动上,要始终与党中央看齐,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时刻不忘党员的身份,时刻不忘入党时庄严许下的誓言。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的党是与人民的血脉相连的。心里要装着人民群众,不能瞧不起老百姓,不能漠视群众的利益;不能信仰迷茫、信念迷失,宗旨意识淡薄,见利忘义;不能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思想意识绝对不能淡薄。
作为一名党员,要争做新常态下的合格党员。努力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要懂得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一言一行不忘公仆本色,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永记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增强党员公仆意识,勇于担当作为,争做模范带头人。

篇二:
一、增强党性,坚定政治信仰。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上级党组织的威信。作为一名基层规划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党性和修养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端正态度。
二、树立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主动履职尽责,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工作。要牢固树立靠勤勉踏实的工作。要坚持老实、踏实、务实的三实作风,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平时工作中要以一名党员要求自己,工作中不吃拿卡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规划队伍形象。
三、增强业务技能。随着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业务知识也要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常态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篇三:
一是热情服务群众,爱岗敬业。规划管理中心工作面向最基层的组织、最基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农民建房监督管理、农村危旧房改造、美丽宜层示范村建设、五四三专项工作,到最近如火如荼的集镇建设,每一项都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在今后工作中,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要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扎实工作,甘于奉献。
二是克服畏难情绪,攻坚克难。规划管理中心工作量大面广,对个人的规划专业素养、文字组织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时间精力要求都非常高。在今后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文件、专业知识,向有经验的前辈、专业人员请教,不断提高自己规划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锻炼自己组织协调能力。
三是不忘最初梦想,保持激情。将刚刚参加工作时的自己做为偶像,工作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眼里有活,做好份内事,关注份外事,时刻保持好奇心。不以能巧妙拒绝一项工作为荣,不以默默奉献为耻。时刻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坚定信念,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积极学习各种最新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头脑,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为梦想而奋斗。

乡镇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乡镇党员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xx镇xx村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会议中,各位党员积极学习,参与讨论,真正的认真学习了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的认识体会如下:
把远大和共同理想结合起来,以理想烛照奋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引领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富有感召力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党内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使这个利器变成钝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尽管也曾出现过错误、失误和曲折,党内也曾有过形形色色的思想矛盾和突出问题,但我们党总能直面问题、纠正错误,总能由此得到淬炼、焕发新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通过集中性和经常性相结合的党内教育方式,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不断健身治病、除尘去垢,及时解决党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使党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能力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
把关键少数与最大多数结合起来,以严的标准和要求管、治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讲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各部门;讲严和治,就是党的各级组织都肩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严治党既是全党的共同责任,也是对全党的共同要求。

