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优秀范文: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呢?个人认为,加大、培养、选拔、和考核机制的力度,提高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水平,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来选人用人,才是组织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保证。

一、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科学发展能力。

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围绕干部能力建设,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创新培训制度体系。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把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培训考评结果与使用提拔结合起来。其次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长期、短期、按需培训三种模式。对于新任公务员、后备干部、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时间可以设定为3个月,以便使其系统学习与掌握上岗知识;对于不宜过久离开工作岗位的科级干部,宜进行2-3周的单项突击短训;对于干部需求培训,要从干部的实绩考评结果中发现问题,把干部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以及本人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补给什么的培训机制。再就是要创新培训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进行重大案例分析、危机公关事件预设与处治、学员与教员之间的双向交流、开展调查研究等等,其目的就是让学员通过分析讨论和实践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检验学习成果,从而提高破解难题、理清思路、选择路径、寻找对策的能力。

二、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干部后备队伍建设。

众所皆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运用单一的手段,难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打破常规思维,拓宽挂派干部锻炼的新思路,不失为一种尝试。一是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发达地区谋职锻炼,与发达地区积极接轨,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二是选派德才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市、省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使其在一个新环境和大舞台去接受锻炼和考验,既达到了培养干部的预期目的,又实现了上下联系沟通。三是下派干部到信访部门任信访专员,进一步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对基层挂职的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实行“导师制”培养。在基层一线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选择懂经济、善管理、能力强的乡村干部作为大学生的“导师”,“一对一”对接帮扶,从而实现思想上有引导、作风上有身教、工作上有辅导、生活上有帮带的“严管厚爱”式培养格局。

三、创新选拔机制,促进干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

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以事择人、以岗定位、考用一致”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动摇,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坚决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宜从两个方面制定干部选拔机制:一是变“伯乐相马”为“公平赛马”。在“赛场”上展示自己,通过笔试、面试及全面考察,竞争上岗,让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探索市、县联动进行公选的方式。对市、县两级的干部公开选拔竞争的岗位统一进行安排,统一命题笔试,统一面试辩论,分别考核任用,这样既扩大了选人视野、保证了用人质量,又提高了选拔、任用的工作效率。三是公推公选党外干部。关注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由民主党派推荐,按照规定程序,根据各人的德才条件,积极吸纳到重要工作岗位上中来。

四、创新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对选人用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是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监督”往往成了空架子,以至于干部管理中的漏洞与薄弱环节显而易见,因此亟需加大创新监督机制的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干部任用监督制度、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从制度上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二是规范和制约“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一把手”的用人行为直接影响一个县用人风气的好坏,影响到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化上级监督、规范约束用人制度,是防止“一把手”滥用权力的一种尝试。三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吸纳能力强、素质高的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扩大党外民主人士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参与面,主动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强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另外,还可增设部长接待日,倾听群众呼声,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创新考核机制,实现实绩考评的新格局。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创新选人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呢?个人认为,加大培训、培养、选拔、监督和考核机制的创新力度,提高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水平,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来选人用人,才是组织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保证。

一、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科学发展能力。

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围绕干部能力建设,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创新培训制度体系。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把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培训考评结果与使用提拔结合起来。其次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长期、短期、按需培训三种模式。对于新任公务员、后备干部、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时间可以设定为3个月,以便使其系统学习与掌握上岗知识;对于不宜过久离开工作岗位的科级干部,宜进行2-3周的单项突击短训;对于干部需求培训,要从干部的实绩考评结果中发现问题,把干部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以及本人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补给什么的培训机制。再就是要创新培训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进行重大案例分析、危机公关事件预设与处治、学员与教员之间的双向交流、开展调查研究等等,其目的就是让学员通过分析讨论和实践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检验学习成果,从而提高破解难题、理清思路、选择路径、寻找对策的能力。

