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体会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前一阶段,我着重加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几点个人体会。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指导和促进松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抢抓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因此,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对松原来讲,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就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机遇。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继实施东部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省委八届四次全会上,省里研究确定了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在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市里也提出了振兴松原老工业基地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既是我们审时度势、洞察时机、把握机遇、敏锐应对,适时提出的适应性目标,也是力求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前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松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和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松原的情况看,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利润、招商引资、粮食产量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等八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三。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支柱产业相对单一,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期、稳定的农民增收渠道尚未形成;在建及储备项目中科技含量高、产品结构优、产业链条长的项目还不多,对全市经济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比较少;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文化事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滞后和不足等等。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得当的应对措施,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心百姓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任务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城乡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依然存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构建和谐松原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构建和谐松原必须牢牢把握的几个原则
构建和谐松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推进松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谐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没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成的。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和谐松原的物质基础。建市以来,我们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对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动员全社会扶贫帮困,有效地减少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全市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无论在公共事业的投入上,还是在帮扶困难群体的支出上,都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因此,对我们来讲,要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惟有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在全区第一期优秀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过程中,我们听了周炜老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高度,进一步提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我们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增强针对性,深入学习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辨证思维能力。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推向前进。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不断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的举措,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历城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转化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评价和学习体会


通过本学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我之前学习的政治理论课程,并没有像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那么系统化和专业化。现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学习,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趋于科学化和理性化,个人认识事物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我自身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内容是我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以及对这门课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对课程相关认识和对任课老师的评价。

首先,是对课程的相关认识。根据这门课的课名,我们可以发现这门课的学习包括两个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的应用与转化。因此学好这门课,不仅是要学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会勤于思考,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正确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这门课不是一门单一的理论性学科,而是通过各个学科的交叉构建而成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一个立体的社会主义,并且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性质、本质、内容、要求、发展阶段等具体内容,也让我们意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已经融入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通过对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使我们获得了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并且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转化到社会实践中去。

其次,是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在课程开始时,孙老师首先结合相关史料实例和理论知识,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框架,他讲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并且结合实际给我们介绍了当前社会最新的发展动向,让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后,每次课都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场生动的讲座,其中包括王建明老师以《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题的讲座、丁宪浩老师以《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科学进步》为题的讲座、杨健老师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题的讲座、沈耀良老师以《生态文明与生态足迹》为题的讲座、丁海平老师以《防震减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的讲座、袁中金老师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研究》为题的讲座等等。这些专家教授以全球化发展为背景,就国内外的一些热点问题,为我们展示了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为我们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并且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与各个学科相互促进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孙老师在本学期还给我们安排了调研报告,在完成调研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还了解到学习的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我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在经历低谷和挫折之后终于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我们才能在上自觉接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应该坚决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在重大政治、原则性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律观念。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理论武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自觉地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我是第三组的**。在这里代表第三组的10位同学向大家汇报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后的体会。

介绍

我们第三组的10位同学带着问题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为”共勉。在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理解过程中碰撞思想,也泛起了不少思想的小浪花。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只向大家简单地汇报其中的一条,也是解决了我们众多思想困惑的基本认识。我把它归纳为12个字——满怀科学精神,牢筑思想根基。(题眼是科学精神)

引子

在政府机关工作,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书本中看到,甚至自己也会这么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主义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毋庸讳言的是,我们都曾经在心里默默地问过为什么——它凭什么就成为行动指南了?它到底要把我们指向哪里?它因为什么而能量强大?它又能把我们推多远呢?——不能不说,那时的我们在认识上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根,马克思主义更没有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因为嘴上能说,其实不懂。

说不懂,心里还有些不服,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好问题,但是面对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依然犯愁:

知道局部要服从整体、眼前要配合长远的道理。但是不符合规划要求,却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老城区改造能不能做呀?

知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道理。但国有企业至今存在的人浮于事,不能与现代企业制度并轨,这条沉重的后腿能否斩断呀?

知道人最终要实现自身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折断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摆脱所谓“文科班”、“理科班”、“特长班”的阴影,真正释放个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呢?

