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考察体会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考察体会”,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考察体会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中共xx区委组织部长贾恒
2005年10月9日至20日,我参加了全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充分领略了苏州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所见所闻,感慨万千。
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42.5%。总人口584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苏州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实现gdp总量3450亿元,比2003年增长12.3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7%。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5个县级市中有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培训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大。下面从对苏州成功经验的理解和如何将这些经验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对苏州主要经验的理解
近年来,苏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发展和变化,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创新之路。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在学习考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偏离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苏州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给我的启发很大。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且在市委文件上明确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苏州有16个开发区,除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其它开发区的批件都是在1992年就拿到手的,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州多年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与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第二,招商引资精。我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他们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懂经济、会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对招商人员明确任务,奖罚分明,比如苏州新区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实行年薪制,重压力、重奖励,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苏州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第三,人才机制活。苏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引进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苏州重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和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树立人才投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二是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重点培养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建立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民主、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在拓宽识才选才渠道方面,他们加强与开发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沟通,把高级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妇女人才与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努力将全社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纳入视野。三是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苏州加快了研究生城和国际教育园建设,实行开放、联合的办学机制,通过调整专业设置,采取招生和委培等形式,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他们依托开发区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了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交易渠道。在人才市场建设方面,苏州注重有形人才市场和无形人才市场的协调发展,疏通公有制组织与非公有制组织、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四,服务环境优。苏州各地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努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品牌。他们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搞行政服务一条龙,建立了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将40个职能部门的610个审批及服务事项在中心进行“一站式”办理。所有的企业要进来,只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里边跑跑,所有的手续就都办妥了。在创设优良的服务环境上,他们提出对外商“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马上办”,并专门成立了“马上办办公室”,着力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1对1”特色服务,投资者只要进管委会一个大门,只需在一个窗口,面对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妥全部手续。在苏州,无论哪个部门,办什么事情,都有规范的程序要求。所需材料、标准、时限、谁负责以及负责人不在时谁接替等内容全部公布上墙,绝不允许外商白跑一趟的事情发生。
苏州强调招商引资过程就是一个全民动员的过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一次汽车博览会,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一个人一上午就与20多家参展企业签定合约,汽车展览涉及的场地征用、资金投入、收益分配等事情复杂而敏感,一个办公室副主任怎么决定得了?答案很简单,对于这些事情,园区都有明确规定,并早已公诸于众,可操作性也很强。这位副主任说,就是园区“一把手”去,也是这么做。苏州还注重为外商提供合格人才,在工业园区内的工作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80%以上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可直接用外语同外商对话。由于对投资环境、政策、人员素质有了较高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外商们反过来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苏州,纷纷介绍自己的关联企业前来考察投资,取得了“以商引商”、“以外引外”的葡萄串效应。
二、借鉴苏州经验,做好组织工作,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认真总结苏州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规律,深入领会苏州经验和做法的本质与内在精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到的理念、做法和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下面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就如何借鉴苏州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谈谈个人体会。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问题。要想实现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展意识问题。我们要把苏州敢闯、敢试的思维观念学到手,就要勇于克服在快速发展问题上的思想桎梏,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一是要不断强化率先意识。我们要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个率先发展的强烈意识。实现率先发展,标杆一定要定高,如果定低了,经济发展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个抢机遇、谋发展、争率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一定要完整地把握科学发展观,那就是在保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同时,还要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完整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率先的态势。二是要不断强化机遇意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对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到来的时候就可能把它抓住;对没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就会和他擦肩而过。我们在干部群众当中,要强调善于捕捉机遇,敢于抓机遇。苏州在建设开发区方面,就是在1992年抢先抓住了机遇,做到先行一步,从而为苏州多年的经济发展赢得了主动权。三是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我感觉,应该在干部队伍中好好地提倡创新精神,选拔干部时要倾向于敢于创新的同志。创新需要“胆”和“识”两个方面,只有“胆”没有“识”可能就变成违法乱纪;只有“识”没有“胆”可能就会停滞不前。鼓励干部创新,首先一把手肩膀要硬、眼睛要明、心胸要宽,这样才能鼓励下属进行创新。
第二,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逐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把握方向总揽全局的能力。“理论素养是领导素养的灵魂”,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方向上才能正确。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从政治上把握方向、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突破难点,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规律,提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不论是否直接从事经济工作,都应该认真学习经济理论,把握经济规律,提高运用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能力。三是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刻认识新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新动向、新特点,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的本领。四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建设,提高修身和自律的能力。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权利、地位、利益的考验,要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深入群众,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加强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名利,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拒腐防变,廉洁自律,把握住人生方向,把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融入于工作实践中。
第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招商引资合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工业化要以大量的投入为支撑,招商引资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苏州利用外资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活新颖的招商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上进行认真的研究,立足于出实招、重实效。一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招商队伍。通过组建专业队伍重点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国内外发达地区学习,进行重点招商;通过已引进外商的成功示范和穿针引线,以“商”引“商”。要把一些精兵强将,对发展经济有热情的干部选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只有建立了这样一支团队,才能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还要注意“招商选资”问题,就是在吸引外资和民资的过程当中,要看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看投资强度、看产出效益、看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要通过这些标准来调控双方的选择,这样招商引资的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二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环境。有些时候,招商引资并不在招商引资本身,主要是在招商引资之外,也就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环境,这对能否成功招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人都要有一个招商意识,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居住环境出一把力。如公检法部门要开展创建“平安船营”活动;组织人事部门要选好人、用好人;纪委要保证我们的干部勤政、廉政、优政等等。三是对招商引资队伍,要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把他们的实绩和收入挂起钩,充分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要加强人才的引进与管理,搭建人才发展的平台。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政府在人才管理和开发上仍然起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工作中,要通过抓规划、制定政策和搭建相应平台,来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这一重要举措。一是合理制定区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要求,分别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的长期预测体系、中期需求预测体系和短期预测体系。通过这三个预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立政府在人才规划方面的指导作用、引导作用、落实计划对供需双方组织有效的供需调节的作用。规划制定后,要有落实机制,制定出吸引人才的政策。现在从表面看,人才市场上人才很多,但企业还是会觉得它所需要的人才很难找得到,这就是供需结构体的一个矛盾。政府应该在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上制定吸引人才政策,为本地企业吸引人才。如减少企业在招聘人员方面的费用,降低这些人才来到本地的生活成本,包括住房、培训等各个方面。开展这方面工作,政府必须要和企业密切联系,知道他们的困难在哪里,然后针对他们突出的困难来制定相应的吸引人才政策。二是要为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搭建相应的平台。搭建平台包括:搭建工作平台,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创业平台,鼓励自主创业;搭建再教育、再培训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再提高;搭建生活平台,解决后顾之忧。
第五,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要加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要围绕中心工作,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二要加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快速发展”的大局意识,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积极做好宣传群众、稳定思想、理顺情绪等工作,主动分担党委和政府的改革压力,推动城乡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完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为不同层面党员所接受,落得实、效果好的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党员、表彰激励、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认真研究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市委组织部长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单位里组织学习“市委组织部长在公务员培训结业典礼讲话”活动。“讲话”的内容,蕴涵着对新一届公务员的希望,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为我市公务员队伍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带来一种新的景象,成为社会的一支骨干力量,也加强了立足本职,追求卓越的爱岗敬业精神。