二、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干部后备队伍建设。

众所皆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运用单一的手段,难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打破常规思维,拓宽挂派干部锻炼的新思路,不失为一种尝试。一是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发达地区谋职锻炼,与发达地区积极接轨,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二是选派德才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市、省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使其在一个新环境和大舞台去接受锻炼和考验,既达到了培养干部的预期目的,又实现了上下联系沟通。三是下派干部到信访部门任信访专员,进一步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对基层挂职的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实行“导师制”培养。在基层一线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选择懂经济、善管理、能力强的乡村干部作为大学生的“导师”,“一对一”对接帮扶,从而实现思想上有引导、作风上有身教、工作上有辅导、生活上有帮带的“严管厚爱”式培养格局。

三、创新选拔机制,促进干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

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以事择人、以岗定位、考用一致”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动摇,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坚决不用那些以权谋私、为己干事、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不负责任、拉私人关系、投机钻营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宜从两个方面制定干部选拔机制:一是变“伯乐相马”为“公平赛马”。在“赛场”上展示自己,通过笔试、面试及全面考察,竞争上岗,让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探索市、县联动进行公选的方式。对市、县两级的干部公开选拔竞争的岗位统一进行安排,统一命题笔试,统一面试辩论,分别考核任用,这样既扩大了选人视野、保证了用人质量,又提高了选拔、任用的工作效率。三是公推公选党外干部。关注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由民主党派推荐,按照规定程序,根据各人的德才条件,积极吸纳到重要工作岗位上中来。

四、创新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对选人用人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是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监督”往往成了空架子,以至于干部管理中的漏洞与薄弱环节显而易见,因此亟需加大创新监督机制的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干部任用监督制度、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从制度上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二是规范和制约“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一把手”的用人行为直接影响一个县用人风气的好坏,影响到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化上级监督、规范约束用人制度,是防止“一把手”滥用权力的一种尝试。三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吸纳能力强、素质高的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义务监督员;扩大党外民主人士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的参与面,主动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强化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四是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另外,还可增设部长接待日,倾听群众呼声,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创新考核机制,实现实绩考评的新格局。

在当前的干部实绩考核中,考核实绩难以区分、考核内容不尽合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考核结果缺乏实效的问题比较突出。怎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就尤为关键。实绩考核在遵循求真务实、群众公认、考用结合原则的前提下,首先要科学设定实绩考评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应突出重点与特色,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应增强可信度,领导干部的考评分值权重应体现科学化。其次,要完善实绩考核程序与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三个方面。同时,从扩大民主,体现公正、公开的角度,将群众设置为考核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建立实绩公诺、实绩公述、实绩公评、实绩公示、实绩奖惩的五大评价机制。加强平时的考核监督,引导领导干部不断注重群众公论,更好地践行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再就是建立健全考评的相关配套制度。一是针对考核人员的制度,如持证考核制度、考核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针对考核工作的制度,如考核结果运用制度、工作巡查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组工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组工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开展贯彻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年和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书记讲话精神及其它有关学习文件,个人学习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自己领会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按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提出的,我们党一贯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大会,都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专门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部署, 但是,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历史任务、党员干部队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进入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的时候,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清醒地看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意识到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因此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仅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必须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积极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少些形式主义,办实事、求实效;紧紧围绕分局关于“践行科学发展,推动作风转变”这一主题,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联系交通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就我段养护机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些疑难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要坚持从大家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和条件最成熟的问题抓起,又要着眼于交通事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促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我段公路养护的新局面。
三、要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行动。现在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我们要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本单位实际,要从严肃工作纪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为重点,重点解决“五个问题、树立五种风气、强化五种意识、建设一套班子、打造一流队伍、实现五个新目标”。坚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与深入开展“落实、主动、创新”专项活动相结合,与推动重点建设和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相结合,与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解决公路养护中的重大问题,要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努力提高全公路养护科技服务水平,创造出风清气正的大环境,抓抢机遇、拼搏进取、推进“思想大解放、三年大变样、构建大交通、做出大贡献”为实现我市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善


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为已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对“改善民生”的保障力度。

