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教师心得,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心得

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稚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这就是我的执着追求,用灵巧的双手栽种永吐芬芳的桃李,用沉着的爱,培育永不凋谢的花朵。从教几年来,我就是这样,做一个辛勤的“园丁”,等待收获桃李的芬芳。
一 、培养良好习惯,打好做人基础
小学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就像一栋高楼地基的坚实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懂得做人的道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很重要。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我首先从德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较差,思想单纯。很听老师的话,我扎实有效地加强每个小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排队离校常规等,以夺星星的形式进行,每周进行一次评比。各方面都做得好的记一颗星,学期末给他们发个小奖状,在他们眼里一个小小的奖状比一百元钱还珍贵,我现在所教班级独生子女多,再加上大多学生的家境较好,学生中存在浪费现象,吃零食、浪费没有用完的橡皮和本子等现象比比皆是,面对这种风气,我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对待我班学生,我专门利用班队课进行教育,给他们讲革命故事,谈谈面包是怎样来的,再联系汶川地震,谈谈灾区的小朋友需要什么?再讲某母亲靠捡费纸等供孩子上大学的事。渐渐地,班级中浪费现象少了许多,让学生节约一个月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那天,很多同学都慷慨地捐了一百元,从此以后,教室多了一个费纸箱,箱子里装着同学们在校园内捡来的费纸和塑料瓶。
二、培养读书习惯,陶冶学生心灵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少年儿童正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他们读书兴趣,通过开展“选书,听书,读书,演书,评书和展书”等系列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通过我的努力,现在我们班每一名学生都深深地爱上了读书,他们从书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三、开展多彩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各方面能力的最好时期,学习任务不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强,但是教师如果培养得好,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那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我基于学生长远发展,利用课余时间召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年级时,我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召开讲故事比赛,学生都情绪高涨,精心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很多故事,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大大提高,参加比赛,还锻炼了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我还举行了穿衣服,整理书包的比赛,通过比赛,学生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觉得学习真好,他们的能力在迅速提高。
作为老师,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需要无限的耐心,需要如针般的细心,更需要博大的爱,才能让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因为有爱就有阳光,因为有爱就有芬芳,因为有爱就有辉煌。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教师家访心得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因为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称赞时会很高兴,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教师阅读心得


教师阅读心得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书籍就像蔚蓝的大海,翻滚着文化的辉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蕴藏着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就像广阔的天空,给人力量,让人自新,催人奋进!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班级,让好书陪伴师生成长”是我校践行特色文学阅读活动的口号。这两年来,我们不断在努力践行着,组织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一直在悄然无声中进行着,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学阅读”这块热土上,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喜悦。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而是阅读之外的读书观念、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掌握,是为学生营造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一、注重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建起了读书吧,取了一个童真而可爱的名字叫“小笔头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创建倾注了我们的心血。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几十本中外名著;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书籍,有童话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览……全部图书都在班级图书角上整齐摆放着。同学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图书管理制度,并在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图书管理员。读书吧深深吸引着学生,课余饭后总能看到他们埋头看书的小身影,小小读书吧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二、通过文学阅读课加强对孩子们的阅读指导。
如今的书籍名目繁多,而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鉴别能力低,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或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首先在选择读物上作好指导,如本学期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推荐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书籍。内容涉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
接下来就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我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生疑、释疑、自主探究;在阅读中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在阅读中自己去获取、去探究、去寻觅、去掌握,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在阅读中形成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
另外,每周一次的油城文学“我是快乐油城娃,我爱克拉玛依”循序渐进地开展着。我班阅读主题是“知油城历史,惜今日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们的见闻。
三、以活动为载体,享受浓郁书香
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创设阅读、延伸的机会,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将学生将阅读思考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感受读书的快乐。
1、建立“读书漂流记”。孩子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载在特定的笔记本上,三言两语也行,长篇大论也行,漫画也行,不拘一格,不定形式。
2、师生共读一本书。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进行了认真地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
3、开展智慧泉大评比活动。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或读后感,记在学校所专门印制的智慧泉上,以丰富写作素材。然后定期进行评比展览。
4、亲子阅读享乐趣。我希望,阅读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带动家庭来一起读书,共同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于是,我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宣传读书的好处,教给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同时利用校讯通、QQ群让家长明白近期要读的书……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沟通,家长越来越重视读书,越来越关注读书了,这样倡导的亲子阅读才真正的启动起来,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班级读书的氛围更好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只有书声琅琅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级,喜爱读书的孩子才是未来年栋梁,喜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深深爱戴的老师,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捧起心爱的书,诵读经典,牵手美文,共同构建令人仰慕的书香班级,打造最美书香校园。愿读书成为孩子最美的姿态,愿读书成为孩子永远的挚爱,让书香孩子浸润心灵。让我们“沐浴书香,悦读阅美”吧!

教师教学心得


教师教学心得

可以这么说,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班级中,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局限于师生关系,还可以有朋友关系,甚至是亲情关系。而要做到后面的两种关系,就是一名教师所拥有的包容度和爱心。包容度能够帮助教师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学生,接近学生的内心,爱心则是衡量一名教师“好”与“坏”的标准。带着爱与学生们去互动,在班级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班级中,班主任的地位无可撼动,班主任直接影响了班集体。可以这么说,班主任是除了学生父母以外与学生们接触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如何能让学生们服从?必须要有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学生们愿意相信班主任,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班集体。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期待成为像班主任一样的人,我愿意去包容学生,理解他们和相信他们。

来实习也有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学生们的关系由最初的陌生,来到了熟悉。我熟悉了我的学生们,而他们也慢慢接受了我。课堂上越来越活跃,原先不爱发言的学生现在也开始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了,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我希望我能够把班上的差生的成绩提高,提拔优生,逐步地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