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范文: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工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通过第一阶段学习实践观活动,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区共同努力,使我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到开展反****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发展。其次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作为区工会部门负责人,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开创区工会工作新局面。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优秀范文: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在全党开展深入观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5年前,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广州酝酿,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本身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入点是学习,落脚点是实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今年上半年进行的思想解放学习讨论活动本质是基本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为科学发展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则是站在理论高度,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把握实质、融会贯通,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素质,真正用扎实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行动。

学贵致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在学习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后,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成了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让科学发展观落到科学发展的实处。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广州市制定了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清晰、重点突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这个主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力争在广州科学发展、全省“首善之区”建设和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取得进展。在前一段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广州紧密联系城市发展实际,查摆出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等十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与对策,许多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州将通过更深入的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与整改落实,进一步查找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细化解决问题的举措,努力在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要能够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来推进改革创新,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着重突出惠及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优秀范文: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篇好,涉及到科学、学习、发展观、发展、实践、问题、活动、突出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科学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经济社会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发展实际,如何理解高校的科学发展,高校在发展中存在哪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和做法,如何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这些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是必然遇到的,也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要义是发展,首先必须有发展,才谈得上科学发展,******同志讲“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意义了”,因此,不考虑如何实现发展,而大谈科学发展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什么是高校的发展,或者说怎么样才能说高校是发展了?我们应首先分析什么是发展。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现在排行榜、高校教学水平评估,评价高校发展无非是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考察,但具体落实起来却是一些数字化指标,如,学位点的数量、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数量,论文、课题经费数量等等,围绕这些数字化指标,各高校展开了竞争,谁达到了相关指标,就说明这所高校有了发展。不可否认这些数字化指标可以从一定方面反应该高校或单位的发展情况,但一定就能说明该高校或单位确实发展了吗。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我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应分为显形的发展和隐性的发展,所谓显性的发展,就是指标志该单位发展的一些显性的数字化指标,隐性的发展是指不能用数字和指标显示出来的发展,一个单位的发展应该是显性发展和隐性发展的整合,应该是整体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才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和真实的发展。一个单位的发展是这样,个人的发展也是这样,我们经常评价一个教师或一个干部的发展现状,主要以他个人职称职务是否晋升、工资津贴是否提高、有无荣誉称号、有无获奖等等,这些在一定方面反应了他的发展情况,但决不是他的全部,甚至有的并不名副其实,平时我们看到某一个人是教授职称,但他的个人水平真的与教授相符吗,平时我们看到某一个领导干部,他的真实水平与其职务相称吗?可以做这样的比喻,就像一座海中的冰山,海平面上是显露的冰山,海平面以下则是未显露的冰山,要想知道这座冰山的全貌或真实大小,就要清楚海平面上下所有冰山的情况。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一味追求单位和个人的显性发展,甚至把实现显性发展作为终极的去追求,这样的现象相当普遍,由此就会造成急功近利、作风浮躁、学术****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不可否认,单位和个人的显性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从某些方面反应发展的程度,在实现真实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显示发展的一些外在数字、指标和荣誉是必须的,特别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激烈使机会比黄金还重要,实现了显性的发展,争得别人的认可以和尊重以及取得相应的地位,就等于把握了机遇,你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发展也会越来越快,从这个角度说,实现显性的发展是我们实现真实发展的手段,而决不是目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手段的重要,一个单位或个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有一种争先创优的精神,在脚踏实地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推销自己,让别人认可自己,决不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都有一个全面发展的问题,都要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是蔑视追求显性的发展,二是一味追求显性的发展。在当前,重要的是我们要警惕把追求显性发展作为终极目的,忽视单位和个人真实的发展。所以,当前强调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我们在追求外延扩张和显性发展时,一定更要重视内涵和真实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大学如何体现?现在形成共识的是大学培养以育人为本,为中心;大学教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以人为本在大学实际上是围绕两个主体进行的,一是学生,二是教师,做到两个“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实现、教师发展主体的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个人认为,在当前,重要的和紧迫的是如何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满堂灌”。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学的理念、方法、师生关系已悄然发生着根本性变化,而大学却还在固守着自己多年的教学培养模式,重在灌输知识的现象很普遍,应该来一次大学的“新课程”改革。因此,要真正落实学习过程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就要下力气进行大学教学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中心,还要有效落实大学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大学的本质或生存价值是培养人才,当然还有其它功能,如,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者不可偏废,但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个人认为三者不应是并列的关系,培养人是中心、是目的,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围绕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而进行的,相对于前者,它们应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假设一个高校如果没有了培养人才这一功能,只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那么它就不能是高等学校,而只能是研究所或公司,而如果一个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体现的不理想,但重视了如何培养人,那么,该高校的本质就不会发生变化,只能说不是很理想的高校。现在的情况是,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上,虽然理论上和口头上认识到了大学应该以育人为本,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更强调了科研和如何服务社会,原因一是没有从根本上深刻认识大学功能,二是大学的评价体制和机制再作怪。评价大学的办学好坏,科研的指标和服务社会的指标更是显性和容易实现的,而大学培养学生的质量则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指标,这样就会导致大学把科研的指标和服务社会的指标和评价作为目的。由此,造成这样的现象,大学以完成多少科研论文、课题数量、经费数量为最终目的,而很少思考如何把完成这些工作与培养学生对接,高校的教师以完成多少教学任务、科研论文、申请课题数量和拿到多少经费为最终目的,很少考虑自己教学的效果和如何把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实际上,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大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目的是什么?大学出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知识的创新,为国家和社会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果仅限于此,该机构就是一个科研院所,大学更重要的目的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就需要把进行科研的方法、手段以及前沿成果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科研的过程中来,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恰当的内化和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形成教学中有科研,科研中有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也是这样一个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而不仅仅把为企业和社会作出多少贡献作为终极目的,否则的话,就与公司没有差异了。因此,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对科研和服务社会如何与培养学生对接进行研究和探讨,实现通过高水平科研和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推进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