一、以改善民生为动力,紧扣发展要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推动作用

“民生是根本目的,发展是根本途径”。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依托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团结带领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成果为群众谋利,为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发挥组织推动作用促发展。按照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建设、社区党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以全面、协调的党建工作加强党对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领导,切实增强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发挥实践先导作用促发展。英山是一个欠发达的地方,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敢为人先,带头克服封闭保守、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倾向,坚定抢快发展、后发争先的决心,鼓足敢闯敢试、不怕失败的勇气,发扬老区精神、牺牲精神,多做打基础、管长远、利发展的工作。三是发挥创业先锋作用促发展。制订优惠政策,建立扶持资金,引导和鼓励党员干部建基地、办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林业经济、畜牧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建立一批党员“双带”示范基地、党员创业示范基地,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吸纳群众参与基地和企业就业;优化创业环境,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外出务工的致富党员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带头回乡投资创业。

二、以保障民生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不断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要建设一支“想抓民生、会抓民生、勤抓民生”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考核干部问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树立“想抓民生是德、会抓民生是能、多抓民生是勤、抓好民生是绩、净抓民生是廉”的识人观,既考核经济发展指标,又考核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家庭主要劳动力就业、子女就学、疾病查治、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民生指标纳。二是选拔干部重民生。统一建立领导干部民生工作档案,选拔任用干部看干部的民生意识强不强、民生投入多不多、民生绩效优不优,群众认可不认可。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十二制”,做到“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相马”向“赛马”转变、“随机性”向“制度性”转变,真正选用“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人。三是锻炼干部抓民生。对新提拔或者年轻的领导干部,派到信访部门、民营企业、贫困村挂职锻炼,让他们在一线亲身感受民生疾苦,领会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四是监督干部看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领导干部的主要内容,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违法乱纪,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侵犯民权、与民争利;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行政作为,又监督其作为是否符合群众意愿;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眼前利益而牺牲子孙利益。

三、以普惠民生为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开发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一是要突出“育”字,培养乡土人才。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课题研究式、案件分析式、专家讲座式、实地讲解式、实践探索式、挂职锻炼式、脱产进修式、外训拓展式、互动交流式”等立体培训方法,大力开展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绿色资源开发、旅游经济、领导艺术、危机处理等知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志愿者”。二是要突出“优”字,引进紧缺人才。建立紧缺人才电子信息库,制订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打破地域、身份、职称等方面的限制,简化人才流进程序,把引进人才与旅游产业、绿色产业、庭院产业、畜牧产业、人文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引进资源开发型、项目管理型、市场营销型、科技实用型和应急处理型人才。三是要突出“活”字,充分激励人才。建立社会培养人才、单位管理人才、市场配置人才机制,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年薪工资分配制度,配套人才流动社会保险衔接办法,促进人才在县内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发挥更大的人才效应和作用。

四、以服务民生为取向,注重整合资源,提高对干部、人才、党员队伍的服务水平

改善民生,在干部、人才和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也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一要注重培养,促进能力发展。建立健全干部、人才和党员教育培养机制,加大培训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使各级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和广大党员既具备与时俱进、适应形势,成为时代发展先锋的能力,又具备团结带领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力量,共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二要注重使用,促进事业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人才、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围绕人有其权,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落实他们的民主权利;围绕人尽其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使他们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潜能;围绕人得其所,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想干事的,表彰多干事的,重用会干事的,奖励干成事的,教育不干事的,惩治干坏事的。三要注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困难帮扶机制,使干部、人才、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要逐步解决全体村干部退职保障问题。尽管村主职干部待遇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多数村干部待遇保障急需解决,需要加大投入、扩大范围,进一步研究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办法。要进一步完善困难党员帮扶机制。要按“财政预算一点、党费列支一点、部门捐助一点”等办法,建立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因人制宜分别给予直接帮助和“造血”扶持。要发挥好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要明确改“非”干部仍然在编、在职、在岗,要组织经常性的学习,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加强交流沟通,落实相关待遇,充分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