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邓小平同志在文章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求全党坚持和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到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样,党的伟大事业也需要崇高精神支撑。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正是靠用革命精神武装党和人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无论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还是五种革命精神,都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都要继续坚持和发扬。
昨天我们观看了电影《张思德》,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张思德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今天再去看电影《张思德》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这么亲切和感动,那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需要这种精神,需要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任何党员都能做到,但不一定任何党员都会去做。默默无闻地去做,这正是张思德同志感动我们的地方。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张思德的三种精神,一是正确对待职务的精神。张思德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毫无怨言地对待职务升降和岗位调整,就像他本人所讲:“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二是学习张思德正确对待工作的精神。就像张思德所讲:“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三是学习张思德正确对待同志的精神。真心诚意待人,处处与人为善,时时助人为乐。只有这样,才能立足本职工作,踏实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正确对待职务,正确对待工作,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
在今天,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我觉得还应赋予新的含义:
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就是要求我们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要有工作的紧迫感,在本职工作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发扬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人利益的关系。
发扬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做事要公道正派,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使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服务于全中心工作大局。
发扬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精神,就是要求我们知难而进,坦然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接受挑战。
发扬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社会主义信念,要正确对待某一个时期出现的曲折和困难,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完成好承担的各项任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邓小平同志《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同志《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邓小平同志《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这篇文章是邓小平同志在年月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的选摘,重点是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中,历来注重精神力量的培养和运用。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党总结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党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不断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推向前进。不断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时刻清醒地牢记,要把现代化事业干成功,必须有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它要求在全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俭建国、勤俭办事。大力倡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形成工作尽心(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尽责的良好风气,反对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坏作风。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地对待自己、同志、组织和群众。多学习、少应酬,多奉献、少计较,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五种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和全社会应当具有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党员,尤其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品格的培养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作为国家企业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二七革命精神》

今天,我们党员一起学习了《二七革命精神》,了解了革命英雄的,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聆听了二七革命英雄的故事,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先辈们的革命斗争精神,为他们宁死不屈的精神和维护正义的力量而感动。先烈们不甘屈服的革命精神,使党员们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英雄们向我们昭示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斗争的艰辛和伟大!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一个个展厅向我们诉说这那段火红的岁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它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人民更加认识到帝国主义势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这次罢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血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要推翻反动的军阀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发动广大的农民阶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就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以反对军阀;如何开展农民运动,结成工农联盟。在罢工斗争中面对荷枪实弹的军阀,赤手空拳的工人只能遭到残酷的屠杀,这就为我党提出了武装斗争问题。

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在积蓄更多的力量,准备进行更大的斗争。"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后来又在这里修建了二七纪念塔,来让后辈们铭记这段历史。看了很多,想了很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作为一个共青团员,我会时刻谨记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二七纪念塔会像一座丰碑一样,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

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2018年8月22日,踏着第一缕阳光,我们一行三十多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使命担当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延安革命精神学习。心中曾无数次的回响: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读过贺敬之的诗,却不能感受那心中的炽热。延安,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一个值得记忆的地方,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8月22日下午,由延安干部培训学员联络处处长杨晓红教授带来的专题教学:《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拉开了此次培训的序幕。延安三山鼎峙,二水带围,易守难攻的奇特的地形造就了延安不平凡的命运。整个陕北地区共有445处革命遗址,光延安市区就有168处。所以,延安,注定要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人才的圣地,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圣地。陈毅同志在七大胜利闭幕时曾写了一首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经过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百年屈辱史,1937年来的八年抗战。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斗争不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它必将领导革命取得最后胜利,这也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听着杨教授的课,仿佛像电影闪过,一幕幕中国共产党的艰辛,一次次艰巨的战斗,一回回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浮现在眼前。听完课后,我们得以有机会去观看《延安保育院》。在观看演出之前,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的张老师就告诉大家,要把纸巾准备好,当时并不以为然。泪点很高的我以为并不会如何,然后开场第一幕,当一位英雄母亲为了掩护其他士兵,英勇牺牲,而怀里还抱着未满周岁的孩子,留给孩子仅仅是一顶自己的沾满英雄血的军帽。此时,全场已经抽泣一片。如果你以为《延安保育院》只是一部催泪剧,那你就错了。《延安保育院》把一段硝云弹雨的战争历史,活化为一部绚丽生动的舞台剧,把一段生离死别的母子情,再现为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烟弥漫、冲锋陷阵、舐犊之爱、军民鱼水,一幕幕的感人情景,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而且情到之处总是令人潸然泪下。但更多的是整部剧给了一种希望,一种团结的力量,只有团结,百姓帮助军队,军队帮助百姓,大家团结一致,才会有最终的大胜利。虽然战争无情,炮火无情,拆散了一个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是保育院这个大家庭确实充满着爱,温暖了那个只有一个军帽孩子的心,温暖了附件的老百姓,温暖了整个陕北,温暖了全中国。就是有他们的奉献和爱,让孩子们得以快乐健康的成长,也让国民党斩草除根的奸计没有得逞。捍卫了整个战士兵团,捍卫了民心和根基。