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这些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我们面面相觑。

所以,我们充其量只是马克思主义的fans。(但这是我们对一周前的自己进行的自画像)

经过一周的学习,我们有所不同了。当然,我们依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我们豁然地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那是陈章亮教授在课上的一句话醍醐灌顶般地把我们引出了误区。他在分析国内外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尖锐地提出:“革命的败痹在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搞附加外来成分太多······长期以来用革命性替代科学性。”这就是在强烈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去重新学习。

内容

一周以来,我们遵照陈教授的指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还学习了《江泽民文选》的理论精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果然,一以贯之的学习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跃然成为我们引起强烈共鸣的焦点。

间接经验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多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直接经验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结论

当我们搞清楚了这一条,我们进而就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山歌用来唱的,也不是铁锹用来铲的。但是现实当中却存在这些现象。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的五年间,全国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73.1万多件,结案67万多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12.15万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处分的37492人。这些人一定也曾经举起右手宣誓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可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信仰了,却没有把它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在这些人那里,马克思主义就成了山歌了。这些人的归宿只能是一个——最终遭社会唾弃,这也是规律之使然。

在昨天的学员论坛上,我们组的帅戈同学作了题为《科学的权力观——中青年干部实现理想抱负的必由之路》的发言,并强调了主观自律的重要。之后我们组的同学又进行了深入讨论,我以肿瘤形成的生物机理做比方来说明自律的决定性。我们当然不指望癌细胞通过学习来恢复自律功能,但是作为党员的我们就一定要自觉地通过学习科学理论来保持共产党人的生机和活力,不然就一定会有变成“毒瘤”的危险。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铁锹来铲的例子就不必多举了,在我发言一开始就提到的三个问题就是生动的例子。其实质就是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直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现在看来真的是幼稚的想法。其实道理很简单——方法与方法论不同。方法论是帮助找到正确方法的思路。我们从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到找到正确的方法之间有一段路程,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甚至要以反复的失败和牺牲作为代价。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来进行研究、探秘,又有谁愿意快乐而坦然地接受这个责任呢?又有谁能够在残酷的现实打击中依然抱有无产阶级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呢?又有谁能耐得住寂寞,静静等待机遇来临,或积极推动时机成熟呢?

号召

所以,满怀科学精神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毫无畏惧地去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尾声

事实求是和为人民服务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真”的本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善”的本质。当我们满怀科学精神,一往无前地去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善”本质时,一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的画卷就俨然打开了。我想就此与大家共勉,为早日绘成这幅美丽的画卷而勇敢的追求真理!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我是第三组的**。在这里代表第三组的10位同学向大家汇报在第一单元后的体会。
介绍
我们第三组的10位同学带着问题投入理论的学习,以“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为”共勉。在对理论的学习、理解过程中碰撞,也泛起了不少思想的小浪花。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只向大家简单地汇报其中的一条,也是解决了我们众多思想困惑的基本认识。我把它归纳为12个字——满怀科学精神,牢筑思想根基。(题眼是科学精神)

引子

在政府机关工作,我们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书本中看到,甚至自己也会这么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主义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毋庸讳言的是,我们都曾经在心里默默地问过为什么——它凭什么就成为行动指南了?它到底要把我们指向哪里?它因为什么而能量强大?它又能把我们推多远呢?——不能不说,那时的我们在认识上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根,马克思主义更没有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因为嘴上能说,其实不懂。

说不懂,心里还有些不服,我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解决好问题,但是面对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依然犯愁:

知道局部要服从整体、眼前要配合长远的道理。但是不符合规划要求,却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老城区改造能不能做呀?

知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道理。但国有企业至今存在的人浮于事,不能与现代企业制度并轨,这条沉重的后腿能否斩断呀?

知道人最终要实现自身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折断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摆脱所谓“文科班”、“理科班”、“特长班”的阴影,真正释放个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呢?

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这些问题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我们面面相觑。

所以,我们充其量只是马克思主义的fans。(但这是我们对一周前的自己进行的自画像)

经过一周的学习,我们有所不同了。当然,我们依然不敢说自己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我们豁然地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那是陈章亮教授在课上的一句话醍醐灌顶般地把我们引出了误区。他在分析国内外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尖锐地提出:“革命的败痹在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搞附加外来成分太多······长期以来用革命性替代科学性。”这就是在强烈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去重新学习。

内容

一周以来,我们遵照陈教授的指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还学习了《******文选》的理论精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果然,一以贯之的学习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跃然成为我们引起强烈共鸣的焦点。

间接经验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动,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没有被人遗忘,甚至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而被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异己铲除,反而被饶有兴趣地进行研究。150多年的历史已经替马克思主义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许诺天堂的《圣经》,而是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用来聊以慰藉心灵空虚的幻想,而是用来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直接经验

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建设探索过程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等,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

结论

当我们搞清楚了这一条,我们进而就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山歌用来唱的,也不是铁锹用来铲的。但是现实当中却存在这些现象。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的五年间,全国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73.1万多件,结案67万多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12.15万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处分的37492人。这些人一定也曾经举起右手宣誓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可能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信仰了,却没有把它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在这些人那里,马克思主义就成了山歌了。这些人的归宿只能是一个——最终遭社会唾弃,这也是规律之使然。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