同时指出了工作中所要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工作经验。对号入座使他们能在上岗前受到启发和教育。文章简洁、明了,语言朴实,让我们听起来感觉像一面镜子,不同程度上把我们平时工作中遇到过的问题都体现出来。

组织部长利用六句话,介绍了全文,每句话都有深刻的意义。其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就让我有很大的感触,特别是我从部队步入工作岗位,在这个领域后,无形中被一种风气所渲染,那就是学习、竞争。文章所指出“学习是21世纪的生活方式;学习就是竞争力。”就充分表现出,如果不学习,肯定被淘汰。江主席曾经说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所以我们青年职工要有永不满足的创新进取精神,做知识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建设者。

其次,“正直做人,廉洁自律”这句话让我想起曾经在部队的时候,连队首长找我做思想工作时说:“军人不论在什么环境下,立场要坚定,不能有乱拉关系,腐化堕落思想,要时刻维护自身形象。”作为我们一代青年,在工作中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诱惑所影响,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尽自己所能,主动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办点实事,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同时组织部长的“讲话”,给我很大鼓舞,让我收益匪浅。结合“讲话”,我要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心态。每天工作中要有所收获,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天度日。在下班以后,利用半小时总结今天工作完成情况和明天需要做的工作。做到眼中有活。同时,工作中把握不准问题及时向老同志请教。

二、结合工作情况,虚心接受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完善对工作管理的不足与漏洞,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三、加强对业务的学习,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提高文字书写能力。

以上是学习组织部长“讲话”的感想。通过这篇“讲话”,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工作而奋斗。