8月23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前往期盼的梁家河,在看完《梁家河》那本书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究竟是何等神奇的山沟沟,孕育了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在驱车前往梁家河的路上,有幸邀请到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特聘教师,一级播音员姬玉荣老师声情并茂的开授了一堂《一个村庄的记忆》。讲述了从习近平总书记初到梁家河的窘迫,到慢慢适应这便宜虫子多的小山沟沟,到后来战胜一切困难,再到想方设法改善村民的生活现状的蜕变。全程大家沉浸在新闻联播一样的声音中,陶醉在习近平总书记蜕变的故事之中,收货颇丰,经历珍贵。终于,到了梁家河,见到了第一口沼气池,走进了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三口窑洞。看到山沟沟里的梁家河竟然也可以庄稼成片,牛羊成群。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岁月里一言一行,真切地诠释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进取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意志、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初心。正是这七年艰苦而又生动的时间磨练,使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群众中成长,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铸就了人民领袖的人生格局。从梁家河的一点一滴中,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具有浓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人民之福,是群众公认、全党认同的,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深入了人民群众才能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这三天学习收获颇丰,参观了枣园,杨家坪,学习了延安辉煌十三年的华丽篇章,踏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蜕变之路,重温历史,检视当下。在观看延安保育院时,当毛主席来慰问大家,提了又学习,又玩耍六个字。当习近平总书记以知青身份来到梁家河时,带了一大箱书,并且通过自己的学习,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可见学习和教育何等重要。作为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我们,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为学生做好领航作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继承老一辈革命党员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结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内容,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以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将思政工作落到实处,教书育人,做好工作,带好学生。


学习传承弘扬习仲勋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传承弘扬习仲勋革命精神

回顾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习仲勋同志始终坚信人民的追求就是我们的使命,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我们满怀敬仰和思念之情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追思他的崇高风范,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永远站在群众的队伍之中。

一要学习他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对党、对人民忠诚是其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经革命、冤狱等种种磨难,始终以大局为重,始终对党和人民充满信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修养和政治本色。面对大是大非头脑清醒,面对大风大浪信仰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政治立场毫不动摇。习仲勋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忠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走近人民、同甘共苦已经成为他的内心本能。他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走遍广东全省深入群众收集一手资料,为改革开放、为人民幸福"杀出一条血路"。在其漫长革命生涯中,他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亲的人,天天"泡"在一起,坦诚相见。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一生,永远的扎根于南粤大地人民的心中。

三要学习他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把为党为人民工作作为无上快乐,个人荣辱得失毫无位置,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在广东,为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他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打破思想樊笼,冲破禁区为经济特区的创建"杀出一条血路",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正是这种勤政务实、责无旁贷、敢为人先的无私无畏的政治胸襟,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新飞跃。习仲勋同志敢于争先、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不断奋斗。

回顾习仲勋同志的光荣历程,深切缅怀其光辉业绩,就是要从其革命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其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纪念习仲勋同志,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为了党、为了人民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并为之不懈奋斗。

井冈山红色革命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动的描述了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的情形。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心的斗争决心。八十年过去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犹存。

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革命摇篮地。说实话,要不是有区人事局、青年局的组织,自己去还真是比较困难。终于,在领导的殷切关怀下,我还是跟随闵行区青年公务员们登上了这块革命圣地。

井冈山的现状让我吃惊不小:宽敞的马路,整齐的行道树,鳞次栉比的酒店和商铺,繁华的天街购物区,无一不流露着时代的气息,这个革命老区俨然成了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我很犹豫,在这里还能看到多少原汁原味的革命遗物。不过,后面几天的参观学习,还是让我受益匪浅。除了井冈山的中心城区,周边的故居遗迹还是很好的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即使是后来重建和修复的,也充分地体现了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总的来说,老区处处是经典和时尚的完美结合。

我们在井冈山上待的时间不算太长,去掉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两天半的行程。但这短短的两天半,我们祭扫了北山烈士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访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处旧居遗址,考察了三湾的新农村,观看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重攀了红军挑粮小道,也领略了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整个行程非常紧凑,而穿插在行程之中的授课,进一步充实了学习的内容。

经过这短短几天的参观学习,配合导游的细致讲解和老师们的悉心教授,我得到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全方面的洗礼。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史的丰富内容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无数革命英雄和先烈的动人故事震撼着我的内心,而蕴含在其中的井冈山精神更是感动了我的灵魂。

井冈山的历史,有太多值得记忆的重大事件。三湾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朱毛会师,举起了中国革命低潮中一面坚持斗争、鲜艳夺目的大旗,给全国民众树立了对革命的信仰,为中国革命的复兴带来了希望;五破进剿和会剿,充分实践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也大大地拓宽了以宁冈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胜利发展的空间;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颁布,真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心

井冈山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在井冈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壮的国际歌。井冈双雄袁、王二人,迎接红军上山,疆场屡建奇功,却被错杀于永新;萧克,为闹革命不惜改名,还献出了一家5条鲜活的生命;张子清,身为师长,治疗腿伤时把组织上分给他食用和洗伤口的盐全部留下来,分给其他伤员,最后感染去世;范家驹,在井冈山斗争最后的日子里坚持抗争,最后不幸被捕,视死荣光

井冈山的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急需补充的。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井冈山的学习经历,对我个人来说更重要的影响是对工作有了新的审视。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现在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革命先烈们面对死亡都可以从容镇定,我有又什么可以畏缩的呢?我所要做的不过是坚守工作岗位,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只要能发挥井冈山精神的巨大力量,结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切都不难达成。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