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组工干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组工干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的详细页面,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希望对网友有用。

小编精心推荐

| |

整理了一篇组工观看《将进行到底》,欢迎参考。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争当合格组工干部将改革进行到底

新阶面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更加全面,涉及领域更多,是一场新的改革大考。当今中国,早已离狂飙突进的时代远去。没有了所谓的“苦难”,少数干部更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侵袭,容易迷失于歌舞升平之中,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集体,要不怕苦、不畏难,努力“讲、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实现管理好、监督好、更服务好干部的良好局面,使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

作为组工干部要做到以下四点:

1.锤炼党性,多尝克己修身之“苦”,做到讲政治。

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政治坚定是第一位要求。讲政治,关键在严守政治纪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必须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不断克己修身,把自己的言行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在政治上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坚持原则,多扛守住底线之 “苦”,兑现重公道。

组工干部要严格按原则办事,按办事,按程序办事,做到不为人情关系所缚,不为歪风邪气所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提供最新和免费范文模板参考 坚持得住原则,把守得住底线。通过正当程序的用人,兑现公道、公平和公正的承诺。

3.钻研工作,多嚼废寝忘食之“苦”,达到业务精。

组织工作基础性、事务性、程序性业务多,并且责任大、标准高、要求严,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有刻苦专研的精神,要用更多的去学习、,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研究。不怕吃苦、愿意吃苦、以苦为乐,不断提高把握大局能力、运用政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以及改革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圆满完成组织任务。

4.树榜立样,多品创先优争之“苦”,实现作风好。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有义务、有责任为党员干部树好榜、立好样,树立组工干部阳光、坦荡、谦诚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在当下各种腐朽思想容易在党员干部中滋生的背景下,最全面的写作网站 组工干部更要挡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苦,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坚持做到带头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努力做到不为名累神,不为利伤脑,不为欲伤身。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央视连续播放的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震撼人心,催人奋进。通过收看让我对深化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改革难度越来越大,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应坚持改革的坚定性,科学性,联动性,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全面深化改革没有现成的理论可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效仿,我们只能在不断的一步步摸索中前进。我们要用最大的勇气,增强改革的坚定性,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心,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与问题,打一场改革的硬仗,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曾经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封闭自己,不对外开放,不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造成国家落后、人民苦难,所以事实证明,中国需要改革,改革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0年的改革实践经验证明,改革要注重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联动性。改革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社会稳定,改革才能不断推进,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也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推进全面改革,社会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 为此我们要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切实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坚定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信心,全面深化改革,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

大自然哺育着人类,但人类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有时会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搞发展的一种惩罚。要规避这种惩罚,就要尊重自然,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我们的出路。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地力下降、生物资源锐减,这种种威胁,一再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充分彰显一个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是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生态产业的转型。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的工业化,发展生态产业。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在于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党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完善征集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把经济增长质量 和效益情况、社会发展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纳入领导干部征集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要健全干部考核制度,把干部的基本考核和征集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与资源环境指标考核统一起来,突出对干部的实绩考核、全面考核以及长效考核。在提拔使用干部时,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不落实政策甚至弄虚作假者不予提拔,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干部要慎重考虑,对因为决策失误、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干部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未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长足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那时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和谐的统一。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

7月17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政论片是迄今为止,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进行报道,不仅彰显出强烈历史使命感,而且形象解读了改革的新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有“深水区”的利益之惑,更有“无人区”的创新之难,需要大胆试、大胆闯,才能走出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新路。

当前,深化改革的春风早已拂过大江南北,改革的果实早已为亿万百姓共享,基层干部要组织广大基层党员群众追忆改革的“昨天”,极力避免窘境。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党员干部,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为最伟大的梦想――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尽责担当回答时代之问。必须要尽责担当,啃最硬的骨头。蓄势待发,才能推动党的建设走上新征程。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有思想共识,更要突出凝聚力。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执政的大党,没有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思想共识,就难以跨过改革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更难打破改革涉及到的各种利益藩篱。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坚硬的“牙齿”,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带头解放思想推动工作发展,结合改革的实际要有敢下深水、敢涉险滩的闯劲,积极探索改革方法,不断完善改革内容。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有直面问题、更要创新的勇气。改革就是把问题意识铭记在心。行得越深,遇到的暗礁越多越险,但越是这样,越要聚精会神、瞄准方向、奋力向前。对于改革本身而言,最容易发力见效的点是“最短的板”,最容易失利露怯的也是“最短的板”。所以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能够知错能改,及时破除改革中的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创新性推动各项改革工作,破除利益藩篱,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得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学会走上坡路,更要行逆水船。改革越深入,各种矛盾问题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继续改下去就越难;触碰到的利益阻力就越多 只有锲而不舍地前进,越是遇到阻力越敢上,作为基层干部要有这么一股子““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的决心越是遇到难题越兴奋,要有破解矛盾的核心,逮住破题的要害。需要攻坚克难的信心,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更希望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并将人民的力量集聚起来为人民造福于“明天”。因有礁石之碍,才能激发浪花之力,才能绘制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图景。