学习胡总书记建党85周年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
这个论断实事求是、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上下求索,创建出光耀中华的辉煌业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放光彩
85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导的结果。事实有力证明,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就能万古长青。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伐,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党成功的首要因素。
我们党一成立,就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而不是教条,必须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找到了一条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条件下民主革命和党的建设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国后,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围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重要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找到了强国富民的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到2000年形成了“”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旗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轨道。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才能够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伟大祖国阔步前进
8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且不说强汉盛唐,直到清朝中期,中国的gdp也占世界的40%以上,比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占世界gdp的比例还要高。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迅速衰败,沦为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任人肆意欺凌的“东亚病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着祖国的政权和安全。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表明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的斗争中,不畏强权,不怕压力,保持民族尊严,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使中国周边特别是亚洲乃至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受益。著名的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不久前发表的报告《2005年外国直接信心指数》中得出的结论为,2005年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继续名列“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榜”首位,从而连续四年成为世界上最具外资吸引力的国家。
二十多年来的中国,不仅以经济实力为标志的“硬力量”大大增强,“软力量”也显著增强。如今,在世界上一些重要场合几乎都不能没有中国的身影和声音,“八国集团”的会议也不例外;许多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校”,世界各地有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各大洲都有“中国文化年”。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软力量”的增强。
中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中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大家庭中有尊严的一员,这早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站起来和富起来
85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富裕幸福而不懈奋斗,使全中国人民实现了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逐步富裕。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29年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和28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达到小康。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购买力平价计算,正在逐步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现在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微不足道,但考虑到85年前和57年前中国的基础,考虑到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的国情,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是相当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用不到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相对困难的群体。我们建立了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城市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养老“三条保障线”,使弱势群体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开放28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扶贫工作,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占总人口的33%),减少到2005年2300万(占总人口的1.7%),累积解决了4亿人口的脱贫。农村“五保户”纳入财政供养。
尽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尽管还存在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但我国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比较高。据美国皮尤世界民情项目进行的年度调查,接受调查询问的中国人中有81%表示对本国现状感到满意,这个满意度堪称举世无双,远超过美国、德国的29%、日本的27%和法国的20%。
如今,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强。过去,出国生活和工作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向往;现在,不仅出现了“归国潮”,而且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生活和工作的越来越多;过去,不少海外华人、华侨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现在,海外华人、华侨都以自己的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液而骄傲。
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85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但道路并不平坦。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我们党历经磨难和挫折,但矢志不渝,百折不挠,迎难而上,自身不断发展和壮大,事业不断发展和胜利。
首先,我们党经受了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环境变化的考验。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多次面临国内外形势、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但都能够成功应对,走出困境,走向胜利。比如,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致使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只剩下了一万多党员。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使中国革命走出了低谷。
再比如,建国以来自然灾害接踵而至,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以来的“非典”和“禽流感”,等等。我们党科学决策,领导人民沉着应对,战胜了一个个自然灾害,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其次,我们党经受了自身失误、挫折的考验。我们党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出现过不少失误,遭受了不少挫折。但我们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及时纠正了这些失误,使党和党领导的事业不断进步。比如,土地革命时期,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从30万人减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30万人减到4万人左右。在长征途中,我们党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我党、我军的领导地位,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转战到达陕北,走上抗日救国的最前线,并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又比如,建国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失误,如反右扩大化,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夸大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性,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号,直至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是,我们党本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始终在不断地反省自己、纠正错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
85年验证两个鲜明特点
回顾我们党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历程,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结论,其中两点特别值得重视。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党。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在自己的全部实践中。
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召唤,冲锋在前,英勇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千多万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央委员以上的高级领导干部就有一百多人英勇献身。毫不夸张地说,共和国大厦的基础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身躯托起的,共和国的旗帜是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的。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党作出了最大贡献,也作出了最大的牺牲。
同样,在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成为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排头兵。农村改革初期,带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共产党员,最先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是共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危急关头,冲在最前面的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的事业坚忍不拔,为了人民的事业勇于牺牲,这是我们党能够得到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重要原因,也是能够成功应对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学习、善于总结的党。我们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们党的口号,也是我们党的行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使我们党由外行变成内行,取得了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动权。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最好的学习是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善于从自己的错误和挫折中学习。我们党正是这样的党。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开始对“文革”这场灾难进行深入反思。当时有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认为“文革”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毛泽东同志的决定不可能错;另一种是从否定“文革”走向彻底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克服了这两种倾向,既坚定地否定了“文革”,又对毛泽东同志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捍卫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决议》的这个评价,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片面性,不搞绝对化。这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团结一致向前看,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比一下苏共由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党的整个历史、导致党思想涣散、导致人民对党的不信任、最终走向解体的教训,更能看出我们党的伟大。
总之,勤于和善于总结历史,使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寻找到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优秀范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胡锦涛同志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

这个论断实事求是、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上下求索,创建出光耀中华的辉煌业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放光彩

85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导的结果。事实有力证明,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就能万古长青。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伐,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党成功的首要因素。

我们党一成立,就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而不是教条,必须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找到了一条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条件下民主革命和党的建设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国后,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围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重要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找到了强国富民的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到XX年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旗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轨道。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才能够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伟大祖国阔步前进

8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且不说强汉盛唐,直到清朝中期,中国的GDp也占世界的40%以上,比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占世界GDp的比例还要高。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迅速衰败,沦为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任人肆意欺凌的“东亚病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着祖国的政权和安全。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表明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的斗争中,不畏强权,不怕压力,保持民族尊严,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