《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是篇好,主要描述发展、大学、高校、学生、目的、个人、实现、培养,希望对大家有用。

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加强公安机关建设、进一步领导和指挥水平的必然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有利契机,作为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机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对基层实战一线的派出所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正规化职业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造就一支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公安队伍,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的政治、业务和体能素质。切实提高基层派出所的核心战斗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才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推动鸠江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规化职业化建设为抓手,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警个体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承受能力、工作环境、工作经验、家庭状况等为基础,正确选择提高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适应性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有的放矢的促进民警个体的发展。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着力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和体能素质,着力提高民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提高民警的认知、分析、判断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着力提高民警了解、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提高民警的宗旨意识,着力锻造民警的忠诚、荣誉、有为、服务的警营文化理念。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必须狠抓民警执法理念教育,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把公安队伍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最亲、犯罪分子最怕的队伍,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思想作风、工作机制、考核标准、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基层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帮助基层做基层做不了的事情,从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活动最急需的方面入手,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健全完善操作性强的相关程序规定和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减轻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的负担,为基层公安机关执法执勤活动提供强有力保障,促进公安保卫任务的完成

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5年前,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广州酝酿,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本身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入点是学习,落脚点是实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今年上半年进行的思想解放学习讨论活动本质是基本一致的。解放思想,就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那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为科学发展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则是站在理论高度,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把握实质、融会贯通,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素质,真正用扎实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行动。

学贵致用。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在学习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后,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成了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让科学发展观落到科学发展的实处。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广州市制定了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清晰、重点突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这个主题,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力争在广州科学发展、全省“首善之区”建设和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取得进展。在前一段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广州紧密联系城市发展实际,查摆出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等十大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与对策,许多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州将通过更深入的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与整改落实,进一步查找妨碍科学发展的问题,细化解决问题的举措,努力在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要能够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来推进改革创新,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着重突出惠及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