组织部长争做学习型干部心得体会


虎年伊始,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全县上下劲吹奋进飞越的号角!在新的起点和征程上,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牢记xx“多学习、少应酬”的教诲,从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跳起摸高、跑起办事”的表率,在“12343”发展战略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多学习、少应酬,就是要把精力用在县委发展战略的深刻领悟上,盯住目标狠抓落实。科级领导干部既是县委、县政府决策的执行者,更是一个乡镇和部门单位的决策者,肩负重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不尽责就是失职,无作为就是过错”。县十二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确立了“12343”发展战略,制定了2016年“奋进飞越”的目标任务。要一件一件把“12343”发展战略的任务抓实落地,就必然要求每一位科级领导干部要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把精力用在县委发展战略的领悟上,全面理解“12343”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战略部署上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加重视班子团结,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注重细节、盯住落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推进天全科学发展飞越发展的过程中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理性思考,科学规划,运筹帷幄,不辜负县委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
多学习、少应酬,就是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良好作风树立正派形象。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良好的党风、政风需要靠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来体现。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县委的形象,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行为就是社会的风向。一个爱好学习勤政清正的领导干部就会带动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一大批爱好学习勤政清正的领导干部就会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这就必然要求,每一位科级领导干部要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远离不必要的喝酒聊天、打牌娱乐、唱歌跳舞等应酬,形成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要时刻注重和树立勤政清正、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以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正身、正气、正品。唯()有如此,党的作风才能更加务实,党的形象才会更加丰满。
多学习、少应酬,就是要把业余时间用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上,提升履职素养服务“奋进飞越”。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成为执行上级决策的表率。这就必然要求,每一位科级领导干部要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把工作当事业来追求,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扑下身子抓学习,甘当小学生,虚心向老领导、老干部、老同事学习,深入基层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周一到周五的业余时间用在提升自身素质上,按照抓什么懂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法律、市场经济等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推动工作、执行决策的能力。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成果、创一流,才能高效地服务全县的“奋进飞越”!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组织部长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组织部长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自古以来,最大的腐败就是吏治的腐败,主要讲的就是选人用人问题。俗话说“事在人为”,只要选好用好了人,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当前,这方面存在和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比较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组织部门包括组织部长在选人用人上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不健全的心理偏差也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当一名合格的组织部长,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在选人用人方面带头克服四种错误倾向:一是论资排辈,担心失衡。工作资历是一个人业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的证明,也是今后搞好工作的一个前提和条件,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一味以资历论英雄,按年龄、现有职级和任职年限等等排先后,这就是脱离实际的错误作法。一旦形成这种选人用人的定式,就会担心打破平衡,用了一个,挫伤一片,于是干脆一个不用。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一些原本可以“跳跃式”前进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只能在规定的“程序”禁锢中循规蹈矩地艰难爬行,其聪明才智得不到最快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无论是对人才个人还是对整个单位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正确的作法是,要把一个人的资历作为“充分”条件来认真考虑,但不能把它作为“必要”条件来束缚手脚,一切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从有利于人才成长出发,敢于打破陈规陋习,打破不必要的平衡,搬掉各种隐性台阶,少讲资历,多讲能力,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任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才是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并健康成长的有利途径。
二是强求全才,疑而不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全面。这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这样的错误心理:想用一个人,但又惋惜其不是“全才”,觉得他某些方面尚有欠缺,于是产生动摇和怀疑,生怕用人不当,难堪重任,思前顾后,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正的“全才”是没有的,我们说的优秀人才,只能是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人;我们选拔任用一个领导干部,也只是让其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导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人者的高明,不在于找一个“全能”的替身供自己驱使,而在于让选用起来的人或通过选用起来的人再激发起他们的下属各自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一种任何个人能力都难以达到的巨大合力,推动和促进工作全方位地前进。硬要去强求全才,那是典型的理想主义的幼稚想法,一旦有这种错误的心理,在选人用人上必然一事无成。
三是怕难驾驭,大才小用。俗话说“庸才好用但无用,人才难用但有用”。一些真正称得上是大才的人,往往有其区别于一般人的特殊本领,遇事有独特见解,喜欢在领导面前提意见,发牢骚,讲怪话,甚至有点恃才傲众,我行我素。有些用人者对这类人便心存顾忌:不用,觉得有点可惜;用了,又怕不听使唤,驾驭不了,甚至担心其能力太强,有终一日功高震主,危及自己地位。于是就先“小用”一番,还不时给点下马威,等服贴了,听调了,再“大用”。其实,一些优秀人才之所以难以驾驭,主要原因就在于用之太少,用之不当。好比一匹千里马,不用它,它只会与普通马一样“骈死于槽枥之间”;用它但不是让它去驰骋疆场,而是让它上太行山拉盐车,它也肯定会消极怠工。大才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有棱有角,一旦被磨得棱角全无,也就与一般人才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时再用,只怕为时已晚。因此,作为一名组织部长,就要常怀“人才能得”之心,善于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经发现真正的优秀人才,就要果断地把他迅速用到工作最需要的重要岗位上去,并为其优化好内外环境,大胆放权,任其自由发挥,尽快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四是够用即可,无需太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才气与诸葛亮齐名、又刚刚在赤壁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庞统投奔刘备时,一向礼贤下士、宽仁厚德的刘备却只给了他一个小小的耒阳县宰。原因除了庞统“貌陋”、居傲失礼外,更重要的一点恐怕是刘备当时有种错误心态:“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既然已经有了“卧龙”孔明,有无“凤雏”庞统当然就不那么重要了。时下,我们一些用人者也有这种错误倾向,觉得人才够用就可以了,无需太多,太多反而引起无谓竞争,容易造成不稳定。并进而觉得这么多年来,由于狠抓了干部的“四化”工作,已经积聚起一大批可用之才,在某些单位甚至已人满为患,于是放松了对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对那些主动送上门来的人才则更是置之不理,拒之门外。事实上,我们现在还远未到才满为患的时候,有些单位是低能的“子弟兵”多,高能的专业人才少,人才的配置还很不合理。作为组织部长,对此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有宽阔的胸怀,甘当伯乐,当好伯乐。为官一任,要大力培养人才;为政一方,要广纳四方豪杰。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人才队伍才会后继有人,长盛不衰,党的事业才会长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