这部纪录片紧扣时政,符合大众口味,代表了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意志。改革从来没有完成时,一直在路上,我们要本着大刀阔斧的决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让人民群众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我们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改革进行到底,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集心得体会


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集心得体会

《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录片是迄今为止首次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行以来进行的最权威且全面的报道,全片共十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司法、生态文明、国防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民生等领域进行阐述改革取得的成效与不足。我全程观看了本片,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集时代之问。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回应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干什么”。

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本集讲述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目标,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共产党推动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对一些权威人士的采访,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决策细节,刻画了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改革发展思想中所展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司法规律,让公平正义照进人民的心田,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本次主要讲述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主线,充分展现文化自信。本集中有不少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清晰勾勒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的“四梁八柱”,讲述了老百姓身边鲜活的文化故事。

第六集守住青山绿水。通过环境污染,让我们每个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忘记环境,要守住青山绿水,共享金山银山。

第七、八集强军之路。当看到我国强军之路时,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强军之路,也是强国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军事上的落后,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致命的。我们的经济发展了,要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力量。

第九集党的自我革新。本片中披露了黄兴国、武长顺落马的细节,真正体现了巡视利剑出鞘的威力。随着巡视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从杀“回马枪”到“机动式”巡视,改革后的巡视体制机制,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得到充分显现,真正体现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本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讲述了这场关乎13亿人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也激发了各界群众的强烈共鸣。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架起了民生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逐步支撑起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我国推行了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是民心之所在。方方面面的改革为老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人心所向也是时代要求,此举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基层干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

最近,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正在热播,引发了大家对“改革”一词的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这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思想,深刻的地阐述了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汇聚全体中华儿女澎湃激情的恢弘梦想;一次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抉择;一段回应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新征程!这个专题片让我们了解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知晓了党中央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深入考量和决策过程,感受到了改革的势在必行与不易。

2018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此前,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开放的步伐一直是前进的”。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在改革进程中,开放是一以贯之的,只有快慢的区别,没有方向的更易,对开放的要求,就是“加快步伐”,“加快”就是“前进”。

将改革进行到底,需恪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改革进行到底,应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将问题意识铭记在心。对于改革本身而言,最容易发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阻力。在锐意进取 、改革的同时,应认真研究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时警惕防范老问题反弹。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强化担当意识。改革是要我们齐心协力啃硬骨头,如果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强烈的担当精神,改革将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增强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推进,离不开人民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中最牢固、最基础的重要主体。只有群众的力量得到全面自由的地发挥,改革才会更加温暖人心。

该片让我们基层的干部群众看到了改革决心所在,动力所在,前景所在,增强了改革信心。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看感受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看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近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连续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电视10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引领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鼓舞深化改革和扶贫攻坚的斗志,号召我们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过去五年,全党兴利除弊,党内政治生态为之一新,靠的是改革;未来五年,我们蓄势待发,推动党的建设走上新征程,依然要靠改革。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沧州xx新区历经十年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亮点纷呈,成就辉煌,昔日的苦海沿边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外关注的发展高地、投资热土,成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xx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单元之一。当前,xx新区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环xx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河北沿海率先发展“四大机遇”,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我们必须要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聚合力、以改革凝民心,加快xx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建设,早日实现“沿海强区、壮美港城”目标,奋力打造河北沿海第一增长极。

下一步,xx新区党政办将继续发扬“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精神和“多干少说、善做善成”的作风,严格落实“忠诚、干净、担当、实干”要求,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准则,优服务搞协调,抓督导促落实,练内功强素质,坚决当好党工委和管委会的“前哨”和“后院”,以优异成绩向建区十周年献礼,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

学习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体会


学习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体会

近日,自《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录片开播以来,全局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收听收看,并广泛开展讨论,引起热烈反响。

《将改革进行到底》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权威性、全景式报道,尤其开篇第一集《时代之问》全面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程,对深改“四梁八柱”主体框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深改重大战略部署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党中央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使人深受启发、倍感鼓舞,更加坚定了党员干部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为全面建成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而努力奋斗,以安置房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以古荥大运河为龙头的“四个片区”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有效妥善解决,摆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是一片迅速铺开的产业崛起的火热工地、一场迅速拉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战役,要把这些任务完成,需要我们付出比以往更大的辛劳、更多的心血、需要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忠于职守、敢于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

迫切道不可坐论,事不能空谈,关键时期必须有关键作为,面对发展良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努力把机遇牢牢的抓在手上,力争改革先行一步,发展加快一拍,围绕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将改革进行到底,同时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创新性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来检验改革成果。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